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抄绘是提高设计能力一个有效的办法。通过抄绘,我们可以提升对设计语言理解,能够明白建筑大师的作品真正的精妙之处,同时也能直接提升手绘能力。
可能很多同学和笔者一样,最初接触抄绘这件事情觉得好像还蛮不错的,试过几个案例之后,觉得学的东西很零散,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感觉困惑,不知道要不要坚持这个方向。
我觉得世间道理都是相通的,归一的,我喜欢将未知事物类比已知的东西,以此来更好的理解我所面对的未知。
我将抄绘比作语文学习,学拼音,认字,背成语,这些是基础。基础掌握之后,某些时刻,你仍然会觉得难以用语言表达。我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你觉得难以用语言形容,是因为你没有努力去寻找契合它的表达。
到底是否所有的体会都可用语言表达我们先姑且不论,但是你一定有过“这个作家怎么就能表达出我想的那种感觉呢”的激动时刻。仿佛在偌大的语言之海里捕捉到了最能表达你此刻想法的那一句。
你阅读越来越多的人的文字,时不时被这样的句子所俘获,你一遍又一遍重复这句话,理解作者的同时,好像也在眼前把自己的想法勾勒了出来。下一次,当下一次出现类似情景,你情不自禁地用上了当初默念过无数遍的那句话。
好了,新技能get!
对我而言,语文——不只是高中学科的语文,而是更大的语言世界——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么多年,曾将许多美妙的句子收入囊中,也在不断搜寻更多精彩的表达,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看不到一滴水是怎样汇入河流,却最终能形成海洋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抄绘也是这样的,今天的案例只学到了一种坡屋顶的变形,那没关系,长此以往,这种积累自然会显现他的力量。或者,某一次做设计的时候,你会突然想起来这种做法,这就是收集的意义啊。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
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一本由跑步引出的随笔性质的作品。当然,其实“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句话简短一点就是“关于跑步”,但其实它不只关于跑步,虽然起于跑步,但是却像跟一位朋友谈论这个话题时所谈到的种种,是一个极其私人极其放松的过程。所以干脆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样一个动态过程来表达他要在书里呈现的东西。于是,你明白,哦,这本书大概是由从跑步这一点出发的成千上万条游离的线交织成的。
“Whatwetalkaboutwhenwetalkaboutxxx”的句式以及它所要表达的那种与某个主题若即若离的感觉我学到了,所以,今天的题目是“当我们谈抄绘时我们谈些什么”。我毫不犹豫打下这句话,自然而然地开始之后的文字,你也理解我将要说的是什么。不过,一千个人谈抄绘就有一千种方式,一千种观点,当然,这一点你也是看到题目就知道的。
写这些是因为,看到抄绘交流群时常沉寂,我们都曾经雄心勃勃的说要坚持抄绘,逆袭也好,更加提升也好,群里也时常有新的同学加入,最后真正抄绘的人又有多少呢。
这个是最强烈推荐的书籍,韩国出版的,我特别特别喜欢,就是太贵只能到图书馆借阅。
公众号虽然推送的案例都是谷德或者建筑学院的案例,可是我平时抄绘都是以书籍为主的。
(文尾有书籍链接)
Q.抄绘有什么好处吗?
R.我们要明白抄绘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提高个人专业素养,积累案例,在积累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建筑语言。
Q.大一小白,怎样准备抄绘呢?
R.如果你是刚接触抄绘的话,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制图规范,其次是找的案例可以是功能简单,建筑面积较小。可以考虑从独立住宅类入手。
Q.在哪找案例呢?
R.Archiname网站收纳了许多建筑类网址
Q.拿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案例,需要抄绘什么呢?
R.抄绘图纸:平立剖、总平面、分析图(自己YY即可)、项目信息等。有一定抄绘经验后
可以根据案例特点选择性抄绘。比如案例平面很普通,剖面却很精彩,就可以只画剖面。
也可以只记录构造、材质、形式。
总之记录你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好。
Q.不知道怎me分析案例、不会画分析图怎me办?
R.可以阅读入门书籍比如:《建筑空间组合论》《建筑语汇》《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等。
有了基础后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也可以学习别人是怎m画分析图的。
Q.能结合案例讲解一下吗?
R.当然可以!那我就细说3个经典建筑案例吧!
场地精神
密斯德国馆
建筑首先要倾听脚下的土地,对得起它所赖以存在的土地
学生很容易忽视场地这件事情,但是在建筑大师眼里场地是很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有许多优秀案例,如密斯德国馆
(技术与古典相结合的理想案例)
德国馆位置(红色地标处)
位置特点:德国馆靠近历史轴线,位置不偏不倚
处理手法1
密斯注意到了轴线上的广场和其他展览馆,以一种似是而非的对称性回应场地
处理手法2
密斯对如何到达德国馆场地,如何营造进入空间,到达后如何回应原来的建筑,如何呼应周边自然环境做出了解释
处理手法3
密斯通过建筑形态强调了景观的水平延展性,不同的建筑空间界定了不同景观
可见,大师们有着对场地的充分尊重
阿尔瓦多·西扎:最使我不安的是建筑中的浪费现象,无论是用材还是光
加西利亚现代艺术中心
位置:西班牙,圣地亚哥
用途:展览
结构:框架+剪力墙
楼层:二层+一层地下层
基地面积:2124sqm
建筑面积:4860sqm
(看到数据,应该思考如何处理这样的建筑,形成大体框架后,再去分析案例)
此建筑基底面积不大,但是使用面积要求大,
大师是如何做的呢?
1.建筑概述与平面
总平图,第一步分析:道路、原有建筑固有形体、绿化、广场等
各层平面图,平面能直接告诉我们功能、空间形态,组织方式、流线、门厅情况、尺度感等
02.分区与流线
特点:成熟且不矫揉造作
手法:交通空间(黄色)联系左右不同功能分区;首层两种功能、二层三种
展览流线:8字形流线,特点是无回头同时有连接
门厅-中部楼梯-二层展览-上部楼梯-一层展览-门厅
03.场地关系
谷歌地图解析场地
①建筑的形体和场地周边街道分别有平行关系,和北面场地中已有构筑物(花池)有延伸的关系~
②从老城区到城市的花园,新建建筑和已有老建筑形成三个层次的空间,层层递进推展开的空间秩序~
③转角收口,起空间的引导与暗示作用,将三个方向的人流引入展览馆~
④空间视野逐步扩大,最终引到城市花园,展览建筑成为住宅区和城市花园的过渡~
⑤垂直上,充分利用地形,减小土方量~
04.细节处理
①入口轻盈体块处理
②入口处理,三问三答
建筑实体与修道院呼应vs入口门庭的轻盈?
如何以同等的姿态(正入口)迎接场地三个方向的人流?
在顺畅的流线上如何欣赏到修道院的大门?
③空间的流动感·视觉的渗透性
空间特点:有限的、布置紧凑
技法:加大游览空间的流动感和渗透性,加大空间感受,如楼梯间的这个洞口
④空间的界定
吊顶手法界定空间,吊顶形成反射光,使光线柔和
05.抄绘步骤
①整体分析
②抄总平和各层平面(建议),剖面
③功能分区、门厅、功能组织等(顺序因人而异),不同颜色笔标记
06.抄绘法则
①硬分析,分析到梳理出逻辑来
②画草图×N+1次(→图示→漫游)
③查资料,平面、总平、剖面、照片、地图、文献、游记等等
④做笔记,将自己的笔记做成最好的课本,一定注意尺度的练习,记录的一定是图形+文字
学姐笔记生成过程:
“漫步空间”
柯布西耶的建筑
在他的作品VillaSavoye(萨伏伊别墅)中,坡道成为空间散步的主要通道。使用坡道,主要是为了在体验空间时,让人有漫步的感觉,使空间更具有沉浸性与情绪性。
给予丰富体验的建筑中包含坡道,对于柯布西耶来说应该是特别的。
“漫步空间”首次强调了人的行为介入,以此赋予空间以意义,称之为“建筑环境”或“场所”。
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朱苏大学图书馆(库哈斯)中“层”级空间的消解、劳力士中心(妹岛和世)中连续互动空间,其实都能追根溯源到柯布使用的“漫步空间”
“建筑应该被‘通过’和‘游历’”
第一步:案例分析
库鲁切特住宅
设计师:勒·柯布西耶
项目名称:库鲁切特医生住宅
地址:阿根廷,拉普拉塔
总建筑面积:170㎡
占地面积:50㎡
1.周边环境背景的复杂性
基地位于狭长且地形不规整的场地上
一侧是由车行道路连接着绿树成荫的城市公园
其余三侧紧邻周边住宅建筑的段状墙体和私人花园
2.设计意图:狭小空间内的不同活动方式
一是楼梯垂直连接的水平分层的高效活动方式
二是坡道水平展开的景观画轴的漫步活动方式
3.不同空间的组合方式
①平面策略:
将公共诊所部分布置于外侧,沿街开放;住宅部分置于安静的内测,朝向中庭和屋顶花园
②剖面策略:
底层架空引入不同人流
通过漫步道(坡道)和中庭空间的分割和联系,将诊所和住宅两个功能巧妙组织起来
4.庭院空间
空间形成
[实体界面+光的中空体+不同高度天花板]将底层室外公共区域界定层成前后两个层次
[实体界面+光的中空体]界定围合出中心庭院
[实体界面+树木]划分出屋顶花园,是居住部分空间的延伸,将起居室扩展到室外,和街道、城市公园联系在一起
视线控制
①通过入口构筑物强调出的街道垂直轴线与坡道强调的主要空间轴线的转换,将视线方向的变化巧妙结合在一起
②一层车库墙体的两次变化,使得随着步行前进将人流视线逐步向景观展开
③随着人流漫步途中,重点的景观节点、视线节点都被“精心布置”,不同的精致展现在面前
庭院细节
①“Z”形中心庭院结合降低的分户墙,延长拓展视线距离,将更多的户外景观引入户内
②坡道设置于庭院(东)北侧,有利于引入阳光
③屋顶花园通过小花池和架空屋顶进一步划分出细致的花园层次
5.不同性质的垂直空间
①高宽比大的“光的中空体”,垂直方向性强,位于不同功能分区之间
②高宽比小的通高空间,具有向心性,置于同一功能分区
6.外立面的多重作用
①隔离强烈的阳光
②二层升高至三层的遮阳板强调立面的完整性,形成立面“灰-实-虚”三段式
③符合人体尺度:
二层立面构架划分大致位于人体视线高度,立面视线以下使用磨砂玻璃,视线以上使用透明玻璃,同时满足诊所部分对私密和公共的需求
三层构架划分处于扶手高度,通过加大构架深度,提供倚坐休憩空间
第二步:案例标准图纸抄绘
先确定建筑重要尺寸和合适绘制比例(常用1:150/200/300/500)最初不熟练,可以依据标准楼梯段、电梯、卫生间的尺寸去估量整体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