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苏黄米蔡"是指哪个朝代的哪四个人这个排序是哪个领域的艺术成就A:书法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米芾(襄阳漫士)和蔡邕。
Q:“天下文宗”指的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A:有“天下文宗”之称的唐代诗人是王维代表作:《山居秋暝》
Q:陈子昂的《感遇》诗是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吗?A:《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受。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Q:“万户飞天”讲的是一个什么典故?A:在14世纪中国明代,有一位叫万户的军中工匠,制造了一把“飞天椅”,并在椅子后面捆绑了47支“飞龙”火箭,试图乘坐它上天飞行。万户坐到椅子内,手持两只大风筝,点燃火箭,“飞龙”火箭把座亦推向半空,随风筝飞了起来,但很快一声爆炸,“飞天椅”摔到山坡下,万户以生命为代价的尝试终告失败。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
Q:唐代中国的四座文化名楼是哪四座?杜甫的越王楼歌是如何呤诵的?A:黄鹤楼湖北武汉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蓬莱阁山东蓬莱越王楼歌【唐】杜甫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Q:川剧中的“资阳河派”是指今天的哪条河?A:沱江.川南沱江沿线组成的资阳河派
Q:什么叫“炎工”?A:锉井工人又称做炎工。锉井,是盐业生产的工具设备。炎帝宫是早期的工人帮会组织。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工人们很早就成立了自己的帮会。比如:烧盐工人组织炎帝会,挑水工人组织华祝会,锉井工人组织四圣会等。炎帝会是烧盐工人的组织,成立于嘉庆年间。
Q:李白诗中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讲的是什么意思?A:句意: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注释:蚕丛、鱼凫:传说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茫然:无从可考,无法详细地说明。
Q:“四书五经”是指哪四书,哪五经?A:简单的说法,四书指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著作;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典籍。
Q:“富哉,今日之乐乎”是谁讲的?讲的是什么意思A:是刘备讲的三国蜀汉年间,刘备以帮助刘璋抗拒中原为名进驻入蜀,刘璋来到此山迎接,当二刘在山上饮酒欢宴时,刘备见山下良田沃野一望无际,一派富庶丰饶景象,不禁叹道:“富哉!今日之乐乎”,富乐山因此而得名。(富乐山——富乐山位于绵阳城东两公里处,规划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是1987年开始陆续新建的以再现“三国故事”为主题的多处园林建筑有机组合的大型公园。富乐山原名东山,又因山势向东绵延招展又称旗山。)富乐堂——富乐堂建立在富乐山公园内,富乐堂主体建筑涪城会馆为一四合院建筑群,建筑面积2230平方米,进入大门即是一座面向大殿的仿古大戏台,大殿为高大宽敞的五开间,殿内为再现刘备与刘璋涪城会盛况的大型泥塑群像,让人瞩目的蜀国的五虎上将塑像---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殿内两侧均为两层楼的厅房,并同走廊连接构成合院式建筑。整座建筑红墙黄瓦,肃穆庄严,显示了皇家殿堂的气派。
Q:武后祠正门刻有明良千古匾,明,有什么特殊含义?A:意思是,明君良臣,流传千古。"明良千古"的匾额上,"明"字左面不是"日",而是"目"。这有两种说法来解释,因为题匾者为请代人吴英,有人把它与清初*相联系,避用"明"字(封建时代避讳字,都是在原字笔划上或加或减一笔),免去无妄之灾;另一种强调之所以用"目"旁,说"明君"之"明",重在擦亮眼睛,才能识人、识势。你能不能判断那种说法对?"明良千古"匾,取"君明臣良,千古垂范"之意。明君良臣,概括了几千年来人们的梦想。忠义礼智信等等封建文化的影响,遍布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浸染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意思是,明君良臣,流传千古。"明良千古"的匾额上,"明"字左面不是"日",而是"目"。这有两种说法来解释,因为题匾者为请代人吴英,有人把它与清初*相联系,避用"明"字(封建时代避讳字,都是在原字笔划上或加或减一笔),免去无妄之灾;另一种强调之所以用"目"旁,说"明君"之"明",重在擦亮眼睛,才能识人、识势。你能不能判断那种说法对?"明良千古"匾,取"君明臣良,千古垂范"之意。说的好为什么匿名呢?
Q:“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A:诸葛亮为什么“好为”《梁父吟》,这其中有没有特别的寄托等等,学术界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梁父吟》是一首齐地(今山东省)古曲,而诸葛亮正是山东人。他吟唱这首乐曲,是在思念故乡;也有人认为《梁父吟》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首乐曲,犹如今天的流行歌曲,青年诸葛亮偶然吟唱实属正常消谴,别无深意;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吟唱《梁父吟》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情”与“志”的集中反映。郭沫若给隆中写过这样一幅对联:“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以名垂青史的《出师表》与《梁父吟》并列,间接承认了这种观点。
Q:成都花会在农历什么时候开办会期多久A:成都是古代有名的"花城",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根据传统习惯,人们一般把"百花生日"(农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的前后定为成都"花市"。直到今天,仍然沿用这个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年年在青羊宫举办"花市",从而发展成为民间喜爱的春游盛会。届时花农群集,城乡居民纷纷前来赶会,卖花、赛花、赏花、交换良种和互相学习培种技术,各种小吃和地方土产沿街摆满。成都海棠、梅花、玉兰、山茶、迎春等享有盛名。宋陆游诗:"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从诗中可想见当年成都花市的盛况。游人不断,热闹非凡,当地称之为赶花会。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会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Q:成都人喜欢踏青,每年的踏青日从正月初七开始,为什么?A: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其实,人们心中认同的那个时节,也是被称作“踏青节”的,是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
Q:少陵是陵吗少陵草堂碑为谁所书此人是哪个民族的A:少陵(野老)是杜甫的号,不是陵墓的陵少陵草堂碑上大书“少陵草堂”四字的是清康熙之子、雍正之弟果亲王民族自然是满族
Q:崇丽阁是成都的标志性建筑吗名称源于何时?何人?别名是什么?另外两处标志性建筑是指哪里A: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崇丽阁,又名望江楼,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得名于晋代文学家左思《蜀都赋》“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崇丽阁是成都望江楼公园的主体建筑,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标志建筑,高27.89米。在平面布局上,大胆地将正方形的尖角对着江对岸从狮子山进城的主要通道。这样,崇丽阁不仅成为从东面旱路进城的主要对景,也成为从江上进出成都的主要景观。
Q:“书舫长联”有多少字?A:180字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婉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云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阳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挎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山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Q:"合江亭"合了几江分别是哪几江A:位于成都市府河与南河交汇成府南河之处。史载合江亭于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始建,北宋重建,并达到鼎盛,成为官民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合江桥畔亦是时人登舟出川的主要口岸,明代辟有锦官驿,清代新置船税所。唐贞观元年(785年),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在成都开凿了从西往东流的解玉溪,此水给城市运输、市民饮水、工农业用水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水中的沙质细腻,可用于解玉,也促进了成都玉石业的发展。就在韦皋开凿解玉溪的同一年,他在郫江(今府河)与流江(今南河)交汇处兴建了合江亭。
Q:龙泉桃花节在什么时候举办A:桃花节开幕是3月18日,为期半个月。届时满山遍野桃花红。Q:“满城”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A:从小说中来的
Q:绕城高速有多长修建于何时投资有多大A: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全长85公里,双向6车道,是成都环状加放射形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都各高速公路都有互通式立交桥相通,建成于2001年12月19日。
Q:"衣冠庙"的"衣冠"是指谁的衣冠A:屈原,屈原投江后,人们在江边捡到他的衣冠,没能找到它的尸体,就将它的衣冠供奉起来,每年5月5日往江里投放粽子,以喂饱鱼,使其不吃屈原的尸体。
Q:红照壁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A:成都历史文明的缩影———红照壁据史载,明代皇城有城墙,御河围绕城墙。皇城正南门御河上有金水桥三座(现人民南路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处)。桥前的空地,是文武百官到皇城朝拜藩王的停轿驻马之处。这里立有赭红照壁,是皇族的标志,每年都要漆上赭泥以示吉庆,街名因此照壁得名。红照壁于1927年拆除,街名保留至今。因红照壁而得名的红照壁街,是老成都餐饮文化的发源地,的成都皇城文化就汇集在那里。古时的红照壁是商人、文人聚集的地方,曾经盛极一时。
Q:“东城根”这个名称该作何解释?A:城根原意是指紧靠着内城或外城城墙的地方东城根就应该是指靠近东城城墙脚下的地方不过现在随着城市的扩建,很少有城市还保留着当年的古城墙,所以不能再按照原来的意思去理解,只能泛指一个地名了
Q:《华阳国志》作者是?A:《华阳国志》是东晋史学家常璩所著一部专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生活的地方史志。从《华阳国志》对巴人地域生存背景、社会历史与历史人物等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视或领会到巴人强悍、勇武、质朴、尚义的民族精神,感受到巴文化的独特魅力。
Q:成都第一条公路是今天的哪条路?有何特点?A:成都第一条公路是今天的老成灌路。1913年,川督兼民政长胡景伊筹修成都至灌县马路,从灌县起修出二里,因政局变化停工;1923年,省长刘成勋筹办成灌马路,局部动工;1926年,成灌路正式通车,一辆16座福特汽车首次由成都驶向灌县;2000年,成灌高速开通,成都至都江堰车程缩短至20分钟;2003年,老成灌路实施全面改造。
Q:“青”、“羊”二字在成都有哪几方面的含义?A:成都的西南角,原少城的基础上,另建新城。作为商业区。这个地区;包括今天的青羊宫等地。青羊宫古称青羊肆。“肆”是商店的意思.所以青羊是由青羊宫而得名,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兽.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颈、鸡眼、狗腹、猪臀。这就是青羊了.在成都没什么其他意思.就是成都老五城区之一.
Q:风烟望五津”中的“五津”指的是什么?在哪里?A:五津:指古代四川境内岷江沿岸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和江南津。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风烟望五津:意思是说杜少府即将到任的地方是个好去处,作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山川秀丽,民俗纯朴,那里得天独厚,可以大展宏图。
Q:盐道街与盐市口都是卖盐的吗A:这是以前遗留下来的名字。在清朝,盐市是买盐的地方,而盐道是管理盐的买卖和征收盐税的政府机构。
Q:成都、新都、广都的“都”早出现在何时?有何意义?A:都是繁华城市的意思.成都城市的形成和兴起,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约在春秋末期,古蜀五世开明帝“自梦郭移”“徙治成都”,成都由此得名并成为蜀国都城。当时建有一个早的“少城”,它位于今将军衙门一带,呈长方形,较为规整。城内外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少有土墙。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置蜀郡。在公元前311年,张仪和郡守张若对成都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按秦都咸阳建制兴筑了成都、郫城和临邛三城的城垣。成都城周长12里,高7丈,东为太城,是郡守官舍区域;西为少城,是商业区,开店列铺,商业繁盛,设有盐铁官收盐铁税,市官管理市场,主收商业税。成都城市在这一年才算正式建立。经过长时经营,成都成为秦国有名的商业都市,来的人是越来越多,于是“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再后来就叫“成都”了Q:"杨一益二“是什么意思?A:「扬一益二」(扬州第一,成都第二)史书记载的"扬一益二"(益州为成都古称)就是唐宋时期成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物阜民安、百业兴旺的写照。
Q:都江堰水网纵横多少公里灌溉多少亩土地A:都江堰水网纵横多少公里记不住了,现在灌溉有1064万亩土地.
Q:贯通四川的高速公路有几条?总长A:建成通车的有9条,共1037公里。成渝高速:成都--163--内江--38--隆昌--139--重庆340成绵高速:成都--103--绵阳103成雅高速:成都--139--雅安139成乐高速:成都--87--乐山87成灌高速:成都--40--都江堰(灌口)40内宣高速:内江--40--自贡--68--宣宾108隆纳高速:隆昌--88--纳溪88泸黄高速:泸沽--47--黄联关47成都环城:85
Q:成都的“督院街”、“总府路”是哪个朝代的官衙?A:成都的“督院街”、“总府路”都是沿用晚清成都四川总督府的名称设置。
Q:刘师亮笑骂军阀的名联有A:伤时有谐稿,讽世有随刊,借碧血作供献同胞,大呼寰宇人皆醒;清室无科名,民国无官吏,以白身而笑骂*,纵死阴司鬼亦雄!
Q:"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中正命令行政院长蒋中正,行政院长蒋中正命令四川省政府主席蒋中正"仅是一句笑话吗A:王缵绪任省主席后,迅即投入蒋中正的怀抱,处处同川康地方实力派作对。潘文华遂与刘文辉、邓锡侯策动川军七个师长于1939年8月发表驱王通电。蒋中正知众怒难犯,只好将王缵绪撤换,由蒋中正自兼四川省主席。迫于社会舆论,蒋介石也不能不考虑’挂名自兼’四川省主席是否妥当的问题。但他既不愿把这一实权交给与他并不一条心的川康军人,又要装出一副俯顺民意、实现川人治川的姿态来,斟酌再三,后决定把这一职务交给四川人张群。1940年11月15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四川省政府主席蒋中正辞职,照准。
Q:“苏联捷克德国,南京重庆成都”作何解?A:是关于二战的.苏联捷克德国是说欧洲战场连连胜利,从东往西南京重庆成都是说中国战场连连失利,从东往西,一路迁都捷克在这里不是指一个国家,是指“战胜”的意思。重庆也不是地名儿了,是说“重新庆祝”的意思;成都也不是地名儿了,是“成为首都”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苏联打败了德国,二战以盟国胜利而告终,中国的南京重新成为了中华民国的首都了——之前,由于日本的进攻,首都迁到了西边的重庆了都。
Q:努力餐是餐吗是谁为之取的名在什么地方A: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篇《行行重行行》,表现女子思念远方情人。诗的开头叙初别,然后说路远难见,再说相思之苦,后以勉强宽慰之词结束: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暮。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弃捐”:放弃(这件事);“勿复道”:不再说(这事)后两句意思是:别再提那思念之情,还是多吃口饭保重身体吧。这是女子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孙中山先生的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嘱,曾激起了许多豪情壮士的革命斗志!革命烈士车耀先结合以上诗句,于1929年在四川成都创办了努力餐餐馆。在抗日战争年代,努力餐成为党在川西的秘密指挥部和联络站。中央曾派邓颖超在努力餐接待被营救出的抗日七君子,而餐馆楼下的小屋也成为革命刊物《大声》、《救亡》的出版和印刷地。建国以后,该餐馆被授予"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及精雕细琢的烹饪手艺,在成都餐饮业中独树一帜,一直保有"红烧什景"、"宫保童鸡"、"白汁鲜鱼"等老字号传统招牌菜。
Q:唐僧是在成都出的家吗?是的话,在哪个寺?哪一年?A:根据钱国忠教授的《玄奘西游记》,玄奘是在他10岁左右的时候跟着他的哥哥在洛阳的净土寺开始学佛,13岁在洛阳剃度。出家8年之后,到了他21岁才正式受戒,受“具足界”,也就是被国家作为僧人登记在册,获发正式的度牒(即当和尚的凭证),成为一名官方认可的僧人。玄奘受戒的地方是四川,具体的地址不祥。由于玄奘出生的年份现在还不得而知,所以也无法确定他正式受戒是哪一年。现在学界一般认为玄奘在人间生活了六十五个春秋,倒推的话,他的出生年份应该是600年,即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的开皇二十年。那么他受具足界就应该是就6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