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金大妈到佑圣观路买茶叶,刚从182号一家茶叶店出来,走在人行道上摔了一跤。有个过路的姑娘想来扶她,结果摔倒的冲击力太大,反而把她也撞倒了。姑娘后脑勺着地,金大妈脚扭伤。摔跤的原因,是因为这段人行道中间有一个高11厘米的台阶,把人行道分成了两半,靠门面的一侧约1米宽,靠马路一侧约2米宽。茶叶店老板娘说,不少过路的老人,因为这一级台阶而摔倒(详见本报昨日报道《屡有老人在此摔倒这条人行道设计是否有缺陷?》)。
因为年年都要摔上几次
孩子让我搬家了
龚大妈来电:“我曾经就住在金钱巷社区,你们真的给老百姓讲话了,我摔了好几次,孩子都不让我住那边了。确实不安全,经常有老年人在那边摔跤。”
龚大妈78岁,曾住在佑圣观路金钱巷社区13幢3单元,2008年下半年搬到了滨江的锦绣江南小区。
“之所以搬走,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个道路设计问题。我住在金钱巷社区时,在2006年-2008年这三年中,几乎年年都要摔上几次,而且每次都摔得很严重,爬都爬不起来。
“摔跤的位置就是182号-214号这一段人行道中间的那级台阶,当时这一排很多还不是茶叶店。我记得182号当初还是一家水果店,很多老年人买水果出来,一下台阶,或者拐弯时都会摔倒。
“那时我也不知道向谁反映情况,看到你们的报道,我真觉得应该提个醒,让有关部门想想办法改改这个奇怪的设计。
“金钱巷社区是老小区,社区里有很多老年人,我知道很多老年人都在那里摔倒过。”
俞大妈20天前摔伤腿
现在还在家里养伤
俞大妈来电:“去年12月28日,我也在佑圣观路人行道摔倒了,是从茶叶市场走出来的时候摔倒的,到现在还躺在床上,左小腿都肿的。那边一位看车位的大妈告诉我,有好几个大妈在这里摔倒。”
俞大妈75岁,去年12月28日上午去浙医二院看望病人,路过佑圣观路,在茶叶市场边上的人行道摔倒,自己也进了医院。
“那个人行道很奇怪,一般店门口就是人行道,我怎么知道人行道上还有一级台阶啊?你站马路上往店面看,这个台阶是很明显。但是你从店面门口,往下看,这个台阶就不明显了,因为这两个人行道的砖头和颜色都一样,老年人视力又不好,很容易就摔了。从茶叶市场往外走,不注意根本看不出人行道中间还有个台阶。一般都是从店面出来,往外走摔的。
“我摔倒后,去医院看了看,医生说没骨折,但是韧带扭伤了,从膝盖到小腿脚跟,肿得很大,至少要两个月才能恢复,我用医保看病都花了我600多元钱,到现在还在家里养伤呢。”
以台阶为界
这段人行道分属不同单位
联系了上城区市政园林管理所,工作人员说,像这样的人行道主要是分布在杭州的老街道,不只是佑圣观路有这样的情况,城区不少老街道都有(的确,昨天64岁的李大伯就来电说,在凤起路环北市场往丝绸市场入口停车场拐弯处,也是和佑圣观路茶叶市场那边一样,突然有一级抬高的台阶,他没注意,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像佑圣观路182号-214号这一段人行道的情况,严格意义上说,(以中间那个台阶为界)靠马路一侧这2米宽的范围才是人行道,归市政管理。靠门面一侧这1米宽的范围,属于旁边建筑的产权单位,不属于市政管理范围。”
再联系市城管办,城管办的工作人员说,城管办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道路的养护和绿化。道路问题建议咨询信访办。
致电信访办,工作人员建议拨打12345咨询;12345工作人员表示,这事得询问市政设施;市政设施的工作人员说,这事还得问上城区市政。
问题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