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烟市场上,非国标电子烟开始“变装”出现,披上“奶茶杯”“可乐罐”等马甲出现在市面上。这类电子烟多为“三无”产品,包装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对未成年人具有较强诱导性。
日前,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分局获悉,警方辗转千里,远赴广东虎门,一举查获一起大型跨省非法经营电子烟团伙,查获非法电子烟制品380余件,包含数十个品牌的电子烟烟弹7486盒、一次性电子烟34332支、电子烟套装39套、电子烟烟具926杆、电子烟烟油860瓶,涉案金额近千万元,抓获涉案嫌疑人11名。
记者了解到,该案系2022年5月1日出台《电子烟管理办法》以来,警方破获的湖北省首例无证经营电子烟案。
而故事,要从一个快递包裹讲起。
一个快递包裹引出跨省非法经营电子烟线索
2022年11月初,江夏区一快递站点安检员正忙碌分拣着货物,突然,一个标注“衣服”的快递包裹在过安检机时,引起了值班安检员的注意。
2022年12月26日,江夏区烟草专卖局将有关线索移送至江夏区公安分局。经过进一步梳理案件、核实涉案金额后,12月29日,江夏区公安分局对该线索立案侦查,立即抽调精干力量全力投入侦破此案。并联合武汉市公安局视频支队、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江夏区烟草专卖局成立专案组对该案进一步深挖。
接到任务后,江夏郑店派出所立即成立了以副所长胡振亚、拥有多年打击香烟走私经验的挂职副所长赵广贤为核心、民警余奥崛等人为骨干力量的办案小组。
“挂职副所长赵广贤拥有对此类案件丰富的办案经验,对基层办案起到了强力支撑。”郑店派出所教导员曾志介绍。据了解,2022年8月底,武汉市公安局从全局遴选224名青年民警到派出所挂职担任副所长,旨在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带专业、带技术夯实基层一线。
经过缜密侦察,警方发现,在2022年5月1日,国家出台了《电子烟管理办法》后,为逃避打击,王隽虽主动关闭了租用门面,但由于电子烟销售带来的巨额利益驱使,她并没有收手,仍依托线上手段持续接触、联络武汉市内其他烟贩,并通过快递物流持续不断地向各地“下线”供货,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非法电子烟分销利益链。“彩虹”正是在此期间通过网络联系上的。
办案民警通过追溯物流信息,锁定了位于广东虎门的一工业园正是王隽等人所销售的电子烟制品发货地。
警方蹲守虎门意外获悉3处独立销售仓库
“仓库就在虎门!”在确定仓库位置后,为斩断非法牟利黑手,经过研判,办案小组决定快速行动,前方抓捕小分队兵分两路,一队以民警赵广贤为核心迅速赶赴虎门,锁定“上线”供应商及仓库所在位置,堵住非法电子烟制品储存、分销的源头;一队以民警余奥崛为骨干力量,持续监控王隽及其分销团伙动向,掐断其在武汉的分销网络;民警胡振亚居中策应,协调各方资源支持。
2023年1月6日,民警与江夏烟草稽查人员一同奔赴虎门,一边协调当地警方支持,一边摸清仓库的具体位置、人员活动规律等情况,为后续的抓捕工作做好准备。
抵达当晚,赵广贤和同事们便化身商人,以察看待租场地为由来到此前已确定的工业园C栋的仓库。“让我们颇为意外的是,对方并没有对我们的身份有任何质疑。”赵广贤回忆说,在现场,他偷偷拿出手机进行了拍照录像取证。“后来,才知道,现场人员都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有的还是在校大学生,在进行电子烟打包。他们的反侦察意识较弱。”他说道。
1月7日,在调查过程中,警方意外发现C栋和D栋,还有三处电子烟存储仓库。里面的人员情况被快速摸清锁定。
汉粤两地同时收网端掉违法经营者“老窝”
1月8日,民警获悉王隽已订了9日去往三亚的飞机票。
事不宜迟,专案组经过研判,准备鄂粤两地同步开展行动。
据介绍,现场查获王隽涉案一次性电子烟10150支、电子烟烟弹1880盒、电子烟套装41套、电子烟烟油860小瓶,查抄各类物流面单300余张。同时,经销商“彩虹”等人也被武汉警方抓获。
“本次行动,我们一举查获了价值金额近千万元的电子烟,这些烟流入市场后对青少年危害巨大”。江夏区公安分局郑店派出所副所长胡振亚说。据了解,此次共计从虎门、武汉两地现场查获非法电子烟制品380余件,抓获嫌疑人11人。
出厂价40元最高可卖到500元一支
在接受审讯时,王隽和“彩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不已,也知道自己是抱着侥幸心理,非法经营电子烟产品。
2022年5月1日,为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开始实施《电子烟管理办法》。国家烟草专卖局为这一管理办法设置了5个月的缓冲期,于当年10月将正式实施。
“该案涉及非法电子烟数量大,涉案金额也非常大。是《电子烟管理办法出台》后,湖北省破获的首例无证销售电子烟网络案。”江夏区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近些年来,非国标电子烟开始‘变装’出现,披上‘奶茶杯’‘可乐罐’等马甲出现在市面上。”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子烟对人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危害特别大。这类电子烟多为“三无”产品,不仅烟油成分复杂、产品质量堪忧、安全隐患突出,而且包装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外形类似儿童玩具、新潮饮品或酷炫食品,对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具有较强诱导性,严重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