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环境: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烈日酷暑,原产澳大利亚。叶披针形,似罗汉松叶终年不凋,四季常青
育苗方法:扦插/播种
栽植季节:春、夏、秋
产地分布:湖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浙江
红千层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6-8月,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且色泽艳丽,可作插花,同时也是庭院观花、行道景观、小区绿化的首选树种,亦可作防风林、绿化林,或盆栽修剪成型后制成高档盆景。中国引进已有百年历史。红干层适合庭院美化,为高级庭院美化观花树、行道树、园林树、风景树,还可作防风林、切花或大型盆栽,并可修剪整枝成为高贵盆景。
红千层树姿优美,花形奇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尤其是近几年来汕头市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高城市绿化景观,园林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城市绿化工作,其中在绿地建设和绿地改造中较多地使用了红千层,如澄海区的红头船公园,府前广场,宁川路街边绿地等都进行重点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经实践应用,红千层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树种之一。它树形优雅,花形秀丽奇特,既可以孤植来展示其个体之美,也适于片植观赏远景。特别是在空旷的草坪中以三五成群的方式栽植,更能突显其景观效果。
栽培方法
栽培基质
红千层喜肥沃潮湿的酸性土,也能耐瘠薄干旱的土壤。盆栽应用疏松透水、保水保肥的培养土。栽培是移植的准备阶段,栽培的方法是:先盆栽,后地栽。盆栽的目的是改变其根系生长状况,即从深层直根系改变成发达的浅层须根系。其做法:
1、扦插法:
3月剪半成熟不开红千层红千层花的侧枝,长10~12厘米,基部稍带1年成熟枝,扦插于半砂泥中,搭棚盖荫保持湿度,约40d左右可发根,待根群生长旺盛后,即上盆;
2、播种法:
苗与苗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并随着苗的长大,适时地调整苗距,以保持植株球形长势。盆要用红砖垫起,防止苗根穿过排水孔而扎入土层,从而失去盆栽的作用。盆栽期间,每月施肥一次。翌年4月,苗高60厘米左右,可脱盆栽到苗床培育,即地栽。地栽苗床用土,亦应以砂壤土或轻壤土为佳,目的也是为了起苗时保持土球完整。植株的株行距,一般可在120~150厘米之间,经过约1年地栽,苗高120厘米以上,便可出圃移植。经过这样培植的苗木,根系大部分集中在基部50厘米内,这样,移植时能保存较为完整根系,这是移植成活的关健。
移栽
1、起苗
土壤不能过湿,也不能过于干燥,土球大小以直径40~50厘米,柱高30~40厘米,成圆柱形为宜,切忌锅底形。起苗后,立即用稻草或其他材料包札,轻装轻卸,防止土球散落,根系裸露,这是成活的重要环节。
2、栽植
树穴以80x80厘米为宜,要施好基肥,按土杂肥1:1施于底部,上加净土5厘米厚压实,避免根系与肥料接触而灼伤,拆去土球包装物,将植株置于穴中,土球面与地面持平,然后分层填土夯实,使底部不存空隙,种后要立即灌透水。
管理养护修剪
虽然经过上述培育,能保存较为发育良好而又完整的须根。但移植后,水分的平衡也不会很快恢复正常,起苗前的修剪是减少水分蒸腾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保持植株体内水分平衡,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移植,蒸发量大,修剪更为重要。所剪除枝叶,大约占全植株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是内膛枝(阴枝)和刚抽出的嫩枝,在冬、春季移植,要保留好有花芽的顶枝,使移植后夏季便能开花,而收到绿化效果。
水肥
种后每天浇水1~2次,均应浇透土层,同时并对枝叶喷水,保持植株枝叶湿润,有降低水分蒸腾,保持植株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作用。对枝叶喷水是种后能成活的又一重要环节。有些植株部分泥土散落,如加强对枝叶喷水,也能成活,在6至9月间移植,此时天气炎热,水分蒸发量大,应适当增加对枝叶喷水次数。施肥对植株迅速恢复长势,极为重要,种后15天可薄施一次氮肥,一个月后施一次优质有机肥。以后每年可施1~2次优质有机肥。每年花期过后,进行一次修剪和整枝,控制生长高度,维护树形美观,可促使萌发更多新枝开花。
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有茎腐病,宜拔除病苗,并喷洒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地老虎、蝼蛄、绿象鼻虫等,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或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7天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