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中国面临的意识形态和网络舆论问题更加复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入侵,企图在中国复制西亚北非国家的“茉莉花革命”和东欧中亚的“颜色革命”。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也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必须高度重视。
一、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和舆论工作的复杂局面
西方世界还有大量的研究机构和智库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持有严重的偏见,他们的专家学者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动辄拿中国政治体制说事,无视中国政治发展取得的成就,抹黑中国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这种言论充斥西方世界,以至于很多美国政客和研究者都把批判中国意识形态视为一项理所当然的事。
二、以提升软实力增进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
软实力不仅包括文化的吸引力,也包括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吸引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说到底就是为了将中国在这方面的软实力消耗殆尽,让中国内部自行发生政治变革。他们通过网络攻势,大肆制造舆论,对中国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进行贬低、讽刺、谩骂和侮辱。其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西方世界的公众对中国意识形态失去好感,甚至产生厌恶;同时他们也企图让中国公众丧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守和支持,乃至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他们这一目标实现,不但会对中国软实力造成严重的冲击,同时也将对中国的政治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势在必行,而且必须以周全和细致的方式进行回应。面对西方的网络宣传和渗透活动,中国必须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有所作为。其中一个核心的宗旨就是要让中国的意识形态在国内民众心目中具有牢固的吸引力,使西方的渗透成为徒劳。
1.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是确保中国和平有序发展的一个政治前提。在中国,没有任何政治组织能够取代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地位。网络意识形态需要党从组织上、宣传上和实践上对网络空间中的参与者进行引导,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党媒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媒需坚定地以党的宗旨和原则为指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以富有感染力的生动形式进行网上意识形态宣传。在互联网这个时时刻刻都充满着变化的空间里,党和政府需要以更加鲜活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形式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比如曾经在网络上热播的电视剧《潜伏》,既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又具有很好的感染力,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一个值得赞许的范本。另外,意识形态宣传必须要考虑到的一点是,网络空间中以年轻人最为活跃,因此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兴趣点,并据此提升宣传实效,这是党和政府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三、打造彰显中国软实力的网络空间舆论旗舰
引导网络舆论工作的实力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这需要充分发挥新闻网站和各类网络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中国互联网舆论的引导要依靠政府网站和门户网站的协同作用,同时要高度重视新兴社交网络媒介的作用。建立具有强大的国内外传播实力的新闻网站和移动新闻传播媒介,打造展示和运用中国软实力的网络空间舆论旗舰,不断增强“中国声音”在国内外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国家软实力的塑造、拓展和应用需要有国内意识形态和舆论的安全作为支撑,需要主流意识形态得到本国国民的持久拥护,也需要有稳定健康的舆论环境。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意识形态的分崩离析和舆论的四分五裂意味着国家将发生剧烈的政治动荡。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安全和舆论安全的风险可能来势凶猛、声势浩大,也可能悄无声息、暗流涌动。在应对这种风险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跟踪西方世界在网络政治领域的新动向,另一方面需要探索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建设和舆论宣传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的实践和经验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将会形成互联网治理的一个新模本。
(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