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电商平台通过折扣、满减等形式吸引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引流的效果,但如果长期打"低价牌",或许会遭到企业、经销商投诉。
恩怨电商渠道
事实上,随着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酒企纷纷布局。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今世缘、贵州习酒、剑南春等诸多白酒企业均与电商平台开展战略合作。然而,电商平台在为酒企拓展更宽销售渠道时,电商平台破价补贴、假货泛滥等现象也让酒企对于电商平台"又爱又恨"。
白酒营销专家晋育峰分析称,电商是流量逻辑,通过吸引流量进而扩大GMV和营收。而流量的前提之一是拿消费者广为人知的标品做特价、大促等,也就是说需要牺牲标品价格换取流量。企业则是在不断提升品牌档位,控量保价。只有价格稳才有品牌地位和消费心智,因此企业主流产品的价格底线必须全力保护,否则前期的铺垫和投入终将功亏一篑。
价格体系之争
与往年不同,今年10月14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集体开启"双11"大促活动。在此之前,抖音则于10月8日抢先开启"双11"活动。电商平台"双11"活动的提前开启,也宣告今年"双11"销售周期再次拉长。淘天数据显示,10月21日晚8点,2024年天猫"双11"正式开售,品牌商品开局迎来爆发。其中,174个品牌成交破亿,超12000个品牌成交增速超100%,近6000个品牌增速超500%。
当前,白酒市场整体消费需求较弱、渠道价格普遍承压,酒类线上销售渠道反而逆势扩容。尽管整个电商渠道的销售规模只有传统渠道的10%左右,但是电商渠道低价,依然可以吸引诸多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购买。因此,每年"6·18""双11"等购物节前后,电商平台大促活动都牵动着酒企的神经。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注意到,此前"双11"期间,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酒企都曾向电商平台发布价格警示函;"茅台时空"则直言,在电商平台,低于1000元/瓶的茅台1935都是假酒。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表示,电商低价促销影响了品牌的价格体系,扰乱了渠道经销的游戏规则,削弱品牌对价格的控制力。电商平台的低价会引发消费者对其他渠道销售价格的质疑,影响其他渠道的销售利益。
矛盾中共生
对于电商渠道而言,有名优白酒的入驻,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获取更大的流量。对于头部白酒企业而言,借助电商可以收集消费者样本,对企业未来的战略布局进行辅助。事实上,虽然电商平台每次的低价补贴活动都刺激着酒企,但面对不断扩容的电商渠道,酒企依然在不断加快布局的脚步。
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表示,企业对线上渠道的定位更多是品牌推广的阵地、与消费者沟通交流的窗口,同时利用电商渠道做新产品价格测试、包装测试和市场推广测试的新路径。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舍得酒业等十余家头部白酒品牌"双11"期间,就京东七鲜超市"酒厂直供"模式与京东进行交流。此外,五粮液加入阿里巴巴打假联盟,同天猫、京东、抖音等多个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共享异常数据信息、远程投诉方式,及时处理和制止假冒侵权、虚假宣传等行为。
晋育峰对此表示,酒企需要C端数据、C端互动。布局综合平台、垂直电商、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等都是渠道多元化的表现,最终是收集消费数据。
一方面线上电商渠道已成为酒企销售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破价补贴、假货横行,让本就处在深度调整期中的白酒行业雪上加霜,酒企与电商平台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发微妙。
沈萌分析称,头部品牌和电商应该是相互支撑的关系,前者掌握消费需求、后者掌握消费流量,两者相结合可以利益最大化。
北京君度咨询总经理云潇雨则进一步表示,电商可以面向全国市场,增加企业线上传播和曝光度。同时,电商开展活动可以直接触及C端消费者。在产品方面,企业应该将线上线下做好区隔,主线产品在电商渠道尽量不要和经销商价格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