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要使用单一的字符类型,例如只用小写字母,或只用数字
4.用户名与密码不要使用相同字符
5.常见的弱口令尽量避免设置为密码
6.自己、家人、朋友、亲戚、宠物的名字避免设置为密码
8.工作中用到的专业术语、职业特征避免设置为密码
9.密码字典中不应包含单词,或者在单词中插入其他字符
10.所有系统尽可能使用不同的密码
11.防止网页自动记住用户名与密码
12.上网注册帐号时,用户名密码不要与学校内部用户名密码相同或有关联
13.在通过密码管理软件保管好密码的同时,密码管理软件应设置高强度安全措施
14.密码应定期更换2.病毒防范风险篇二15.安装病毒防护程序并及时更新病毒特征库
16.下载电子邮件附件时注意文件名的后缀,陌生发件人附件不要打开
17.网络下载的文件需要验证文件数字签名有效性,并用杀毒软件手动扫描文件
18.使用移动存储介质时,进行査杀病毒后打开
20.浏览网页时,若发现电脑工作异常,建议断开网络并进行全盘杀毒3.上网安全注意篇三21.使用知名的安全浏览器
22.收藏经常访问的网站,不要轻易点击别人传给你的网址
23.对超低价、超低折扣、中奖等诱惑要提高警惕
24.避免访问赌博、反动等非法网站
25.重要文件通过网络、邮件等方式传输时进行加密处理
26.通过社交网站的安全与隐私设置功能,隐藏不必要的敏感信息展示
27.避免将工作信息、文件上传至互联网存储空间,如网盘、云共享文件夹等
28.在社交网站谨慎发布个人信息
29根据自己对网站的需求进行注册,不要盲目填写信息
30.上网的DNS应设置为运营商指定的或内部DNS服务的IP地址,避免使用不安全的DNS导致被劫持风险4.网上安全交易篇四31.所访问的网址与官方地址进行比对,确认准确性
32.避免通过公用计算机使用网上交易系统
33.不在网吧等多人共用的电脑上进行金融业务操作
34.不通过搜索引擎上的网址或不明网站的链接进入交易
35.在网络交易前,对交易网站和交易对方的资质全面了解
36.可通过査询网站备案信息等方式核实网站资质真伪
37.应注意查看交易网站是否为HTTPS协议,保证数据传输中不被监听篡改
39.遇到填写个人详细信息可获得优惠券,更要谨慎填写
40.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使用个人的银行账户、密码和证件号码等敏感信息时要慎重
41.使用手机支付服务前,应按要求安装支付环境的安全防范程序
42.无论以何种理由要求你把资金打入陌生人账户、安全账户的行为都是诈骗犯罪,切勿上当受骗
48.应警惕邮件的内容、网址链接、图片等
51.开启防病毒软件实时监控,检测收发的电子邮件是否带有病毒
52.定期检查邮件自动转发功能是否关闭
53.不转发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附件
54.收到涉及敏感信息邮件时,要对邮件内容和发件人反复确认,尽量进行线下沟通6.主机电脑安全篇六55.操作系统应及时更新最新安全补丁
56.禁止开启无权限的文件共享服务,使用更安全的文件共享方式
57.针对中间件、数据库、平台组件等程序进行安全补丁升级
58.关闭办公电脑的远程访问
59.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60.关闭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
61.计算机系统更换操作人员时,交接重要资料的同时,更改该系统的密码
62.及时清理回收站
63.员工离开座位时应设置电脑为退出状态或锁屏状态,建议设置自动锁屏7.办公环境安全篇七64.禁止随意放置或丢弃含有敏感信息的纸质文件,废弃文件需用碎纸机粉碎
65.废弃或待消磁介质转交他人时应经管理部门消磁处理
66.离开座位时,应将贵重物品、含有敏感信息的资料锁入柜中
67.应将复印或打印的资料及时取走
68.废弃的光盘、U盘、电脑等要消磁或彻底破坏
69.禁止在便签纸上留存用户名、密码等信息
70.UKey不使用时应及时拔出并妥善保管
74.手机系统升级应通过自带的版本检查功能联网更新,避免通过第三方网站下载到如篡改后的系统更新包等,从而导致信息泄露
75.尽可能通过手机自带的应用市场下载手机应用程序
76.为手机安装杀毒软件
77.经常为手机做数据同步备份
78.手机中访问Web站点应提高警惕
79.为手机设置访问密码是保护手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防止手机丢失导致信息泄露
80.蓝牙功能不用时,应处于关闭状态
81.手机废弃前应对数据进行完全备份,恢复出厂设置清除残余信息
82.经常查看手机正在运行的程序,检查是否有恶意程序在后台运行,并定期使用手机安全管理软件扫描手机系统
83.对程序执行权限加以限制,非必要程序禁止读取通讯录等敏感数据
84.不要试图破译自己的手机,以保证应用程序的安全性9.无线网络安全篇九85.在办公环境中禁止私自通过办公网开放Wi-Fi热点
86.不访问任何非本单位的开放Wi-Fi,发现单位附近的无密码、开放的Wi-Fi应通知IT部门
87.部门需要单独增设Wi-Fi网络时,应到IT部门报备,禁止自行开热点
88.禁止使用Wi-Fi共享类APP,避免导致无线网络用户名及密码泄露
89.无线网络设备及时更新到最新固件
90.警惕公共场所免费的无线信号为不法分子设置的钓鱼陷阱
91.设置高强度的无线密码,各单位的认证机制建议釆取实名方式10.敏感信息安全篇十92.敏感及内网计算机不允许连接互联网或其它公共网络
93.处理敏感信息的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设备应当在单位内部进行维修,现场有专门人员监督
94.严禁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敏感信息,确定需送外维修的,应当拆除敏感信息存储部件
95.敏感信息设备改作普通设备使用或淘汰时,应当将敏感信息存储部件拆除
96.敏感及内网计算机不得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无线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