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突然崛起,给实体店的生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经过了几年的鏖战,众多实体店逐渐缓过神来,奋起发力,开始主动出击。他们抓住网店的“软肋”,主打自己的体验服务优势,大打促销牌,主动和电商叫板。11月4日、5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城区的一些大型商场、超市、小型商店以及汽车4S店都已经提前发力推出促销活动,而且优惠力度非常大,以此来吸引顾客。不少市民表示,同样的商品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还是更倾向于在实体店购买。
探访商场提前促销抢客源
记者在位于新华路上的一家大型商场里看到,这里虽然没有挂出关于“双十一”的促销条幅,但商场里自行举办了大型优惠促销活动,优惠力度可以说全年最大。一名品牌家电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商场于11月3日开展了为时一天的促销活动,像家电类产品,降价幅度在两千元以上,降幅非常大。另外,为了打消顾客的顾虑,他们还推出了保价活动,如果等“双十一”当天,有同等商品的价格比他们商场里的商品卖得低,他们愿意找差价。当天他们的销量达到了一个高峰,前来购买家电的顾客络绎不绝。
位于东风西街与和平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大型商场则直接和“双十一”打起了擂台战,商场内经营的手机、电脑、电器、家电等产品,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价。一名品牌电脑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此次开展的活动为期十几天,主要就是为了和电商竞争。活动期间,可以保证同等质量、品牌、型号的产品,绝对不比网上贵,甚至可能比网上还便宜。“以前每年这个时候电商都大搞优惠吸引顾客,如今实体店也同样行动起来了,而且优惠力度一点不比电商差,就是要跟电商抢客源。”这名销售人员说。
4S店搞起促销和打折
记者走访中发现,不光一些超市、商场等实体店会借“双十一”搞促销,就连一些汽车4S店也开始借助这个“购物节”,搞起了促销和打折,甚至有的还推出了“双十一”大礼包。
随后,记者来到通亭街与海龙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汽车4S店,销售人员也表示,马上就是“双十一”了,店里应该能搞一些活动,到时候来提车,优惠力度更大一些。
记者注意到,随着“双十一”的来临,不少汽车4S店加大了宣传,借助这个难得的机会,在网上或者手机APP上发布“双十一”优惠消息。
优势
突出体验服务优势,痛击网店软肋
“双十一”购物节刚刚兴起时,因为其便利和优惠的特点,吸引了大量顾客的目光,每年这一天都会出现疯狂的网购潮,绝大多数电商都赚得盆满钵满,而实体店则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
不过,随着“双十一”的逐年发展,潜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终于让实体店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缓过神来。近几年,我市实体店开始发力,瞄准了网店难以给客户带来现场体验的“软肋”,一方面大打价格优惠牌,另外一方面则提升自己的现场体验服务,以求让顾客能够享受到更好的体验服务,以此来向网店宣战。
而对于实体店来说,主要的劣势就是价格上比网店要贵,另外购买起来有些麻烦。但这种麻烦却可以转化为优质的体验服务,市民在购买时“麻烦”一些,却可以切身体验到这种商品的种种特点,优点和缺点一目了然,更有利于市民判断这件商品是否有购买价值,为后期使用省去不少麻烦。
“如今我们的商品不但价格不比网店贵,而且还可以向顾客提供优质体验服务。市民来购买商品,看得见,摸得着,如冰箱、洗衣机等大型商品更是如此。现在消费者都很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这时候我们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城区一家大型卖场的销售人员王女士说。
实体店的商品往往更加高端新潮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很多商品都同时在线上、线下销售,为了区别对待,往往会将一些款式比较老旧、性能相对低端的产品放到网店上去低价销售,而实体店中销售的,往往都是高端新潮的产品,这也成了实体店在和网店竞争中的一大优势。
在天猫商城一家网店里,记者看到一款折扣较大的品牌服装,降价幅度超过一半。不过,卖家承认这款衣服不是今年的最新款,而是2015年款,而今年最新款产品暂时还没到货,而且即便到货了,优惠力度也不可能这么大。
这名负责人坦言,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款产品由于刚刚推出来,价格上肯定低不了,这种没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拿到网上去售卖,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供货商都会优先把新款产品放到实体店中销售。
很多消费者也坦言,想买最新款产品,还是要到实体店选购。“我每年换季的衣服都不会网购,因为网上卖的根本不是最新款的,新款产品都在大型商场里。”高新区鼎邦丽池小区的曾女士说,她平时也很喜欢网购,但购买的多是一些日用品,像时尚用品、衣服等都在实体店里购买,这样才不会刚买了就“过时”。
劣势
房租、人工等成本较高,相比网店价格较高
由于房租、人工等成本较高,实体店里的商品最大的不足就是价格比网店里的高一些,年轻人选择网购这种时尚的购物方式,压缩了实体店的营业额,众多实体店在竞争中不断淘汰,又重新整合,推动着实体销售行业的发展。
在一轮轮的整合中,实体店纷纷寻找着出路,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尤其到了“双十一”这一天,也会大搞促销和折扣,试图与网店分一杯羹。多数实体店店主表示,受成本因素的制约,他们在价格上依然难有所突破。
王萌在泰华城经营着一家服装店,销售的都是男女服装,虽然现在也能盈利,但相比于网购兴起之前,每月少赚不少钱。让她感受颇深的是,近年来实体店经营非常艰难。“城区商业中心地段房租太高了,很多人经营的店面因此外迁,迁到非商业地段,人流量又很少。”王萌告诉记者,商品厂家进入实体店的环节比较多,也增加了运输和流通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只能体现在商品价格上。
市民价格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更愿到实体店购买
家住虞河生活城小区的宫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非常喜欢网购,很多用品都是从网上购买的。但一些相对贵重的物品如名牌服装、包等,却很少从网上购买,主要就是怕在网上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网上的促销活动确实看上去挺诱人的,但我感觉其实都是泡沫,一件商品的价值是固定的,实体店里可能因为房租等原因稍微贵一些,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一般不会卖冒牌货砸了自己的招牌,一些重要物品,我还是倾向于在实体店里购买,感觉用着踏实。即使产品不合适,实体店退货也比从网上退货要省事。”宫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