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东区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工作文件
一、技术描述
(一)项目名称:茶艺师
(二)竞赛方式
竞赛由茶艺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竞技相结合,以个人方式进行。
(三)竞赛标准
二、竞赛内容与评判标准
(一)竞赛内容
1.茶艺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知识、茶具知识、茶艺基本知识、科学饮茶、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等。题型构成有单选题140题、判断题20题、多选题20题。
2.操作技能竞技包括规定茶艺、自创茶艺、茶汤质量比拼三个模块。
2.1规定茶艺
规定茶艺竞技是在中国茶道精神指导下,以泡好一杯茶汤、呈现茶艺之美为目的,动态地演示泡茶过程的茶艺比赛形式。本模块指定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瓷盖碗泡法、乌龙茶紫砂壶双杯泡法共3套基础茶艺。本模块比赛所用茶样的质量等级相当,由组委会提供,分别为绿茶、红茶、乌龙茶。
选手抽签确定组别和茶样后,再分组进行冲泡演示,每组人数3-6人,具体根据参赛选手实际人数,由裁判长确定。演示过程不需要解说。
绿茶规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上场—放盘—行礼—入座—行注目礼—布具—取茶—赏茶—温杯—置茶—润茶—摇香—冲泡—奉茶—收具—行礼—端盘退场。红茶规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上场—放盘—行礼—入座—布具—行注目礼—取茶—赏茶—温碗—弃水—置茶—冲泡—温盅及品茗杯—沥汤—分汤—奉茶—收具—行礼—端盘退场。乌龙茶规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上场—放盘—行礼—入座—布具—行注目礼—取茶—赏茶—温壶—置茶—冲泡—淋壶—温杯—分茶—奉茶—示饮—收具—行礼—端盘退场。
2.2自创茶艺
自创茶艺竞技是在中国茶道精神指导下,以泡好一杯茶汤、呈现茶艺之美为目的,选手自行设定主题、茶席和背景、流程、音乐,并将现场解说、演示等融为一体的茶艺比赛形式。作品主题、所用茶品不限,但必须含有茶叶。
自创茶艺作品主题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茶道精神,弘扬正能量,请选手自行把关。请选手提前准备自创茶艺说明文案,上场前以纸质打印稿交给评委老师。
2.3茶汤质量比拼
茶汤质量比拼是在中国茶道精神指导下,以冲泡出高质量的茶汤为目的,同一款茶冲泡三次,考量选手茶汤调控能力、茶叶品质的表达能力以及接待礼仪能力的茶艺比赛形式。本模块比赛所用茶样的质量等级相当,由组委会提供,分别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等六大茶类中的六种茶。
序号
比赛内容
备注
1
茶艺理论
90
2
规定茶艺
8—12
3
自创茶艺
10--15
民族茶艺、宗教茶道可延长至20分钟,需提前向组委会报备。
4
茶汤质量比拼
8-15
2.试题
2.1茶艺理论知识考试主要从职业道德、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知识、茶具知识、茶艺基本知识、科学饮茶、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等方面进行考核。
(三)评判标准
1.分数权重
1.1茶艺理论: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20%。
理论试卷共有180道题,其中选择题140道,每题0.5分,判断题20道,每题0.5分,多选题20道,每题1分。
1.2规定茶艺: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20%。
规定茶艺重点考核选手的茶艺基本功,即举止礼仪,行为习惯,气质神韵,协调能力,审美情趣、茶汤质量等。
礼仪、仪容仪表(15分):仪表自然端庄,发型服饰适当,泡茶与奉茶姿态自然优雅。
茶艺演示(50分):动作大气、自然、稳重,程序设计科学合理,全过程完整流畅。
茶汤质量(35分):要求充分表达茶的色、香、味等特性,茶汤适量,温度适宜,符合所泡茶类要求。
1.3自创茶艺: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30%。
自创茶艺从作品的原创性、艺术性及选手的文学修养、礼仪素养、茶汤质量调控能力等方面,全面考核选手的茶艺技能。
茶艺演示(25分):编创科学合理,行茶动作自然,具有艺术美感。
茶席布置(25分):选择器具合理,席面空间布置合理、美观,色彩协调,符合操作规范要求。
茶汤质量(35分):要求充分表达茶的色、香、味等特性,茶汤适量,温度适宜。
文本与解说(15分):内容阐释突出主题,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文本富有创意,讲解清晰。
1.4茶汤质量比拼: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30%
2.评判方法
2.1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模块实行分段打分。茶艺理论模块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评分,操作技能中的规定茶艺、自创茶艺模块将采用各裁判员的平均分进行评分。
2.2本竞赛设裁判组组长和裁判员。
2.3裁判人员实行回避制度,如与参赛对象有直系亲属以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其他利害关系的,要主动回避或提出被告知回避。如需回避的,将采取备选裁判代替其执裁。
3.成绩核算:参赛选手的最终名次依据总成绩综合得分排定。总成绩=理论成绩(100分)*20%+规定茶艺(100)*20%+自创茶艺(100)*30%+茶汤质量比拼(100)*30%。当出现总成绩相同时,实操技能成绩高者排在前;若仍不能排出名次,则依次以自创茶艺成绩、规定茶艺成绩、自创茶艺茶汤质量成绩进行评定,直至排出先后名次,并在成绩登记中进行备注说明。
三、竞赛流程
(一)场次安排
根据参赛选手报名人数和设备数量,理论知识竞赛安排一个场次,实操竞赛场次将按实际参赛人员进行确定。
(二)场次抽签
赛前由选手通过抽签决定竞赛场次。
四、竞赛规则
(一)参赛选手须知
1.组委会提供的茶样均符合各茶类产品国家标准;规定茶艺竞技中用的泡茶桌、凳子、茶叶、茶具、水、音乐由竞赛组委会提供;自创茶艺竞技的服装、茶具、茶叶、背景音乐、茶席设计所需用品等均由选手赛前自备,背景音乐CD或U盘于竞赛前交予会务组。
3.个人自创茶艺必须现场操作、现场解说。
4.参赛选手比赛过程不透露个人信息。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
6.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选手应在抽签确定的席位上完成相应竞赛项目。
8.参赛选手应服从竞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因违规操作损坏赛场提供的设备、污染赛场境等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视情节扣5~10分;
(二)工作人员须知
1.严守大赛岗位职责,服从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
2.在执委会及下设工作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
3.熟悉比赛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比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
4.举止文明,态度和气,工作主动,服务热情。
5.不相互打听、传递比赛情况。
6.必须佩带大赛工作证上岗。
五、竞赛场地、设施设备安排
(一)赛场规格要求
1.比赛场地环境照明、控温良好,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备有供电应急设备和消防设备。
2.每个环节考核场地面积约为100-300㎡,比赛场地设有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热水瓶,供选手使用。
3.各赛场配备电子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无盲区录像。
(二)场地布局图
(三)基础设施清单
1.组委会提供的茶样均符合各茶类产品国家标准,主要茶叶清单如下表:
名称
规格
数量
龙井
一级
5kg
功夫红茶
铁观音
2.规定茶艺竞技模块中所需的泡茶桌、凳子、茶叶、茶具、水、音乐等物品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详见下表
分类
单位
绿茶
规定
茶艺
茶桌及茶椅
套
茶盘
个
随手泡
茶叶罐
玻璃杯
杯垫
玻璃
水盂
茶荷
茶道组
含茶匙、茶针、茶则、茶漏、茶夹
茶巾
条
龙井茶
克
10
饮用水
升
红茶
储水式茶盘
奉茶盘
紫砂壶
把
闻香杯
5
紫砂
品茗杯
双杯垫
竹制
乌龙茶叶
乌龙茶
盖碗
瓷
茶盅
克/人
升/人
3.茶汤质量比拼茶具列表
壶承
尺寸不限
6
7
白瓷盖碗
8
玻璃盖碗
9
玻璃壶
白瓷公道杯
11
玻璃公道杯
12
紫砂公道杯
13
闻香、品茗
杯
14
白瓷品茗杯
15
玻璃品茗杯
16
若干
圆形、长形
17
18
19
20
21
茶匙
22
茶匙架
23
茶滤
24
25
盖置
26
电子秤
精确到0.1g
27
4.选手准备及自带物品
自创茶艺竞技模块的服装、茶具、茶叶、茶席设计所需用品等均由选手赛前自备。
六、工具材料安排及清单
规定茶艺竞技模块中所需的泡茶桌、凳子、茶叶、茶具、水、音乐等物品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自创茶艺竞技的服装、茶具、茶叶、音乐、茶席设计所需用品等均由选手赛前自备。
七、项目特殊说明
(一)为保证比赛的有序进行,请无比赛的选手在规定区域等候,不得进入比赛区域或在比赛区域附近逗留、大声喧哗;比赛选手在比赛区域按要求比赛,比赛结束后及时离开比赛区域,不得进入裁判员室。
(二)在自创茶艺竞技环节,请参赛选手提前将背景音乐CD或U盘交予会务组。
八、安全健康要求
(一)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竞赛各区域设置合理,符合安全、健康和环保要求。
(二)任何参赛选手和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携带食品和饮料进入竞赛工位。进入竞赛区域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各项目安全、健康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三)为了使大赛安全顺利地进行,保障参赛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等必须按规程、规范要求操作。
规定茶艺竞技评分标准
选手号:
项目
配分
要求和评分标准
扣分标准
扣分
得分
礼仪仪表仪容15分
发型、服饰与茶艺表演类型相协调。
发型散乱,扣1分;
服饰穿着不端正,扣1分;
发型、服饰与茶艺表演类型不相协调,扣2分。
形象自然、得体、优雅,表演中用语得当,表情自然,具有亲和力。
视线不集中,表情平淡,扣1分;
目低视,表情不自如,扣1分;
说话举止略显惊慌,扣1分;
不注重礼貌用语,扣1分。
动作、手势、站立姿势端正大方。
站姿、走姿摇摆,扣1分;
坐姿不正,双腿张开,扣1分;
手势中有明显多余动作,扣2分。
茶艺表演50分
冲泡程序不符合茶理,顺序混乱,扣2分;
未能正确选择所需茶叶、配料,扣2分;选择水温与茶叶不相符合,过高或过低,扣2分;
冲水量过多或太少,扣1分;
各杯中茶水有明显差距,扣1分。
操作动作适度,手法连绵、轻柔,顺畅,过程完整。
未能连续完成,中断或出错三次以上,扣5分;
能基本顺利完成,中断或出错二次以下,扣4分;
表演技艺平淡,缺乏表情及艺术品味,扣2分;
表演尚显艺术感,艺术品味平淡,扣2分。
奉茶姿态、姿势自然,言辞恰当。
奉茶姿态不端正,扣1分;
奉茶次序混乱,扣1分;
脚步混乱,扣1分;
不注重礼貌用语,扣1分;
收回茶具次序混乱,扣1分。
收具。
收具顺序混乱,茶具摆放不合理,扣3分;
离开表演台时,走姿不端正,扣2分。
茶汤质量35分
茶色、香、味、形俱全,能最充分出该茶的品质特征。
未能表达出茶色、香、味、形,扣15分;
只能表达出茶色、香、味、形其一者,扣5分;
只能表达出茶色、香、味、形其二者,扣3分。
所奉茶汤应温度适宜。
茶汤温度过高或过低,扣5分;
茶汤温度与较适宜饮用温度相差不大,扣1分。
茶汤适量。
茶量过多,溢出茶杯杯沿,扣3-5分;
茶量偏少,扣2-3分;
茶量不均匀,扣2-3分。
合计
100
评委签名:
自创茶艺竞技评分标准
创新茶艺表演25分
根据主题配置音乐,服饰配置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
无背景音乐,扣4分;
音乐与主题不协调,扣3分;
音乐与主题基本一致,欠艺术感染力,扣3分。
布景优雅、服饰协调、手法有创新。
没有布景,扣5分,布景与主题不够协调扣1-4分;
服饰与主题不协调,扣1-5分;
手法普通,无创新,扣1-5分。
动作适度、手法连绵、轻柔,冲泡程序合理,过程完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