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仪式流程范例6篇

(二)婚礼。我国现在多数地方依然还保留着传统的婚礼流程,结婚当天早晨,男方家组织迎亲队伍,随新郎一起去女方家迎接新娘。迎亲队伍由领队、引娘、媒人、车队组成。现在接亲通常是用汽车,并且去接新娘的人数和车数都为双数,取好事成双之意。迎亲的队伍将新娘接到新郎家,新娘由伴娘搀扶下车,新娘跨过火盆进家门,代表除掉一切晦气。进家门之后是婚礼拜堂仪式,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新娘在此时改口叫男方父母“爸、妈”。父母要准备红包给新郎新娘,祝福夫妻二人生活幸福。随后是闹洞房,婚床上放着红枣、花生、桂圆、栗子,寓意“早生贵子”。闹洞房一般由新郎新娘双方的好友戏弄新郎新娘,表示对新人的祝福。

(三)回门。回门的婚俗习惯,举行婚礼后的第三天,新娘要和新郎一起回娘家,这就是所谓的“回门”。新婚夫妇双双回门,对于女婿来说,是拜见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对于女儿,则表示虽然出嫁,但仍然记着父母,不忘养育之恩。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直至离开,婚礼的所有过程才算结束。

二、西方婚礼

在西方,婚礼一般都选择在春天和夏日,但要避开五月,因为西方人出于古老的迷信:五月结婚,后悔一生。西方婚礼多数是在教堂里举行的。在仪式上,新郎穿着礼服,由男宾陪同,站在圣坛前等候,新娘则身穿白色婚纱、头披白纱,伴随着“婚礼进行曲”的乐声,挽着她父亲的手臂,由女宾引导徐徐走向圣坛,后面有侍童殿后。新娘来到圣坛的前面,新郎站在她的右边,男宾则站在新郎右边稍后的地方,新娘的左边是她的父亲。伴娘及侍童们则站在这对新人的后面,由牧师举行仪式。仪式结束后新婚夫妇由至亲及主要宾客陪同进入祈祷堂,签署登记簿,礼毕,新娘挽着新郎的右臂,伴着“婚礼进行曲”步出教堂。此时,亲友向他们抛洒米粒或彩纸屑以示祝福,婚礼仪式结束。

三、中西婚礼文化差异

(一)总体形象的对比。在我国,红色象征吉祥和兴旺。在我国婚礼上,可以说红色是结婚那天主要的颜色,墙上、门上、各类物品上到处贴满了大红喜字;婚礼当天使用的蜡烛、鸡蛋、花生、红包以及新房被褥等都装饰为红色,象征了新人的幸福吉祥。而在西方,大多是以白色为主要颜色,他们把白色作为是结婚装饰色调的首选,因此,无论是在新房还是在婚礼教堂都装饰了白色系列的鲜花,给人以安静和祥的气氛;而新娘所穿的婚纱也一律是白色,身穿白色婚纱的新娘被认为是纯洁无暇的。

(二)新娘着装的比较。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新娘的传统服饰也很少见,一般是在招待宾客的时候新娘会换成红的旗袍装或是唐装,但是出席婚礼时多数为白色婚纱,但在白色的婚纱上依然会别上红色的鲜花或红绳,毕竟在我国纯白的服饰代表不吉利。新娘里面的着装依旧是大红色。在西方,关于新娘由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新娘在婚礼当天必须带有五样东西:“一样旧的,一样新的,一样借的,一样蓝的,快乐的新娘子,还有一枚六便是在鞋里。”主要寓意着新娘新郎以后的日子幸福、忠诚、富裕等。

(三)礼仪的比较。在我国,无论新郎新娘是否是自由恋爱,婚礼的全程都是由媒人参加,而且新郎要到新娘的家里去迎接新娘,阵势宏大。在婚礼过程中新人还要通过各种考验和难题才能走进结婚礼堂。我国的传统意识非常重“以天为煤地位证”,所以新人要先拜天地,以示苍天明鉴。西方文化中,宗教信仰占了很大的地位,新人选择在宁静的教堂,在墓室的主持下得到上帝的承认和祝福。他们要在庄严的气氛中互相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并且发誓之后,新娘要抛捧花,接到捧花是好运的象征,预示着接到捧花的女孩将会下一个结婚。

四、结语

婚礼流程(推荐)

一、相知相爱。此乃结婚必备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本文着重婚礼准备,故此阶段略。

三、爱巢的构筑:这是结婚前必须经历的一大环节。在这期间,是两人进一步了解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房子装修理念的碰撞和干活的意识,可以充分了解两人将来在家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两人的共同爱好等。因这方面主要涉及房子装修,与本文主题无关,故也略过。

四、婚礼前期准备三大要素:酒店、车队、婚礼筹备组。

婚礼筹备组:一个月前定好人选。主要类别有:主持人、伴郎、伴娘、总管、副总管(酒店负责、娘家负责、新家负责各一人或者两人)、领车、摄像、摄影、门口收钱和登记(两人以上)、发放礼包等。

五、来宾确认:一个月前基本确定。主要确定主婚人、证婚人、贵宾名单、来宾名单。然后根据人数的出入定好桌数,出入应该在20——30人之间。

六、婚纱摄影:3个月之内完成。提醒新郎特别注意,刚开始和影楼定好的价格一定要问清,大部分新娘都是在拍摄以后欲罢不能,因此照婚纱照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钱包。

七、新房物品采购:新房装修结束后一个月内。具体情况因人而宜。

八、婚礼用品定购:结婚前两个月完成。首先定好婚纱礼服,可以通过影楼,也可以自己定购,在沙河口区有一条婚纱一条街,那里的婚纱不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去看看。其次是结婚戒指,最好在订婚时就买了,省得忘了。再次是喜帖、喜字、红包、礼包、喷物(不建议购买,喷到衣服上不好拿掉)、签字笔等,应根据人数和实际情况购买,大菜市、二七广场等均有,而且便宜。最后是风俗用品,主要有红布(铺床和钉门帘用)、红纸(盖马葫芦用)、脸盆、肉(离娘肉)、梳子、镜子(各一对)、手绢(结婚当天拍外景交换用)等。

九、招待用品采购:结婚前一周内完成。主要是婚宴上用品,主要有烟酒、糖、瓜子、饮料等。其中单独买一些桂圆、花生、枣、莲子(早生贵子之意)。烟主要考虑四部分,一是送给参加婚宴的客人,二摆在餐桌上的,三是敬酒时用,四是其他用途(自己抽或者送给筹备组用)。酒分为白酒和啤酒,基本是每桌一瓶白酒,四瓶啤酒。烟酒一般到烟酒批发市场(市政府后身)、大菜市等地有。糖、瓜子、饮料等可到大菜市购买,其中糖分为娘家新房婆家招待客人用一部分、装礼包一部分(一般为8、12块)、婚宴上扒糖给客人吃、桌上招待用一部分。饮料一般每桌准备3——4瓶就可以。小吃则自己控制。

一、婚礼当天流程:这是最关键的一环,以下仅是按照我个人的当天流程记录,不同的地方还请大家补充。

1、新娘在伴娘陪同下化妆(可在家、到婚纱影楼或到美容店),同时,新郎起床,准备当天红包(5个左右);

2、新郎和伴郎接头车和车队,开始扎花车。

3、车队出发到新娘家。(车队一般先是摄像车或领队车,然后是花车,然后是车队)新娘家应在车队到达之前的10分钟准备好迎接队伍、盖好马葫芦(一般离家门30米以内的都要盖)。

4、车队到达新娘家,新郎叫门,一般由新娘的姐妹或朋友刁难一下新郎后开门。新郎应及时给刁难者一个红包,以示感谢。

5、新郎见到新娘后摄影摄像,然后出来新郎叫爸叫妈,接着收到大红包一个!(一般娘家给的是999元,婆家给的是1001元)。然后一对新人和伴郎伴娘吃饺子,饺子必须剩双数,之后和娘家人合影。

6、车队从娘家出发到新家。出发前,新娘妹妹要拿两个红盆(里面是镜子、梳子、特制馒头等)。车队到达后,新家安排人在门口放鞭炮,以示庆祝。然后新郎的妹妹(如果没有找个未婚的女性朋友也可)接过新娘妹妹手里的脸盆。楼层不高的新郎应抱新娘上楼,楼层高的就免了(我享受了该待遇,嘿嘿)。进去后新娘叫爸叫妈,收到一个大红包!然后新娘兄弟帮钉门帘,新郎要给一个红包。然后一对新人在新房摄影摄像一番,大概30——40分钟后从新房出发到酒店。

7、到酒店。一般由伴郎开门,新郎先出现在大家目前,然后根据摄影摄像的安排,扶新娘出来。然后在门口的亲朋好友可以对这对新人一番狂轰乱炸。门口可以举行踩气球、放鸽子、放气球、撒花瓣或彩纸等仪式,然后众人簇拥下,新人到休息间休息,众人入席。

9、婚礼仪式程序。由于每位主持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到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可以和主持人沟通。作为经常参加婚宴的我,最好的仪式就是快。游戏要少、客套话要少,越快开饭客人们越高兴。具体问题还要靠各位新人具体把握。仪式结束后,一般要么以交杯酒结尾,要么以倒香槟塔结尾,要么以切蛋糕结尾等等。然后新人换衣服,婚宴开席,然后新人出来敬酒点烟扒糖(一般是双方领导—贵宾—双方长辈—亲属—同事—朋友同学)。

闽南婚俗在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唐宋以来的一些传统习惯,在此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本地区的民俗特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又接受西方现代简约婚俗的洗礼,其婚礼形式正发生悄然的变化。闽南传统婚俗中吉祥用品所反映的吉祥图案,仅保留了中原传统吉祥图案模式,缺乏具有闽南地方性特征,无法反映当地民众的审美需求。在进行闽南婚庆吉祥用品设计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对婚庆用品作具有闽南文化特征的创意设计思考,以适合闽南婚庆市场的需要,引领当地的社会潮流,迎合现代青年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

闽南;婚俗;吉祥用品;创新设计

一提到婚礼,人们首先会想到喜气洋洋和热闹场景,“坐花轿,骑白马”“凤冠霞披,头盖红头巾”等是中国传统新郎和新娘的标志,也是当下人们对古代婚礼的印象。随着时代进步及对传统观念的转变,中国现代婚礼也越来越西化。这除了因宗教和观念的不同,也有“崇洋”的倾向,还因为西方婚礼简单而不失浪漫,及那些漂亮的婚纱礼服,一度成为时尚新娘的梦想。所以,越来越多的现代情侣愿意选择在教堂或酒店由司仪主持婚礼,将其它一切传统礼俗简化。然而,在中国的闽南地区,不管是采用西式婚礼还是传统婚礼,仍然保持着该地区特有的婚俗习惯,无论其流程、习俗、服装、食品以及婚礼现场所用的带有“吉祥”意味的用品,都表达着闽南人对传统婚礼礼节的执着和尊重。

一、闽南传统婚俗

[1]365-368闽南地区至今还延续着一些唐宋以来传统婚俗的习惯,比较讲究礼俗,不管是经人介绍还是自由恋爱,从促成一桩婚姻到走入殿堂,都需要经过一连串复杂的仪式才算“圆满”,其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议婚议婚,相当于古代的“纳采”和“问名”。在闽南传统婚俗古礼中,议婚还包括探家风、求庚、择日。1.探家风即探听对方家庭的情况,包括了解其家庭成员、家乡的经济和生活环境等。2.求庚即结婚对象相互比对双方的生辰八字,看是否八字吻合。合则成,不合则不会强求。闽南传统婚姻中有年龄(相差)“六岁大冲,三岁小冲”的忌讳。这虽是封建迷信之说,但即使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崇尚科学,也不会跳过“求庚”这个程序,以免将来心中留下疙瘩。3.择日即选择订婚和结婚的日期。如果认可了婚事,双方家长便会商量选择订婚和结婚的良辰吉日,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媒婆在闽南,媒婆不一定是说媒之人(介绍人),但她却是熟悉传统婚俗之人。中国传统的婚姻历来都注重媒妁之言。媒婆不但是议婚阶段的关键人物,也是婚礼仪式的主要角色。以前,闽南把专门主持出阁仪式的妇女,称为“送嫁妈”,她要陪伴新娘从娘家到夫家。在举行婚礼的过程中,媒婆在整个婚礼仪式中还起着串场的作用。哪怕婚礼的男女主角是自由恋爱,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也许没有经他人介绍,但是媒婆这个角色是不能缺少的。可以说,没有“媒婆”的婚礼,就不是完整的婚礼。

(四)送亲与迎亲结婚当天,新娘会早早起来梳妆打扮,穿上漂亮的婚纱礼服,等待新郎来迎亲。新娘上轿(现在坐车)前会做“上头”仪式,即由父母或“送嫁妈”为她挽面、盘髻、戴花,并一边念着“新人头插花,入门好夫妻,新人头插艾,入门得人疼”等闽南吉祥语。新娘还会邀请一位好姐妹作为伴娘。伴娘除了陪伴新娘,还会在婚礼中想尽办法“为难”新郎。而新郎也必须面对新娘的娘家人许诺,做到有求必应才能顺利带走新娘,在这样“刁难”的气氛下才能充分营造出婚礼的喜气。旧时,较为富裕的家庭,迎亲时会有一顶华丽的花轿和一些头戴鲜花、挑着嫁妆盘担的娘家随亲婶姆们,由阿舅仔(闽南人对新娘弟的称呼)带着花篮和带根叶的甘蔗与红灯笼跟随着。而男方则要分别给阿舅仔、伴娘、挑盘担的婶姆们馈赠数目不等的红包。现在,迎亲的花轿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换成三轮车、小轿车了。由此可见,闽南迎亲的方式相对传统而又求变。

(五)婚礼庆典闽南人对婚礼环节的重视可谓是一丝不苟,对传统婚俗也是非常尊重。农村的婚礼都尽量选择在家里举办,宴请的宾客包括亲戚朋友和邻里乡亲,场面既隆重又热闹。城里的婚礼宴请的地点大都选择在酒店,并会请专业的婚庆司仪主持婚礼,场面也不失隆重。虽然酒店式婚礼带给人们华丽的享受,然而却体会不到那份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热闹。在乡下婚礼庆典的过程中,由媒婆或司仪引导婚礼的仪式,在“相见”的环节中向新娘介绍婆家的家庭成员和称谓,同时进行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夫妻交拜成礼等流程。新婚夫妻拜堂后在媒婆引导下,新郎以红缎牵新娘入洞房,双双坐在床沿上,同时厅堂鸣炮,开始大宴宾客。

(六)闹洞房婚礼宴席散后,新郎新娘要向众人分发糖果、花生、蜜饯等,众人则在边吃边念着押韵的闽南吉利话(称为“念四句”)。如“饮茶呼于哒(干),明年生个有囝耙(儿子)”“饮茶又吃甜,来年生个好阿囝”……为了增加喜庆的热闹气氛,任何闹洞房者都可以随意与新郎新娘逗乐戏谑。闹洞房时不必拘泥于自己的辈分和地位,故有“闹洞房,无大细”的戏言。等大伙散场后,媒婆捧着称为“合房圆”的甜汤圆进来,嘱咐新娘与新郎一起吃合房圆。吃过合房圆,媒婆退出洞房,新夫妇就可以休息了。

(七)回亲回亲,也称“回门”。在闽南地区的传统结婚礼俗中,婚后第二至第四天为新娘回亲日(不同地方风俗有所差别)。新娘第一次回娘家,要由弟弟接回娘家叫“头返客”,当天晚上必需返回夫家。在回娘家时要带各种礼品,返回夫家时,要从娘家带来两根带尾的甘蔗和雏鸡。要把甘蔗置于门后,象征夫妻生活像甘蔗一样“有头有尾,节节甜”。带来的雏鸡(闽南叫做“带路鸡”),寓意是让嫁出的女儿还记得回家的路。

二、婚庆吉祥用品

(二)婚庆吉祥文字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常以汉字的字形和词义变化作为图案的构图要素和表现手法。中国的象形文字本身在造字的过程中就是以图意的形式出现,加上“汉字六书”中“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手法,在汉字字形解义上,更有以文人雅士的书法和民间的图案作为构成要素,为我们解读吉祥图案的含义提供直接的帮助。把文字作为图案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或把表达吉祥意义的特定汉字艺术化地表现于吉祥图案之中,诸如“福、禄、寿、喜”等字形,就有为数众多图案化的表现形态。有些象形文字,具有很容易被还原为图案或直接作为图形构图元素而被采用的特点。这也是在传统吉祥图案中,往往有把对文字直接变形作为装饰图案的主要原因。在传统婚庆吉祥图案中最为典型汉字的图案化例子是“囍”字图形,实际上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喜”巧妙合成的特殊文字符号,在闽南婚庆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吉祥图案”。目前,闽南人在使用中往往是直接用红纸剪出“囍”的方形字或圆形字,而没有像中原地区那样结合“喜鹊”“喜蝠”“喜梅”“喜荷”等源自带“喜”字的动物或植物的吉祥图案。

三、闽南婚庆吉祥用品的创新设计

(一)“囍”字图案传统吉祥图案中典型的汉字图案有“福”“禄”“寿”“喜”等。而“囍”字,则是由两个“喜”字合成的特殊文字符号。“囍”作为婚庆场合专用的吉祥图案,在闽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们大都经过大红纸剪而成图,并结合喜鹊、鸳鸯、龙凤等图形,以此创造出“双喜临门”“喜上眉梢”“龙凤双喜”等具有表现夫妻恩爱的吉祥图案。下图中间“囍”字图案的设计运用了“圆寿字”的构图形式,在字中突出“男和女”为传说中爱神和女神的代用符号,将“囍”字图案化、构成了一个圆形的吉祥符号,貌似一对有缘男女相偎相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誓言,既有现代的装饰风格又符合传统审美观念,以满足当代青年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的需求。如图1所示。

(四)红包婚庆中的红包,又称“喜包”,是作为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向结婚新人表达祝贺而随带礼金的礼俗。近年来,在婚庆红包的封套设计上除了运用传统的红色外,在上面不一而同的会印上“囍”字,有的还会印制象征性的图案,但内容都比较一般。在设计具有闽南风格的喜包图案上,一方面可以联想与结婚关联的词语,如“喜上眉梢”“喜结良缘”“永结同心”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关联词与闽南常见的吉祥图案结合起来,如喜上眉梢———采用喜鹊梅花图案和团花双喜图案的完美结合作为红包的封套图形设计;永结同心———采用如意形演变为合抱的心形,寓意两人的心合而为一,永不变心;喜结良缘———利用层层叠叠的玫瑰花图案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浪漫的爱情与和谐美满。如图4所示。

[关键词]清代皇帝;婚礼制度

一、清代皇帝的婚姻制度

清代皇后的确立经历了两种形式,一为从某一满蒙贵族家的女儿中直接指定;另为在八旗家的女儿中选择秀女后再通过复选指立。清王朝入关早期,顺治、康熙帝年幼即位,各种朝政尚未完善,时局不稳,所以主要采取了直接指立的形式。自顺治朝以后,清朝选秀女的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据《大清会典》记载,清宫每三年从八旗子弟中挑选一次秀女,各旗13-17岁的适龄女孩都要造册上报,并送到顺贞门待选。初选通过的秀女,称为“记名秀女”,她们将有机会成为皇帝的皇后、嫔妃或者被赐婚给亲王。待到皇帝预计举行大婚典礼的当年,再把那些“记名秀女”召入宫中进行复选,其中一人被指立为皇后,另有若干人被指为妃、嫔等。这些被指定的“准”后妃们,会在指认当天从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出宫回到娘家府邸,等待举行一系列仪式后再被正式迎入宫中。

二、清代皇帝的婚礼过程

清朝皇帝到十六岁算是成年人,要开始临朝听政,同时要举行大婚礼,而皇帝的婚姻又不同于普通百姓,涉及到皇位继承等天下的大事,因此朝廷是作为国家头等大事来办理的。清入关后的皇帝中,因为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在当皇子时就已结婚,不能在举行大婚礼。在紫禁城皇宫内举行大婚礼的,也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皇帝。清代皇帝婚礼与历朝皇帝一样,是极其繁复而又冗长的。当皇后选定后,朝廷上下在婚礼前一年多,就开始为迎娶皇后做准备,其礼仪可分为三个大阶段。

1、婚前礼-大婚典礼的第一阶段

婚前礼首先要举行纳采礼,即民间的订婚礼,是由在太和殿皇帝亲授了金牌的正副使,率领抬着文马四匹、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送订婚彩礼的队伍,送到准皇后娘家,其父亲及兄弟要在自家大门口跪迎。当晚还在此举行纳采宴,其后父与百官吃着从宫中送来的酒食,酒过三巡与宴者要向紫禁城方向叩头谢皇帝恩。准皇后虽仍居住在娘家,只是服侍她的人已换成太监和宫女。几天后,举行大征礼,即送彩礼。皇帝送给皇后的彩礼,仍由皇帝的正副使来完成,礼物是放在七十四个龙亭上,有黄金二百两、白银一万两、金银茶筒、缎千匹、文马二十匹等。送给准皇后父母的礼物是放在五十八座彩亭上的,有黄金百两、银五千两、缎五百匹等。两项婚前礼完成后,进入最重要的成婚礼。

2、成婚礼-大婚典礼的第二阶段

3、婚后礼-大婚典礼的第三阶段

婚后礼的先后顺序是,皇帝到太和殿受了百官朝见祝贺的朝贺礼,在天安门举行将皇帝大婚一事昭告天下的颁诏礼,还有皇帝宴请皇后娘家男性及官员,皇后宴请女性的筵宴礼,此外还有祈福礼,至此历时数个月皇帝的大婚礼终于完成了。皇帝的大婚除了繁复和冗长外,还要花掉国库大量金银。据统计,同治大婚花费白银一千一百万两。在清末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光绪大婚用去白银五百五十万两。花费数目都非常大。

三、清代皇帝的婚姻状况

严格的选秀女制度能确保皇族婚配的优先权,然而谁能成为后宫之主有时并非取决于帝王的意志。特别是大婚皇帝因为年龄尚幼,婚姻大事不能自己作主,皇后的选定通常是各种政治势力斗争平衡的结果。大婚并非大喜,大婚喜幔下掩盖的政治交易使皇帝、皇后之间常因缺乏感情基础而不合,酿成诸多不幸的婚姻。

吃过晚饭,林涛像平常一样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叶婉洗完碗筷进来问他:“喝点什么?茶、柠檬汁还是矿泉水?”林涛盯着屏幕说:“随便。”叶婉没在意他的腔调,仍旧去调了一杯柠檬汁递到他手里:“饭后好消化。”

林涛不置可否地接过来,抿一口,放在旁边。叶婉挨着他坐下:“今天的饭菜好不好吃?明天你想吃什么我去买。”林涛把喝了一半的柠檬汁放回她手里:“你看着做吧,什么都行。”叶婉歪着头想明天吃什么才不重样的时候,林涛已经去门口换鞋了:“我出去走走,如果回来晚了你就先睡。”

叶婉一边给女儿洗澡一边在心里盘算,等会儿林涛回来后怎么安慰他。

将近半夜,林涛蹑手蹑脚地进屋,掀开被子刚要躺下,却看见叶婉正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这倒真把他吓了一跳:“怎么还不睡?”叶婉翻身贴上了他的脸:“是不是公司里遇到什么烦心的事了?有事别藏在心里,和我说说。”不等林涛回答,叶婉便将刚才想到的劝慰的话滔滔不绝地说出来:什么不用担心,至少你还有我之类……说完,叶婉微眯起眼睛,等着林涛用一个长长的亲吻来感谢她这一番劝慰之言,不想,林涛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没事别瞎操心,当心老得快。”看着林涛的后背,叶婉很有些不甘。

第二天早上,林涛起得有点迟,急忙洗漱了要走。叶婉拉住他:“那件浅灰色带竖条的衬衣和外衣才搭配。”没办法,林涛手忙脚乱换下已经穿好的浅蓝色衬衣匆匆出门了。看着林涛的背影,叶婉的心里溢满柔情。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一个体贴的女人,生活会一团糟。叶婉相信,她的老公出现在公司里,永远都是整洁而得体的,所有人都可以从他的穿着中体会到他有一个贤惠的妻。

【安抚他每一丝细微的不快】

女儿的幼儿园要报兴趣班,叶婉征求小家伙的意见,女儿竟然说要学武术。晚上,叶婉对林涛说:“你看孩子学什么好?”林涛抱着女儿:“学武术也没什么不好,强身健体嘛。”叶婉把杯子重重放在桌上:“不行。学体操的孩子长大后亭亭玉立、气质不凡,学武术能这样吗?我已经决定了,明天就给她报艺术体操班。”林涛回到电脑前:“你都决定完了还和我商量什么?”叶婉撒娇:“谁让你工作那么忙?”林涛不置可否地笑笑,回头说:“我今晚要查些资料,你们早些睡吧。”

把女儿哄睡,林涛还在忙碌,叶婉端了一杯茶送过去,轻声问:“这些天你怎么了?是不是有心事?不能和我说说吗?”林涛很有些不耐烦地挥一下手:“没事没事,跟你说多少遍了。你去睡吧。”叶婉站在他身后,忽然觉得,两个人中间,仿佛好远。

接下来的日子,叶婉更加细致入微地照顾林涛的起居,进门递一双拖鞋,饭后沏一杯清茶,问他要不要按摩,陪着他看电视,找话题和他聊天,在网上翻看最新的段子……可是,林涛倒显得越发不耐烦,每天晚饭后还不等叶婉问他需要点什么,已经自顾出去了,分明就是躲开她。

叶婉陪着女儿玩拼图,心思却开始游离。这些年来,她就像一个熨斗,小心地抚平林涛所有的褶皱,安抚他每一丝细微的不快,到底还有哪里做得不够?为什么这样的距离与陌生感却开始渐渐弥漫?甚至,越发厚重?

冬天到了,气温骤然间降下来。好在供暖很好,屋子里温暖如春。周末,外面是难得的艳阳天,阳光像金子一样铺洒进来,而暖气仍旧热得烫手,整个屋子都暖和得像个花窖。林涛热了,要把阳台的窗户打开,叶婉拦住:“别开了,我好不容易才粘完的窗缝,弄开了还得重做。”

林涛热得全身发燥,自顾换了鞋,说要出去。女儿也扑过去,于是他们两个嘻嘻哈哈地下楼了。丢下叶婉一个人在家,怅然若矢。

【实在包揽得太过了】

醍醐灌顶。

想当初,叶婉与林涛开始谈婚论嫁时,刚拍完订婚照林涛就被公司派出学习,为了让他省心,叶婉自己安排了婚前的所有准备,自己订了婚纱,决定婚纱照的取舍,预订了举行仪式的酒店,请了婚庆公司,定下了婚礼流程,算着他回来的日子安排了婚期,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就等着他回来当新郎了。

林涛回来后,叶婉把这一切当成惊喜呈现在他面前时,没想到林涛竟然毫不领情,指着结婚日期说:“这一天不行,我一个最好的同事也是这天结婚,早就答应要当他伴郎了。”于是,叶婉只好改了日期。

当时,叶婉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委屈,现在,当她站在林涛的角度设想时,忽然发现,结婚,作为一个男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她实在包揽得太过了。

原来,两个人之间,从她一手操办婚礼的那一天就错了,那种她认为妻子应该做到的极致的关怀体贴,在某些时候,男人真的不需要。就像今天那热得让人发燥的暖气,在寒冷的日子里它让人觉得温暖,而在艳阳的天气中,它,只让人觉得窒息。

叶婉撕开封条,推开窗户,一股新鲜的冷风倏地混进了暖房里,冬日里的冷风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带着些冻土与落叶的气味,叶婉全身的毛孔都舒服得张开来,一股清凉直透心底。

【做他的炭火女人吧】

天气越来越冷了,最低气温已经零下二十几摄氏度。正是新年,楼下的暖气管道被冻坏了,房间里冷冰冰的。女儿笑着缩在被子里赖床,林涛也冷得直搓手。叶婉忽然想起阳台上久已不用的旧铜盆,又翻出一小袋前些天吃火锅时剩的木炭。

林涛的眼睛一下就亮了,两个人兴致勃勃地生起了炭火盆。炭火的热是安静的,缓缓弥漫了整间屋子,明灭之间,空气中便有了一股温暖的味道。

叶婉移过来两个脚踏,与林涛围坐在炭火旁,他的脸映着些红光,看起来健康而亲切。叶婉不觉便含了笑,拿了铁夹,轻轻地拨着炭。

好像,两个人好久没这么安静地坐着,不说话,只是看着静静的炭火燃烧。叶婉的脸开始有些温热,林涛笑眯眯地看着,然后,喃喃地说起他们最初相识的时候。叶婉安静地听着,这些琐事,她曾以为自己都忘了,也曾以为,他也忘了。其实,原来,两个人都没有。

如果有人问叶婉在这一刻想到了什么,她会明确地说:只想到两个字,幸福。什么距离啊,隔阂啊,陌生啊,都在这炭火的氤氲里,消逝不见。

下午,暖气修复了,屋子里的温度渐渐热起来。林涛笑着熄了炭火:“还是这炭火好,冷了就点上,热了就撤掉。”叶婉正把燃尽的炭夹出来,听了这句话,心里忽然便跳出几个字:炭火女人。

THE END
1.提亲茶叶一盒还是二盒提亲烟酒茶送礼的讲究接亲网二、提亲烟酒茶送礼的讲究 1、传统的上门提亲礼物 面线:寓意两人美满婚姻一线牵。 酒水:好酒24瓶,寓意24节气都平平安安。 福圆:龙眼干、桂圆,寓意子孙兴旺、代代相传。 四色糖:冰糖、糖果、桔饼、冬瓜糖,寓意甜蜜、白头偕老。 家畜礼:童子鸡、鲜鱼、生猪肉或洋火腿,数量依据地方风俗。 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54822.html
2.移风易俗集中宣传月丨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重要回信精神,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中国精神文明网联合光明网,推出“文明健康科普”系列视频。用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共筑美好生活,让文明新风吹进“寻常百姓家”。 视频加载失败,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E2MDc0MA==&mid=2651611396&idx=1&sn=e1b4c744fcd62ffd66104881bb876bea&chksm=8d1f1f908da3dd981804f377303d18fb9f95b89e29d919a43af20f6233bc5d813607a7e8ffec&scene=27
3.香港传统结婚礼仪11篇(全文)但馈赠中式,礼饼较受老一辈人欢迎,尤显对长辈的敬意。中式礼饼一般以“担”(100市斤)为单位,一斤有4个。男家送给女家的礼饼必须有两对龙凤饼,女家领受后回敬-对给男家,留作结婚当日“上头”及祭祀时用。派发中式礼饼是按亲属的亲疏决定送赠数量,必以双数计。聘礼物品还包括海味、京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3rwfkii.html
4.苏糖(团宠农家小糖宝)苏糖最新章节顶点笔趣阁全文免费阅读功效 苏糖烟酒是什么性质的公司 苏糖酸镁胶囊的功效 苏糖酸镁副作用 苏糖酸镁对于大脑 苏糖酸镁和柠檬酸镁有什么区别 苏糖酸镁的功效 苏糖酸镁的作用和功效 苏糖果韩宿也书名 苏糖酸钙 苏糖酸 苏糖宝轩辕谨 苏糖轩辕谨最新章节 苏糖酸镁适合什么人用 苏糖酸镁的功效美国产 苏糖 有个哥哥 苏糖阎景阳https://www.bq8xs.com/chapterlist/34304_2.html
5.男方提亲带的八件东西订婚大八样小八样一般都是烟酒糖等寓意美好的东西,下面来看看订婚大八样小八样? 提亲是男子上女方表达想要娶女子的愿望,所以第一次见面一定要好好表现,下面来看看男方提亲带的八件东西? 一、男方提亲带的八件东西 1、提亲一般是六样礼或者是八样礼,因为数字6、8在中国都是很吉祥的数字。https://www.wed114.cn/baike/qiuhundinghun/202007034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