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历来是我国提倡的一项全民公益事业。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为鼓励我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造福子孙,毛泽东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并于1956年,开始了我国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
上世纪50年代,国营长春卷烟厂出品的“绿化”烟标。
上世纪50年代,国营长春卷烟厂出品过一枚“绿化”烟标。该烟标主版图案描绘的是一幅学生植树的画面:女孩扶着幼小树苗,男孩正在挥锹培土,不远处则是已经栽种好的一棵棵幼小树苗。树苗右上方高大浓密的松树如母亲一般呵护着小树苗。全版底色采用象征生命的绿色。副版则由一棵棵松树围起一幅中国版图,象征着让绿色环绕中国。下方印有“大家植树绿化祖国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宣传标语。这充分体现了当时我国东北地区对植树造林、防火护林的高度重视。
上世纪50年代,内蒙古制烟厂出品的“护林”烟标
同时期,内蒙古制烟厂出品了“护林”烟标。烟标主版图案是在蓝天、白云和森林的背景下,两名头扎白毛巾、手持红缨枪的民兵在护林巡逻,人物形象颇具时代特色,图案优美;下方还有一行标语“护林防火人人有责”。副版是蒙文“护林牌香烟”和“防火护林”4个美术字。这说明我国东北地区对植树造林、防火护林的高度重视。
牡丹江市地方国营肉食水产采购批发站卷烟制造厂出品的“林业”香烟
当植树造林、发展林业逐步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后,我国的部分烟草企业又通过其出品的烟标,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如牡丹江市地方国营肉食水产采购批发站卷烟制造厂出品的“林业”香烟,其主版图案是运输木材的火车,正穿行于金秋时节的林海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林业生产时的场景。在其两边的侧标位置则印有“加强林业生产支援国家建设”字样。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哈尔滨卷烟厂的森林烟标
国营哈尔滨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森林烟标,于烟标的天蓝底色上,以特写镜头描绘出森林的画面,副版图案则是吊车正在吊装已经砍伐倒的木材。该厂还出品有大绿树、兴安岭、大兴安岭等多种以森林为主题的烟标。描绘大兴安岭的烟标,除了普通的版别外,尚有以贯通整枚烟盒的宽幅画面,描绘了冬季大兴安岭的美景。
50年代湖南祁东荣军烟厂出品
另外,国营天津卷烟厂出品的“绿叶”、地方国营保定市三三制烟厂出品的“绿竹”、地方国营呼和浩特烟草厂出品的“新绿”、国营哈尔滨卷烟厂出品的“大绿树”和公私合营太阳烟厂出品的“绿洲”等烟标,皆用一片掌中的绿色浸润消费者的心灵,增强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
上世纪50年代,国营天津卷烟厂出品的“绿叶”烟标。
上世纪五十年代,地方国营保定市三三制烟厂出品的“绿竹”烟标。
上世纪五十年代,地方国营呼和浩特烟草厂出品的“新绿”烟标。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营哈尔滨卷烟厂出品的“大绿树”烟标。
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太阳烟厂出品的“绿洲”烟标。
上世纪50年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州制造厂出品,烟标左上与“壹号三星牌”对应的是“全民植树,绿化广东”的口号。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将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开始了新一轮的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运动。
湖南龙山卷烟厂出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几乎每年都要在3月21日世界森林日期间,举办我国唯一的国际森林保护节。该节日以宣传森林保护为主,旨在提高人们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认识。湖南的龙山、桑植等卷烟厂家,分别出品过印有“为国际森林保护节特制”字样,以及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节徽图案的多种版别张家界、森林保护烟标,有的于侧标位置还印有“保护森林造福子孙”字样。龙山卷烟厂不仅出品有纪念版张家界烟标,而且还出品过许多普通版张家界烟标,其中一种版别在描绘张家界云雾缥缈,古木森森秀丽风光的同时,还介绍道“张家界坐落在湖南省西北部,因奇山异水而名扬中外,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