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不能跟什么一起吃适量喝啤酒有好处,前提是要懂得搭配!搭配不当不能发挥啤酒的功效,反而对健康有害,那么啤酒不能跟什么一起吃呢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1需要警惕的几大饮酒误区
1、喝酒红脸不易醉
“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这句话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劝酒的理由。但事实上,醉酒和脸色并无多大关系。
一些人认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是好事,认为这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将酒精分解掉,因此不容易醉。但专家指出,酒量和脸色没有太大关系,因人而异。事实上,导致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的原因其实是,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加上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
2、喝醉了抠喉咙催吐
日常应酬中,不少人采用的“秘诀”就是喝多了之后到卫生间“抠喉咙”催吐,呕吐之后感觉好受一些,甚至可以继续喝酒。但专家指出,这属于“危险动作”。
抠喉咙催吐一定要在清醒时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因为醉酒者意识不清,很容易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其次,剧烈呕吐会导致腹内压增高,除了容易引起胃出血外,还会使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引发急性胰腺炎等急症。
3、酒兑饮料很时尚
时下,喝酒兑饮料成了一种饮酒时尚。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啤酒加可乐……各种“混搭”组合数不胜数。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较低,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但专家提醒,通常用来兑酒的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从而加大伤害。
另外,兑着饮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释了酒,结果却容易让人越喝越多。因为喝的人一开始觉得像在喝饮料,就使劲喝,一旦察觉到有酒精作用时,就已经喝多了。
4、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
专家指出,每周酒精的进食量男性为140克以下,女性为70克以下,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140克酒精就相当于50度白酒的3-4两,也就是说,成年男性每周饮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过3-4两,而红酒则要控制在每天一二两。
5、腊肉香肠做下酒菜
聚餐时千万不要空腹喝酒,如果事先不能先吃点东西垫肚子,最好也是边吃菜边喝酒。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为了尽量减少酒精对胃和肝脏的伤害,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喝酒前最好先吃点东西,比如喝一杯牛奶,或者吃点鸡蛋和肉,因为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6、感情深一口闷
有些人喜欢喝快酒,动不动就劝大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走一个”。
7、烟酒不分家
一些人认为“一支烟、一杯酒,快乐似神仙。”尤其是喝酒到了兴头上,边上递过来一支烟,这时哪怕一些平时没有吸烟习惯的人,也会边说“难得今天高兴”,边接过来点上。
但事实上,边喝酒边抽烟,是伤肝又伤肺。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减弱酒精对人体的作用,相当于被“麻醉”了,不知不觉中就会大大增加了饮酒量。
8、高度酒才够劲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低度酒是酒精与纯水勾兑而成的,喝着没劲,而高度酒多为粮食酿造,喝醉不上头,喝着更带劲。
其实,度数越高的酒也意味着酒精含量越高。因为酒精进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大量的酒精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负担,酒的度数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的损伤就越严重。另外,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也就越多。
9、突然戒酒易伤身
很多人因为健康问题被医生建议戒酒,但很大一部分人始终未能成功戒酒,甚至会以“突然戒酒反而伤身体”为理由,继续自己的美酒生涯。
专家指出,一些人认为“突然戒酒反倒伤身”其实指的是一种戒断症状。对酒精已经产生了依赖的人,如果突然戒酒,可能会出现手抖、心慌、抽搐发作、呕吐等戒断症状。但此时更应戒酒,而不是认为应该喝一点酒来缓和症状。针对这种戒断症状,临床上有适当的药物能有效控制戒断症状。
2啤酒不能跟这些东西一起吃
1、海鲜
吃海鲜要避免喝啤酒。海鲜中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而啤酒中则富含分解这两种成分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吃海鲜的同时喝啤酒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致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吃海鲜如果想喝点酒除腥助兴,可以适当喝点白葡萄酒佐餐,可将海鲜的美味提得更高。
2、烟熏食品
喝啤酒吃海鲜易形成痛风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了。烟熏食品与啤酒同样不能相配。晚上吃烧烤喝啤酒可谓夏季一大美味,然而谁知道香喷喷、辣飕飕的烧烤食物,配上清凉强劲的啤酒,竟变成可能致癌的物质。
由于肉类放了些原料在明火上烤焦后,就会产生致癌物质,在喝了啤酒后,人体就更容易吸收这些有毒物质。
3、白酒
啤酒忌白酒。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挥发,如果与白酒同饮,就会带动酒精渗透。有些朋友常常是先喝了啤酒再喝白酒,或是先喝白酒再喝啤酒,这样做实属不当。想减少酒精在体内的驻留,最好是多饮一些水,以助排尿。
4、汽水
喝啤酒忌兑汽水,这样喝啤酒很少有不醉的。因为汽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啤酒中也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啤酒中兑入汽水后,过量的二氧化碳会更加促进胃肠黏膜对酒精的吸收,如果饮酒过程中稍有醉意,再兑上一杯汽水,醉意会更浓,所以二者不能同饮。
5、咖啡
啤酒中含有的酒精,具有兴奋作用,而咖啡所含咖啡因,同样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两者同饮,对人产生的刺激甚大。如果是在心情紧张或是心情烦躁时这样饮用,会加重紧张和烦躁情绪;若是患有神经性头痛的人如此饮用,会立即引发病痛;若是患有经常性失眠症的人,会使病情恶化;如果是心脏有问题,或是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人,将咖啡与酒同饮,其后果更为不妙,很可能诱发心脏病。
一旦将二者同时饮用,应饮用大量清水或是在水中加入少许葡萄糖和食盐喝下,可以缓解一下不适症状。
6、柿子
啤酒不能和柿子一起吃,会引起中毒。柿子等食物含有大量的鞣酸,可以跟啤酒中的营养反应,导致“胃柿石症”,产生腹胀腹泻等症状。
7、浓茶
有些朋友在醉酒后,饮用大量的浓茶,试图解酒。殊不知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与酒精结合后,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不但起不到解酒的作用,反而会加重醉酒的痛苦。
3喝啤酒有什么坏处
啤酒以其清爽、低酒精度、多种营养成分而越来越受人们喜爱,特别是炎炎夏日来杯冰镇啤酒更是爽啊!适量饮用,对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消除疲劳均有一定效果。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近年医学研究发现,如果长期大量喝啤酒,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常喝啤酒的坏处究竟有那些呢
1、啤酒肚
啤酒营养含量较高,同时也是一种高热量的食品。经常饮用较多的啤酒可以使人长瞟,体内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堆积在肠道或腹部造成“啤酒肚”。
2、铅中毒
在啤酒的酿造原料中通常会含有铅的存在,人体过多饮用含有铅的啤酒致使血液中铅含量超标危害人的智力令人反应迟钝,可大大增加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几率,铅严重超标时会损害人体的生殖能力。
3、痛风和结石
有关研究证明,大量饮用啤酒会引起泌尿系统结石、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的危害。酿造啤酒的原料大麦芽汁中含有草酸、乌核苷酸、嘌呤核苷酸和钙它们相互作用下会使得尿酸的含量在人体中增加一倍多,会促进胆肾结石的形成,也会引起痛风症。
4、癌症
美国癌症专家研究表明:经常大量饮用啤酒的人群患有食道癌和口腔癌的几率要比一般喝烈酒的人高三倍。如果过量喝啤酒也会损害到人体的反应机能。
5、胃肠炎
胃黏膜会在大量饮用啤酒后受损,出现消化性溃疡和胃炎。常常出现腹胀、反酸、食欲不振、上腹不适等症状。
6、啤酒心
喝啤酒的坏处会使心肌功能减弱,引起心动过速;加上过量液体使血循环量增多而增加心脏负担,致使心肌肥厚、心室体积扩大、心脏增大,形成“啤酒心”。长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乱等。
7、酒精性脑病
小脑失去平衡作用,喝啤酒的坏处使人出现走路不稳、幻听幻视等症状。此时,病人的生命已很危险,肝脏失去解毒功能,100%肝硬化。
8、啤酒过敏、喘鸣以及口唇麻木、刺痛等症状
这是一种由于啤酒引起的过敏反应,近些年来出现了发病率增高的趋势。由于很多人不知道啤酒也可能导致过敏,一些缺乏经验的医生面对啤酒过敏也不知所措。
4常喝啤酒有益健康
这个说法大致起源于1991年。在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人提出了一个“法国悖论”——法国人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健康,他们的心血管发病率却不高。节目中给了一个解释:法国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在这些研究中,科学家们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与喝酒的量对比,发现“适量饮酒”的人群中二者都比完全不喝酒的人群要低。当然,喝酒比较多的人群中,这二者又升高了。而且,不仅仅是葡萄酒,啤酒和白酒也有类似的结果。
当然,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往往会受到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经常喝葡萄酒的人,收入往往比较高,因而医疗条件等也要好一些。而是否喝酒可能还伴随着其他的生活方式,比如蔬菜、水果、锻炼身体等等。在大型调查中,可以用统计工具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尽可能得到“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一般的结论是,在剔除了科学家们能够想到的混杂因素之后,“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作用减小了,但并没有完全消失。也就是说,比起不喝酒的人,每天喝一点酒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依然要低一些。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假说。比较有名的一个是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比如白藜芦醇。不过,动物试验又发现,要通过喝葡萄酒来达到白藜芦醇起作用的剂量,人会先被撑死。另一种著名的假说是酒精有助于增加血液中的“好胆固醇”,而好胆固醇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一些试验证据似乎支持这种假说,“适量饮酒有益心血管健康”也就得到了比较多的认同。
饮酒无论多少,都有致癌风险
但是,心血管疾病并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适量饮酒”会不会对于其他的健康因素也有影响呢
对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有过许多研究。虽然不象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那么深入,但汇总起来也不少。2004年,意大利学者发表了一项荟萃分析,汇总了过去三十多年中发表的喝酒与肿瘤等14种疾病以及受伤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这项荟萃分析在科学文献数据中找到了几百项研究,其中有156项质量较高,被汇总起来进行统计分析,涉及到的总人数超过了11.6万人。
在这些研究中,饮酒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与通常的结果很一致:与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20克酒精的人冠心病的发生率低大约20%。
但这是“适当饮酒”唯一降低的疾病发生率。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是每天喝25克酒精这个“适量”,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
如果饮酒更多的话,那么这些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比如,如果每天喝50克酒精(大致相当于2两50度的白酒),那么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将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都会增加一倍左右,乳腺癌增加55%,肝硬化增加6.1倍,慢性胰腺炎增加78%,出血性中风增加82%,而肝癌的增加也有40%。
与饮酒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相比,饮酒与其他疾病风险的研究还比较有限。虽然这项荟萃分析中涉及到的人数超过了11万,但具体到许多疾病上,研究数与涉及的人数也都不算多。这就使得结论的代表性比较有限,有很多调查甚至可能只对具体的地区与人群有效。
作者:云无心
437499/
5啤酒的正确喝法
啤酒种类多,根据喜好选择
啤酒要带泡沫喝才消暑
大多数人喝啤酒时都等啤酒沫消失得差不多了才喝,这其实是个误区。啤酒的泡沫使得啤酒具有清凉爽口、散热解暑的作用。因为二氧化碳进入胃中,遇热膨胀后通过打嗝排到体外,从而带走热量,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另外,啤酒中的泡沫不同于碳酸饮料中的泡沫,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含有大量可溶性的蛋白质,可淡化啤酒花的苦味儿和酒精的刺激性,还可隔绝空气与酒液的直接接触,减少啤酒氧化。所以,喝啤酒时最好带泡沫饮用,随着泡沫的消解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人们可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啤酒的爽口感和啤酒花的香气。
因此,喝啤酒时一定要保持酒杯清洁。油是啤酒泡沫的大敌,杯口上的油渍会大大降低泡沫的持久度。所以,斟酒八成满,大口喝酒,一杯酒要尽快喝完,都是保持啤酒泡沫和风味的诀窍。
原麦汁浓度并不是酒精度
很多人认为啤酒的度数就是啤酒的酒精浓度,其实不然。大家经常说的啤酒度数是啤酒的原麦汁浓度,并不是酒精度。一般说来,啤酒的酒精度都标注在啤酒包装的配料表中,通常在4%左右,或是大于3.6%、大于4%等。因此,消费者千万不要混淆,错把原麦汁浓度当成酒精度。据了解,原麦汁浓度是衡量啤酒营养和口感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的大小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入的麦芽量有直接的关系,少添加麦芽及酒花的量,会直接影响啤酒的口感和品质。
胃病患者请远离啤酒
医学研究证明,适量饮用啤酒或白酒可以使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维护心脏健康;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预防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当然,最主要的前提就是要适量,过量饮酒后,上述这些作用都将不复存在。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每天饮用5升以上啤酒的人最容易患直肠癌。同时,下列人群也不宜饮用啤酒:消化道疾病患者,比如患有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的病人;肝脏病患者,有急慢性肝病的人,其肝脏功能不健全,就不能及时发挥其解毒等功能,容易发生酒精中毒,而且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孕妇也不宜喝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