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湘菜大典》第二版“老字号”词条

《中国湘菜大典》第二版“老字号”词条

(陈先枢续写部分)

按:《中国湘菜大典》“老字号”栏目中,火宫殿、玉楼东、奇珍阁、杨裕兴、甘长顺、黄春和、和记粉馆、曲园、潇湘酒家、又一村、许宏茂、奇峰阁、桂香斋、柳德芳、徐长兴、李合盛、马明德、德园、双燕楼、強民小吃、向群锅饺、半雅亭、味腴酒家、苏楚江甜酒、福星楼、吉星楼、盟华园、清真第一春等28个词条由多位作者撰稿。

以下98个词条由陈先枢续写。(注:第五批“湖南老字号”因在本大典付梓后才公布,因而未能录入)

长沙

▲玉和酱园

中华老字号。长沙最古老的酱园。建于清顺治六年(1649),是苏帮酱园的首户,店址在小西门今坡子街。2003年旧址拆除,改在古潭街等处设临时营业点,厂房迁至长沙县梨镇。原玉和旧址有“蔡玉和酱园光绪贰年立”的石碑。天心区原西起永湘新街,东止松柏里的一条小巷,名“玉和园”,系玉和酱园作坊所在地,今不存。玉和酱园以“玉醋”驰名省内外,后虽几易其主,牌名一直流传至今。玉醋选用糖化率高的浏阳石子糯米为主料,以紫苏、花椒、茴香、食盐为辅料,以炒焦米为着色剂,从原料加工到酿造,再到成品包装,各道工序的操作规程极为严密,产品制成后要储存一二年后方出厂销售。其味香醇,酸中带鲜,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当年滨湖一带饮食店,常用压有“玉”字的封坛口泥团进行陈列,以招徕顾客。“玉和”设有酱、醋、苏酒等5个作坊,前店后坊,业务发达时,年盈利上万。其批发外销业务亦甚广。由于底子殷实,客户可先提货后付款,一年或半年结算一次。如此优待,吸引了新客户,稳住了老客户,生意越做越大,闯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经营之道。时至今日,玉和醋厂的产品仍保留传统工艺,畅销全国。其玉醋酿造技艺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先枢)

▲德茂隆酱园

▲银苑大酒店

中华老字号。银苑大酒店原址位于五一广场东南角(今平和堂商厦南端),1996年4月酒店整体拆迁。银苑大酒店前身为银苑茶厅,成于1950年3月,1966年改名为东方红旅店,1968年改名人民饮食店,1978年恢复银苑茶厅店名。1991年下半年茶厅进行全面装修改建,更名为银苑大酒店。1997年,企业政制,更名为长沙银苑有限公司。该店拥有李寿泉、黄自强、何华山、张小春一流大师,点心制作技术堪称省内一流。李寿泉被省内同行誉为“发面大王”,何华山曾获得全国烹饪大赛银牌奖。酒店的特色湘菜精品有40多种,如东坡方肉、油姜仔鸡、银苑金牌鸭、金钱豆腐等。特色湘点有20余种,如银苑鲜肉包、珍珠烧卖、滚酥大油饼、水晶盐菜包等。制作讲究,营养丰富,集色、香、味、形于一体,备受顾客青睐。(陈先枢)

▲新华楼削面馆

▲义丰祥麻油

湖南老字号。义丰祥实业有限公司主打品牌。公司前身为1940年在长沙湘春街创建的“义丰祥小磨芝麻油榨坊”。1983年恢复创办的湖南省义丰祥实业有限公司,是湖南最早的芝麻油生产企业。“小磨不知梦深处,香名美誉贡王侯”,义丰祥芝麻油制作工艺独特,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的运营模式,确保原料品质。将传承近百年的物理压榨工艺融入现代加工技术,成为生产芝麻油、食用植物油、酱油、辣椒酱等系列调味品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义丰祥”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入选“中国芝麻油十大品牌”。(陈先枢)

▲福枝春餐饮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长沙福枝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福枝春”创办于1927年,创始人任福生。任福生从15岁开始,先后在长沙多家粉面铺、茶馆、饭庄当学徒和帮工,还在北伐军中当过炊事员,因勤奋好学,手艺出众,成为“全跨子”师傅。1927年底独立在东牌楼创办福枝春,经营粉面、茶食、饭菜。因店铺狭小,于1936年搬迁至闹市区的都正街,生意红火一时。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中,福枝春被焚烧殆尽,次年将门店搬迁至外湘春街,主营茶食,逐渐成为长沙茶食业的翘楚。新中国成立后,福枝春经历公私合营,店址和店名一直未变。“福枝春”三字寓意吉祥向上,故在“破四旧”中得以幸免。2014年10月,长沙市北正街一带因城建拆迁,福枝春被拆除。福枝春创始人任福生在公私合营后将粉面、包点、茶食等手艺悉数传授给其徒弟刘淑纯。20世纪80年代,浏阳人聂珍勤拜刘淑纯为师,门店拆除后回老家,召集原来的同事,于2015年在浏阳市北盛镇人民路打出福枝春招牌,以“长沙老粉面,湖湘新小吃”为卖点,经营粉面、小吃。还注册了“福枝春”商标,开办永安、沙市、工业园等品牌店。(陈先枢)

▲金井茶叶

湖南老字号。企业全称为湖南金井茶业有限公司,前身为金井茶厂,位于长沙县金井镇,“金井茶叶”为其品牌字号。金井镇因古井“金井”而得名。金井水泡金井茶有如龙井水泡龙井茶,颇有意义。所产“金井毛尖”为湖南十大名茶之一,有绿色金茶之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楚之茶,则有湖南之白露”。“湖南之白露”即金井绿茶。金井茶叶采用优良茶树品种作原料,坚持不施化肥,只施有机肥,实行适温提毫工艺,保持了“三绿”品质,即“色泽绿、汤色绿、叶低绿”。金井毛尖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光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幼嫩、柔匀、明亮、富含微量元素,堪称茶中上品。金井茶厂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2000年改制为金井茶业有限公司,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旅游于一体,拥有茶园面积近10万亩,分6个分场,12个工区管理;有红茶、绿茶、名优茶加工设备450台(套),下辖6个加工厂,年加工能力约8000吨,年销售过亿元。2016年金井绿茶制作工艺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金井茶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陈先枢)

▲长沙饭店

位于长沙市五一路闹市区,是长沙市第一家综合性国营饭店。从1957年建店到1992年的35年间,该店相继培养出特级厨师6名,中级厨师34名。先后有21名厨师出国献艺,有3名厨师曾在北京国宾馆为中央领导人制作传统湘菜。其中尤以王葆华、谭添三、周四安、曹恒斌等遐迩闻名。王葆华在北京国宾馆烹调的传统湘菜色、香、味、型俱佳,多次受到湘籍领导人的称赞。王多次创新湘菜,尤以“怀胎鸡”(整鸡腹内配入多种辅料清蒸,形似怀胎,故名)饮誉中外,显赫一时。该店湘菜品种高、中、低档齐全,制作方法讲究,色、香、味、型俱佳,一时传为佳话,有“湘菜中心”美称。1992年9月,经长沙市二商业局批准,长沙市烹饪协会及其所属长沙市湘莱技术培训中心和湘苑酒家,均划属长沙饭店管理。长沙饭店充分利用地理优势、设备优势、人才优势及知名度优势,联合成立饮食企业集团,集培训、教学、餐饮、房宿、娱乐于一体。(陈先枢)

▲飶香居

▲健乐园

位于长沙新坡子横街,为曹荩臣1931年所创设。曹系民国时曾任湖南督军、省长、南京政府行政院长等职的谭延闿(号畏公)最赏识的厨师,随侍畏公多年,举凡熟制馔肴,畏公亲自悉心训导。曹生性聪慧,故一经指点,无不着手成名,如组庵鱼翅、组庵燕窝、组庵整鲍、组庵鱼翅、组庵银耳、组庵熊掌、组庵鸭腿、组庵火腿、组庵豆腐、组庵笋泥等,无不脍炙人口于一时。尤以组庵鱼翘最为有名。组庵鱼翘又叫红煨鱼翅。“组庵”是谭延闿的字。组庵鱼翅用料极为讲究,制作十分独特。需选脊翅,去粗取精;另用母鸡一只,猪前肘一个,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适量备用,母鸡、猪肘同时用中火煮开,小火煨好取汤。鱼翘涨发后用畜汤蒸制后,再入虾仁、干贝、香菇等佐料煨烂而成。此菜味道醇厚,鱼翅糯软,营养丰富,实为湘菜中之珍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由宁乘汽车赴渝过长,长沙市商会主席左学谦曾在健乐园设宴为之洗尘。林对组庵菜赞不绝口,健乐园因而声名远扬。日后扬名台湾厨界的彭长贵曾在健乐园学徒。健乐园1938年毁于“文夕”大火。(陈先枢)

▲琼园

位于长沙南正衔(今黄兴南路),创立于1930年,主持烹调者为名厨毕河清。擅长之菜,为四季时蔬及烧烤等,尤以奶汤烩菜见长。至于其他菜点,均不泥旧例,多出心裁。毕河清,以“烧烤席”闻名三湘。毕为人本分,不善交际,但能用心钻研,不泥陈旧,常能结合时气,创造新味,如夏秋之交,用“荷叶粉蒸鸡”“火腿藕甲”“三合泥(荸荠、青豆、黑枣)”等菜相号召;春冬之季,则以“地菜烧野鸡”“豆苗炒虾仁”“红烧白鳝”等菜应市,食客多赞其手艺,惜知者鲜。琼园座中多为湘城名流。常客有汪贻书、陈继训、黄黄山、许崇熙、吴士萱等遗老。吴士萱号古欢老人,工诗善酒。一日,毕清河见诗翁酒醉,特手制一碗“梅花莲子芙蓉羹”以进。吴翁即席吟诗以赠:“操刀岂为稻粱谋,且法庖丁学解牛。醉卧使沙君莫笑,菊羹和酒傲王侯。”满座为之顷倒。琼园今不存。(陈先枢)

▲李子泉饭铺

在火宫殿内,以卤味闻名长沙。店主李子泉1932年以提卤菜篮子起家,1942年发展铺有铺面14间,还盖了7间新楼房,人称火宫殿内“李半边”。“李子泉”较火宫殿内其他小吃店铺规格较高,吃酒的比吃饭的多。该店顾客以贫民阶层为主,但也有西装、长褂子客混其中。饭铺不同于酒席馆,它以经营家常菜为主,其最高规格为“和菜”。“和菜”一般为数菜一汤,大抵有1—4元数个档次,由饭铺统一起来。到饭铺吃饭,行话叫“敲边”,即凑份子的意思。“李子泉”菜肴颇有特色,夏有龟羊汤、拉羊丝、清蒸甲鱼,秋有麻辣田鸡、红烧龟肉,冬有红烧狗内等。还常备卤菜,卤水加入肉桂、苏酒、冰糖等,及时过滤沉淀,保持味鲜色艳。拼盘卤菜,冷季配备小火加温,热季淋上卤水,冬温夏凉,名牌独创,李子泉饭辅今不存。(陈先枢)

▲石三盛饭铺

20世纪20年代开设于长沙坡子街牛角巷内,外面为朱稻香村南货店,食客戏呼上石三盛吃饭为“钻牛角尖”。此店由保节堂节妇所开,此妇的儿子中过举人,一时轰动全城。由此入堂的节妇大增、堂内容不下,只得采取限制的办法,规定没有儿子的寡妇不能入堂。1929年,保节堂内有节妇320余户,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犹存70余户。“石三盛”虽为饭铺,但炒菜亦颇有名。如炸田鸡腿、熘虾仁、炒鸡杂等,为食客津津乐道。饭铺供应神仙钵饭,每市斤米蒸16钵,用的是特级油米,饭香四溢,令人食欲大增。石三盛饭铺今不存。(陈先枢)

▲天然居酒家天然居酒家位于长沙鱼塘街,创建于清朝末年,以“去骨鸡”为招牌菜。清末湘军将领李元度(字次青,平江人)所题“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楹联悬挂在大厅上。天然居酒家前有宽敞厅堂,后有园林亭榭,悬挂这副佳联,极为生色,尤其是用回文体作堂联,别具一格。关于这副对联,还发生过一段笑话。民国初年,谭延闿二次督湘时,倡禁鸦片烟,设立调验所,调验所职员中多为瘾君子。一日,长沙名士吴士萱与友人同饮天然居酒家,谈论厅堂上悬挂的回文联难对。吴忽然拍案而起,大声说道:“得之矣,‘人来调验所,所验调来人’,岂非巧合?”众人皆服。民间还传说:“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是乾隆皇帝为天然居酒家写的上联,才子纪晓岚续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当然,这只能作为笑谈。天然居酒家今不存。(陈先枢)

▲半仙乐酒楼

位于长沙鱼塘街,因吴士宣的一副对联而闻名一时。吴士萱,清末秀才,人称“吴师爷”,但生不适时,清贫自守。偶然赚得数文润笔费,便狂饮于半仙乐酒楼。半仙乐酒楼以卖“神仙钵饭”闻名长沙,小炒尤其味美价廉,但因是一家小店,苦于不能与同街的“曲园”“天然居”大酒楼抗衡。吴士萱因常来小酌,无以答谢,便书赠一联悬之,从此“半仙乐”生意兴隆,座无虚席。这副楹联曰:“半盏半瓯,半醉半醒,偷得半日清闲,也算人间半乐;仙吕仙朋,仙肴仙酒,招来仙姬共饮,胜似天上仙家。”联中嵌字,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又显出几分狂气。半仙乐酒楼今不存。(陈先枢)

▲小桃源酒家

▲三和酒家

位于长沙中山东路,为长沙四大名厨之一柳三和开设。擅长之菜如素烧方、三层套鸭、四川豆腐、七星酸肉、口蘑干丝、白汁菜心、生炒羊肚丝、栀子花等,均为他家所不及。柳三和,长沙东乡长桥人。民国初年,即为湖南省都督谭延闿、长沙县知事姜济寰所称赏。当年有人宴请谭、姜者,如非柳三和司厨,二人决不下箸。后在中山东路国货陈列馆后面,开设三和酒家,以李烧方、三层套鸭、七星酸肉、生沙羊肚丝等菜擅长。何键主湘时,常在三和酒家宴客。1938年“文夕”大火前夕,柳三和演了一出“大醉放火队员”的好戏。大火前一日,北区放火队员进驻三和酒家,柳感到搬走已无望,对所余山珍海味,与其付之一炬,不如供放火队员一饱口福,于是亲自下厨,尽出名酒佳肴。这些士兵忘乎所以,放量痛饮,绝大多数醉饱到不省人事。及至半晚城南火起,放火队员还在醉梦之中,待到他们酒醒,准备放火时,又传来停止放火并迅速灭火的紧急命令。于是,营盘街、学宫街、东兴园、成功街、中山堂、湘雅医院等处安然无恙。这正是柳三和几席酒宴之功劳。火后不久,柳三和病故,业务不大如前。三和酒家今不存。(陈先枢)

▲飞羽觞酒楼

20世纪20年代初,名厨萧荣华开设飞羽觞酒楼于长沙理问街、藩正街口对面(今解放中路)。临街两层楼房,厅堂雅致、座客常满。羽觞,酒器名。“飞羽觞”出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食金谷酒数。”以喻宴饮之畅意尽怀。当时省长赵恒惕办省宪时,竞选省议员者无不来该店争相订座,请客拉票。人以尝到萧厨师手制锅巴海参、奶汤蹄筋、鲜菇无黄蛋、火方银鱼等名菜,为最佳口福。飞羽觞酒楼今不存。(陈先枢)

▲远东酒楼

远东酒楼位于皇仓坪,即长沙今五一绿化广场处。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该馆为远东戏院中餐部,为长沙市戏院附设菜馆第一家。擅长之菜有红煨鲍鱼、炒三冬、熘鸡丝,四季时蔬尤有特色。冬季有边炉,定价尚廉。远东酒楼今不存。(陈先枢)

▲南国酒家

南国酒家位于长沙药王街,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擅长之菜,除烧腊外,有糯米蒸鸡、鱿鱼卷、原盅冬菇、糟白鱼等,夏季有荷叶饭、冬季有腊味饭、边炉等,尤以粤菜闻名一时。南国酒家今不存。(陈先枢)

▲德馨斋酒楼

清末,长沙除德馨斋招牌外,还有德香斋、香馨斋者,名目不一而足。其实,真德馨斋只有一老店一分店,招牌均有“浙绍俞德馨斋”六字。先是浙江绍兴人俞老德于清乾隆年间来湘开设德馨斋于青石桥,生意发达后又开一分店于辕门上(今中山路先锋厅)。每日生意有三次拥挤,即早饭、午饭、晚饭。相传十余代,获利颇丰。以金钩鲜肉饼最著名,被誉为“桥上十子”之一。民国初年,俞氏因人丁单弱,无力经营,遂将招牌租与一马姓商人,仍营旧业,局外人不知,犹以为俞姓所开。名存实非,业经数载,生意依然巡达如故。假冒德馨斋者虽多,终莫能与真德馨斋抗衡,商家以招牌为最值钱。德馨斋在1938年长沙大火中焚毁后,渐渐被人遗忘。(陈先枢)

▲挹爽楼

清末民初长沙餐饮名店。位于长沙北门红墙巷。晚清,红墙巷侧纱帽塘有衡州知府谭布仁所建的豪华公馆。宣统元年(1909),谭解职回长沙,和家厨集资在公馆开设挹爽楼。民国二年(1913)拆掉围墙,扩大经营,增加澡堂、菜馆、理发、照相等,生意火红。主勺名厨叫胡辉元。后来也成为名厨的舒桂卿于1917年进入挹爽楼学厨,师从胡辉元,见识了官府湘菜的品位。“文夕大火”后,挹爽楼迁至红墙巷左侧,后又迁至喻家巷,由名厨袁善诚掌瓢,另有王春生、吴定安等协理,生意红火,一直延续至1949年。1982年长沙市饮食公司在北正街恢复挹爽楼。1991年长沙城市改造,挹爽楼再次消失。(陈先枢)

▲云阳楼茶馆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为清代长沙城著名茶楼,兼卖包点。位于“明藩故城之巅”,即明藩城青石桥之畔,即今解放西路一带。砖木二层结构,歇山顶,小青瓦屋面,底层有木楼梯通向二层,二层临街为通透式雕花栏干和活动窗棂。茶楼建在离湘江不远的高地,登楼可面对岳麓山的“云阳”美景,故称云阳楼。楼上悬挂数副名家题联,成为该楼一大亮点。其中以书法家何绍基和湖南巡抚刘崐所书两副最引人注目。何绍基联云:“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刘崐联云:“细捡茶经,朗吟橘颂;闲论画舫,坐拥书城。”道光五年(1825),著名学者、号称“虎痴”的黄本骥为邀约名士来云阳楼看山品茶,发出《云阳楼看山约》。约曰:“长沙秋色以麓山为胜,郡城看山以云阳楼为宜。楼踞明藩故城之巅,市人卖茶所也。选兹胜日,招集同人,扫花煮茗,为看山之会。俾旧能联,重阳可展。或凭高而作赋,或分韵以留题,善画者洒墨成图,能琴者挥弦寄兴。云峰佳处,良会难逢,本无空谷遐心,致使山灵负屈。”《云阳楼看山约》发出后,响应者踊跃。赴约者互赠书画,传为一时之盛。(陈先枢)

▲宜春园同春园

宜春园,沈姓商人建于长沙太平街孚嘉巷,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业,集戏园与茶馆于一体。该园仿北京“广德楼戏园”款式营建,与旧式茶园无异,只多了个戏台,演出湘剧。是湖南省第一家湘剧戏园,为戏班班主经营。厅内造三面舞台,台前置茶桌方凳,卖茶而不售戏票。这种边喝茶边看戏的消遣方式,清末称为“视听之娱”。湘剧仁和班、春台班在此演出,晚晚座无虚席。宣统二年(1910)宜春园歇业。(陈先枢)

▲同春园

请宣统二年(1910)开业,兼具茶馆和剧院之功能,系叶德辉在坡子街苏家巷口辟出私宅怡园改建。该园首创湖南镜框式舞台,场内设包厢、雅座及长条木靠椅,舞台有灯光幕布。戏园始售戏票,但仍备茶水,另收茶资。湘剧名伶皆荟集于此,生意远在各园之上。将长沙湘剧同庆班、仁和班名角组成同春班,按技艺高低分天、地、玄、黄4个演出单位,按角色不同身份演出,角色齐全,行箱富丽,为湖南第一大湘剧名园。戏台联云:“同声歌绛树;春色望青葱。”辛亥革命后,戏园交湘剧名演员李芝云等31人经营管理,号称“川一堂”。叶德辉于1927年4月被湖南农工商学各界团体大会处死。1929年同春园歇业。(陈先枢)

▲半江楼茶馆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长沙鱼塘街。起名于唐代杜甫《赠花卿》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半入江风半入云”用来比喻看不见、摸不着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悠扬动听的乐曲,从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使人感受到乐曲“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以该诗名茶馆,也使湘茶的品味如行云流水般妙不可言。清末长沙“落魄狂士”吴士萱作有《半江楼坐茶》诗:“已厌尘嚣遍九州,每耽清啸坐斯楼。洗心但饮一杯水,濯足如临万里流。文字早成刍狗物,功名都付烂羊头。生逢乱世甘长贱,总觉春来气似秋。”(陈先枢)

▲天然台茶馆

位于长沙下坡子街,创建于1908年,是长沙最早推出鲜肉包子的茶馆之一。初时包子品种主要有闽笋鲜肉包、玫瑰白糖包和冰糖盐菜包。后来又推出香蕈鲜肉包、枣泥包、豆沙包、叉烧包等新品种。天然台茶客盈门,茶叶是河西园茶为主,配皖西六安黄花,并加玳花三五朵,盖碗茶贵到百钱一杯,还是座无虚席。民国初年,湘督谭延闿题赠该店一联,悬挂门前。联云:“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该联用了司马相如患消渴症(糖尿病)和苏东坡赋诗论煮茶火候两个典故,刻画茶馆,入木三分,加上谭一笔得体的颜字,为天然台增色不少。至20世纪30年代,天然台改为酒楼,由名厨罗凤楼掌案,以红烧菜见长,如红烧鸟丸、红烧土鲍她等皆其拿手菜。(陈先枢)

▲徐松泉茶馆

清同治年间,长沙人徐松泉去上海茶馆学手艺,回长沙后在老照壁开“松泉茶室”,把“松泉茶室”四字嵌入自撰的门联内:“松号大夫,泉名甘醴;茶称博士,室结香山。”开业后成为手艺工人交流技艺行情的重要场所。清末改名为“徐松泉茶馆”。其茶点以烧卖、春卷和火烧饼子最著名。烧卖米糯油透,如食珍珠;春卷松脆鲜嫩。民国元年(1912),又在南阳街口开设姊妹店“双品香茶馆”。“双品香”是一栋三层楼房,二楼经营茶水,三楼经营酒宴堂菜。和母店徐松泉茶馆一样,“双品香”也以烧卖、春卷和火烧饼最出名。老照壁的徐松泉茶馆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南阳街口的“双品香”也烧毁一空,在原地搭棚子,只开茶馆,但烧卖、春卷、火烧饼子等名点还是继承了下来。“双品香”一直经营到1949年后。据朱振国1957年6月16日在《长沙日报》(今(长沙晚报))登的《茶馆一朝》所载,当时“双品香”还有16张方桌,店经理是徐松泉的侄孙媳妇,到此喝茶的大多仍是手工业工人和摊贩。徐松泉茶馆早已不存,老照壁也于2004年拆掉。(陈先枢)

▲洞庭春茶馆

▲萧石朋营养餐厅

萧石朋(1888—1969),有“长沙闻人”之称,职业是新闻记者,主编《消防周刊》,当过省参议员。萧又是长沙著名的美食家,自已也能主厨,但不轻易动手。20世纪30年代,长沙一桌上等鱼翅席约光洋30元,他的一张菜单报酬是光洋2元。“萧单”的特色是“注意配合,讲究营养”,掌握了食材所含营养成分,进行主、副料搭配。此外,他在主单之前,一定要弄清就餐者的姓名、年龄、籍贯、职业、性别五大项,综合后开出菜单。他总结经验成书一册,名曰《营养食谱》,附有简单的食物营养成分含量。一部分曾在长沙《大公报》副刊登载。1947年,萧石朋在长沙市宝南街一号开设“营养餐厅”,聘请奇珍阁老厨师主厨,生意兴隆,只订酒席,没有门市,每桌酒席都由他设计交厨房操办,还印有调查表,凡去订菜的一律先填表,否则不接待。20世纪50年代后,“营养餐厅”停业。1953年萧石朋任省政府参事室参事。(陈先枢)

▲戴同兴酱园

南京帮酱园有“戴同兴”“王万裕”“新戴同兴”等家,而以“戴同兴”规模最大。戴同兴位于长沙南门外碧湘街,创立于清嘉庆元年(1796),经理戴长庚,资金1.2万两,经营酒、酱、香干,前店后坊。以佳酿美酒而驰名,有“以碧湘门外江水造酒,不减吴中佳酿”之评价。(陈先枢)

▲吴恒泰酱园

浙江帮酱园有青石桥“吴元泰”、南正街“南吴恒泰”、宝南街东“吴恒泰”、北门头卡子“北吴恒泰”等4家,全系浙帮湘潭酱园在长沙开设的分店。营业发达首推1913年设立的北吴恒泰酱园。该园以湘潭总店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名次的绿凤牌酱油而闻名。酱菜质量也不错,品种有冬菇茶干、菌油、甜什锦、辣油、子油姜、子油萝卜等,除销本市外,还用缸装销往南京及南洋各地。(陈先枢)

▲老同兴酱园

建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系上海老同兴总厂开设于长沙南门外社坛街的分店,主营酱油,兼营绍酒、酱食。引进上海制酱工艺,所产金鸡牌酱油自然色素深,风味鲜甜而不像湘潭酱油那样咸,以一种全新口味打开了长沙酱油市场,批发量与北门吴恒泰平分秋色,成为长沙酒酱业的后起之秀。(陈先枢)

▲协昌裕酱园

▲恒康酱园

地处长沙南正街(今黄兴南路)道门口繁华闹市,原名“廖万兴”,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创始人姓廖,多家参股,其中有著名的雷同茂瓦货店。商品琳琅满目,陈列整齐美观。该店前店后坊,招牌产品为料酒与兰花干子。酿造料酒时加入丁香、八角、肉桂、花椒等佐料,用来烹调菜肴能产生美妙香味。生产兰花干子,先用豆腐干压制成长条片,软硬适度,再由技师用精细的兰花刀法切成梳条状而又相互连接,提起轻拉,富有弹性而不断裂;再入卤锅煮,卤药配方保密;出锅后再淋麻油,即食、下锅均可。20世纪50年代后,恒康酱园仍然兴旺,成为长沙调味料购买场所。除自产商品外,还调进了本市及全国各地名特产品,有各种酱菜、酱类、调味品、豆制品、名酒等。尤其是烹饪调料品种繁多,包装新颖,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批零兼营,来人来函来电购买,均很便利。恒康酱园经营到20世纪90年代,今不存。(陈先枢)

▲乾益升粮栈

位于长沙太平街中段,最初为清末长沙富商朱昌琳于咸丰年间开设,粮食容量为10余万石,自储自营,不寄客货。今遗址尚存,已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中西合壁式的建筑,其立面造型运用了西洋近代建筑手法,如不对称的房间布局;而山墙做法又有明显的长沙地方特征。朱昌琳(1822—1912)是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曾伯祖父,字雨田,长沙县安沙镇人。祖籍安徽南陵县,先辈来湘,落籍长沙。初营米业,后兼营茶业和盐业,生意越做越大。因乐善好施,功授候补道,赠内阁学士,曾任阜南官钱局总办。朱昌琳27岁时在曾任云南藩司的唐荫云家教书。唐家广有田地,是年初谷生芽,佃户多以芽谷送租,谷价千钱三石,求售无主。有人劝朱囤之,商之于父,父以无钱未允。唐笑曰:“只要先生承受,明年卖出再付款。”朱遂将几千石芽谷囤积。次年天灾,农业歉收,谷价骤涨,朱昌琳由是起富,在太平街开设乾益升粮栈。(陈先枢)

▲魏德裕总栈

设立于长沙朝阳巷,主人魏鹤林祖籍直隶柏乡,于元代迁移湖南,世居长沙大贤镇八甲竹坡地方。世代豪富,传至魏鹤林,系三代单传,祖遗田租4000余石。19岁时,因账房亏欠8万余金,遂将该账房开除,自理家政,井井有条。因见当时做盐做茶发财者多,遂前往扬州、淮南—带调查盐务,编成《盐法小志》6卷;又亲往陕西泾阳—带调查黑茶销路,编成《茶法小志》4卷。返湘后,在省城朝阳巷购置房屋创办粮栈,专做谷米生意,颇为顺手。遂将祖遗田租卖去3000余石,转买盐票10张、黑茶票300余张,专事盐茶生意,将德裕栈改为盐茶粮食栈;除自有盐票外,又租他人盐票200余张,做德裕盐号,汉口、扬州一带均设有号庄,获利甚厚。又在安化设立茶庄,专办粗茶叶运往陕西泾阳,就泾阳县之水做成茶砖,运销甘肃、新疆、蒙古、西藏及俄国,沿途于汉口、泾阳、兰州、迪化、蒙古等处设茶号,用人不下千百名,贸易与朱乾升栈并驾齐驱,北五省一带无不知有朱乾升、魏德裕两巨商之名号。魏热心慈善,于育婴捐助三四千金以为之倡,于卹釐捐谷一百五六十石作为基金,于童媳捐银一千余两。凡贫家小户童养媳者,都给以补助。民国后魏氏家族逐渐衰落。(陈先枢)

▲久大盐号

▲红梅冷饮店

位于长沙市黄兴路114号,前身为1947年沪籍殷商王乃鼎创建的雪园茶室,为季节性兼营项目。1956年公私合营后,逐渐以冰棒批发为主营业务。“文革”中改名为红梅冷饮店。20世纪80年代中期,冷饮业竞争激烈,红梅引进开发新产品,其中最受市民追捧的是酸梅汤,一度有“酸梅大王”之称。酸梅汤不是用酸梅粉冲泡,而是以正宗的乌梅为原料,用火熬制。熬制时绝不添水,以免变味。一道淡,二道浓,三道香。熬三道要数小时。第一道水熬出来的酸梅汁较淡。将其过滤备用,用原果肉熬第二道。第二道水熬出来较浓,过滤后混入第一道水。第三道水熬汤喷溢着梅核香味。三道酸梅汁混合在一起,有复合酸甜美味。然后入速冻池,冰爽的酸梅汤由此制成。1999年,红梅冷饮店因所在地扩建五一广场而被拆除。2006年,在长沙饮食集团的促成之下,红梅冷饮店重现于坡子街民俗美食一条街。(陈先枢)

▲秦裕泰香干坊

靖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长沙市今望城区湘江西岸,饮食素有名气。明清时期,靖港香干便远销外埠,而以“秦裕泰”香干最为有名。秦裕泰作坊在用料和工序中要求极严,在选豆、磨豆、打浆、打包、压包、下卤锅等工序上层层把关,要求近于苛刻。从湖北荆州购进当年新豆,剔除瘪豆、半边豆、杂色豆,所用黄豆颗粒饱满,色泽鲜亮,大小均匀。将黄豆发泡至软硬适宜,以手推石磨磨二至三遍;豆浆细腻,无颗粒残留。将豆浆入水熬开,倒入大木桶,掺入石膏粉使之凝固。打包时,先把凝固的豆浆用砂布分别包裹,悬挂沥干,解包后再包裹挂起沥干,再放入模具,压成白干子。其他地方制作香干,一般只包不压,既包又压是秦裕泰香干作坊的诀窍。最后是下卤锅,制作过程和卤料配制均系祖传家法,是核心商业秘密。卤锅配料基本相同:桂皮、八角茴、红糖、盐、饴糖加水煮熬成汁。秘诀在于配比,毫厘之差,优劣立见。(陈先枢)

▲杨广兴粮行

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靖港镇自古为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又由于水运交通四通八达,该镇便成为湘江沿岸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四方商人云集于此,从事粮食贸易,形成繁盛的粮食市场。清末民初,靖港共有粮行50余家,最著名的是杨广兴行。清咸丰十一年(1821)靖港侯姓经营者新建广兴粮行,未冠姓氏。80余年后的光绪末年(1908)步入低谷,难以为继。湖北省湖口地区镇台杨万顷斥资买下侯氏产业,改名为“广兴老行”,交其侄子杨午汀经营,注册为牙行,故在“广兴老行”上面加有红漆“牙行”二字。杨午汀与长子杨振文共创家业,后又交杨振文接管经营。杨广兴行店铺至今保存完整,可以窥见昔日靖港粮行的旧影。店铺系两层木质结构的楼房,前厅中门宽敞,出进有余;两厢设有陈列各类粮、棉、油、豆样品的台案和洽谈生意的雅座。进门处有一副将“广兴”二字藏底的对联:“汉之广矣;宝藏兴焉。”杨午汀接手侯氏店铺后,立堂名“杨思危堂”,是取杨氏家谱中“居安思危,清白传家”语而定。杨广兴行诚信经营,广得人心,加之地处沩水河出口处,占有扇子码头、义正码头起卸方便之利,故生意兴隆。1950年杨广兴行停业,旧址今辟为旅游景点。(陈先枢)

▲裕源槽坊

▲一品香豆豉坊

湘潭

▲龙牌酱业

▲祥华斋

位于湘潭十二总正街河岸唐家码头下首。店堂不大,但雅致,兼茶馆与酒楼于一体;点心“脑髓卷”名震一时。脑髓卷是该店创新产品,色白、细软,集香、甜、咸为一体。清光绪年间,王闿运编纂的《湘潭县志》“货殖”卷把“祥华斋”的脑髓卷列为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名手工食品,足可证明祥华斋历史之悠久。王闿运编纂《湘潭县志》时,在湘潭居住了两年多,每天早餐都由祥华斋送脑髓卷8个、椒汤1碗上门,故王诗中有“谢弦杨笛祥华卷”之句。王闿运还编有顺口溜,在湘潭广为传诵。歌曰:“润如油,落口消;甜不腻,佐以椒;赏真美,乐无涯。”1931年,张福庭去世,其子张宗德继承,到长沙鱼塘街办分店。他善于经营,注重产品质量,发扬了脑髓卷声誉。1956年,湘潭祥华斋公私合营,与洞庭春酒家合并,至今不衰。(陈先枢)

▲东升饺饵店

湖南老字号。前身为洞庭春酒家小饮部。始创于清朝中晚期。原址位于湘潭市中山路122号。洞庭春酒家是当时省内著名的高档酒宴场所,除酒宴外还经营面食、点心。1962年,洞庭春酒家更名为“东升饮食店”。1972年扩大规模,将位于总店侧门的小饮部迁至湘潭市解放路26号,挂牌“东升饮食店小饮部”。迁址后名气渐大,一度成为湘潭市早餐、夜宵名店。手工制作的馄饨以皮薄、个大、味鲜、汤浓、汁多著称。1989年,东升饮食店小饮部恢复为“洞庭春小饮部”。2000年,总店将亏损严重的洞庭春小饮部租赁给陈刚经营。陈刚以“东升饺饵”字号注册,与“洞庭春大酒店”脱钩,变为民营。东升饺饵推陈出新,使老店起死回生。2004年因旧城改造,该店原地拆除重建,于年底重新开张营业。(陈先枢)

株洲

▲东北楼

醴陵渌江桥上移到状元洲后,原桥头建成一个码头,人称老桥码头,是醴陵最为繁华的地段。民国初年,有商业头脑的醴陵人在老桥码头与渌江桥之间盖了座三层楼的大酒楼,起名叫东北楼。东北楼为下石上木结构,前面正对胜利路,后面紧靠渌江,是典型的吊脚楼。右侧是渌江桥,再过去是原县政府,往东是文庙;左侧不远是万寿宫、祝融宫;隔江相对是醴陵八景之一、被称为“金鱼烟雨”的金鱼洲。金鱼洲形状如鱼,洲上栽满了桑树,秋冬季节,停满了东来西往的船只。在东北楼用膳,既享受美食,又享受美景,可谓得天独厚。东北楼的堂菜、酒席集湘菜烹饪之精华,汇醴陵传统筵席之技艺,有重油、偏咸、色香、味辣的特色,独成湘东一格。筵席分为三等:高档为鱼翅席,有四冷、四热、四相(拼盘)、四水果、四套点心、十二大菜。中档为海参席,有四冷、四热、三套点心、十二大菜。普通席是四盆八碗。优雅的环境、宽敞的店堂、正宗的醴陵风味菜,吸引了军政要员、富商巨贾、文人墨客、士绅大夫,生意兴隆。现已不存。(陈先枢)

衡阳

▲衡阳杨裕兴面馆

▲大三元酒家

位于衡阳市中心城区人民路,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其前身是30年代建在同一路段的宴群园酒家。在封建科举制度时代,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上京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湖南30多位士子去京城会试,中了10位进士,其中既有状元,也有会元和解元。曾国藩为此题写了一副对联:“同科十进士,庆榜三名元。”酒家取名“大三元”,即是取“连中三元”或“一地同现三元”之意,借此标榜自己是名列第一的酒家。大三元酒家一开业就推出传统名菜“三元鸡”,与店名相呼应。又恢复了“玉麟香腰”“怀胎鸡”等衡阳名菜。(陈先枢)

▲南岳祝圣寺素食馆

▲湖之牌湖之酒

湖南老字号。湖南省鼎谷一酒业有限公司的品牌字号。衡阳特产“四宝”之一。属黄酒类。《衡阳县志》:“衡州(今衡阳)自汉传,郾湖水可酿酒”,故得名为酃湖酒、酃酒、酃醁酒,即湖之酒。宋朝《资治通鉴》记载,三国时期“魏主得黄甘,即啖之,并大进酃酒”。清朝《大清一统志》:“酃酒始于西汉,盛于三国,宋朝列为皇宫御酒。”最初是酃湖附近农民自制的“家作酒”,后逐步进入市场。1935年上海版《中国实业杂志》载:清末民初,衡阳城内有酿酒作坊179家,每年产酒达32600担。故城衡阳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有“青草桥头酒百家”之赞。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用湖之酒待客。1951年创办国营酒厂西渡酒厂,专业生产湖之酒。湖南省鼎谷一酒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即西渡酒厂。20世纪70年代,西渡酒厂初具规模,覆盖白酒、黄酒两大类。1980年,西渡酒厂更名为湖南省湘南酒厂,年产量达2000多吨。2006年企业改制,定为今名。湖之酒以当地“麻矮糯”为原料,以“营养、低度、保健、绿色”的特点畅销北京、上海、深圳等20多个省(市),还出口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曾获法国巴黎“世界之星奖”。(陈先枢)

▲谋彩牌湖之酒

湖南老字号。衡阳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品牌字号。由第五代传人刘谋彩酿成。刘谋彩,衡阳县人,曾任衡阳湘南酒厂厂长,国家级高级酿酒师、品酒师。1995年,他主导生产的“黄龙玉液”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1998年获湖南省湖之酒防酸保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注册成立衡阳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谋彩”牌新鲜湖之酒、“谋彩”牌陈酿湖之酒(黄龙玉液,极品湖之酒)、壹加零及俏芙蓉系列产品。刘谋彩坚持传统工艺手工酿造湖之酒,产品独具风味。刚完成糖化的鲜嫩湖之酒,已呈乳黄色,香甜如蜜。刘谋彩酒厂生产的湖子酒有3种:一是原生态湖子酒,包含酒糟和酒液;二是用传统大型木榨压榨分离酒,倒入酒缸密封保存,进入熟化期,糖分转化成酒精,酒度提高,香味浓郁;三是装入酒坛中密封酿制,一年后变成陈酿湖之酒,不加任何防腐剂,可长期贮存。2014年,刘谋彩“湖之酒酿制技艺”列入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刘谋彩被评为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陈先枢)

▲回雁峰酒业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湖南雁峰酒业有限公司。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衡阳回雁峰酿酒总厂。衡阳坐守五岳,独秀衡山之南,汲聚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灵气。回雁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享誉千年的贡酒“醽醁酒”即产于回雁峰下。清末民初,衡阳城内已有酿酒作坊179家,每年产酒达32600担,酒肆遍及大街小巷。雁峰酒业拥有“镇厂三宝”。其一,老窖池群。1957年,雁峰酒创建者在周家坳河滩挖出第一锄用于建造窖池的黄泥,惊现数十年前建造的窖池,数量达126口。2009年,雁峰酒老窖池群被列为衡阳市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单位。其二,古法酿艺。酿造工艺起源于清末民初,靠言传身教而代代相传。2009年,雁峰酒酿造工艺列入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三,地下酒窖。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雁峰地下酒窖,是一座天然藏酒宝库,常年恒温恒湿,在三湘白酒界首屈一指,成为雁峰酒业酿造顶级名酒——“雁峰原浆封坛酒”的基因。(陈先枢)

常德

▲清真复和楼

▲黄宪记面馆、黄珍记粉馆

黄宪记面馆位于大西门,招牌粉为“小坨牛肉粉”。黄珍记粉馆位于东门,招牌粉为“清炖牛肉粉”。常德米粉之所以备受青睐,一是米粉洁白、圆而细长,形如龙须,象征吉祥,如米粉般团团圆圆、细水流长;二是米粉食用方便,经济实惠,买回后只要用开水烫热,加上作料即可食用。两店油码均坚持回族特色,有牛肉丝、牛杂、羊肉片、卤蛋、羊肚片、鸡丝、鸭条、卤汁、三鲜、炖牛肉、牛排、牛筋、红烧牛肉等10多种。米粉烫后装碗,调以各种作料,再盖上油码。尤以红烧牛肉油码最为著名。该码选用上等半瘦半肥牛肉,漂清血水,切成小方块,放在钵中,再加入由公丁、母丁、山奈、花椒、桂皮等l0多种香料配制的香料包,小火烧煮。牛肉油码既保持了牛肉的原汁原味,又增添了各种香味,与米粉一起食用,香气四溢,回味悠长。(陈先枢)

▲新合楼

▲刘聋子牛肉粉馆

▲武陵酒业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常德古称“武陵”,先秦时已有“元月元目饮春酒”的习俗。五代,以崔氏酒家所产之酒闻名,诗云:“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1952年,常德酒厂在崔家酒坊旧址建成,所产酒谓之“武陵酒”。1994年常德酒厂改制,2004年改为今名。武陵酒历经三代传承。创始人鲍沛生是国家级酿酒专家、评酒大师,20世纪70年代创制酱香型武陵酒;第二代传承人邹同益,传承武陵酒酿造工艺,将武陵酒从年产50吨扩大到千吨规模。现任传承人为首届“常德工匠”王于广,从事酿酒工艺31年。至2018年,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一家产品系列化、包装系列化、生产标准化的大型酒类生产企业;产品涵盖酱香、浓香、兼香三大领域。酱香武陵酒有武陵上酱、武陵中酱、武陵少酱;浓香型为武陵洞庭春色系列;兼香型为武陵芙蓉国色系列。(陈先枢)

▲德山酒业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湖南德山酒业营销有限公司。常德德山是古代圣贤善卷归隐之地,气候环境适合酿酒。相传清乾隆皇帝品尝过大臣送的德山美酒,又听到善卷的故事后,大为欣喜,称赞道:“此酒堪比宫中御用贡酒,此人更是无愧为帝者师。”题下“真谛总涵华海露,慈光长仰德山云”的御笔墨宝。德山酒业作为常德古法酿酒技艺之集大成者,传承百年古法酿造技艺,包括引水、选料、制曲、发酵、储存等,上百道工序均属手工技艺,仅在师徒间口耳相授。德山酒酿造水源来自德山地下,脉承沅江秀水,明如镜,甘如露,清如冰,碧如玉,被誉为“泉如湛露胜天浆”。1952年,由马万隆糟坊牵头,常德72家糟坊合营,建立湖南省酿酒总厂常德分厂。1959年试制出浓香型白酒,定名“德山大曲”。1980年注册“德山牌”商标。主要产品有御品德山、秘藏德山、德山大曲、滴水洞。2007年完成改制,定为今名,全面改造了“德山酒古法酿造技艺”发酵窖池群,以及手工晾糟、小甑吊酒、中高温曲发酵等传统生产工艺。2012年,德山酒古法酿造技艺列入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陈先枢)

▲春华轩粉馆

湖南老字号。隶属于汉寿县春华轩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春华轩创办于清光绪年间,传统产品为常德炒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邻邑人刘松樵来龙阳(今汉寿)学粉艺,二十九年(1903)与人合开“泰云仙”,烹销米粉兼菜点。清宣统二年(1910),刘独立经营店面,请书法名人高晓兰题名“春华轩粉馆”。秉承“料必优、工必精”的原则,产品配方独特,粉韧汤鲜,炒粉肉丝细嫩、气味香浓,汤粉油码丰富,回味悠长。1956年公私合营。1966年更名为“红旗粉馆”。改革开放之初恢复老牌号,更名为“春华轩酒楼”。开设传统米粉厅,推出地方小吃数十种,其中酱汁粉、牛肉粉最受欢迎。2002年改制,成立汉寿县春华轩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春华轩在汉寿县城南商贸新区新建集甲鱼美食、烹饪研究、传统美食、文化演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五星级酒店及甲鱼文化展示中心。2013年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厨师节,获两项金奖;2014年参加第九届湘菜美食文化节,获金牌招牌菜奖。(陈先枢)

▲雨花天大酒店

▲泰和合茶号

▲古洞春茶业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湖南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卢全武创立的“卢氏茶行”。卢全武传人卢万俊在湘西武陵、雪峰山脉的桃源县太平铺乡上陆家冲洞溪,发现一株野生大叶茶树单株,其叶最长达21厘米,最宽15厘米,世间少见。茶树年年只开花不结果,繁育成为难题。在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无性扦插方法,成功繁育出无性良种“桃源野生大叶茶”,改写湖南茶史。1989年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1992年湖南省科委立项开发。古洞春茶业有限公司是集茶叶科研、良种繁育、茶叶种植、新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茶叶种植基地11000亩,拥有绿茶、红茶、黑茶、特种茶四条生产线。“古洞春”牌茶叶以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等)、淡雅的色泽(绿茶嫩绿、红茶红艳等)、特别的风味(香高长、回甘美)、健康的功能(提神醒脑、止渴等)而独树一帜。中外茶学专家赞其“形赛龙井,香高碧螺,味斗毛峰”。(陈先枢)

▲义哥清真牛肉

湖南老字号。常德市义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主打品牌。公司位于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由民营企业家翦凝义创办。该地翦姓始祖系维吾尔人哈勒·八十。因开疆扩土功有功,明太祖朱元璋赐姓翦,并晋封哈勒·八十为“镇南定国将军”,把守湖、广、云、贵一带。翦氏鼻祖在枫树设“哈旗营”,其后裔率领的伊斯兰军队在常德、桃源一带落籍定居。清乾隆年间,号称“义哥”的翦山胜、翦山学兄弟先后在枫树口和常德东门首创“清真釜牛肉”。釜,蜜罐也。此后,翦华润、翦敦政、翦焕南几代人都在常德东门、许家桥、汉寿、益阳等地专营清真釜牛肉。清道光年间,翦友明、翦万年制作的清真釜牛肉、清真红烧牛肉,除在常德畅销外,还流入黔阳、桑植、龙山,延至湖北汉口。1958年,哈勒·八十的后裔、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北京听取家乡情况后,建议回维大队办一家清真牛肉加工厂。回维大队牛肉加工厂应运而生。1979年后,翦山胜第7代孙翦凝义成为民营清真牛肉食品厂领头人,将企业取名桃源县义哥清真牛肉食品厂,以“义哥”头像注册商标。产品在传统清真牛肉的基础上注入了绿色、富硒等元素,改进烹饪工艺。1986年列入人民大会堂专用产品。“义哥”商标为湖南省著名商标。(陈先枢)

▲洞仙酒家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常德洞仙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位于常德市桃源县。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常德府桃源县澄溪乡(今桃花源桃花村)17岁青年万文富,在桃源山下的驿道(今319国道)附近一处山洞开门店,始称“饭铺”,应路人餐饮之需。山洞凉风习习,他将瓜果蔬菜储藏于洞内,得以保鲜。往返驿道的商贾相邀到店里吃“洞鲜”。店铺位于道教圣地桃川宫下,人们以为店主修得仙道,能够长期保鲜食物,故称他为“洞仙”,“饭铺”改名“洞仙酒家”。1933年万文富年近半百,将酒家交给儿子万运周经营。1966年洞仙酒家停止经营,酒店被用作大队加工厂。1978年,洞仙酒家第4代传人万建国接过衣钵,重新开张。万建国继承祖宗的“鲜”字原则,不断研发优质鲜味。2015年创建的“小山有位”即洞仙旗下极具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餐厅招牌菜“小山鸡”肉质鲜美,口感饱满,营养丰富,广受好评。百年过去,洞仙酒家已从5张桌子的小饭铺发展为拥有15家分店、日客流量2000人、年营业额过亿元的餐饮集团。(陈先枢)

▲王饺儿卤腊菜

湖南老字号。王饺儿食品工业公司主打品牌。据传,东汉末年曹操与刘备在湖北当阳决战,刘备败退至唐县(今安乡)。士兵发现王富贵开的酒店,最喜欢他的饺儿(馄饨)和卤腊菜。“王饺儿”和“王卤腊”的名气渐渐传开。“王饺儿”食品几经沉浮,传到王清元这一代时,已失去历史辉煌,但技艺尚在。20世纪60年代初,王清元在安乡城关镇大街小巷挑担叫卖,随后开办了庆陵斋大酒店。80年代初与肖昌武合作,创立“王饺儿食品工业公司”。在祖传烹制秘方基础上,开发出风干酱板鱼、酱板鸭肉、风味豆干、精制风味蔬菜四大系列50多个品种。2003年,公司在六家渡征地80亩,兴建了标准厂房和原料储存基地,与农民签订上千亩的原材料种养合同,陆续引进现代先进设备,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王饺儿”产品由此畅销国内外市场。2010年,传承人肖昌武当选为“全国第七届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3年注册“王饺儿”商标。(陈先枢)

▲谢老头擂茶

▲剪家溪豆腐

湖南老字号。常德市剪家溪豆制品有限公司主打品牌。现任总经理杨国华的高祖父在民国时期就开始在所办的杨家客栈制作豆腐,小有名气。20世纪50年代,杨国华的祖父杨有礼与杨玉山在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中巷口合开剪家溪豆腐坊。1959年,剪家溪豆腐坊划归公社,l970年并入公社综合加工厂。1988年豆腐市场放开,剪市豆腐遍地开花。当地民谣云:“桃源的酒,陬市的糖,剪家溪豆腐像城墙。”又有诗赞曰:“剪市豆腐四四方,白白嫩嫩水汪汪,圆润坚韧味醇正,营养可口美名扬。”2014年杨国华返乡,创办常德市剪家溪豆制品有限公司,新建剪家溪大饭店,注册“剪家溪”商标。公司招牌产品水豆腐,得益于剪家溪水质优异、黄豆富硒。在独特的生产工艺基础上,用葡萄糖酸内酯代替传统石膏和卤水,豆腐更加细嫩,营养价值更高。公司产品还有油豆腐、千张、腐竹、炸豆腐、五香豆腐干、腊豆腐、豆腐乳、花粉豆浆晶、臭豆腐、霉豆渣等豆制品。(陈先枢)

益阳

▲湘益茯茶

湖南老字号。湖南省益阳茶厂有限公司的品牌字号。益阳茶厂创建于1958年,主要产品为“湘益”牌系列茯砖茶,年生产能力2万吨,年均产销量l.2万吨以上,其中边销茶产销量占全国总量的l/4。公司传承金花工艺,金花茯砖茶汤色红亮,菌花飘香。金花茯茶形在茯砖,神在金花,美在汤色。通过发花工艺,培养出“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含4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益阳茶厂拥有60年历史的金花酵库,在不间断的茯茶生产中,一直以“金花酵库”为加工技艺。“金花酵库”中有着丰富的有益微生物菌种,“金花”繁衍指数、工艺指标、温度参数、发酵环境的稳定性,奠定了湘益茯茶纯正、不可复制的品质基础,是成就湘益茯茶品质的核心技术所在。“湘益”屡获“中国茶叶名牌”“湖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中国(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等称号。2008年,“湘益”品牌茯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陈先枢)

▲青松皮蛋

湖南老字号。益阳市青松食品有限公司(原益阳市青松食品总厂、益阳市青松皮蛋厂)的品牌字号。青松皮蛋厂始建于1936年,1952年转为国有商办食品工业企业。“青松”牌无铅松花皮蛋、红心朱砂咸蛋以其营养丰富、细嫩鲜美、清凉爽口、余味悠长的特点和稳定的品质,深消费者喜爱。青松皮蛋创始人为杨丙生。杨丙生(1915—1990),益阳县新桥河镇杨林坳人,在三兄妹中排行老大。杨母早逝,随父做篾货维持生计。1933年为躲壮丁,杨父带杨丙生逃至益阳青龙洲。洲上近百户农家以种菜、养鸭、加工作坊为生,有一郭氏蛋坊,郭氏无子,见杨家父子流落到此,便收留之,将杨丙生收为继子。从此杨丙生步入皮蛋加工行业。至2018年公司年生产能力为8000万至l亿枚之间,年产值l亿元。培育了大批人才,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其产品先后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新技术新产品科技创新金奖”“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等荣誉。“青松”商标获评湖南省著名商标。(陈先枢)

▲白沙溪茶厂

▲永泰福茶号

▲晋丰厚茶行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湖南省安化县晋丰厚茶行有限公司。前身是“晋丰厚茶号”,始创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由山西榆次巨商常氏家族与湖南安化晋丰厚第6代传人谌小丰先祖谌孝景联合创办。生意全盛时曾拥有4个茶行、5个字号(晋丰厚、宝聚兴、诚记、兴隆茂、利和川)。创建伊始,即以黑毛茶为原料,加工成花卷(千两茶)、砖茶等产品。20世纪80年代,砖茶产量占全国边销茶总量的1/12。2007年,晋丰厚茶行的金花千两茶在东莞茶文化节获“茶王”奖;2008年,金花千两茶研制与开发技术获安化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9年,成功研制出金花天字号系列散茶产品,即“天成”“天尊”“天骄”,突破了黑茶散茶不能发花的瓶颈。2013年,晋丰厚金花千两茶制作技艺列入安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陈先枢)

▲百年茂记茶业

湖南老字号。安化百年茂记茶业有限公司主打品牌。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湖南安化茶叶世家、茶商会会长张茂林秉承“茶者仁寿,厚德载福”的祖训,以家族经营的“茂记”“德记“和生福”“顺兴福”和“同人昌红茶”五大茶号为基础,创立“茂记茶庄”。产品远销西北边疆和俄罗斯等国。20世纪80年代,“茂记”第四代传人张剑承成立安化“百年茂记茶行”,扎根安化黑茶原产地百选茶村,栽培种植优质茶树,收购贮藏优质本地原叶,坚守祖辈传统技法,精工细作。2013年注册成立安化“百年茂记茶业有限公司”。公司除拥有“百年茂记”老字号品牌外,还拥有“同人昌红茶庄”知名商标,及“百选茶村”“千两月光”“娘亲茶”3个子品牌。2016年,其制作工艺列入湖南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陈先枢)

▲南洲酒业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湖南南洲酒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国营湖南南县酒厂曲酒分厂。地处南县南洲镇兴盛西路。其起源可追溯到南县建南蛋酒厂生产的大曲酒。建南蛋酒厂始建于1952年,1961年更名为南县酒厂。1962年派生产能手前往贵州学习“茅台”酒技术,回厂后反复试验,生产出60度浓香型大曲酒,l975年定名为“南洲大曲”。1980年在小河堰村建曲酒车间,以南县酒厂曲酒分厂名义生产、经营曲酒。l981年成立“湖南省南县南洲大曲酒厂”,注册使用“南洲”商标。湖南省食品公司1981年发文,对南洲大曲评语为:“窖香带酱香,香气幽雅,味甜爽口,回味较长,稍辣微涩。”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经历破产重组、国企改制、资产重组,厂名不断变更,但一直将打造南洲白酒品牌作为方向,并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内在品质,将南洲品牌传承至今。(陈先枢)

岳阳

▲十三村酱菜

湖南老字号。“十三村酱菜”为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申报“湖南老字号”的品牌字号。生产工艺源远流长,相传为三国时期名将黄盖初创。1894年,临湘人陈四海对传统制作技艺进行改良,发明新的制作秘方,创办十三村酱菜作坊。制作技艺沿用湘北民间传统手工生产方式,从蔬菜种植到祖传的制作方法以及土法窖藏各环节,均为原生态方法。工艺流程概括为“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特别是腌制中的泥土埋藏法,提升了原生态品质,口味独特。口感以湖湘人喜爱的偏辣为主,综合了川味的麻辣、北方风味的甜酸,形成自成一体的辣中有麻、麻中有酸、酸中有甜的独特风味。1943年,陈四海长子陈文林作为第二代传承人,逐步改进制作方法,以适应工厂化生产,生产工艺和技术得以成型。1955年公私合营,改名临湘酱菜厂。1970年并入蔬菜公司,将厂址从黄盖湖迁至县城。2003年企业改制,合并为临湘市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成为民营独资企业,改为今名。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包括香神豆瓣酱、香神腐乳、古窖青油榨菜丝、精制剁辣椒、五香酱干等50多个品种。(陈先枢)

▲屈原酒业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湖南屈原酒业有限公司。位于汨罗市汨罗江北岸屈子祠镇。前身为1966年创建的国营汨罗县酒厂。相传,屈原放逐沅湘时,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生活多年。此地名泉“龙涎”长年水流不息,形成瀑布。屈原住宅常年笼罩于飞泉微液之中,石窖中贮存的大米经“龙涎”滋润后发酵,转化成香甜可口的美酒。屈原取名“玉液琼浆”。古罗城一位酒肆老板知道此事,用“龙涎”泉水酿酒,渐成规模。屈原投江殉国后,楚人将“玉液琼浆”更名为“屈原酒”。1995年,国营汨罗县酒厂以大曲车间为基础,成立汨罗市酿酒总厂。1997年改制,成立湖南湘华屈原酒酿造有限公司。2008年改为今名,新建屈原酒生态酿造园,年产浓香型白酒1500吨。“屈原”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陈先枢)

郴州

▲赵子龙酒业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郴州赵子龙酒业有限公司。“赵子龙”商标于1952年由桂阳县县属企业赵子龙酒厂开始使用。赵子龙即三国名将赵云,曾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备受桂阳百姓尊敬。公司位于桂阳县余田生态园,2011年注册,主要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黄酒和酿造露酒。申请了数十个国家专利,多次获“专利奖”及“郴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研发的健康红曲酿造酒,独具特色,有降“三高”的保健功效,2015年获“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金奖”,2016年获“郴州市农博会金奖”。企业2017年获“郴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陈先枢)

▲倒缸酒厂

湖南老字号。位于嘉禾县珠泉镇。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嘉禾酒厂。倒缸酒是嘉禾民间传统名酒,属甜型黄酒类。色泽棕黄,清澈透明,陈香浓郁,醇香味正,甜酸适口,具有滋补养身、强身健体的功效。当地民谚说“嘉禾倒缸酒,醉脚不醉头”。萧克上将饮此酒后,挥笔题写“水是家乡甜,酒是倒缸好”。1997年,嘉禾酒厂改制为嘉禾县南霸酒业有限公司。2005年,曹茂盛买断嘉禾酒厂资产和品牌。2008年,倒缸酒被评为郴州首届农产品展销暨年货交易会“最畅销产品”。2014年注册成立嘉禾县倒缸酒厂。年生产能力400多吨。2015年被评为第六届湘鄂赣渝闽桂酿酒行业质量检评“优质产品金奖”,2017年被评为“郴州市十大农产品知名品牌”。(陈先枢)

永州

▲裕顺和异蛇酒

湖南老字号。“裕顺和异蛇酒”为永州市异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品牌字号。公司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异蛇山庄,成立于1996年。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裕顺和异蛇酒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蒋明泰在零陵大西门开了家裕顺和药铺,专门从事异蛇饮片和其他中药饮片的加工、销售。1918年,蒋明泰治好湖南督军谭延闿严重的湿疹,谭公亲笔题字写下“裕顺和”三个大字。1919年,蒋明泰门生郭太明,协助蒋明泰拓展业务,把店堂建成200多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楼阁。蒋明泰膝下无儿无女,便收郭太明为义子,并将祖传医药良方悉数传给郭太明。1944年,日军犯境,“裕顺和”遭到严重毁损。太明将异蛇饮片加工配方传给儿子郭三益。l992年,郭三益将异蛇饮片加工配方交给儿媳,即今永州市异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群英的手上。20世纪90年代初,谭群英在郭三益的指导支持下,办起了小酒坊,沿用“裕顺和”祖方酿制异蛇酒,窖藏一年以上,酒香醇和。公司今生产“裕顺和”牌异蛇酒系列;“裕顺和”牌泡酒料;及“柳宗元”牌异蛇王酒、异蛇鞭酒系列等产品。其异蛇王酒、异蛇鞭酒酿泡技艺被列入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陈先枢)

邵阳

▲同德酱园

▲南门口米粉店

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武冈市水南桥,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店铺在横跨资水的水南桥桥头。该店米粉以粗细均匀、柔中有韧、色泽洁白透红、香甜可口而闻名,成为外地游客下榻武冈后第一样想要寻觅的食物。水南桥的米粉是现制现做,绝不久存久放。制作工艺必须一环扣一环,任何环节都不得删减。米粉的主要原料选用一级中稻米,制作前提前几天对大米进行浸泡。出缸后洗净磨成细腻的米浆,再滤干,然后加以生熟配料,搅拌人榨,变成粉条。粉条从榨机出来后,直接流入沸水锅内沸煮,再捞人清水中漂洗冷却。烹制时,先一碗一碗地将米粉用沸水浇烫两次,使米粉由凉变热,然后再以油烫水浇烫一次,让油腻一步一步穿透米粉的本质。此道工序完成后,就要将熟猪油、肉茸、辣酱、酱油、腐乳、味精、葱花、香菜等八样称为“八锦”的盖码进行现炒。炒码也必须一份一份进行,不得混炒,无一疏漏。(陈先枢)

▲邵阳大曲

湖南老字号。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主打品牌。公司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邵阳市酒厂。公司产品“邵阳大曲“开口笑”“湘窖”“要情”等品牌,各具特色,有口皆碑。邵阳大曲是1958年推出的白酒品牌,是湘酒最早的名酒之一。2003年企业改制,由华泽集团(现更名为金东集团)整合并购,改为今名。是湖南省最大的酿酒企业,位于邵阳市北塔区江北工业园的湘窖酒业生态文化酿酒城,占地1700多亩。设有生态叠泉、湘窖体验馆、酿酒车间、鎏金岁月、天下粮仓、曲水流觞、曹婆古井、万吨酒库、开心广场等游览点,融园林、生态、环保和工业旅游为一体,有“中国醉美白酒厂”之称。酿酒城内有一口曹婆古井,井水源于资水与邵水交汇的状元沙洲。相传古时有一曹姓女,丈夫早亡,儿子年幼,流落到宝庆城郊的一座破庙里。一个老叫花救了母子俩,并帮助曹女在井旁开了一家酒坊,经老叫花点化,井水竟有了酒香。曹女用此井水煮酒蒸酒,越发酒香四溢,这口井便叫“曹婆井”。公司新建“湘窖”长10米、宽8米、高2.4米,总容量200立方米,一次可投入粮食30吨,产酒10吨,是国内最大的发酵窖池,被誉为“天下第一窖”。(陈先枢)

▲小塘麻鸭

湖南老字号。湖南呱呱叫食品有限公司品牌字号。公司位于新邵县小塘镇,从事肉制品、蔬菜产品加工及销售。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小塘麻鸭生产合作社,以本土小塘麻鸭为原料。2010年,小塘镇养鸭大户谢强注册“小塘麻鸭”商标。2012年,返乡创业的孙培红成立湖南呱呱叫食品有限公司,买断“小塘麻鸭”商标,安排村民田间放养,养够72天才回收。卤制麻鸭的香料经反复调配,具有独特味道。公司还引进食品加工设备和技术,研发出五大系列产品,以鲜、香、辣、腊为主要特色。2017年获“邵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陈先枢)

娄底

▲永丰辣酱

▲朱紫桂茶庄

▲富田桥豆腐

湖南老字号。“富田桥豆腐”为娄底涟源市荷塘镇富田桥村游浆豆制品行业协会申报的公共品牌字号。富田桥游浆豆腐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一般的豆腐都是以石膏点制而成,而富田桥豆腐在制作上采取游浆方法,无需石膏作添加剂,也能形成豆腐。这其实得益于当地的一口水井,该井的井水天然含卤,可替代传统的石膏点浆之功效,所制豆腐清香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极高,色香味都别具一格。富田桥豆腐以曾氏豆腐最为有名。曾有元是曾氏豆腐第13代传人,他介绍,曾氏游浆豆腐须经择豆、浸豆、磨豆、过滤、煮浆、游浆、王糖膏煮豆腐等15道工序,关键工序就是“游浆”。“游浆”就是以游成浆,用勺子在锅里慢慢搅动,待豆浆凝聚成絮状后,沥干成形、成块,即成游浆豆腐。要让一锅豆浆形成豆腐,就要游浆500转以上。有经验的游浆师傅会根据气候节令的变化等来控制游浆的速度,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富田桥游浆豆腐今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工艺列入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陈先枢)

▲曾泰顺豆腐

▲白溪豆腐

湖南老字号。白溪豆腐组织协会申报的公共品牌字号。白溪原是一片白沙洲。1979年白溪食品厂成立,是娄底地区乡镇企业局和县轻工局重点扶植单位,产品有豆奶晶、豆浆粉、鸡汁五香豆干、麻辣五香豆干等。2004年,企业家高红霞的白溪食品有限公司逐渐发展,出产的“新白牌”系列豆制品,在2006年湖南第八届国际农博会上获金奖。白溪镇又陆续发展了腾飞食品有限公司、曾姐农产品有限公司、白溪水磨豆制品有限公司、顺意食品有限公司等九家规模豆制品加工企业,2016年获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农产品金奖。2018年,白溪豆腐被新化县作为“一县一品”正式推出。(陈先枢)

怀化

▲大观楼

始建于民国初年,不仅在洪江很有名声,而且在湘西和黔东各县都驰名遐迩。虽经两度改牌换主,但始终保持优良经营作风和高超烹调技艺,赢得赞誉。其前身是益顺楼,由秦大恩和林海清合伙,经营面点、小吃;由于品种多、花色新、味道美,风味独特,生意逐渐兴旺。秦大恩从小钻研烹调技艺,是洪江著名的油白两案厨师,人称秦太师。他不但油白两案技艺高超,而且南北口味、各类佳肴和川湘两莱都是拿手好戏。抗日战争时期,大观楼是洪江著名酒家之一,总是承办以鱼翅、燕窝、鱼肚、海参等山珍海味为主的高级宴席。名酒名点,应有尽有;花色品种多,烹调技术精湛;用料考究,调味多样。在烹调方法上,烧、烤、煎、炒、煨、炮、炸、溜、蒸、焖等,样样俱全;在品味上,色、香、味、形,各具特色。江西帮油号、银行界以及高官富贾经常光临该楼。该楼还与西帮洪油业、万寿宫建立了承包酒席的联系,特别是万寿宫经常演戏,摆酒设宴,全由大观楼包揽。后由彭庆轩胞侄彭建堂个人承顶,既缺乏资金,又无技术,于50年代初停业。(陈先枢)

▲锦江泉酒业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红米酒店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几代人都是凤凰出名的酿酒师。该酒之名气得益于祖传工艺和秘方。采用纯粮食酿造,立足当地民族习惯,特制坛酒,某些制作苗家腊味的秘方也用于酿酒,以口味绵醇,不上头、不干口而闻名,习称家造酒。湘西有酿酒的传统,旧志载:“七月初七是农村采酒曲的日子,这日要将山上的艾蒿和书贝草(贝母)等采集齐全,将麦子推成瓣,采成曲块任其自然发酵,用于冬季配制黄酒用。凤凰红米酒根据配料及酿制工艺不同,分为黄酒、糖酒、清酒、稠酒等多种。米酒具有黄米的米香味,色泽黄亮,酸甜适口,曲香悠长,营养丰富,消腻暖胃,老少咸宜。多于冷天制作。可作药引及料酒。婚嫁宴席上,米酒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先上米酒,再上烧酒。而凤凰红的系列米酒里面,又以糯米酒最为出名。糯米酒以糯米为主要成份,还加入红枣、蜜枣、枸杞子、党参等,采用祖传的工艺,经3至5天酿制出来。颜色碧绿,蜜香浓郁,入口甜美,滋阴补肾。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汤清,颜色碧绿,蜜香浓郁,入口甜美,浓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今成为凤凰古城著名的旅游产品。(陈先枢)

▲河溪香醋

湖南老字号。湘西弘湘醋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字号。公司前身为建于1956年的国营河溪醋厂,位于吉首市河溪古镇。河溪古镇地处独特的红岩地质带,水质属碳酸盐或硅酸盐型,富含硒等矿物元素,气候温和潮湿,为香醋生产提供了先天条件。据载,清嘉庆二年(1797),河溪香醋即列为朝廷贡品。河溪香醋沿用原始古法酿造,在阳历7月至9月间,选用优质富硒大米,兑以当地“狮子山”矿泉水,采用蒸醋米制曲米。用本地特有的中草药叶铺置于平地,铺上篾垫,将经过浸泡、沥干、蒸煮的大米均匀地铺在篾垫上,再以中草药叶覆盖,自然接种制曲。在太阳下晒干,完成长达两年的液态发酵过程。经多重过滤,色泽天然、棕红透明、香气馥郁、爽口无涩、回味微甜,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保健物质。2012年,通过企业整合,河溪香醋酿造工艺和品牌字号转让至弘湘醋业。2015年获评湖南省著名商标。2017年获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产品金奖。(陈先枢)

▲英妹子茶业

湖南老字号。全称为湖南英妹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前身为清末李文典所创的“德明茶铺”。主营产品为“古丈毛尖”和“药茶丸”。药茶丸系用鲜叶经揉捻、做形、晾干制作出的红茶。1961年,德明茶铺迁至古丈坪(今古丈县)后街。李文典之子李德明继承父业,经营“德明茶铺”。2008年,80多岁的李德明将“德明茶铺”传给外孙龙自刚。龙自刚注册成立湖南英妹子茶业科技公司,成为“德明茶铺”的第三代传承人。还将原“德明茶铺”商号注册成“英妹子”商标,“德明茶铺”的老店保留作为“英妹子”文化展厅。公司今生产英妹子“古丈毛尖”、英妹子“工夫红茶”、英妹子“红砖茶”三大系列茶品,相继注册“英妹子”“黄金红”“尖尖翠”“梳头溪”“湘西壹号”“学明哥”商标。“英妹子”商标获评湖南省著名商标。(陈先枢)

▲洗车河霉豆腐

湖南老字号。龙山县刘大姐土家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品牌字号。公司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洗车河古镇。刘家霉豆腐发源于1928年,以香辣著称,秘方代代相传,产品销至常德、汉口一带。20世纪50年代,刘家将手艺传给儿媳兰翠玉。2002年,刘金霞接过母亲兰翠玉的手艺,注册“龙山县洗车河刘氏食品厂”。2003年注册“洗车河”商标。2013年成立龙山县刘大姐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达500吨。洗车河霉豆腐制作工艺复杂,经选料、浸泡、清洗、磨浆、滤浆、压榨、切坯、摊凉、上架、前期发酵、腌制、后期发酵等几十道工序,环环相扣。2009年,洗车河霉豆腐制作技艺列入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洗车河”商标获评“湖南省著名商标”;2016年,冼车河霉豆腐获中国(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陈先枢)

张家界

▲百根冰酒

湖南老字号。张家界惊梦酒业食品有限公司品牌字号。公司位于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脉、澧水源头,山清水秀。境内没有重工业,加上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为白酒酿造提供了优越环境。距桑植县城80公里的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1700余种药用植物,是全国三大“国药库”之一。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百根冰酒取材于武陵山多种植物根茎,包括人参、生黄芪、当归、熟地等百余种,适时采挖,洗净切块(条),晒干(或烘干)、炮制。具有“味甘清凉、饮不口干、醉不上头”的特点。1939年,著名中医师陈策勋创百根冰酒坊,汇聚各大中药师和酿酒师,沿用古方技艺,生产百根冰饮疗两用酒,产品远销上海、广州、香港等地,1941年获得“国府159号陆、海、空军褒状”。蒋介石题词:“平战必备,起死回生。”张治中、何应钦等也纷纷题词。百根冰酒传承人谷菊秋女士所创的惊梦酒业食品有限公司,依托丰富的楠竹资源,潜心开发研制百根冰竹筒酒系列产品,以白族传统手工酿制秘法,辅以洞藏。实现了酒文化、食文化、竹文化、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张家界市旅游标志性产品。(陈先枢)

THE END
1.全方位解析:卖茶叶必备技巧与营销策略,提升销量与客户满意度茶商要依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定制茶叶、提供茶叶养生建议等,让客户感受到专属服务。 卖茶叶要想提升销量和客户满意度茶商需要掌握多种技巧和策略。从理解茶叶品种、关注客户需求,到优化购物体验、培养忠实客户,每一个环节都至关要紧。只有全方位提升茶叶销售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baiye/teawh/32217.html
2.茶叶店经营攻略:吸引顾客,提升销售!茶叶店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美味的茶饮,还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然而,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吸引更多顾客并提升销售额并非易事。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经营攻略,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提供优质产品 作为一家茶叶店,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优质的产品。选择高品质、新鲜度高https://www.coffee.cn/tea/post/140834.html
3.茶叶怎样卖给酒店茶叶卖给酒店方法: 1,多去酒店推销,带着自己的茶叶,带着你的方案,带着利润表等一系列东西,一定要让酒店觉得利润很大,能合作,他们才会买。 2,如果酒店不买的话,也可以选择铺货的方式,就是把茶叶留在每个房间,有客人喝了才结算钱,当然酒店也要有利益可图。爱问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p99fR1O2Y5.html
4.中秋节活动策划热门3、速度汇通竞争优势得到巩固和完善,促进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业务,收费收入和水平同期增加的历史; 中秋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在布置方面不能另类和实在要以大众化,以喜庆方式为主,以红为主,大厅及门口五,有奖问答:准备有关茶的相关问题,现场提问,答对的有奖品(奖品待定,建议用重茶的茶叶) https://www.wenshubang.com/cehuashu/2663703.html
5.苏州娇古苏绣艺术品有限公司苏州娇古苏绣艺术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苏绣礼品生产,苏州刺绣批发,苏绣装饰画,苏绣精品定做,苏州双面绣,大型苏绣屏风制作的品牌苏绣企业。致力于以手工的心灵艺术打造中国苏绣知名品牌!http://www.gooogu.com/
6.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96)(2)可在杯中放入一片柠檬片,增加其口感。 (五)嗜好饮料 嗜好饮料共同点就是都含有咖啡因,常见的鸡尾酒廊通常位于酒店大厅附近,或是大厅的延伸或是利用大厅周围的空间,一般没有 墙壁将其与大厅隔断。4.宴会酒吧 宴会酒吧的业务特点是营业时间较短,客人集中,营业量大,服务速度相对要求快,它 通常要求https://doc.mbalib.com/view/d6056c7005ad5b102627b39e0fd814e0.html
7.365共富联盟开化龙顶"三茶融合"创新园项目(一期)目前,开化现有茶园面积达到 12.5 万亩,2022 年全年茶叶产量 3314 吨, 产值 13.34 亿元,同比增加 2.9延伸发展茶研学,茶团建,茶乡游,茶疗康养等业务,帮助茶企业和 茶农增收,提升茶产业就业人员数量,从而茶康养度假酒店,茶文化影视 基地,安吉白茶博物馆,茶叶品种资源库等五大区块组成,打造了集安吉白 茶https://jyzx.ggzy.qz.gov.cn/TPFrame/downAttachAction.action?cmd=download&AttachGuid=04be05a1-75f1-4d9e-9a22-d4ad87108285
8.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旅游景点一、建设背景与意义河源梧桐山..贵阳娱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顺德图书馆..高弟街.鼓浪屿旅游价格.呼兰浩特..佟二堡在哪..taste超市..全国5a级景区崇明市.荷兰签证..广东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瑙鲁旅游..桦南天气预报.蔚县.厦门酒店.闵行体育公园常州嬉戏谷图片..天丰大酒店..加拿大总督.厦门同安蝴蝶谷.三河https://www.loghao.com/lvyou/xinxi/81/14297.html
9.万源土特产茶叶批发中心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万源土特产茶叶批发中心的详细情况及周边环境,城市吧提供丰富的相关信息,包括位置示意图、交通指引、词条、问答以及周边地址名录等,让您轻松规划行程。 同时,携程旅行为您提供万源土特产茶叶批发中心周边酒店预订服务,包括豪华酒店、精致客栈、舒适公寓、温馨民宿以及充满活力的青年旅社等多种住宿选择。https://dz.city8.com/gouwuguangchang/0615778_JUVKVX.html
10.吉隆坡旅游攻略马来西亚吉隆坡旅游攻略单轨火车 ( http://www.monorail.com.my ) 则连接 Brickfields 及蒂蒂旺莎 (Titiwangsa) ,并会驶经部份主要的酒店及大型购物商场 。 【火车站信息】 吉隆坡的中央火车站 ( http://www.stesensentral.com ). 是各主要铁路的中央枢纽,配合马来西亚 ( KTMB) 铁道公司 ( http://www.ktmb.com.my ) 的完善网https://www.wed114.cn/wiki/article_1483.html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早期旅美番禺华侨中,在事业方面较有成就者,有:黄天侣(1820年—?),番禺人,加省发现金矿时代赴美。初在金山大埠经商,创广生泰号办庄,经营进出口货业,黄天侣创办泰巽,并任总理,惟业务则由其子瑞朝主持,己则长驻旧金山,每年只赴加巡视一二次,以其全力经营广生泰办庄。有暇,则致力侨梓公益事业,曾历任旅美三http://zx.panyu.gd.cn/pyzx/wszld_d25q/201501/5DMDG2OUHDG3XJ9CH4BMYZMS4RTDNMM7.shtml
12.抗日奇侠2全集观看抗日奇侠第二部免费实况网【世界报资讯】三大运营商Q1日赚超四亿元,新兴业务增速放缓,5G套餐用户总数近12亿 2023-04-23 劳动者距退休不足5年 离职时工伤待遇递减吗? 时讯 2023-04-23 才艺表演_才艺表演|看点 2023-04-23 我国生态修复“负面清单”管控成效显著 2023-04-23 “五一”临近!这里,42家酒店承诺→ 2023-04-23 热门http://m.cqtimes.cn/news/redian/20230427/218076.html
13.大家都需要什么类型的异业合作,留下你们的需求!!!1、需求品牌赞助:酒类、饮品、生鲜、坚果、茶叶、电器、手机、油卡、流量、视频会员、茶叶、旅游、服装3、流量或媒体资源方可在APP上免费给予最高权限,可立马变现,不伤粉; 最想合作的企业类型: 1、为酒店及酒店相关产品或服务进行业务免费导流获客。 需要资源: 1、全国三星级以上的酒店连锁公司、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985881662&efid=n_X_nT86NO8NQOT7Z4gnvg
14.田园综合体100个盈利点和建设步骤凤凰网汽车【茶艺表演、茶氺服务、茶叶茶具出售,有茶叶基地的还可以组织游客采茶、制茶】 19.乡村KTV 【以大包厢为主,平时也可作为聚会、培训、会议用】 20.乡村酒吧 【面积不需要很大,关键要精致,也可做成清吧】 21.花园足浴 【微风吹来,花香沁鼻,在大自然中享受足浴】 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80403/11596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