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的背后站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福建家族。
千亿中国茶叶市场,正盼着第一家上市公司诞生。
福建家族三兄弟联手
把茶叶店开进超市,现在冲刺IPO
八马茶业的背后站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家族,王文彬、王文礼、王文超三兄弟均是公司的实际控股人,但当年点燃创业火苗的要属老二王文礼。
儿时,王文礼最大的爱好就是跟着母亲在茶园采茶,向家里的长辈学习做茶,他几乎是在纯正的茶香里“泡”大的。
1992年,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王文礼,并没有接手家族的事业,而是南下去了深圳法制报社任编辑助理。在深圳的一年里,他发现,咖啡是深圳白领的主流饮料,茶叶并不受年轻人追捧,尤其在一些高档场所,一杯咖啡的价格竟是茶水的数十倍。
“家乡铁观音的味道一点都不比咖啡差,为什么两者的价格差这么多?我一个月能喝几杯咖啡?”带着复兴家乡茶叶的愿景,王文礼再次回到了安溪县。
“放在货架上的销售模式不适合茶叶特性,是静止的,开设专柜,有专人介绍能把茶叶做活。”王文礼在一次访谈中表示。
彼时,中国的茶叶界还没有品牌概念,茶叶的销售渠道大多存在于批发市场,将品牌搬上专柜契合了从散装茶到包装茶的市场发展大趋势。入驻沃尔玛超市就像是一块敲门砖,紧接着,八马茶业的专卖店也开进了麦德隆、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
不过,最让王文礼得意的,还是用标准化打造铁观音的制作工艺,也是这套标准化体系让八马茶业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茶叶标准化有个关键要求是,质量恒定,也就是每泡茶冲出来的口感是一致的,色泽也是一致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制作标准化让王文礼尝到了甜头,在2011年5月28日日本对茶叶进口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抬高茶叶进口门槛后,八马成为当时首个获得通关的茶企业。同年,八马成为“中国信息化百强企业”中唯一的茶叶企业。
一年进账12亿元
如何撑起A股第一茶?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八马茶业实现营收分别为7.19亿元、10.23亿元和12.4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49亿元、0.91亿元和1.16亿元。
从产品种类上看,乌龙茶、黑茶、红茶是营收前三的品类,其中乌龙茶营收贡献最大,2020年营收为4.1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33.14%。不过,近三年乌龙茶贡献的营收占比正在逐年下降,从43.26%降到33.14%。
“线下直营+网络直营+线下加盟”是八马茶业的销售渠道。其中,报告期内,八马茶业直营模式(线下+网络)分别实现营收4.19亿元、5.30亿元和6.39亿元,占比58.68%、52.33%和51.69%,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其通过线下加盟模式销售额分别为2.93亿元、4.80亿元及5.95亿元,占比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1.12%、47.44%和48.07%,占比逐年上升。
比较依赖线下加盟店也是八马茶业潜在的隐忧。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线下加盟模式销售额分别为2.9亿元、4.8亿元及5.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1.12%、47.44%及48.07%,占比较高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如果重要加盟商发生变动,会对企业经营状况造成负面冲击。
事实上,八马茶业上市之路依然面临多重考验。其竞争对手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拟登陆A股,并于2020年4月3日接受上市辅导。另一家位于云南普洱的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也拟登陆A股。现实情况是,目前国内茶叶市场集中度较低,茶企数量多而分散,还未出现头部品牌效应,谁能坐稳A股第一茶仍然是个未知数。
执掌超3000亿市值,
八马背后隐藏一个“最强亲家团”
有意思的是,八马茶业招股书还牵出了一个“最强亲家团”。
豪门亲家作为一种人脉资源,能为企业带来不少信心。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尤其是在实力至上的二级市场,八马茶业究竟是骡子还是真马,是时候拉出来溜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