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速冻食品是指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以肉类、蔬菜等为辅料,经加工制成各类烹制或未烹制的主食品后,立即采用速冻工艺制成并可以在冻结条件下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各类主食品,如速冻包子、速冻饺子、速冻汤圆、速冻馒头、花卷、春卷等。
目前,水饺、汤圆、面点、粽子、馄饨,是目前速冻市场的前五强,其中水饺约占整个速冻食品销售额的50%以上,汤圆约占据近40%的市场份额,面点、粽子、馄饨、春卷及地方特色小吃等占比较小。
一、速冻食品的概况
(一)速冻食品的分类
(二)速冻食品的发展历程
二、速冻食品行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行业监管部门为加强食品安全及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提高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有利于避免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秩序,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支持绿色食品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制造产业加快跃向万亿级,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231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1430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20940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50761亿元,同比增长9.5%。经初步核算,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三)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比2019年增长14.3%,两年平均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四)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7037亿元,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0.7%。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69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618亿元,增长3.0%。
(五)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近三成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6%;比2019年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0%。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178元,增长12.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与2019年相比食品烟酒增长8.6%。
(六)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速冻食品企业逐渐增多,资金投入逐渐加大,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我国速冻食品加工工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覆盖面从肉类,发展到了果品、蔬菜和调理类等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的加快,消费者对于速冻食品的需求也呈现旺盛的增长态势。速冻食品的发展也带动物流的发展和冷藏产业链逐步得到完善也让速冻食品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机遇。在互联网+的刺激下,传统速冻食品向多元化发展。
(七)新零售模式兴起
近年来,我国电商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化妆品电商以一种全新的产业业态迅速发展壮大,引爆了网购化妆品的狂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7.8%、8.3%和12.5%。
(八)速冻技术进步助于行业发展
三、速冻食品市场现状
另一方面,速冻食物不添加防腐剂,依靠低温来保鲜保质,符合人们追求健康、卫生的消费观念,因而在家庭餐桌上愈加常见。
(一)速冻食品市场规模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速冻行业迅速成长。2020年新冠疫情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契机,使更多消费者对于速冻食品的便利性和营养性形成正确的认识。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速冻食品的市场规模达140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速冻食品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900亿元。
(二)速冻食品市场占比
从产品品类上看,在速冻食品市场中,速冻米面和速冻火锅料占据了主要的份额,其中速冻米面制品是最大的品类,占到速冻食品的52.4%;速冻火锅料为第二大品类,占比约为33.3%;而其他速冻食品仅占到14.3%。
(三)速冻食品市场竞争格局
在消费者经常吃的速冻食品品牌中,前三名为三全、思念和湾仔码头,分别占32.0%、28.7%和28.0%,其它速冻食品品牌的选择比率较少。从市场份额来看,前三名是三全、思念和龙凤。速冻食品行业更多是区域性的作坊企业覆盖,行业整合在即,集中度有望提升。
(四)速冻食品企业数量
四、速冻食品重点企业分析
(一)三全食品
1、经营情况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速冻食品为主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三全在全国有35个分公司、办事处及分厂,产品已出口到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销量多年位居国内行业第一。2008年三全在国内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16。2021年1-9月三全食品总营业收入为50.8亿元,净利润为3.85亿元。
2、主营产品分析
三全在速冻面米、速冻涮烤、冷藏和常温食品等多种产品的基础上,聚焦核心场景,不断开发新的系列和品类,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目前三全在郑州、成都、天津、太仓、佛山等地建有生产基地,使生产能力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群。2021年上半年三全食品速冻米面制品营收占比高达8.4%。
(二)思念食品
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专业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之一,思念工业园区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产品超过200个花色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思念食品汤圆类产品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思念牌的汤圆、饺子获得“中国名牌”称号。2006年8月18日,思念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思念食品主要生产速冻汤圆、速冻水饺、速冻面点、速冻粽子、速冻馄饨、速冻休闲6大品类产品,500多个花色品种。思念海外市场,自2003年以来,业务已经遍布亚太、欧洲、美洲等地区。
(三)安井食品
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在福建厦门、江苏无锡、江苏泰州分别建立了生产基地,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安井食品年生产10万吨冷冻食品。在销售网络方面,产品行销国内30多个省、区,辐射华中、华北、西南、西北的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优秀、专业的经销商500多家。2021年1-9月安井食品总营业收入为60.96亿元,净利润4.96亿元。
安井主要从事速冻火锅料制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和速冻面米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行业内产品线较为丰富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并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逐步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速冻食品企业之一。目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冷冻调理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冷冻调理水产品加工分中心,在行业内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每年不断推出多种新品。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