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朋友们都觉得白酒主要的消费人群都是中老年人这部分群体,然而这部分的群体很少上网甚至都不上网。主要的消费群体已经错位了,那么为何还要进行网络营销呢笔者认为在快消品的营销中有爱上那个原因促使白酒行业必须要做网络营销。
第二、更主要的就是培养潜在的客户。25-35之间这个人群就是送礼人群,也算是潜在的消费群体,毕竟5-10年以后,他们是主流的消费人群。现在不讨好这部分人群,以后就会更加的危险。要知道,现在主要喝白酒的中来年人,年轻的时候也是白酒的爱好者。
第三、面对更多的竞争压力。白酒还面临着僻静,红酒,葡萄酒的市场蚕食,现在不争抢网络地盘以后会更加的困难。
白酒网络营销的解决之道
那么白酒企业应该如何品牌年轻化如何讨好年轻人的喜欢对于中国的较为年轻的群体而言,他们对于白酒相对疏离,未来的白酒企业如何针对这个市场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这些问题也成为了白酒企业网络营销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提供简单的思路供大家参考。
产品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开发更多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度数的酱香型白酒。网站推广这个就必须要得到创新,很多的年轻人受不了白酒的那个口味,太冲了,而远之。比如日本的清酒,他们推出了很适合年轻人的口感就很深受他们的喜爱,这个市场就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
渠道要强化分销,电子商务的到来是必然的,网上购物一定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白酒通过B2C、团购扩大销售渠道是必要做的,也是传统的销售渠道的重要的补充。
促销,上下联动。线上活动必须有线下配合,将线上的人气、知名度和提及率要及时、快速地转化为购买率或品牌感知点,能进一步强化其对该品牌的认知。另外,在促销策略上,要与目标受众一致、品牌粘合度高的其他产品,进行适度捆绑。
文化,品牌要酷。现在是酷品牌时代,要打造具有销售力的品牌文化,把握年轻人的心,“酷随他动”,打造你独有的品牌附加价值,卖“酷产品”,卖“酷文化”,卖“酷体验”,与年轻人加强沟通和互动,增强他们对品牌文化的认同和产品的尝试消费。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营销;精准营销
在我国的白酒行业里,白酒是一种基于感性消费的精神与物质饮品,以情动人,同时也因地理、气候、人文等因素导致产品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大数据技术将成千上万的数据汇总收集、分析数据从而建立白酒数据库,打造不被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整合与提升白酒产业链,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化微营销无疑为深陷泥潭的传统白酒销售注入了强心剂。
一、传统白酒营销的弊端
二、如何进行数字化微营销
小结
面对消费群体日新月异的变化,白酒的数字化营销手段会更加多元化、渠道多样化。依托大数据技术,白酒企业实现一对一数字精准营销、跨界营销、数据库菜单订制营销会成为白酒行业创新营销模式的主流;但无论什么策略都离不开销售、推广和传播,导入数字化管理也应该是未来白酒企业值得重视的战略,其与数字化营销有机协调与衔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化微营销的最大效力。
参考文献:
[1]黄宇晴.关于白酒营销现状的五大思考[Z].酒业网,2017.
[2]周洪宇.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2):3-7.
让我们理性的回归到现实,白酒消费的真正话语权在消费者身上,品牌需要有更多的、贴近消费者生活环境的媒介选择,如何寻求营销模式和品牌传播渠道的创新突破,谋求更长效的品牌发展,成为白酒企业新营销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3月27日,腾讯全国策划中心总经理翁诗雅在“中国名酒文化创新与消费趋势高峰论坛”上,对互联网时代的白酒品牌营销如何开展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并指出白酒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的四大关键方向。
当前,70后、80后乃至90后正在成为黄金消费群体,并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的中间力量,他们对白酒有着全新的理解,更加讲究品位和注重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活跃在数字生活空间中的一代,接触信息空前丰富。这对白酒企业的品牌营销来说有足够大的挑战:如何重新定位品牌核心目标消费群,加强品牌与消费者的连接点并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其成为品牌的核心忠实消费者,甚至成为品牌的二次传播者。
翁诗雅认为,在白酒品牌的营销传播中,不管应用什么样的媒介形式,前提是要找到拥有高契合度的资源载体,把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与目标用户群进行有效的匹配。
两会期间,习酒对腾讯新闻今日话题栏目的冠名植入,使品牌形象伴随高端内容得到了相当大的溢价呈现,彰显品牌内涵。此外,结合白酒消费人群的特征,腾讯网还可以提供包括时政资讯,体育赛事,军事、历史、纪录片视频等精准资讯定向,影响白酒核心目标消费群。
优化网络视频投放技巧保障品牌最大曝光
打通消费者品牌密码深度内容沟通促溢价
数据显示,锦麟频道前五六集每天的播放量均超过一百万,加上视频贴片、冠名以及植入等操作的配合,使品牌与目标消费群的沟通得到更大的溢价收获。
翁诗雅表示,当用这些电视剧内容和营销手段做匹配的时候,首先要从受众本身的洞察出发。比如说某白酒品牌的目标群体是30-45岁高端男士,那么这个群体的内容偏好是什么,网络行为又是怎样。依据腾讯全平台下大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可以清晰的将目标用户群的画像描述出来,进而根据用户喜爱的视频内容类型进行智能营销投放。
一、1991年——1993年
少年发育期:初级竞争阶段;
特点:对市场充满好奇;
国家对白酒流通市场国营糖酒公司垄断经营的解固,给白酒企业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想象和实施的巨大空间。“三部一委”对白酒提出的优质、低度、多品种和“四个转变”的发展方向,既高度向低度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粮食酒向果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实际上就是对现代白酒基本概念的启蒙,对于那些在自身发酵和酿造白有限的白酒企业来说,大量引进基酒勾兑也就顺理成章了。尽管如此,这个阶段的白酒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求仍然大于供。此时的白酒企业就象一位刚刚开始发育的少年,对同性(同行)充满着纯粹玩伴的友谊,他们交友、学习、对异性(市场)虽感兴趣但还不敢贸然靠近和大胆地抛绣球。因为这个时代的男女(企业与市场)不象现在这么早熟和开放,对市场的追逐还处于父母包办放松后的懵懵懂懂阶段,不仅不太适应,而且是一无适从。他们只有在了解有名气的同行的基础上了解自己,所以强势市场自然而然被传统的老名酒占据着。1991年和1992年十大利税白酒企业的排行足以证明这一点。
1991年:十大企业中老名酒占八席,他们是汾酒、五粮液、古井贡、茅台、泸州老窖、西风和洋河,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十。
1992年:名酒占七席,他们是汾酒、五粮液、古井贡、洋河、茅台、西风和泸州老窖。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和第八。
1993年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名酒减少为5席,分别是汾酒、五粮液、古井贡、茅台和泸州老窖,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和第十。
从这三年十强企业的变化中不难看出:
(1)1999年——1992年,名酒占绝对优势,市场的竞争尚没有出现创新迹象,属于绝对的少年求学阶段;
(2)三年内汾酒、五粮液和古井贡一二三名的稳定排序说明绝对名酒仍占据核心优势,但西凤等1993年从十强中的退出和兰陵等二流名酒的入围,已经彰显出了市场创新阶段的到来。春天的小草已经发芽,于是白酒市场迎来了第一个春天。
二、1994——1996年
青年期:无序竞争阶段;
特点:追逐名利的野心不断膨胀,胆商机会主义大行其道;
1994年,五粮液从第二一跃成为第一,十强中老名酒仍点6席,他们是五粮液、汾酒、古井、洋河、泸州老窖和茅台,而且囊括了前5席,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八。
1995年孔府宴虽进入了十强,但老名酒仍占6席,更有趣的是,就在标王炒作最凶的1996年,十强企业中传统名优白酒却占8席,分别是五粮液、全兴、泸州、古井、茅台、汾酒、剑南春、洋河,排序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和第十。
所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三年的十强排序变化足以提醒酒类企业们:有目标的执著可以带来长久的成功,忘记自我定位和丧失理智的疯狂只会带来暂时辉煌后的毁灭。但是,传统名优酒企业还是要感谢孔府宴和秦池们,因为他们毕竟开辟了中国“标王”的先河------有时营销创新也需要殉道者!
三、1997年——1998年
后青少年时代:承受教训和反思阶段。
1997年前五强仍被传统名优酒占据着,依次为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全兴和剑南春。打着“酒文化领跑者”大旗的湖南湘泉酒厂利税排在十强中第六,同时安微的金种子和高泸家酒也进入了十强。另一个亮点就是江苏省高沟酒厂推出的彩箱包装“今世缘”酒,在江苏市场推出后马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1997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2亿。97年秦池的反面教训和湘酒鬼及江苏今世缘文化营销的成功,使迷惑的白酒市场耳目一新,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没能及时进行调整的部分传统名优酒陷入低谷,如拥有“汾老大”之称的汾酒,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风,名酒之一的洋河在1998年的中国十大利税白酒企业中都没了踪影。
以上种种足以预示着质量整合有效营销的时代已经到来。
何为质量整合有效营销: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同时又以最稳的发展轨迹,最简单的推广管理和最高的市场回报的全方位推广既为质量整合有效营销。于是以强势名牌为背景(依托)展开的战略创新——第二次白酒革命即将全面到来。
四、1999年——2002年
壮年创新期:完全竞争阶段;
特点:名牌白酒企业整合营销力的角逐;
1994年以来,五粮液独占第一席位的稳定为五粮液新一轮的战略创新打下了无与伦比的综合基础。
独领五粮液:核心产品五粮液成功的涨价奠定了第一名的品牌威望,通过中低价位产品的开发,奠定了1999年以来可持续酒老大的位置。
1997年,五粮液已将部分力量转入中低档价位产品的竞争领域,如尖庄系列酒,最低批发价才2.8元/瓶,在全国大多数市场上都表现不凡,97年全国销量9万吨,占五粮液酒厂总销量的75%以上。
另一方面,开始实验“买断经营”和“OEM”营销模式的有效性:早在1994年,五粮液就将五粮醇系列产品交予福建省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托管经营(全国总经销),通过4年的市场推广实验,1998年五粮醇销量高达8580吨。实践是检验真理最有效的标准。1998年下半年,五粮液全面展开买断经营和OEM营销模式。于是金六福和浏阳河在五粮液的家族中成功地亮相了。2001——2002年,两个品牌年销量的总和几乎占到五粮液总销量的五分之一。金六福和浏阳河的迅猛发展,使困惑中的中国白酒企业跟风般地也大力推进“买断经营”和“OEM”营销,但没有哪个品牌能超过五粮液的金六福和浏阳河(年销量),因为跟进创新者的营销行为虽没有风险,但已经
没有新意。更何况五粮液就是五粮液,买断经营和OEM只是一种营销手段,相同的手段并不一定适应所有的企业。这几年的核心话题就是买断经营和OEM营销模式从兴盛到困惑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以买断品牌和OEM模式展开终端营销革命的发展史,从1999年最初的终端制胜逐渐演变成终端大战,演变到2002年下半年有人开始质凝终端是否永远有用。
五、2003——2006年
不惑之阶段:垄断营销阶段;
1999年(从第一到第十依次为):
五粮液、茅台、全兴、剑南春、泸州老窖、湘泉、古井、种子、沱牌和兰陵,传统名酒占六席。其它四席皆为上市公司。
2000年: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古井、全兴、沱牌、湘泉、杏花村、伊犁
除老名酒比上年增加一席(占七席)外,前六席皆被名酒占据。
2001年:
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古井、全兴、杏花村、湘泉
前七位全部是名酒,更可喜的是老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从上年的第九上升到第七。
2002年:
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杏花村、全兴、北京红星、四川沱牌、古井和伊犁。
名酒仍占七席,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更加稳健,杏花村(汾酒)又前进了两席,从第七提升到第五。
从这四年利税的排行中不难看出,传统名优酒的发展更加稳健,大起大落的现象已不明显,这就预示着2003年以后的白酒市场在全国规模的竞争将主要以传统实力型名优酒之间的整合角逐,那种仅靠概念炒作或烧钱式的营销制胜策略即将成为过去,金六福、浏阳河、小糊涂仙在2002年底已经走到顶峰,规律性下滑和负增长将是必然。因为严格上讲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传统名优白酒品牌,而是利用新的营销创新模式将品牌和市场资源进行了有效组合,于是创造出了阶段性的奇迹。然而看不透白酒深层营销特质的诸多跨行资本们被金六福、浏阳河、小湖涂仙等的鼎盛和奇迹所诱惑,却就在这种营销模式接近尾声的2002年底开始上演了一幕幕跨行资本涉足白酒的喜悲剧。
然而,跨行资本中也有较成功者,值得一提的就是四川的丰谷和河南的宋河,原因是丰谷也属于传统名酒且具有市场潜力,而宋河粮液却属于十七大名酒之一,更主要的是这两家跨行资本不是刻意炒作,而且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作市场,2004年双双进入了前20强,宋河2005年有可能进入15强。
在跨行资本如火如荼的插足白酒企业的同时,大部分熟习水性的传统名优酒也开始导入更加务实的品牌推广战略。
2003年前后,中国白酒两大巨头五粮液和茅台相继采用了目的一致的措施:一是将更多的资源投向终端;二是对买断品牌及OEM品牌进行整顿,更多的传统名优酒企业也相继跟进。
2002年底,泸州老窖在推出超高档品牌国窖·1573的同时,将品牌营销细化到终端维护和推广,有意识地在全国选择了几十个地级城市作重点阵地,2003年底初见成效,2004年和2005年大见成效,一个传统的名优酒企业拥有二十多个强势亮点阵地,给泸州老窖带来的是2003和2004两年销售收入皆为第三,利税皆为第四。
为了提高利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名优酒们都在转向终端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己的整合优势向高端产品发力,全兴推出水井坊、剑南春打造金剑南,五粮液推出五粮神和“百年老窖”等。在历史沉淀、创新经验和品牌积累三架强势马车的支撑下,传统名优白酒企业在2003、2004、2005牢牢地将利税前六强控制在手,分别为:
王传才:知名酒类营销专家
我经常在与行业同仁进行交流时提到一个观点:“你不能希望未成年人也来消费白酒,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潮白酒”无论在价值观还是传播形式上,均改变了中国白酒的内在属性,带有强烈地争夺其他酒种消费者的特征。我认为,消费者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决定了“潮”白酒很难被中国主流消费者所接受。
晋玉峰:宝丰酒业营销总监
1.时尚白酒绝不是颠覆白酒的利器!
2.时尚仅是过渡,是相对于白酒的传统而言的年轻化;
3.四年前我曾撰文,颠覆文化认知、饮用方式、沟通手段和营销模式才是白酒的未来;
4.从漂流瓶定位看,价值主张不明确,没有找到漂流瓶原来的本质内涵。
夏林林:知名酒业营销策划人
朱志明:智卓营销总经理
就是一个扯淡炒作。时尚酒任重道远,抓住目标消费群体,研发它们的需求价值,不要过度炒作,否则会贻害整个行业。宋河扣扣、宝丰小宝,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美吗?只有企业自己知道。江小白表面成功,其实消费的年轻人不多,虽推广形式创新,压了些货出去,销售还是传统渠道,消费还是传统人群,一个四不像。
@我爱醉人的事业:新浪网友
谁都可以随心所欲的想象夕阳无限好,但是要弄清楚是卖瓶子,还是卖酒,是传承发展中国传统白酒,还是炒作时尚文化,传统经典永流传,没有文化内涵积淀的时尚瓶子酒只可能昙花一现。
YES赞成
陶石泉:江小白酒类营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国内一些大的酒厂酒商对白酒一味高端、尊贵的包装,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一直“端着”的感觉。传统白酒要想走入现在年轻消费群体的生活,那必须学会使用他们能听懂的时尚、现代的沟通方式。时尚、新潮品类白酒可以说是传统白酒与现代年轻消费者碰撞后的一个必然产物,它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现代的审美和文化氛围。
韩亮:合效(山东)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
白酒的主要市场是卖给传统喜欢白酒的客户,这是主流,也是销量主要贡献者,这个要保持不变。为80后甚至90后新生代打造时尚的酒,可以鼓励尝试。创新未必成功,但不创新只能等待老化。白酒要“两条腿走路”,通过传统保证生存,通过时尚寻找发展。阴阳互补,相得益彰,才能和谐持久发展。
铁犁:知名白酒专家
白酒行业的未来取决于80、90后的年轻消费者。他们对传统白酒的态度将决定未来白酒行业的命运。对应这种变化,白酒行业现在存在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竭力使80、90后消费者认同现在的酒文化;另一种则是完全按照80、90后的特征,开发对应的时尚白酒,全面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年轻消费者,这两种思路都将会产生新的白酒巨头。
陈展:白酒移动互联营销研究专家
人们很希望看到他们喜欢的产品在更年轻、更庞大的受众群体中流行开来。这是需求具备的一种社会元素。
吴春芳:品牌定位专家
任何与传统思维、传统品类思维的新产品都是值得研究、值得观察的。漂流的品类的战略是否配称到位,否则和尚不像和尚,白马王子不像白马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