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会从业务指标这个角度往下拆解,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可供参考的思路。
做私域流量的核心指标是什么?
可能各家企业都不太一样,但最终都绕不开“营收”这个指标,这里我们姑且就把“营收”作为做私域流量运营的核心指标。为了完成最终“营收”这个核心指标,往下可以拆解一系列的二级、三级指标(这里我们只拆解到到二级)。
拆解到二级,得到的公式是:营收=流量×转化率×客单价×重复购买率。为了提高营收,可以从流量、转化率、客单价、重复购买率这4个指标入手。
因此,如何才能做好私域流量的运营,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来讲:
接下来,我一个一个的讲。
通过微伴助手可以实现:
这基本上是所有获客渠道里,最常用的思路了,特别是像比较有钱,客单价比较高、低频消费的企业,做大规模的市场投放。这是这些公司,用户起量的有力手段之一。
也是个大家都比较重视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技术手段来统计不同渠道的投放数据,来做投入产出比评估。比如:微伴的渠道活码功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集并统计出不同渠道的具体投放数据。
这样的裂变,微伴助手这款产品也可以实现,若感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各位小伙伴可以去百度自行搜索体验。
线下流量导流到线上,基本上很多线下门店,都采取了这种方法,比如像瑞幸咖啡,周黑鸭等等门店。
关于线下流量导线上,微伴助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客户地理位置”的入群方式,叫做“区域扫码”。这种方式在线下门店很受欢迎,当有多个门店需要运营时,可以根据客户地理位置就近把客户导入群。
有了流量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对客户进行转化,让客户下单购买公司的产品或者是服务。在做私域流量运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客户基本上不太可能来了以后,立刻就会和你成交。
而要解决以上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和客户产生互动,要在客户认知的不同阶段给客户推送不同的内容,最终促进转化。客户不同的认知阶段,如何区别出来?
这时就要用到客户分层管理的方法,客户分层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个方法最常用,那就是“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分层方法。这里还是以微伴助手“客户阶段管理”功能为例,讲一讲,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怎么用。
如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微伴助手软件把客户生命周期的初始划分为,新客户——初步沟通——意向客户——商家——无意向客户这5个阶段。
这个生命周期的划分只是初步划分,还可以对这个划分进行编辑、增加、删除:
对客户生命周期细分完,做好分层以后,就可以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客户进行发送准备好的消息,进一步提升客户转化率。
要提高转化率,那首先就要客户有转化的可能性。比如:怎么从一个500人的群内,迅速找出有意向的目标客户?这个问题抛出来,好像大家都不能立马给出非常确定的答案。
虽然客户意向看似有点不可捉摸,但客户的真实动作不会说谎。
也就是我们可以追踪客户的行为,然后对客户线索价值进行判断并打标签,提醒运营人员进一步动作,微伴助手在这一方面做的就比较好,已经在线索追踪上实现了以下3点:
客单价的设定,这是一个不太好讲的话题,背后涉及到一系列的定价问题。这里,我主要讲两点思路。
第一点: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是低频,高客单价的产品,用户只使用你一次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我们身边有很多,比如:像婚庆服务、考研究生培训服务、某些景区等。
这样的产品或者服务,用尽各种办法提高客单价,比如打包各种服务,服务包装的各种有价值,买3送1促销活动等等,这里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客单价。
第二点:高频消费的产品,用户每周、每月都会来消费观念产品。这样的产品,用户初次体验,可以设计较低的价格,吸引用户来初次体验,为后续的提升复购率做准备。客单价的问题,就只讲这些了。
接下来,进入一个更重要的话题:如何提高客户重复购买率。
用第三方Saas类软件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细化运营,提高客户的复购率。
具体方法就是标签化管理和个性化推送,也就是为你产品的用户打上标签,标签可以帮助你分类统计客户的类型,方便你进行用户管理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喜好进行分类营销。
打得标签越多,越详细,用于用户分析的依据就越多,就能更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比如:你公司使用了类似有赞、微盟这样的电商saas系统,你打标签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条件来打标签:
以上的归类并不是绝对,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标准,大家要针对自己产品中的用户特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的用户标签体系。打标签的时候,可以只满足一个条件,或者是必须同时满足几个条件。
假设你是一家做生鲜品牌连锁店的用户运营工作人员,格外注重细分人群的运营,你想通过打标签的方式来运营不同的客户群体。
你可能会做以下动作来运营好用户:
如上所讲,只有用户标签化以后,才能做到千人千面、精细化、减少成本、提高复购率、增加营收、同时不过度骚扰用户。
最后,做个总结,如何才能做好私域流量的运营,可以从:营收=流量×转化率×客单价×重复购买率展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