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996年的甘谷历年大事记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县人民热烈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15日—18日召开甘谷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各界代表共211人出席。会议号召各界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展减租减息,肃特反霸,土地改革运动。

是月成立司法科、税务局、工商科。

11月29日全县共筹粮食217.65万斤,马料29万斤,马草71万斤,军鞋1.2万双,动员民工千余人,驮骡264匹,组织担架110付,组成支前大队随军南下,解放四川。

是月全县废除保甲制,建立乡人民政权16个。

全县教师进行集训。

12月27日召开首届农民代表会议,组成甘谷县农民协会筹委会。选出委员19人。动员群众作好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建政征粮等工作。

▲菜市口山货市南口,小房子为报刊亭和投递箱,南端紧挨着的建筑是甘谷县蔬菜公司蔬菜商店。

1950年

1月3日甘谷县减租委员会成立。

是月成立县人民法院。

秋,将安远区(辖14乡)由通渭县划拨甘谷县管辖。改平阳区为礼辛区。增设新平区。全县区设8区,80乡。

14日—16日召开甘谷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25人。会议听取了4个月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部署支前、建立基层政权、征粮和开展“反霸减租减息”等工作。

是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甘谷县委成立。

8月9日中国民主同盟小组正式成立。

10月10日—13日召开甘谷县第四届临时各界人民代表预备会议。出席代表共296名。

是月为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保卫世界和平,全县范围内开展和平签名运动。

县供销社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成立甘肃省甘谷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甘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县政府撤销财粮科,分设财政科和粮食局,分设电信、邮政两局。

减租减息反霸,全县共减地主富农出租地3.83万亩的租子7875石,退出超收租子4588石,使9643户农民摆脱了地租剥削。共减息和色销地主、富农放债粮食3.49万石,使10609户农民消除了高利贷剥削。

甘谷县职工联合会成立。

甘谷县妇女联合会成立。

11月26日,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区分部成立。如开盟员大会,选举区分部委员会。

12月12日—19日中共甘谷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77人,列席代表18名。大会讨论了《关于解放后15个月来的工作报告》。决定了今冬明春“剿匪肃特”,“减租减息”,整顿乡政权,发展生产等工作。选举中共甘谷县第一届委员会。

是月甘谷县人民检察署成立。

是年全国统一税政。甘谷县开征货物税,工商业税,交易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存款利息所得及农(牧)业税等8种税。

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军十九师进驻甘谷。

甘谷县邮局成立。

胜利渠修通,为甘谷、武山合修工程,长14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500亩,保灌面积1600亩。

▲菜市口山货市路口北端,北面紧挨着的建筑是甘谷县百货公司第二商店,此建筑现在依然存在。

1951年

1月甘谷县人民文化教育馆正式成立。开办妇女识字班,共有学员300多人。

2月工商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5月1日各界人民开展“抗美援朝,反对美帝武装日本”的城乡示威大游行。并先后开展捐献飞机、大炮、伏待烈军属运动。

8月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共2562人,实际入伍1470人;报名参干的240人,实际参干37人。截止10日,捐献人民币入库30多亿元(旧币)。

9日—14日甘谷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53人,会议听取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6月甘谷县土改委员会成立,下设3个工作团。参加土改干部394人,全县共划定价级成分:地主1241户,半地主式富农302户,富农442户,小土地出租(或经营)者599户,中农13518户,贫农22599户,雇农4843户,工商业者53户,其它2913户,共计46286户。

土改中共没收、征收土地13.35万亩,耕畜2550头(匹),农具4.5万件,房屋2.22万间。粮食2240石,家具51万件,棉花1.7万斤。

土改中逮捕恶霸、不法地主73人,判处死刑13人,无期徒刑1人。

7月12—14日甘谷县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和三级干部联席会议召开。

11月甘谷县工商业普查委员会成立,对全县私营工商业全面进行普查登记。

12月6日天兰铁路天水至甘谷铺轨工程竣工。

▲县城南北主干道,由北向南看,菜市口西端全貌。远处南端为蔬菜公司,中间是山货市路口,近景为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北关商店。

1952年

2月20日—4月12日在工商界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4月—5月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6月调整安远、金山两区的行政区域,增设西坪区。

根据“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先后组建互助组8213个,入组户数2.87万户。

7月甘谷县供销合作社成立。

8月县人民政府从当地驻军“十九师”购买12千瓦柴油机发电机1台,解决机关单位照明用电。为甘谷县用电照明之始。

9月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区分部召开第二次盟员代表大会,区分部改支部委员会。11月1日开展土改复查工作。

12月2日甘谷县工会委员会正式成立。

15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甘谷县国事处成立。

▲菜市口山货市路口北端,百货公司第二商店和相邻的五金交电化工北关商店。

1953年

1月取缔一贯道工作委员会成立。

3月9日政协甘谷县常委会成立。

春组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月甘肃省农业试验场甘谷分场举行小麦田间观摩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天水、庄浪等9县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和农业推广站领导干部。

6月渭河两岸沿川地区普遍发生粘虫(又名夜盗虫)。

夏甘谷县兽医工作者协会成立。

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工作结束。

11月1日全县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自查补报工作,共查出偷税漏税款107005万元。12月各区调整乡行政区域,全县乡增加至104乡。

冬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城市居民按标准实行粮油凭证供应。

▲山货市路口对面,东巷路口南面,建筑依次为肉铺、菜市口商店、新新服装厂,站在菜市口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看。

1954年

1月2日—4日甘谷县工商联合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3月20日—5月10日全县基层选举工作结束。共有选民135892人,占总人口的51.8%。

4月—9月磐安镇新马渠引渭工程竣工。

7月7日在渭河两岸川地区,引进播种“碧玛一号”小麦良种4000亩。

23日—25日甘谷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4日—28日中共甘谷县第二届党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共187人。

是月甘谷县广播站成立。

9月15日甘谷县棉布统购统销办公室成立。实行棉布凭票定量供应制度。

10月全县秋粮统购736.7万斤。

是月甘谷县人民武装部改名为甘谷县兵役局。

12月11日甘谷检察署改名甘谷县人民检察院。

从兰州购买手摇发电机1台,为广播站发电和三干会专用设备。

▲百货公司第二商店、五金公司门前拥挤的人流。狭窄的街道,混乱的交通秩序,还不富裕的生活。

1955年

全县共试办13个高级农业合作社,于1956年春,掀起了高级合作化运动高潮,年底,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建立高级社184个,入社农户4.77万户。

3月甘谷县人民政府改名为甘谷县人民委员会。

5日甘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听取了甘谷县人民政府1954年农业生产情况和1955年农业生产任务的报告;选举了甘谷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人,正副县长各1人;法院院长1人;传达和讨论了《兵役法草案》以及世界和平理事会关于开展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告全世界人民书。

4月11日改组乡人民政府机构,选举成立乡人民委员会。

5月甘谷县人民委员会设立卫生科。

6月成立渭济渠延长工程委员会,于11月建成散渡河、槐沟、芦子沟及颉家涵沟等地渡槽。开通渠道9.5公里,使干渠延伸至渭水峪,落水入渭。

是月全县开展镇反运动,共逮捕各类犯罪分子249名。

12月17日甘谷县兵役委员会成立。

是年自然灾害严重,小麦6,569亩受灾,雹灾侵袭秋田16998亩受灾。全县发放救灾款4500元,救济款37088元。

▲逢集日拥堵的北关,右边(东面)为百货公司第一商店,左边(西面)为城关商场。

1956年

2月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户数占总户数的99%。后共组建合作社(组)28个。社员达到3324人。

17日《甘谷报》社成立。

4月—5月连降暴雨三次,并杂以冰雹。小麦受灾18330亩。秋田受灾11636.8亩,加以经济作物共计受灾面积41,670,20亩。甘谷县共发放各种救济款131,576,5元。

6月成立甘谷县中药材公司。

7月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支中召开第四次盟员大会,选举第四届支部委员会。

5日甘肃省立甘谷中学从城内南街迁往南关新建校址。

8日甘谷第2次选举工作开始,于月底结束,历进20余天,全县选民140,396人,参加选举共130,911人。占选民总数的93.2%.共选出基层代表2,446人。

16日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原私营工商业户316户。从业人员391人,截止6月底,已改造合营者,共275户,343人,占原有户数的87%。

11月5日甘谷县处理地富反坏分子入社办公室,根据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4、5两条,对全县2395名地富反坏分子进行了评审。其中评为社员的有596名,评为候补社员的有1174名,交社管制生产的625名。12月22日甘谷县第二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共243人。会上通过《两年来政府工作的报告》。选出了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县长、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作了相应的决议。

▲山货市路口对面东南,新新服装厂,房头北面巷口里被称为“猪羊市”,卖活鸡、鸡蛋等等。空中中间宣传标语牌是铁皮制作的“繁荣经济,促进发展”。这是九十年代初,从当时人们的衣服、打扮、状态看经济生活仍然处于改善、提高的初期,个人交通工具以自行车为主,运输以架子车为主,几乎看不到小汽车,整体生活水平也仅仅是解决了温饱。

1957年

1月11日—15日政协甘谷县第一届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参加各界代表共69人。选举产生政协甘谷县道届委员会。

17日城关镇将1181户城镇居民,移往南北两山地区,申请动用移民费67500元。

20日甘谷县面粉厂基建工程竣工。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

是月金川乡沐浴渠开工。

破获一贯道点传师魏存福、皇坛头子张老五及三宝门头子张金玉为首的“白杨三期龙华大会”反革命组织,该发动组织企图在古坡暴乱,颠覆人民政权。

5月根据精减机构,紧缩编制,下放干部充实基层的精神,动员92人回家生产。

6月2日中共甘谷县委召开甘谷民盟支部座谈会。学习讨论毛主席关于正确外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为甘谷县第一次鸣放会议。群、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中小学教师、民主党派人士、工商业者开展整风反右斗争。

9月3日中共甘谷县委抽调县级干部100余人组成工作组。分赴16个边远乡,开展大鸣、大放大辨论。

11月7日南岭渠开工。

12月20日甘谷县社会主义建设集资委员会成立。

是年甘肃省投资30万元,在新兴乡姚庄筹建甘谷电厂,于1958年12月竣工。

全县分期分批动员干部、职工、军官家属回家参加农业手产。

建成人民剧院。建筑面积950平方米,容纳观众1000多人,竣工后,交县秦剧团管理使用。

22日成立“整风指导小组”

林士峡水库工程于年底开工。1966年完工,总库容量为349万立方米。

西坪乡石坪村出土人面鲵鱼陶瓶。收藏于甘肃省历史博物馆。

▲人民剧院南面巷口,俗称“武装部巷”,现在路牌为“蒋李家巷”。

1958年

1月29日中共甘谷县委、甘谷县公安局联合发出通知,开展禁毒禁赌问题的专题辩论。

4月5日甘谷县公安部门取缔反动会道门“瑶池道”、“大乘门”、“同善社”。

28日首次从新疆引进细毛羊种公羊5只,后又陆续购进“美利奴”、“高加索”等种。

13日—15日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代表171人,列席代表11人。大会审议了《关于甘谷县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甘谷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了出度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5人;选举了甘谷县人民委员会委员21人。

15日中共甘谷县委党校成立。

是月首次从黑龙江国营四方山牧场,购进前苏联长白猪,后又购进“巴克夏”、“约克夏”种公猪,进行杂交改良。

7月甘谷县科学院成立。

7日—24日全县并乡建社。实现人民公社化,由原来25个乡(镇)的218个农业后产合作社,并成12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9日改变过去一家一灶的分散生活方式为集体食堂制,全县共办集体食堂2199个,参加食堂的有45,869户,237,918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87%,基本实现食堂化。

14日引进秦川种公牛4头。

11月3日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大搞全民炼铁。采取“中小结合”的方针,用“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办法。

共掀起三次战役:第一次全民搞运输,开山修路;第二次战役共组织5万多人,1万多牲口,77辆马车,2600辆人力车,突击一次,运回矿石3500吨;第三次战役共组织61243人,13557头牲口,102辆马车,1.587辆人力车,4辆汽车。突击一次,运回矿石7,500吨。“钢铁元帅”升帐。“小土窑”林立。共产铁8,738吨,钢89,81吨,但多系烧结矿碴,不能使用。

15日全县开展以消灭八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12月7日—31日公、法、检机关在城关、六峰、大庄3个公社,重点取缔“青、洪帮组织”。

是年甘谷县和甘肃省共同集资20余万元,在渭河上建成一座木结构平板桥。桥长219米,宽7米。高10米,后以腐朽毁坏。1973年经省地交通部门决定集资35万元,在原桥址处,改建为混凝土双曲拱桥,历进两年半,于1975年4月底建成。桥长220米,宽7.5米,9孔,实投资55万元。

在实行车辆化中,人力车增加至1万多辆。

国营甘谷县拖拉机站的西关铁木农具社成立。省上投放东方红—28型,长征、工农—11型3台中小型拖拉机,开始耕地,运输。

在大办工来热潮中,办起了铁厂、农机厂、炼焦石、耐火材料厂、造纸厂、针织厂等18个工厂,大部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1962年,亏损严重,管理混乱的铁厂、炼焦厂、耐火材料厂、造纸厂、车辆厂、下马停办。

为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特拟制甘谷县1958年跃进纲要20条,作为全县人民的奋斗目标。

全县小学由1957年的243处,发展到520处,学生由22227人,增加到38289人,使98.20%的学龄儿童入学。

年底,甘、武、漳三县合为武山县,原甘谷县辖区共划为甘谷、新兴、磐安、金山、礼辛等5个人民公社。

▲“霞光”照相馆南面,县城南北主街道的东面,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看,大约为原蔬菜公司对面,现在建行附近。

1959年

3月10日根据兰州军区指示,恢复县人民武装部名称。

10月19日天水专区园田化现场会议在武山县甘谷公社召开。会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园田化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

11月24日开展反右倾斗争。

是年在原东街公共体育场,建成东风影院,共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99人。

▲“霞光照相馆”南面一带,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看。

1960年

7月10日武山县甘谷人民公社在去年大搞园田化运动中,所建立的万亩丰产片,千亩丰产方中的828.70亩小麦获得丰收,其中10亩优良品种“齐头红”平均亩产501.5斤。

▲菜市口“霞光照相馆”对面,县城南北主街道西面,建筑从左到右依次为“柳湖鞋店”、“蔬菜公司商店”、“五金公司”。

1961年

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同年3月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并实行“四固定”(土地、劳力、耕畜、农具)确定社员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开放集市贸易;并陆续解散食堂。

是年全县从事毛编业的群众达1,213户,4300人,年产毛衣裤6.4万件,产值达78.3万元。

4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对1957年下半年至1961年上半年全县被错误批斗和处理的党员、干部、工人、营业员、农民和学生共5335人,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经过复查甄别,原处理基本正确的443人,占8.5%;定性处理不当需要改变的1320人,占24.7%;处理全错的3455人,占64.8%。

▲北关主街道的东面,五金公司对面,东巷巷口北面。相当于现在东巷口农行办事处附近,实际上已经成为道路。

1962年

1月甘、武、漳分局,恢复原甘谷县治。当时共41个人民公社,同年6月6日,又增设13个人民公社,全县共54个人民公社,同进将城关镇改为公社一级,隶属城关区领导。县委、人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县委恢复了工交部,增设了机关党委和县工会;人委恢复了县计委、统计局,陆续增设了工商管理局和财贸办公室等。

4月4日—7日甘谷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参加代表共243人,选出甘谷县第四届人民委员会委员25人。

8月—13日政协甘谷县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

9月7日—15日甘谷县工商联合会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12月19日甘谷县组织医疗工作组在重灾地区,发放免费医疗款及免费药品,开展以“四大疾病”为主的防病治病工作。

是年甘谷县对山权、林权、树权进行了清理。对平调的林木进行了赔退。落实了“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植树造林开始回升。

全县出现第2次人口增长高峰期。10年平均出生率高达8.09%,年平均自然增长率28.89%,人口再生产类型是: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从1955年9月建成永安排灌站后,至此年底,先后磐安、慈光、新兴、渭阳等前山地区,安装排灌机械站18处,有效灌溉面积达3920亩。

▲菜市口东巷,北面部分,道路狭窄高低不平,向东走是一个大下坡,几十年或者近百年陈旧的老房子毫无生机,从衣服看还处在温饱线上,精神面貌,生活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1963年

4月渭济渠管理所在水利管理工作中成效显著,出席全国水利管理工作会议。

5月8日第一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149个大队展开,县上组成社教工作团,先在8个公社进行试点,然后开展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8日—6月2日甘谷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选举了第五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

6月4日下午8时—5日上午12时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河水上涨,沙堤冲破。全县受灾作物面积793151亩,倒塌房屋103间,窑洞35座,压伤6人,死1人,同年8月18日下午9时,在北山地区,持续两小时暴雨,并夹杂约40分钟冰雹,又继之以狂风,受灾面积达94073亩,受灾房屋156间,窑洞37座,冲毁桥梁12座,林木237棵。

5日天水专区先后分配口粮救济款共4次,计128613元,另外还发放灾区房屋救济款27000元,救济布56556尺。

7日甘谷县人民银行向全县22个公社、159个生产队,发放长期无息贷款91365元,无偿投资93000元。

9日供销社召开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

9月8日全县共发放短期农业贷款198282元,连同历年农贷款共计1781110元。

10月31日为美化城区市容、绿化荒山荒坡,将西教场、天门山、馍头咀、大像山、簸箕屲、小沙沟划为国营造林绿化区。

12月下旬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新五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

通广渠工程竣工。从西三十铺朱圉山下“鸡咀”引水,顺南部山麓开挖干渠,自西向东流,经十里铺、城关镇、六峰3个公社的30个大队,至觉皇寺落水,全长32.5公里。

是年至1964年进行了两次打击投机倒把罚款补税运动,先后集中打击投机倒把者194人,罚款补税106796元。

▲县府街路口南端,俗称“布巷”,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看。八、九十年代这里是卖布最红火的地段,曾经创造了辉煌,成就了一些人的事业。布匹摆满巷道两侧,行人拥挤,生意红火。

1964年

3月9日—21日甘肃省农业先进代表会议在兰州举行,新兴公社头甲大队荣获优等奖。

28日甘谷大像山成立戒烟所。

4月22日—28日中共甘谷县第四届党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参加正式代表258人,列席代表21人。大会选举了中共甘谷县第四届委员会及出席省第四届党代会的代表6人。

7月1日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共有55312户,255848人。

20日—8月9日全县连续遭受暴雨冲刷。山洪暴发,河水大涨。21日姚家沟因暴雨滑坡走山,形成天然水坝,30日至8月1日,连续发生雹灾5次;一般雹如蚕豆,部分地方,大如鸡卵,厚达4寸左右。

8月9日,渭水暴涨,冲坏大桥2孔。全县受灾面积62,286,3亩,共死3人,伤1人,死伤性畜86头(只),倒塌房屋314间,窑洞112孔,水磨13幢。冲没土地2980亩。

12月8日在南关操场召开万人大会,依法拘留、逮捕39名投机倒把分子。

秋按省委统一布署,抽调干部积极分子,参加张掖地区社教运动。

历年外流陕西妇女,经动员回返1407人,绝大部分安居生产。

▲县府街路口北侧,县城南北主街道东面。远处为糖烟酒公司商店,近处为二轻商场。

1965年

4月28日—30日连续遭受毁灭性雹灾两次,大如鸡卵,小似黄豆,受灾面积100200亩。

7月7日上午9时—10时全县普降暴雨,受灾面积10883亩,死6人,伤17人,倒塌房屋36间,窑洞11孔。

9月5日—10日甘谷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代表205人,列席22人。会议选出第六届人民委员会委员16人。是月政协甘谷县第三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县城召开,产生了政协甘谷县第三届委员会。

12月13日—17日工商业联合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选出执行委员13人,常务委员7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

是年新兴等11个公社,46个生产队,遭受严重冰雹灾害。除对农业税调整减免外,对集体和社员工副业等应征税额,报批免税6个月。

参加张掖社教运动工作队回县。又组织干部积极分子参加天水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撤回。

安置下乡上山的城市居民共73户,310人。

兴建金山初中,1984年改为农业中学。

全县普遍推行“基本口粮加按劳分配”的分配方法(人七劳三)。

▲县府街路口及北面。

1966年

3月3日磐安镇成立甘谷电厂筹建处。于1969年建成。

27日县城召开万人大会;声讨“三家村黑帮”。

6月中旬县派工作组进驻一中,并相继派工作组进驻甘谷县医院及三中,省委关于撤大专院校工作组的通知下达后,各工作组陆续撤出。

7月19日—9月17日对中小学教师暑期集体整训共58天。

8月中旬各学校各单位相继成立“红卫兵”及名目繁多的“战斗队”

是年组织动员知识青年和闲散劳力共71户,334名到山区参加农业生产。

县城西大小沙沟涵洞工程,由甘肃省交通厅公路局第三工程队修建完工。

▲县城南北主街道东面,高大的建筑是拆了原来老旧文化馆,在原址后来建的文化馆,如今已拆除。

1967年

4月1日成立“三结合”的“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11月县两派群众组织基本形成,各以大字报形式,在市面公开进行大辩论。

▲县城主街道西面,人民银行南面,供销大楼北面,主体建筑为供销大楼。从东北向西南看。

1968年

5月9日两“造反派”,经过协商,达成协议。

7月19日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甘谷县革命委员成立。

25日在县城南关操场举行了甘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

是年县根据精兵简攻精神,撤销原区级机构。将原有公社合并为1镇、18个公社。

▲农贸市场初期,场地空旷,建筑稀少,还没有规划布局,逢集日农民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卖自己做的橱柜、炕柜、面柜、皮衣。

1969年

4月抽调大队以上干部,参观“大寨”。

5月8日成立甘谷县革命委员会整党领导小组。

9月1日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甘谷。

是年新建磐安中学。1978年改为甘谷四中。

▲柜、面柜、橱柜、新式衣柜是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男人能力有限只能慢慢添置,女人则是每件都爱,缺一不舍,然而也只好咬咬牙挑最需要的一次只能买一样。精细的梨木面柜一件三百多,衣柜一件一百八,能干的男人一年也只能添一件。手里没有钱,又急于想早点使用,主妇们就促使男人先交部分定金,然后分期付清,往往因为付款周期长最后又被涨价多交原价的三分之一。

1970年

3月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8月25日农业机械制造厂试制成功12水轮发电机。

是年县革委会决定设立办公室及政治部、保卫部、生产指挥部。

是年成立甘谷县安丰渠工程委员会。安丰渠工程建设开始,1972年建成通水。总干渠长8.64公里。东干渠长12.4公里,西干渠长10.48公里。保灌面积15000多亩。

建起氮肥厂、磷肥厂、包装厂、水泥厂、其中氮肥厂、磷肥厂于1979年停办。

▲姚庄供销社百货商店。这是姚庄九十年代以前最豪华的大楼,也是最繁华的地段。

1971年

5月9日—13日甘谷县革委会整党领导小组,根据省委指示召开中共甘谷县第五次党代表大会,造举组成中共甘谷县第五届委员会。

11日开展城镇居民、知识青年报名“上山下乡,安家落户”的运动。两年先后在农村落户的738户,2366人。

是月在校学生已达36800多人。

12月渭阳乡十字道村刘家山汉墓,出土汉简23枚。实物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姚庄南北街道西面,向南去县城路口,向西去油墨北厂,靠西斜对面是姚庄供销社百货商店,民房西面的建筑是五金公司姚庄商店。

1972年

2月22日—27日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县、社大队、生产队干部2800多人参加。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5月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

6月27日下午6时大雹雨。受灾面积144532亩。死3人,伤11人,冲走大牲畜7头,羊54只,倒塌房屋12间,折毁树木5000多棵,冲坏大小水坝11座。

7月23日,自5月下旬以来,各种自然灾害相继发生,尤以蚜虫为害更烈。入伏后旱情严重,地下水位降低,河流干涸。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是月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甘肃省甘谷石棉制品厂在姚家庄建成。

是年渭阳乡杨家村,出土唐三彩凤首壶一件,实物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新兴公社头甲村一座在型汉墓中,出土青铜、马及摇钱树各一件,为东汉时期作品,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甘谷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

▲姚庄十字西段,东面去姚庄老邮局,前面遮挡部分建筑为五金商店,相邻建筑为农副日杂商店,卖布摊后是姚庄供销社商店。上面的标语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

1973年

4月12日—15日甘谷县第七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甘谷县妇女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

27日下午5时左右部分地区遭受冰雹侵袭。

全县受灾33516户,125771人,受灾粮田203120亩。

7月28日—31日县总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甘谷县总工会第五届委员会。

是年从河南引进泡桐苗根10万株,为人工栽植第一代桐树。

全国草编工艺品会议在甘谷召开。

▲姚庄老道口东面,铁路南面,向东是去火车站的路,此处是某公司最早的经营地。

1974年

2月19日7时许,百货公司第四门市部发生重在火灾,损失达8.4万余元。

甘谷县手工艺品厂、甘谷县五金厂建成。

▲上图是废弃后的老道口,这里是改建后的立体道口,这是铁路南面,主道路与人行辅道的西面。现在的铁路立交桥是在废弃此立体道口以后,重新又一次改建扩修的。白色建筑为甘谷县第二运输公司,也就是今天的“同力。”

1975年

5月4日—6日召开全县“上山下乡,回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参加代表201人。1976年

甘谷县食品公司兴办种猪良种场。

兴建姚庄人民影院。

渭阳中学建成。

南关体育场建成。

▲改建后的铁路立交桥南面,主道与人行辅道东面部分,从西向东看,去姚庄、去县城。远处建筑为工行。后拆除重新改建扩建了现在的铁路立交桥。

1977年

5月甘谷县社了企业管理局成立。

10月在金山建立电视差转台。

11月11日—15日县科学大会召开。

是年将南岭渠工程列入省水利基建项目。主体工程累计投资757万元。

▲甘谷县蔬菜公司南面,旧城改造初期,已经开始拆迁的画面,相当于现在建行对面。

1978年

1月8日甘谷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引进无锡钢架拱桥,并以安远桥为试点。由地区设计,县上施工,于次年5月建成。

9月11日—15日甘谷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400人。

10月5日撤销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工商管理局。

8日—11日甘谷县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第八次县妇联委员会。

12月雒家坪、金家湾、觉皇寺、石家在山电力提灌站完工。

是月建立甘谷县档案馆。

中央甘谷县委、县革委分设。

是年底根据中共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县右派进行了全部改正,对其中100多人安排了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拨乱反正”,进一步落实干部政策的精神。

1979—1982年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1980年10月,全县共有2286个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占总队数的98.97%,1981年全县1984个队,实行大包干到户。1982年秋,全县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大包干形式稳定下来。

▲姚庄最早的火车铁路老道口,在开通电气化双线时被废除封闭了,就逐渐形成餐饮小吃喝市场。向东去火车站,向西是第一次修建的火车铁路立交桥,向南去县城。相当于城里的菜市口。

1979年

1月4日—7日中共甘谷县第六届党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代表419人,列席14人。大会选举了中共甘谷县委第六届委员会;选出出席省党代会代表8人;还选举了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

秋在县乡公路磐(安)金(川)线上,自行设计、施工,建成净跨25米,面宽7.5米,钢架拱桥一座。

10月21日甘谷油墨厂研制成功“酞菁蓝BGS”油墨行销国内外。

是年甘肃省投资80万元,在本县开始修建火葬场,1984年竣工。

西关中学兴建完工。

成立甘谷县图书馆。

▲姚庄去火车站路口,建筑为已经拆除的姚庄工商银行。

1980年

4月县乡公路甘(谷)秦(安)线,建造全长86米,净跨60米,面宽8.5米,钢架拱桥一座,1981年7月竣工。

13日甘谷县油墨厂试制成功“金光红C”和“立素儿大红R”颜料,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进入国际市场。

10月13日开展地名普查工作,编制《甘肃省甘谷县地名资料汇编》,于1983年5月出版。

12月28日由统战部、宣传部召开宗教人士座谈会。

大像山无量殿至安家嘴头山弯处,出土两尊石刻小佛像,经专家鉴定,为北魏早期作品。

▲姚庄老邮局出来巷口,向南经渭河桥去县城。

1981年

3月29日渭阳公社在十甲庄山坡修建水塔,供颉家村、十甲庄、坡下王、小王家和三合村5个大队。

是月甘谷县法律顾问处大立。

是月成立甘谷县城区建设管理所,1981年10月成立甘谷县城市建设局,1982年6月改为甘谷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5月25日—30日甘谷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到会代表240人,撤销甘谷县革命委员会,恢复甘谷县人民政府。成立甘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大会选了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县人民政府正副县长及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大像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拨款14.5万元,修缮石窑大佛像。

10月10日县人民政府决定编制《甘谷县城总体规划》。1982年5月,开始地形图测绘工作;1984年7月12日甘肃省城建局在甘谷召开了规划验收现场会议。

11月中旬县人民政府汇编《甘谷县综合农业区划》。1983年4月完成初稿。6月4日通过验收。

12月6日县人民政府、县委统战部召开天主教代表座谈会。

甘谷县科学技术学会成立。

新建甘谷县地毯厂。

▲改建后的火车铁路立交桥东面人行辅道。远处建筑为第二运输公司,就是现在的“同力”。

1982年

3月设立甘谷县司法局。

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支部召开第五次盟员大会,选举第五届支部委员会。

6月8日共青团甘谷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

6月至1984年4月对原国民党投诚起义人员进行复查;宣告无罪者19人,维持原案4人,免刑1人。

7月1日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共77342户,422754人,其中男215181人,女207573人。

31日1982年派购甘谷县国库券任务总数115000元,完成入库面额117000元。

31日甘谷县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县城召开。

12月成立甘谷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城西环城路建成。

在原东小校址,修建甘谷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姚庄十字去县城方向,右面也就是西面是民房,九十年代那时还是泥泞的沙土路。墙上的字写着“拆,至桥头”,具有历史意义。

1983年

1月22日陇海铁路天水至陇西段电气化铁路146公里,正式竣工通车。

5月18日全县个体劳动者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通过《甘谷县个体劳动者协会章程》。选出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若干人。

29日甘谷县供销合作社第五届社员代表大会召开。

10月9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派评估组奥兹比伦等5人来南岭渠现场考查。该工程于1984年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计划署会议上,正式批准为援建项目,共援助劳动日780万个,粮食2.34万吨,食油390吨,共折合人民币858万元,配合外援省水利厅投资455.43万元。1984年10月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北京代表亚历山大到南岭渠检查开工前准备情况。该工程于1984年10月15日开工,1987年10月14日竣工。

11月1日从县级机关抽调干部129人,组成种草种树工作组。

12月甘谷县审计局成立。

13日人大八届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会议通过甘谷县人大第九届选举工作方案。通过县长提出的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及政府机构设置方案。

甘谷县医药局改名医药公司。

全县进行机构改革,恢复县乡两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新兴镇姚家庄立交桥竣工。

▲姚庄去老邮局的巷口及转弯处。

1984年

1月23日—26日甘谷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是月政协甘谷县第五届会议,在县城召开。

全县统一改公社为乡,增设金坪乡全县共有20个乡(镇)。

成立中共甘谷县委老干部局。

社队企业管理局改为乡镇企业管理局,物资局改为甘谷县物资公司。

正月十五日南关操场举行灯火晚会,因观众拥挤,造成12人死亡。

4月18日县政府将国营店子林场林缘地区11.400亩疏林地,承包到户经营。

5月6日—8日全县举办首届武术运动会。

24日县手工艺品厂的草制品及辣椒干等产品,荣获国务院经贸颁发的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7月8日—10日全省草编选样座谈会在甘谷召开,共有21种草编制品被选为是年秋季全国草编制品销售交易会和广州交易会出口产品。

17日县政府决定筹建综合农贸商场,共占地103亩,于11月4日开始交易。为全民、集体、个体三种经济共营。银行、保险、税务、工商管理配套新型商场。

是月开始进行全县《村镇规划》。1986年底完成。

9月成立甘谷县对外经济协作为公室。

10月通广渠管理所,改建为甘谷县能广渠水利综合服务公司。1985年10月,渭济渠管理所,亦改为甘谷县渭济渠水利综合服务公司。

是月对全县境内中药财资源,进行全面普查。调查出中药材共500多种,经营中药材477种。

11月25日—29日中共甘谷县第七届党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是年在县文化馆旧址筹建文化宫。共投资30多万元,建筑面积2844平方米,1988年5月建成。

群众自筹资金65.28万元,在国家的资助下,建成35千伏输电线路72公里,占总村数的79.6%。

▲姚庄老道口对面,民房西面电杆附近建筑是姚庄电影院。如果放映新片,售票窗口人头攒动,费时费力,一张票两毛钱。

1985年

2月1日召开全县勤劳致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28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甘谷支公司开始营业。

5月1日—4日甘谷一中举行建校六十周年庆祝大会。

27日全县开展土壤普查工作。

是月在金山建成调频发射台,调频广播正式播出,安远乡建起一座电视差转台。

8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天水市辖秦城区、北道区、甘谷、秦安、武山、清水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9月底—10月初县体委举办甘谷县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参赛运动员1243人。

15日甘谷县中医院建成。

20日举行拥军支前慰问大会。全县人民热烈欢送八四八八三部队全体指战员挥师南疆。

12月2日颁发《甘谷县农村土地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15日磐安镇刘家墩村被评为省能源建设重点村。

30日甘谷县人民广播电台成立。

兴建甘谷县电子仪表厂。

▲姚庄供销社大楼的西面,这是去油墨北厂的路,图中最边上有麦草的巷口向北进去,是俗称'鞋巷",里面主要卖鞋,修鞋,修拉链,配钥匙等。大树过去的巷口,向北进去是姚庄电影院。

1986年

5月对大像山开始勘测、规划、并完成1%的地形图。

17日甘肃省民用铸铁灶具评比和技术交流会在本县召开,甘谷县五金厂生产的铸铁火炉及“春风牌”烤箱,荣获省优秀产品奖。

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谷县人民武装部,改属地方建制序列。

27日天水陆军预备役师步兵第三团建团大会,在人民剧院举行。

10月1日甘肃省渔业公司,天水市水产站和县农、科委对县渔业站200亩高产渔塘示范课题通过验收。

是月甘肃省人民政认府将县内南北两山的12个乡,列为困难乡。共246个村,1339个村民小组,36650户,197.413人。

全县出现状秋连旱,降水量仅56.8毫米。

12月4日由县宣传部和天水电视台联合编辑的甘谷县第一部彩色电视片《冀城春晓》拍摄完成。

1982—1986年国家投资70万元治理小沙沟,完成双侧混凝土堤和浆砌块石堤6087米。

甘谷县被列为天水市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

县食品厂生产的辣椒油被省评为优质产品。

▲姚庄渭河桥北桥头,大路的西面。

1987年

1月1日县人民政府对全县45项科研成果授予科技进步奖。

16日全县25.5万多选民投票选出第十届县人民代表235人,乡(镇)人民代表1355人。

16—20日甘谷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是日康家滩沅家沟村发生一起塌方事故,在场劳动的群众有9人被埋入土中,其中6人死亡。

5月3日天水市第二届田径才运动会在甘谷召开。

4日成立甘谷县离休老干部协会。

6月6日“红军师”炮兵团全体官兵从老山前线,凯旋归来,数万群众,夹道欢迎。是日大像山爱民亭竣工。

19日省先后两次拨付甘谷县扶贫资金315万元。

月15日—21日甘谷县农技服务中心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和省农业科学院及县科委的30多名科技工作者,从14个小麦良种场(点)中评选鉴定出当年推广的小麦良种14个。

8月7日谢家湾乡杨家城村麦场失火,烧毁粮食3万多斤。

20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高级官员驻京代表福斯特博格视察南岭渠水利工程,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表示满意。

10月6日旱象持续,气温偏高,导致土壤湿度明显下降。干土层一般深到200毫米左右,农作物枯黄,秋播困难。

21日召开集资办学广播动员大会,收到捐款256万元。

18日磐安渭河大桥竣工通车。

26日首批居民身份证颁发,共17.376万人。

▲姚庄渭河桥北端,大路的东面。现在均为滨河北路。

1988年

1月6日至9日中共甘谷县第八次党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0日全县普及初等教育检查验收工作结束。

30日甘谷县文学创作协会成立。

是日县委统战部和县外事旅游办公室召开台胞回乡探亲接等会。

29—31日甘谷县工商业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姚庄老道口对面,俗称鞋巷。

1989年

1月1日甘谷地面卫星收转站,开始收转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覆盖半径10公里。6—7月全县开展大规模小麦锈病防治,在全国锈病大流行情况下,通过防治,保证了丰收。

18日“巩建丰纪念馆”在六峰乡巩家石滩落成。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弟溥杰题了馆名。

22—24日省长贾志杰,省政协主席葛士英,带领扶贫工作组一行12人,前往古坡,金川两乡考察。

21日在农业部举办的全国优秀水果评选中,甘谷新红星苹果,获优质农产品称号。

▲姚庄鞋巷南端,正面建筑为姚庄供销社百货商店。

1990年

1月20日城关镇毛纺厂弹花车间及生火灾。

2月11日《甘谷县情》出版发行。

15—16日省委书记李子奇来县视察。

17日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

3月29日甘谷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马炳仁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克强、张世杰、卢生成、蒋保忠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景云笙为县人民政府县长。霍永禄、曹全成、冯沙驼、李宏基为甘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谢克让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尚琦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政协甘谷县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五启中为政协甘谷县委员会主席,潘志强、王金慎、程顺银、杨正、顾恩尊为副主席。

是月山川小麦普遍发生锈病,危及223949亩,面积之大,为历年罕见。

六峰乡修建东川(觉皇寺一魏家庄)公路。

6月21日谢家湾、磐安、十里铺、新兴等八乡镇、51个村遭受冰雹袭击,受害作物8.3万亩,50多人被打伤。

7月1日截止本日,全县共有人口491932人。其中农业人口467375人,非农户24557人。全县总人口中男性252763人,女性239169人。

8月11日晨降暴雨20分钟,十里铺乡300亩农田被淹。

27日全县召开“亚运之光”火炬传递动员大会暨亚运集资表彰大会。全县各界为亚运会共集资捐款人民币16.8万元。

9月3日下午8时,亚运会火炬从武山县传递到甘谷县城,全县近万名群众夹道迎接。次日上午,在体育场举行火炬交接仪式后,传递到天水。是月高考录取结束,全县共有153名考生被录取。

10月25日县召开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40年座谈会。

21日甘谷县残疾人联合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姚庄火车站道路,北面部分民房。原新兴乡政府对面,由东南向西北看。

1991年

3月5日中共甘谷县委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8日举行九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景云笙为书记,王平安、霍永禄、贾全豹、杜松奇为副书记。

11—15日甘谷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第二次会议,选举王平安为县长,张续善、冯进福为副县长。

5月10日渭河大桥改造拓宽工程竣工。

20日省长贾志杰来县视察指导工作。

6月21日甘谷县驻新疆乌鲁木齐办事处成立。

7月10日大庄乡遭受特大暴雨、冰雹袭击,11个村,77个村民小组,3.6万多亩粮田受损。

30日天水市农村卫生机构建设现场会在甘谷召开。

12月21日县城给水工程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该工程始于1986年,总投资382.4万元。日供水9千吨。

▲进入去火车站道路不远,路南面建筑为新华书店、信用社、农药化肥种子商店。由西北向东南看。

1992年

2月19日—20日省委书记顾金池来县视察。提出走综合开发之路,力争将甘谷建成新兴商业城市。

27日县委、政府召开集资办医广播动员大会。

5月1日金川、武家河、古坡、磐安、十里铺、渭阳6乡镇遭暴雨、冰雹袭击,造成重大损失。17人被水冲走,7人受重伤,受灾12576户,6142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9155亩。直接经济操作失998万元。

4日省长贾志杰对抗灾、生产作重要指示。

5—6日省政府向受灾区捐赠木料8立方米,衣物889件。清水县向受灾群众捐赠小麦1万斤,人民币1万元。

7月7日—8日甘谷、北道、秦城三县区联合勘界会议召开,具体确定了三县区交汇点及界桩位置,划定北道至甘谷、秦城至甘谷共53公里的具体走向。

9月25日康庄大道修建工程开工。该工程西接环城公路,东至杨场李家门,与南北走向的城姚公路交叉,为连结农贸商场的交通柜纽,全长1850米,宽42米,占地面积116亩,预计投资985.6万元。

10月22日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徐世英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代理县长职务。

12月9日县城南北主街道拆迁拓宽工程开工。截止月底,社会各界,各群众团体共筹集捐资助医资金142.2827万元。

▲姚庄火车站附近,大路南面,远处建筑为新兴供销社新兴旅社。

1993年

3月3日—9日县政协甘谷县八届一次会议选举潘志强为政协甘谷县委员会主席,王金慎、程顺银、杨正、顾恩宗、王安顺、王克俊为副主席。

4日—10日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人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霍永禄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卢生成、张心斋、王政清为副主任。选举除世英为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宏基、张续善、冯进福、安邦杰、令仁淑、罗和平为副县长,选举张克让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尚琦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3月13日甘谷县人才劳务市场开业。

14日—17日甘谷县首届妇女运动会召开。

30日台湾省22名商人组成的颜料企业考察团到甘谷油黑厂进行参观考察。

5月觉皇寺村建成2000亩低软管灌水工程。

6月13日磐安、武家河、十里铺、白家湾、古坡、谢家湾、新兴等12个乡镇遭受冰雹袭击,约2万亩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23日礼辛、大石部分村组遭冰雹袭击,6000余亩小麦绝收,2万多人受灾。

7月21日下午5时,小沙沟河堤白云村段被猛涨的洪水冲塌,危及居民及农作物,经军民全国抢救,重新筑起一务近60米河堤。

10月12日—15日甘肃、陕西、天津市三省市十四县区政府系统秘书网络年会在甘谷召开。

▲县城农业银行对面一带,北面为县府街,南面为文化馆。

1994年

1月4日县开展计划免疫,投服糖丸消灭脊髓炎活动。

7日县宣布取消22项不合理收费项目。

是日甘谷汽车站(姚庄)建成营业。

2月16日—19日县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召开。增选王守谦为政协甘谷县委员会副主席。

23日省委书记阎海旺来县检查工作。

5月3日甘谷二中新建教学大楼竣工。

6月11日下午2时至3时,5时30分至8时,谢家湾、新兴、磐安、金川、八里湾、礼辛6乡镇、35个村,145个村民小组遭受暴雨、冰雹袭击。受灾面积46628亩,造成减产16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46.4万元。

22日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任命苟兆琪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5日八里湾、康家滩、安远、大石、金山、西坪、大庄、渭阳、新兴镇遭受特大雹灾。245652亩农作物受灾。

7月18日磐安地区发生1小时的强降雨,渠沟多处决口,部分农田被淹。

8月8日甘谷县伏羲文化研究会成立。

是月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甘谷县书画展在兰州展出,共展出书画作品124幅。

9月15日甘谷县地方税务局成立。

▲第一条火车立交桥道路,路的上面即北面是人行辅道。

1995年

3月21日—24日甘谷县第十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杜松奇为县人民政府县长。

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聂大江等人来县视察。

2月5日大像山太昊宫举行人文始祖伏羲金身奉塑典礼。伏羲像特邀雕塑家何鄂女士雕塑。

是月历时两年多的旧城改造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

政协甘谷县第八届委员第四次会议增选杨尚荣为副主席。

4月19日武家河乡石灰石矿发生严重山体自然滑坡,11人被压埋致死。

23日甘谷县佛教协会第三届代表大会在永明寺召开。

29日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任命杨永晖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5月25日省长张吾乐来县检查指导工作。

6月20日甘谷武术队代表天水市参加全省第二届农民运动会。

24日金川乡、古坡乡148户,600人迁居新疆石河子,从事农业生产。

25日省委书记阎海旺来县考察工作。

7月全县累计为“121”雨水集流工程捐款11.1万元。

4月23日香港名僧圣一法师为大像山永明寺捐款3万元,给另7处佛殿捐款3500元。11月1日大像山太昊宫举行伏羲塑像揭幕仪式。

12月19日—20日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艾晓明为甘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南关操场,又叫南关体育场,现在的南街小学位置。拍摄于1997年6月30日晚18点30分。此处为东面出入口,台上表演的为甘谷一中学生。图为全县组织的大型“迎接香港回归”活动,一共有三幅图案造型,另外两幅是国旗和香港紫荆花旗,图片已经遗失。此原图捐给甘谷一中“建校九十周年纪念”留存。

1996年

5月20日—22日中共甘谷县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甘谷第十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徐世英为县委书记,杜松奇、李平定、张健、刘元映、令仁淑为副书记;张志文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28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维庆来县检查计划生育工作。

23日甘谷县天主教爱国成立。

甘肃省“世界银行贷款第三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简称“贫三”项目)全面启动,贷款投资共10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46.6万元)。将兴建扩建中小学校13所,分三年完成。

是年经国家体委验收合格,甘谷县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

冀城浪客,甘谷在线副主编,致力于挖掘甘谷本土文化、民俗等,文字通俗易懂!

THE END
1.烟酒店门头招牌设计制作安装亚克力发光字软膜灯箱金属字本公司生产销售烟酒店门头招牌 招牌 发光字 灯箱,提供烟酒店门头招牌专业参数,烟酒店门头招牌价格,市场行情,优质商品批发,供应厂家等信息.烟酒店门头招牌 烟酒店门头招牌 品牌春秋广告|产地北京|价格488.00元|电压12V|亮度3500lm|防水等级IP67|工艺亚克力|广告片时长1分钟|https://b2b.baidu.com/land?id=3cdff4e797d92c876cd3c88e7e96533510
2.烟酒店门头图片大全集烟酒店,又称烟草酒店,是指经烟草专卖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依法从事烟草制品专卖业务的企业。烟酒店是烟草专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烟草制品流通领域的主渠道,在烟草专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烟酒店门头图片大全集 1. 简约大方型烟酒店门头 门头以简约大方的风格为主,采用黑白两色搭配,简洁明了,给人一种干净http://dizhuangwang.com/99304.html
3.烟酒店门头效果图作为店铺形象的重要展示烟酒店门头效果图作为店铺形象的重要展示,其设计需要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以吸引不同口味的顾客。一张精美的烟酒店门头效果图,能够充分展现店铺的独特魅力,为顾客带来愉悦和舒适的购物体验。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款以传统元素为主的烟酒店门头效果图。门头设计采用了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以深色系为主调,给人http://www.tulifang.cn/wdoc_28278537.html
4.烟酒店门头设计效果图齐装网装修效果图频道,提供2020年烟酒店门头设计效果图,定期更新上百套烟酒店门头设计效果图,为您带来精彩的装修设计灵感。https://www.qizuang.com/tu/g67728.html
5.烟酒行门头类图片素材31张我图找相似功能已为您找到31张与烟酒行门头类似的图片,包含各种高清原创烟酒行门头素材图片,找烟酒行门头相似图片就上我图网.https://so.ooopic.com/findsimilarity-24013985.html
6.长沙南门口商铺长沙南门口门面转让出租临街烘焙店转让 地址:长沙天心区新柠路兰亭玥岛 描述:临街烘焙店转让, 1.本店位于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铁道学院地铁口旁,兰亭玥岛临街旺铺,现经营品牌烘焙,蛋糕,面包。 面积95平米,门头宽5米,展示面好,招牌打眼,可以做两个招牌,设备齐全,门口有停车位,合同3年一签,目前有将近1000多个会员,目前月营业额6万出头http://www.zupuk.com/menu/C/id-36637
7.超市门头图片平面广告素材免费下载(图片编号:1341266)六图网提供精美好看的平面广告素材模板下载,本次平面广告作品主题是超市门头图片,编号是1341266,格式是cdr,该超市门头图片素材大小是48.15 MB。超市门头图片是由平面广告设计师〆逝去后才懂得上传. 浏览本次作品的您可能还对超市门头矢量素材,超市门头模板下载,超市门头https://www.16pic.com/vector/pic_1341266.html
8.装修知识大全装修流程风水攻略韩式料理店 生活 美甲店装修 咖啡厅装修 火锅店装修 咖啡厅装修预算 咖啡厅装修风格 火锅店装修注意事项 理发店装修 烟酒店装修 奶茶店装修 蛋糕店装修 健身房装修 烧烤店装修 甜品店装修 烘培店装修 酸辣粉店 主题烧烤店 开窗帘店 宠物店装修 理发店门头 快餐店装修设计 西餐厅设计 旋转小火锅店装修 清吧装修https://www.zhuangyi.com/tag/
9.超市会计实务2专题10篇(全文)网站上提供的若比邻超市的实景图片,其实是一家普通超市的图片,在图片的上端加上了一个带有“若比邻”字样的色块,如果不仔细分辨,很容易误认为是一家带有“若比邻”门头的超市。而其它几幅所谓“加盟店”的图片,经过对比事实上就是公司的样板店。总部口中“生意火暴”的加盟店,就这样“隐形”在加盟的热潮中,这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0xppp9d.html
10.去中国瓷都的源头溯源——瑶里古镇浮梁古县衙3天2晚探访记镇上开着几家卖陶瓷和玩陶艺的体验店,路过的游客都会进店瞧瞧。 偶然间被街上一家古玩店吸引住了,村民沿岸陆续建起了日杂、布匹、烟酒店铺及客栈、饭馆、茶馆,形成了一条商业街,到了清代时街道已延长走在冷冷清清的街巷里,两侧是破旧不堪的门板,还有一些高高的门头,都想告诉来来往往的人那往日的故事https://you.ctrip.com/travels/100054/4079830.html
11.清远又一批消费券来了!不用预约,直接领取!清城区清远市英德市清(个体) 佛冈县任德生活超市 佛冈县 佛冈县石角镇环城中路145号 连州市日日晟烟酒商行 连州市 连州市连州镇巾峰豪庭C4幢首层13号商铺 清远市清城区新城茹宝龙虾馆 清城区 新城八号区方正二街五号朝南大厦ABC幢首层04号铺 三枪清远保利广场店 清城区 清远市清城区保利广场2012铺 广东森波拉度假山庄有限公司 https://dy.163.com/article/GL2SODNF0514AP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