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久光超市所处的商圈特点,根据其商品的定位及价格带选择,特别是在生鲜领域的高品质定位,让其足以担当国内最顶级的超市之一。就我目前所见而言,就可实现的高档定位来说,也就是说它的大部分商品价格虽然很贵,但是大多能够卖得掉,而且销量还不低,因此,我们可以说上海久光超市是大陆市场最高端的超市
华堂
谈起高端超市或者精品超市,如果将日式GMS风格的华堂和JUSCO排除在外的话,我觉得是有失公允的,尽管GMS是将百货和超市紧密地嫁接在一起的,既具有精致型的大众百货店的特征,又具有精致型大卖场的特征,但是考虑到它的食品和生鲜部分是有一定独立性的,就这一区域而言还是具有很强的精品超市的特征,所以我们在讨论精品超市时也就将其归入进来一起讨论了。
我所见识的华堂生意最好的门店大约就是北京的西直门店了(可能成都的华堂经营得更好,生意也更好,可惜我还一直没有去看过),西直门店的食品和生鲜也是做得很棒的,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它的商品陈列,时时处处都讲究艺术性,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JUSCO
JUSCO在大陆的门店我曾经看过广州的天河城和中华广场(现在因物业问题已关店了)和北京昌平的永旺国际商城内的JUSCO等三家,据说青岛的JUSCO也做得很不错,我已有打算今年去考察观摩一趟。
在我已观摩的三家门店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广州天河城的JUSCO了,就生鲜商品的丰富度、商品档次中所体现的性价比以及对中间消费层中的中高收入的白领的吸引力等等而言,个人感觉天河城店都是做到极致的了,特别是那里的熟食之丰富真是让人垂涎三尺,而那里工作人员的服务之到位也是我在其他超市所未见到的(躬身进退超市,就这点我在其他超市都未曾见到过做得这样认真、这样一丝不苟的)。
上海城市超市
我一直以为上海城市超市是香港城市超市在内地的分支机构,今天查了资料才明白上海城市超市是一家民营企业,只是不知它与香港的城市超市之间是否有关联,不知哪位知情的网友可以告知?
座落在上海南京西路波特曼大酒店前面地下一层的上海城市超市尽管面积不大,可能只有三四百平米左右,但是里面的商品非常丰富,进口商品应该在60%以上,生鲜商品的丰富度也是其它超市中少见的,顾客中常常可以见到金发碧眼的老外,这些顾客的占比一般会达到20%以上,由此可见它的顾客中外籍人士占比之高了。
香港百佳超市
百佳超市在上海原先有多个门店,有大卖场、也有超市,目前大多已经转手或关门了,只剩下在梅龙镇负一楼的一处百佳超市还在坚挺着。也许门店数太少的原因吧,这家门店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我在香港所见到的百佳确实差距很大,虽然处在上海金三角之一的梅龙镇广场下面,由于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的白领常会光顾,加之周围2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卖场,所以生意倒并不冷清,只是我去年九、十月份光顾时,这里的蔬菜水果的品名还是以类来命名的,显然他们的管理还是属于粗放式的,连起码的单品管理都没有做到。只是不知现在是否已经改进了。
这家百佳超市与相距一公里不到的城市超市相比,无论是在进口商品占比,还是在生鲜食品的丰富度这两个方面都要逊色不少,但是它比起上海本土的其它精品超市来还是要略高一筹。
北京华联BHG
北京朝阳区大望桥新光天地的BHG和南京水游城的BHG都留给了我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两处的人气都还不错,不过在人气的背后则是商家的用心,BHG的商品定价尽管比一般超市卖场高许多,但是它也不忘记在价格定位方面兼顾中间层的消费者,比如他们的农夫山泉只售1.6元,他们的水果拼盘就有5元、10元、15元等多种,在他们的水果、蔬菜的选择中并不都是动辄10元、甚至二三十元以上的商品,也会有10元左右,甚至10元以下的商品,正是这种定位的科学性和讲求实际,才使得这两家店没有变得曲高和寡,而是顾客盈门,生意很不错。
不过,BHG在武汉唐家墩的店似乎与此差别很大,有其形而无其神也,这家放大版的BHG似乎经营效果并不理想。
华润Ole
最早听说华润Ole还是冲着媒体上宣传的七八百元一斤的极品牛肉去的,去年八九月间在给北京移动做咨询项目时顺便到华润Ole北京东安广场店和王府井店去转了转,给我的印象确实是不佳,定位过高,太过于玩噱头了,最后曲高和寡,人气非常惨淡。
不过华润Ole在杭州万象城和上海港汇广场的两家店似乎改进得挺快,在商品的定位上已经不再是简单地追求高价位,而是提供中高价位来吸引中高端的消费者,比如水果、果盘的定价就是一般的办公室白领也敢偶尔问津了,还提供鲜榨小瓶装可携带的冰镇果汁,熟食的品种数也大有改进。
还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可以看到华润Ole的改进速度,在杭州万象城,他们在店内设置了一个大圆筒状的玻璃恒温酒柜,里面陈列的是高档的洋酒,这也是其卖场内的一大卖点,但是在杭州万象城我看到的洋酒陈列都是朝着酒柜里面的,价格标签都只有站到酒柜里面才看得到,但是到了上海港汇已经是向内与向外重合陈列,标签也是内外都看得到,这一很小的改动其实就大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体现了商家对于顾客的理解与尊重。还有港汇广场店内设的品酒屋就颇有人气,吸引了不少蹭酒族来此一饱口福,同时这里又是一个进行顾客调研的最佳场所,此外这里的水产海鲜类做得还是蛮有特色的。
中百生活剧场
中百生活剧场在武汉水果湖菜市场的改造确实堪称经典,他将古典小说中的一个个经典生活场景搬入了菜场,使得菜场一处一景,一步就是一个经典小吃,同时又由于是统一规范管理,在卫生、形象等方面已经较传统菜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百生活剧场在如何挖掘生活中的戏,如何在卖场中呈现出艺术的美这一点上还是值得业内同行借鉴的,如何挖掘购物中的附加值也应该是商家追求差异化经营的应谋之道,否则一味地价格战,商家烦,消费者也烦,毕竟生活的本身就是多样的。
武商超级生活馆
武商的超级生活馆给我的印象就是在简约之中实现品质的升华,比如武商的水果湖店,一楼有进口商品专区,效果相当好,精致、品质、美观、典雅,展现得都很充分,还有红酒洋酒类专区,门店里面感觉很清爽,货架顶端基本上没有放置东西,货架上部与天花板之间的视线很通透,没有促销牌卡遮眼,各个高高悬挂的品类标识让你在卖场的如何角落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要的东西,门店也比较宽敞,动线设计得很不错。
类似于中国馆之类的陈列道具设计得挺独特,而且统一风格,给人的视觉效果挺好;在肉制品区域采用竹质感极强的陈列衬板和小竹子隔栏,其实都是塑料的,翠绿的颜色衬托着新鲜的猪肉,视觉效果很不错。从这些描述中大家不难看到武商的朴实之中又透着精致,简约而不简单。
台湾群光超市
座落在武汉群光广场的这家超市被我的朋友推荐为国内最顶级的超市,但是到了卖场一看,我发现这个顶级至少要打一大半的折扣,且不论价位无法与上海久光相比较,就是卖场的环境、经营的气氛都确实离顶级还有不少的距离。由于群光广场周边的商圈还处在培育阶段,尽管该门店的装修装潢、门店动线设计及布局陈列等在武汉确实也属于最高端的了,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面对奇高的培育成本,商家也不得不放下身价去迎合顾客,不过我感觉,即便商家试图在这样做,但是从人气上来判断,似乎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上海卜蜂莲花五星级超市
这是一家号称五星级的超市,座落在上海陆家嘴正大广场的地下二层,该广场的日租金现在已经要达到40元/㎡天的天价了,所以卜蜂莲花也就顺其自然将原先的大卖场面积大幅缩减,改造成一家精品超市了,不论这家店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从总的效益方面来权衡的话,一定会比原先好很多的,这也是精品超市、而非一般大卖场能够在高端物业存活下来的一个关键因素。
店内非常宽敞舒适,整洁度也非常高,地砖是很有光泽度的那种,上面若有污痕的话会非常明显,但是你很难找到这样的污痕,哪怕是淡淡的、一点点,也很难。
店内只有水果的堆码和应季的月饼的堆码;三文鱼的现场分割和试吃,由日本石狩食品的厨师掌刀,至始至终、即便与顾客说话也是戴着口罩的;面点制作得还是很精致的,即便只是包子和馒头,也是小巧玲珑,样子很耐看;水果的拼盘制作得还是很不错的,花样多,颜色的搭配也很悦目,兼顾营养价值,价格也不是很贵。
超市外面的圆柱四周有大圆凳,上面坐着许多顾客在此休息,休息区和餐饮区的设计似乎还是CitySuper更具人性化一些,那儿餐饮休闲的区域更多一些
联华超市生活馆
联华超市在2005年推出联华超市生活馆的时候还是领精品超市风气之先的,当时的港汇广场生活馆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全新的日式风格、远高于普通超市的专业的服务、引进的许多日本香港台湾的食品及诸多的进口食品等,让周边的白领消费者拍手叫好的,但是随后几年当全国各地都陆续推出精品超市以后,联华版精品超市应该说变化不大,没有继续引领国内精品超市的发展,这确实令人有些遗憾。
在生鲜经营领域联华超市生活馆在刚推出的时候还是领先国内的,但是随着其他精品超市的诞生并且在生鲜方面的广度和深度都明显加强以后,联华生活馆就显得滞后了,另外在门店的装修装潢设计方面、在陈列道具的精挑细选及不断更新方面,联华生活馆都显得有些保守,这样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也就自然难以持续领先了。
此外,精品超市是一定要实行单品管理的,但是我们在联华生活馆和社区精品超市看到的商品品名有不少还是精品蔬菜、精品水果等,如此是不可能有效提升门店的经营管理水平的,因为它无法推动精细化管理向纵深挺进。至于服务方面的要求那就是后话了,要想在服务方面体现精品超市的品位与品质,那就更是任重道远了。
第一八佰伴超市
位于浦东第一八佰伴地下一层,经营面积估计在3000平米上下
生鲜区域与食品区域明显区隔开来,在生鲜区域,沿墙基本是熟食、面点、面包糕点、冷藏的水果、盆菜、奶制品等生鲜商品,在中间区域是低货架陈列一些包装的特色商品、包装蔬菜、冷冻商品等
还提供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一些特色食品,每个国家的大约有10来种左右;水产的品种很丰富,现场切割三文鱼引来不少顾客围观并购买,另外金枪鱼、海蟹、各种海产品等还是颇有吸引力的,而且陈列量都挺多,看来生意还是不错的。
食品区域的天花板离地面大约也就2.2米,显得比较压抑,货架上的商品也大多堆到2米高了,所以整个区域的通透性并不好,这也是受物业的限制,当初肯定没想到要开超市的。
食品区域进口商品占比比较高,有时偶尔看到中文说明,仔细一看原产地也是台湾或香港,估计这里的食品类进口商品占比会达到80-90%。
与久光超市、CitySuper一样,这三家超市基本是定位纯粹的高端的客户,这些超市的商品的平均价格一般会比其他超市高出一倍甚至是数倍以上,当然不会是同样的商品高这么多,而是在同品类商品中由于选择了高品质高品位的商品,才会将价格拉得这样高,比如在第一八佰伴,你能够见到的水饮料,只有一款屈臣氏的蒸馏水是4元多,其他的全是七八元以上的矿泉水,而且大多是国外进口的,我们平常觉得很有身价的依云矿泉水似乎在其中还是处于中低价位的。
很显然,这样的定位是服务于富人群体和白领中的高端客群的,高品质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毛利,这样才能够平衡很高的营运成本。
香港CitySuper(城市超生活)
全部采用木质货架,货架顶部为空,靠墙的货架镶嵌在墙体内,高度在1.8米以下,货架端头的展示效果比较好。
灯光采用三层:顶部、聚光灯、货架上的灯光,货架上的灯光不直接照射到商品上,而是凸显货架上的品类标识,然后将余光洒在商品上。
中间设一展示性厨房,每月大约安排22场生活艺会,每次参加艺会的成员大约都在个位数,而且每位需要交费350-400元,由上海或香港的名厨亲自为您制作2-4道精致的菜点,并详细讲解整个制作过程。这大约要算得上该店的最大特色了。
天花板无装饰,门店的动线设计很有特色,以中央展示厨房为中心,货架由低到高呈阶梯状展开,既类似涟漪状,同时在顾客沿通道浏览的时候视线效果又恨不错;低矮的货架的展示似乎有点展示台的韵味,由于顾客都是俯视的,因此可以一览无余。
生鲜中蔬菜的品种很多,而且多的是平常很少见的蔬菜,量不多,价格却不菲,全是绿色蔬菜或野菜系列;水果的量也不多,品种数还可以,没有堆台展示,基本是在风柜中陈列,新鲜度不错;海鲜类产品还是挺丰富的,而且档次比一般的海鲜餐饮店只高不低,海鲜品种也不少。
熟食类与外面的配套餐饮组合得挺不错,这儿既可以成为朋友聚会的地方,也可以成为白领们中午解决餐饮的合适的场所,环境很优雅,正好与该店所营造的氛围高度吻合,这儿配套区域的墙角和通道处随处可见的吧台式的餐桌和椅子让顾客一进来心便放下来了,试想有谁会在吧台上心急火燎地喝酒品咖啡呢?
进口商品的占比大约会占到80-90%,在货架中已经很难道找到带中国字的商品了,即使找到,仔细一看,原产地竟然是台湾、香港或澳门的,地地道道大量产的商品确实只有一两成左右,说这儿是高端确实是名不虚传。
标价多以每100g多少元为价格牌,初看价格不高,细看却是让人大吃一惊,这大约也算价格策略之一吧,有谁见过黄金不是以g论价而是以kg论价的?
店内几乎见不到堆码及促销等字样,以服务和品质来获取门店的竞争优势已成为该店的立身之本。
什么是专业,匹配、恰到好处就是专业!
徽商红府嘉年华
徽商红府的主要市场在安徽合肥,20来家直营店、800多家农家福超市,一年10多亿的销售额,目前在合肥暂居第二,略低于合家福超市。不过,徽商红府在精品超市领域的探索不仅遥遥领先合家福,在国内各零售企业中也是颇值得借鉴的。
第二代门店是省政府后面的红星路店,该店在继承传统徽文化的基础上,又引用了较多的现代元素,比如对门店立柱的装饰则追求时尚、典雅、精致,店内的主通道则采用弧形,并且天花板的设计也与之相呼应,店内的堆码则采用类似于世博会中国馆的造型,还有三层灯光的立体使用,这些元素合起来打造了一个现代的、时尚的、精致的、又有传承的精品超市。
第三代门店是圣大嘉年华店,同样是继承了徽文化中的礼义诚信的元素,加上红星路店的一些时尚元素,另外再嫁接动漫童话的故事元素,打造一个寓乐于购物中的嘉年华世界,把嘉年华的欢乐元素有机地嫁接到了购物的体验当中,确实不失为一种创举,进入嘉年华超市不再只是琳琅满目的充足感,还是赏心悦目的闲淡怡情和一步一景带来的惊喜,特别是他们只花了300多万就将3000平米的空间装扮得如此奢华,确实很不容易,在一线城市要达到类似的装修装饰效果常常是要花费1000万元以上的。
徽商红府的三代精品生活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增大了生鲜区域的空间,加大了进口食品和地方特色商品、高品质商品的比重,不过他的商品结构又很贴近当地的消费者,在这里虽然能够见到几十元1KG的黑山猪猪肉,但是却见不到数百元1KG的高档牛排,也鲜见一两百元的进口水果,不过高端烟酒营养品的价格却是居当地之冠,正是这种务实而不失前卫的经营风格让徽商红府在吸引眼球和获得效益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也解决了国内大部分精品超市都感到头疼的盈利难题。
步步高现代超市(Super-mart)
该店坐落于湘潭步步高广场地下一层,这是外籍团队进驻步步高以后的第一家长沙高端超市门店,与步步高长沙王府店的格调比较一致,不过感觉好像没有王府店那么浓妆重彩,相对简约一些。
低货架采用得恰到好处,货架端头为圆弧状,感觉上比较舒服,门店也是采用高低货架错落搭配,视觉效果感觉比较好;沿墙以冷藏冷冻、生鲜商品环绕,与JUSCO、华堂类似,不过在环形主通道的设计上在局部区域给人的感觉还是有些勉强,有点局促。
店内商品大约有30%左右属于进口商品和各地特色商品,在湘潭这样的定位应该还是属于中高档的,这与上面的12万平米、湖南目前最大的SHOPPINGMALL的定位还是很吻合的,毕竟该购物中心吸引的客流只有少数是属于高端客流,只有将中高端客流一起兼顾,精品超市才可能在赚眼球与赚钱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的。
该店的销售状况还是很不错的,面积在2500平米左右,由于与上面的购物中心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人气还比较旺。
从该店的经营,我深深地感觉到,精品超市在长沙应该还是有生存空间的,只是要定位适当才是。
韩国农心集团下属的每家玛超市
是一家韩国超市,座落在上海徐汇区华亭宾馆的附近,相距约几百米的地方是世纪联华上海体育场店,周边的写字楼、宾馆、学校挺多,但居民区的密度似乎并不高。
动线设计很有特点,整体设计很有创意,是我在国内所有精品超市中看到的最富有想象力的,将街市、街景很有效地糅合进去的一家精品超市。
超市里还区分南北路,设南北货、生鲜、食品、非食品等区域,还有美食街,有各种名品或特色餐饮组合进来,还有每家玛广场:设置有华亭路、华东街、时尚街等等来突出卖场,实属小中见大。
MEGAMART是每家玛2001年进入大陆市场以后开的第5家店,定位精品超市,不过也许只是第一家,目前来看,整个供应链的组织似乎不是很有效,商品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丰富,真正有吸引力的商品比起其他高端超市来还是要逊色不少,服务方面也颇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