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注重学生人格特质与道德素养的培养;注意与实务部门紧密合作,强化教学实习环节;注重学生对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扩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就业适应面。在培养模式上,强调注重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原则,结合专业特点,实施厚基础、宽知识、通过学生对社会的服务,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整体办学方向与办学特色相结合,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即立足工会和职工,服务社会。
专业带头人简介叶鹏飞:副教授,工会学院副院长。199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前往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理论处工作,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教至今。2014-2015年挂职大庆市总工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职工问题、城市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劳动关系等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出版《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农民工的城市认同与定居意愿研究》、《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林祥谦》等多部专著。在《社会》、《青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翻译作品4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及各类项目共10余项,参与撰写研究报告10余篇。主要讲授《社会工作理论》、《城市社会学》、《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SPSS)》、《经济社会学》、《中国劳动关系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集体协商与集体和制度》等课程。
课程设置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障、职工社会工作、人口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争议处理、工会组织与工会法、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社会统计软件等。
就业领域、岗位设置及就业状况就业领域:劳动、人事、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政府部门;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单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与管理、高等院校、各种基金会、慈善机构、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年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往届优秀毕业生简介
李富龙,201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荣获学校奖励,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中国工人出版社,担任出版社工会与劳动关系分社发行部副主任科员、区域发行经理。
胡文斌,2011届毕业生。毕业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服务管理方向)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13年,硕士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以笔试、面试综合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共乌鲁木齐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