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有不少读者马上在后台提问:那2023年到底有哪些行业、在什么地方发了财呢?
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宁夏枸杞、五常大米、和田玉枣、库尔勒香梨,乃至辽东半岛的海参,西北草原的牛羊肉,南方丘陵地带的葛根,东南沿海的花胶鱼胶……这些带有强烈产地标识的农副产品,在消费者的饮食消费中占据不小的比例,但过去鲜少有新颖的经营方法论。
它们最大的特征是「有品类、有市场、有规模、却没品牌」。倒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品牌,只不过与其他行业相比,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品类的时候,受品牌效应的影响比其他品类更小。与此同时,这些品类的品牌行业集中度较其他行业更低,经营者们也都是一副“闷声做大事”的朴素形象。
本文将试图挖掘出经营者们有哪些紧跟潮流的战略和策略,又是怎样实现激流勇进的?
01
茶叶
中国茶叶市场一直以来规模巨大,近些年的增长也很可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显示,2016年至2021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2%,2021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4.2%,2026年预计将达到4080亿元。
中国茶叶厂商通常倾向与经销商合作,利用其当地人脉和资源进入原本不熟悉的市场。作者认为,在可预期的未来周期内,经销商合作模式仍是中国茶叶市场的主要销售模式。
得益于中国电子商务平台迅猛发展,茶叶厂商也逐渐探索将经销门店转为线上经营。与其他行业相比,茶叶市场的线上化率目前处于较低水平,不过未来继续线上化的趋势,绝对不容小觑。
商家们既然躬身入局,想必也体会到了其中的变化,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是否可以找到合适的渠道几乎成了商家能否保持增长的首要战略。在此基础上,如何获客、如何复购、如何运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点策略。
案例:壹窑茶业
纯靠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的茶叶商家并不多,但不代表在这个赛道里不能实现短期内的快速起量和攻城略地,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拆解的案例——壹窑茶业。
1.选赛道:卖什么是最赚钱的?
不过,壹窑茶业属于另一种模式,它先从选定一个赛道开始起步,把线上直播带货的玩法摸清吃透,然后带着“一招鲜吃遍天”的策略,寻找更加合适的赛道和品类,以谋求效益最大化。
据壹窑茶业的线上渠道负责人透露,他所在的团队探索直播带货领域已有三年之久,无论是销售还是运营,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方法论,这期间先后卖过紫玉、卖过翡翠、卖过瓷器,直到去年11月,才开始卖茶叶。
这些在外界看来完全不属于同一个赛道的商品,在壹窑茶业眼中,线上卖货的逻辑都是极其相通的,每次换货品并不需要在打法上做出重大调整。而之所以选中茶叶,是因为茶叶比珠宝瓷器的受众更广、复购的可能性也更大。
一年多来,实际的经营情况确实印证了壹窑茶业的判断是正确的,不仅把营收做到了上亿规模,净利润率也十分可观。
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启示:掌握了销售运营的核心方法论之后,可以多尝试一些品类,增加找到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品类的几率,而当品类在市场中的反馈不好时,也应当及时停止并转换方向。
2.选平台:在哪儿最好卖?
“早两年卖珠宝的时候,我们主要依托的是抖音和快手,”壹窑茶业的线上渠道负责人坦言,“我们一度把量做得很大,但利润却不是那么可观,一方面跟品类有关系,另一方面退货率太高了,售后纠纷也不少,有点吃不消。”
去年卖了六个月瓷器后,壹窑茶业突然发现,视频号的流量规模开始显著增长,于是做出了一个较大的战略决策,就是将渠道的重心转移到视频号上赌一把。
经过今年一年的高速增长,截至目前,壹窑茶业已经将平台布局的大头转移至腾讯生态,视频号直播渠道对整体营收的贡献已经占据八成。
当然,快速跑通茶叶生意虽是事实,但该过程绝不是所谓的从0到1,不能忽略了此前的人群积累。毕竟团队在视频号已有三年经验,积攒下来的老粉是新生意起步的核心资源,这些人群为新生意选品框定了范围,换句话说,老粉的画像直接决定了什么货品更好卖。
那么,这些画像清晰的老粉是怎么来的呢?
3.做内容:怎样找到种子用户?
壹窑茶业收集种子用户是靠做内容,这点不稀奇,但整个过程没依靠专业的内容团队,甚至没多花一分钱,这是我们没想到的。
卖茶之前的半年,团队在景德镇卖瓷器,而瓷器的制作过程就是非常现成且优质的内容素材。每天下午4:30开始直播拉胚,不需要讲解,也不需要花哨的镜头,将泥料放在胚车上,用拉坯机轮制成不同形状的胚件,这个过程本身就自带美感和解压感,不少直播用户会为此驻足。
等到直播间人气逐渐攀升,晚间7点再把镜头转入带货的画面,届时的在线人数可高达8000-10000。再配合上主播的生动讲解和对产品的推荐,日积月累就能够将对售卖品类感兴趣的人群清洗出来。
如果再往前追溯,下象棋也是一项成本低廉但效果绝佳的直播素材。直播下象棋可以模拟二十年前街边围观的感觉,观棋者在思考下一步怎么走的过程中有参与感,这样的直播内容看似简单,但它胜在能够慢节奏地陪伴目标用户,同时还能做到一定的互动,不至于乏味。
4.控产品:如何在竞争中做出差异化?
壹窑茶业的线上渠道负责人表示,差异化的重点正是茶的品质。茶叶商家的货源通常直接来自于茶农,茶农的供货能力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供应过程中调包的现象,这就导致茶叶商家需要承担销售出去的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极大地影响了商家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度。
壹窑茶业在生意初期遇到过这一类型的问题,消费者反馈货品与直播间展示的不一样。因此,公司很快决定下血本组建了一套专业的检测班子,以保证货品质量,该套班子由8位国家一级茶叶品鉴师组成,还搭建了专门的样品检测室,共计投入成本在100万元以上。
品鉴师每天的工作包括去茶山上采摘,做农残检测,品茶叶的香气、味道、色泽,鉴定制作工艺等等,“我们的品鉴师最高纪录一天能喝一百多种不一样的茶,工作量很大,喝到最后嘴巴都没有味觉了,所以我们招一位两位品鉴师是绝对不够的。”
这些内容也会作为视频号直播间的素材让用户直观地看到,既做到了内容上的差异化,又能增大用户的购买几率。“由于投入较大,也很专业,大部分直播间根本没有能力模仿,久而久之,我们自然脱颖而出了。”
除此之外,壹窑茶业出售的每一饼茶都会撬一点点单独包装成茶样,让购买者收到货后可以先品尝,如果不喜欢或者觉得不好,就可以将正装的部分直接退换货。
5.重运营:怎样提高消费者粘性?
拉胚和下象棋吸引来的种子用户,只是为茶叶销售打下了基础,真正促成下单还需要一个核心推手——主播,壹窑茶业的主播是其品牌负责人张闻奇,他既擅长科普与茶叶有关的知识,又擅长与用户拉近距离。
在赛道、平台、内容、产品共同决定一个直播间带货水平下限的情况下,主播的个人魅力便是直播间最不可替代的资产,决定了一个直播间带货水平的上限。
“在我们这里下单的客人,基本上都非常因为喜欢和信任张总,上半年他每天直播,月销售额能冲到1500-2000万元,近两三个月停播之后,月销售额回落到300-500万元,全靠老客的回购。”
第一阶段:走量。
依靠超低价格来引流,比如1元钱、八块八、9.99元……因为只有先卖不赚钱的货,才有机会在建立用户粘性之后卖高货。
第二阶段:提高客单价。
例如,5000元/公斤的冰岛老寨,仍有大手笔客户一次性购买100单。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一单购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茶叶的消费者比比皆是,最高纪录的一单高达400万元。当然,其中也包含了ToB的销售场景。
第三阶段:提高复购率。
壹窑茶业的线上渠道负责人透露,视频号直播间起量并稳定之后,每个月的销售额中有80-90%都由老客贡献,且退货率低至3%。这些老客大多本身就很懂茶,高频次的复购正是缘于对主播和产品的高度认可。
第四阶段:拓新。
全靠老客光顾,很快就会触及销售规模的天花板,因此拓新的需求是贯穿始终的。壹窑茶业有两种主要拓新手段:
6.重服务/售后:怎样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附加价值?
当客单价卖到上万元之后,从性质上有点趋近于奢侈品了。于是我们很好奇,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壹窑茶业是否存在与奢侈品相似的逻辑。
壹窑茶业的线上渠道负责人解释称,很多高消费的客户虽然有很好的经济条件,但生活上有可能十分空虚无聊,时常会需要陪伴,哪怕是一点关心或问候,而售后人员在服务的过程中,与客户建立了很好的信任,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他们的倾诉对象。
不仅如此,售后人员甚至会带有个人IP的属性,例如,有一部分客户在处理退换货问题时,必须指定他们熟悉的售后人员进行服务,如果该人员正好请假休息,他们宁可等待也不愿意换人处理。这与奢侈品门店销售跟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02
生鲜
生鲜的线上化和数字化,相比于其他品类来说算是比较晚的,一方面,线下渠道成熟完备,另一方面,在快递运输过程中,生鲜对温度和速度的要求更高。尽管随着电商快速发展,生鲜品类也在线上快速增长,但近三年来,传统电商渠道的生鲜销售总额有所下降。
晚于传统电商崛起的抖音电商,我们拉取了近五个季度生鲜细分品类的同比数据,发现整体上涨幅明显放缓,部分品类也进入了负增长状态。
我们观察到,在直播带货的领域,不少农林牧渔的一线从业者凭借流量打开了新销路,自己运营或是委托代运营商,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此同时,大型的传统农产品企业也看到了渠道的革新,正走在摸索和开辟的路上。
案例:天农食品
已有20年生意史的广东天农食品集团,年营收规模可达50-60亿元,其中大部分贡献来自于猪(占比70%)和鸡(占比30%)的饲养和批发,整个集团的商业模式就是传统的农产品行业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中零售渠道的多样化,天农集团开始逐步探索以整鸡、鸡蛋、预制菜等为主要产品的零售生意,该板块逐渐扩大,目前占比20%。其中,有6亿销售贡献来自于ToB零售,包括线下大型商超、专门的生鲜门店、电商,以及直播带货。
自播难成气候,带货全靠“大哥”
因为生鲜的品牌性天然很弱,没有任何品牌属性的个体户同样可以在直播渠道卖得不错,那么对于极具规模的企业来说,用自播的方式正面竞争显然不是好的选择。
天农食品就曾有过“失败”的经验:过去一两年里,不仅搭建了自己的直播团队,在各个视频平台开播,还委托代运营组建了矩阵号,一边代播一边给自己的团队培训,可以说一上来就是奔着顶配去的,然而,整体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
于是,天农集团大刀阔斧地改变战略,放弃自播,转为与KOL大规模合作。
起初,天农集团尝试入驻老罗、东方甄选等带货顶流的直播间,主推自有品牌「凤中皇清远鸡」,收获了较高的带货量。
不过很快,天农集团又找到了更好的路径,在视频号上找“带头大哥”来带货。
“带头大哥”不是什么官方的称呼,人群画像也更加灵活,他们通常有这样一些共通点:
天农集团经过多次尝试后发现,在视频号这样公私域混合的流量阵地上,借助“带头大哥”本身就建立好的人际圈去传播产品,效率和回报率都远超单纯的购买头部主播的带货坑位。
与此同时,民以食为天,无论“带头大哥”们原本吸粉的专长是什么,带货生鲜类的产品都不会显得很突兀,相反,交流饮食还更能拉近人际关系,使其社群活跃度进一步提升。这样一来,品牌和达人便实现了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天农集团与“带头大哥”们的关系相当于是达人分销,品牌不好跟达人抢客户资源,所以私域运营和沉淀资产的环节都在达人手里,品牌并不参与。
总的来说,对于传统大型生鲜企业而言,若想要在直播带货领域有颠覆性的突破,必须先要解决冷冻仓和冷链的铺设,否则电商零售的快递成本太高,利润率便始终无法超越线下渠道。
03
滋补
传统滋补品是指,以草本或动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补充人体所需物质,通常具有天然、无毒素、副作用小等优点。例如,海参、花胶、燕窝、人参等。
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7-2022年中国传统滋补品的市场规模从951.5亿元增至1144亿元(预计值)。虽然五年来市场规模一直在增长,但在2019年和2020年,增速经历了断崖式下跌,2021年之后,增长又加速恢复。可以说,传统滋补品的市场从增长几乎停滞实现了焕新。
这五年中的巨大变化是,传统滋补品的销售渠道同样呈现出显著的线上化趋势,电商渗透率累计增长超过50%,到2022年,电商渗透率增至33.4%,线上渠道已经变为主流渠道之一。
尽管线上渠道整体增长,但各个平台的表现却不尽相同,2021年之后,滋补品在传统电商的销售额有所回落,近一年来,在抖音电商的销量也从超高速增长走向增速放缓。
不过,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不少滋补品商家选择在视频号上快速起量,并且实现了可观的销售成绩。
案例:欣妮海鲜
前文中我们讲到的两个案例,壹窑茶业有人群积累,天农食品有“大哥”资源,那么,对于一个只有产品而没有任何其它基础的白牌来说,是不是很难在直播间从0起步呢?
实则不然。以海参为主要产品的欣妮海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所面对的人群小、结构单一,容易受到线下销售瓶颈的冲击,同行多、差异化小、竞争激烈。
不过,从今年3月开始,欣妮海鲜入驻腾讯生态,通过ADQm投流等方法,在视频号直播里的单场GMV最高可达50万,平均ROI高达9,位居视频号同类目第一。
我们认为,这样的成功为其他有着相似背景的白牌商家提供了范本和参考依据。
1.直播间如何获得流量?
既然是从0起步,首要问题就是要让直播间拥有第一批流量。
短视频和直播的内容是策略重点之一,它包含了产品卖点、产品受众以及直播间的话术。欣妮海鲜所主售的海参,在卖点上有两个特征,一是吃,二是滋补,所以在内容方面,不仅要体现出海参的美味,还要强调大众所熟知和接受的功效点。
此外,欣妮海鲜还设计了一些福利机制,毕竟海参的客单价相对较高,对于一个新号来说想卖出去非常困难,而改换成一个58元的礼盒就能更好地留住用户,促进消费者的密集成交。当成交提升后,平台也会有更多的自然流量倾斜,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2.如何提升直播间的转化率?
第一,欣妮海鲜会将自己的直播间与行业头部直播间进行匹配,找到人物和场景方面的差距,然后提高自己主播的能力,用实景展示产品,让用户了解得更直观更清晰,转化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第三,不断改善塑品逻辑和话术。欣妮海鲜会使用一种叫FABE的方法,F是feature特点,A是advantage优点,B是benefit好处,E是evidence证据,简单来说,就是要用镜头语言和实际语言将产品的这五个方面展示出来,转化率才会更高。
一方面,保证视频内容与直播内容的一致性。
04
结语
目前视频号的数据指标、消费指标都表现不错,增速也非常强劲,因此作者认为,在商业指标完全做起来之前,对于想要入局的商家来说是一个绝佳的窗口。
壹窑茶业——挖掘自然流量,完成种子用户原始积累,实现高粘性高复购
天农食品——公私域联动的达人分销,不花大代价投入自播却仍能获得高回报
当然,单个案例背后折射出的是一整个行业和渠道的趋势,从数据中也发现,2023年下半年以来,「重品类但轻品牌」的行业正加快在视频号平台的布局,尤其是生鲜和滋补,表现出了十分积极的增长态势,月销售额规模均在千万元级别。
相信2024年,会有更多的产业和商家加入视频号赛道,找寻全新的人群增量或是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网上有个很生动的形容,当线上平台越来越成为消费的主力渠道时,有的平台选择了“大力出奇迹”,有的平台则决定“慢火烤全羊”。
无论如何,赢得战役的核心还是如何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这不仅仅是平台要思考的问题,更需要商家和平台的共同撰写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