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辐射式茶叶杀青机。
背景技术:
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目前市场上一般使用茶叶杀青机对茶叶进行茶叶杀青,而目前市场上的茶叶杀青机一般通过蒸煮或者翻炒进行加热,从而导致了茶叶加热不均匀,使得茶叶杀青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辐射式茶叶杀青机,解决了市场上茶叶杀青时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辐射式茶叶杀青机,包括底座和集料盒,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杀青筒,所述杀青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滑道,所述螺旋滑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围,所述螺旋滑道的底端穿过杀青筒的表面延伸至集料盒内,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出口端位于螺旋滑道的上方,所述杀青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存储罐,所述存储罐的下表面通过通管与杀青筒的下表面相连通,且通管的底端位于漏斗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漏板,所述第一漏板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活动连接有第二漏板,所述第一漏板和第二漏板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通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漏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裸露在通管的外侧,所述杀青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辐射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均为5厘米,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优选的,所述螺旋滑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高板,所述限高板距离螺旋滑道表面的高度为1厘米。
优选的,所述辐射管的形状为环形,且辐射管以20厘米为间距在杀青筒内从上至下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杀青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石棉网保温层,所述石棉网保温层的厚度为1厘米。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形状为三角支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辐射式茶叶杀青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杀青筒、支撑柱、螺旋滑道、侧围、漏斗、存储罐和辐射管,达到了将茶叶通过螺旋滑道均匀平缓的进行运输,在茶叶运输过程中,辐射管发出高温的粒子波,使得杀青筒内的温度升高,使得茶叶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可以被辐射波进行加热,从而去除茶叶内的水分达到杀青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技术加热更加均匀,且效率高,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管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杀青筒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脚、3杀青筒、4支撑柱、5螺旋滑道、6侧围、7漏斗、8存储罐、9通管、10第一漏板、11转轴、12第二漏板、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第三通孔、16手柄、17辐射管、18集料盒、19限高板、20石棉网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杀青筒3、支撑柱4、螺旋滑道5、侧围6、漏斗7、存储罐8和辐射管17,达到了将茶叶通过螺旋滑道5均匀平缓的进行运输,在茶叶运输过程中,辐射管17发出高温的粒子波,使得杀青筒3内的温度升高,使得茶叶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可以被辐射波进行加热,从而去除茶叶内的水分达到杀青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的技术加热更加均匀,且效率高,值得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