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喝酒人和买酒人来说,了解白酒的误区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他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损失。以下是陈叔认为喝酒人和买酒人必须知道的白酒八大误区:
一、误区一:白酒存放越久越好
二、误区二:勾兑酒都是劣质酒
真相:“勾兑”是白酒生产工艺里的一道正常程序,每个酒厂都有一批调酒师,他们的工作就是对生产出来或储存后的原浆酒进行勾调。勾兑能使酒的质量差别得到缩小,使酒在出厂前稳定质量,统一标准,达到该种白酒标准要求和理想的香味、风格特点。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勾兑酒就是劣质酒。
三、误区三:外购基酒就是欺骗消费者
真相:在白酒行业,外购基酒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然而,基于地域的分工是必然的,有的企业擅长市场营销和推广,有的企业擅长生产酿造。因此,企业外购基酒再进行产品的打造、推广、销售,实际上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社会资源、科学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诚信经营,是否将外购基酒明确告知消费者。
四、误区四:低度酒更有益健康
真相:低度酒的制作成本通常要远远低于高度酒的成本,因为在进行“调香调味”时,除了可以用优质的调味酒之外,便宜的香精、香料也是绝大多数酒厂的选择。而就其本身品质来说,高度酒好还是低度酒好,并没有绝对优劣之分,还是要看各酒厂的原料投入和工艺技术。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低度酒就更有益健康。
五、误区五:白酒“洞藏”更好
真相:白酒在后期的存放过程中,是一个持续醇化老熟的过程,白酒会通过容器和外界进行“交换融合”。因此,存酒的环境要保持通风干燥,温度在5~25℃,避免阳光直射。而山洞里湿度较大,通风也不是很好,并不利于白酒的长期储存。所以,“洞藏”并不科学,只是市场营销的概念而已。
六、误区六:窖龄长,酒才好
真相:窖龄是指窖池所使用的年限。浓香型酒用泥窖,窖池用久了,泥里面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菌群,这些菌群让白酒有了不同香气和味道。所以,对于浓香型酒来说,窖池的年限越长越好。然而,酱香型酒的窖池是石窖,四壁由石块砌成,窖底铺黄泥,影响发酵的只是窖底的窖泥,窖泥是可以移动的。所以,对于酱香型酒来说,窖池的年限和酒质并无多大关系。
七、误区七:价格越高,品质越好
真相:白酒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品牌、包装、市场营销、酿造工艺和原料等。高价并不一定代表高品质,低价也不一定意味着质量差。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来选择,而不仅仅是被价格所束缚。
八、误区八:品鉴白酒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综上所述,喝酒人和买酒人必须了解这些白酒误区,以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在选择白酒时,应注重品质、口感和性价比等因素,而不是盲目追求价格、品牌或包装等外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