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成“无限游戏”的电商战,茶企该如何从中突围?
当前,电商头部主播接连翻车,整治政策、新规出台不断,行业步入高度敏感期。
在政府、平台皆以多样政策、形式激活大促消费的情境下,今年双11消费市场绽放出勃勃生机。那么,在此机遇涌现的市场环境下,茶行业能看见哪些机遇?又需注意哪些挑战?今年双11,又能否成为茶企借势拓展消费群体,在电商赛道再创新绩、广开销路的一大利好节点?
超百亿资金、流量商家红利!
今年双11呈现哪些新趋势?
今年的双11,是一场消费者和商家的“双狂欢”。
面对近年来消费者对双11大促持续降温的态度,多个电商平台在此次双11提出采用“前所未有”的力度激活消费。
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动向,透露出消费市场一系列发展新趋势,同时也为茶企揭示可资利用的多重红利。
变化的市场追求:从低价到性价比
消费习惯正在“重塑”的当下,低价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而《黑神话:悟空》首日销售额超15亿、小米汽车年产能秒售罄等火热现象也展现出性价比高、富含特殊情怀的产品,是市场较为青睐的类型。茶企在打造产品时,注重茶品质、价格合理性、茶文化内涵,并结合轻松、减压等情感价值宣传,应是在双11及日常运营中赢得市场、拓展影响力的关键。
互联互通的平台:打破市场隔阂
平台的壁垒削弱、服务体验升级,茶企的营商环境也正不断优化。茶企也应把握机遇,通过打造多元化产品线、创新营销策略等手段,进一步拓展消费群体。例如开发更多贴合现代健康理念的养生茶、面向年轻消费者的便捷茶包,以及富含地方特色文化的传统茗茶等,满足不同年龄层的消费需求及文化偏好,以更好适应市场变化,提升品牌竞争力。
扶持力度史无前例:茶叶电商赛道大有成为
特别的,今年双11是小红书提出生活方式电商定位后,首次开启的大促活动,小红书创新“逛街式”等玩法,强调沉浸式、体验式的商品呈现方式。这也是和茶叶较贴合的“种草方式”,茶企或可尝试加强小红书店铺建设,通过产品与软文、短视频相辅相成的方式,增强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与粘性,拓展市场。
双11是茶叶发力电商的良机,茶业应积极把握各平台利好举措,积极制定、优化营销策略,借以打开效益、知名度,拓展消费群体。
前瞻头部茶企双11打法
探讨茶叶电商赛道的热与冷
许多头部茶企也早已开启双11预演。结合头部茶企现有成功经验,能为更多茶企发力电商赛道带来思路启迪。
明星阵容联动买赠、满减、补贴不断:八马茶业推出部分产品买一送一、预定免定金等丰富活动,并划分99/198元任选2件茶产品促销、高端茶礼盒、品质口粮茶、专柜同款等专区,精准满足多种人群需求;同时长期利用明星效应,将双11促销与宋佳、曾黎等明星“种草”宣传进行联动,显著提升传播声量。
多样品鉴装试饮拥抱广阔消费者:华祥苑茶业创新推出满赠赠送包含5款不同经典好茶的限量综合品鉴装,通过多品类茶品的组合体验的销售策略,进一步拓宽消费群体,同时也以限定、限量等方式提升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促进消费。
“说茶”在对头部茶企探访过程中也了解到,今年双11退货宝服务、大促一键联报、数字人服务体验等平台政策切实给商家带来一定省时省力、节省费用、助力宣传的效果。同时,活动的丰富补贴或对中小企业更有益,中小型茶企应抓住机遇,发现电商赛道新机遇。
而在与电商市场消费热潮积极相拥的过程中,茶企也需持续秉持冷静和审慎的态度进行布局与规划。
近期,电商领域新规不断。尤其在直播板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进一步禁止直播虚假宣传到《浙江省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指引》首次提出规范AI数字人直播等问题,以及三只羊美诚月饼、东北雨姐红薯粉条等头部主播翻车事件后,主播、带货公司和平台都受到严厉处罚的情况,皆显示监管部门对于直播带货乱象的零容忍态度。
当下,电商已成为茶叶拓展更广阔市场的重要渠道,茶企正加速与现代消费习惯接轨,不断激活茶业新发展。相信未来,各茶企将共同推动茶产业更加稳健高效地实现转型升级,让中国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