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恪守学术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备良好的专业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4、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素养。

三、培养方向

1、网络安全

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3、密码学理论与技术

密码理论与技术是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重要基础模块,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提供密码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方面的重要支撑。密码理论主要研究新型密码体制设计、分析及其应用,包括流密码、分组密码、公钥密码、哈希函数、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密码技术主要包括密钥管理技术、认证技术、以及密码在各类信息系统的应用等;安全协议设计、分析及应用,运用密码算法和协议逻辑来实现实体之间的认证、安全分发密钥、确认发送和接收消息的不可否认性等为目标,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安全协议设计的形式化方法、安全协议在各种复杂网络环境中的应用。

4、系统安全

四、培养方式

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或导师组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两阶段培养过程。导师或导师组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选题、中期、论文撰写和学位申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导师或导师组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五、学制与学分

2、学分:硕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学期间需修满学分不少于30学分。学分课程由学位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部分组成。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要求修满19学分;限选课包括体育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及实验类课程。

六、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课

公共课

G00FL1020

综合英语

64

2

考试

秋季

外国语学院

G00HA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人文学院

G00HA101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春季

G00HA1012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4

0

考查

G00FL1021

专业英语

全年

至少选一门

G00FL1022

基础写作

G00FL1023

英语听说

G00FL1024

跨文化交际

可选一门

G00FL1025

商务英语

G00FL1026

英美文化

G00FL1027

英美报刊选读

G00FL1028

西方美学名著赏析

G00FL1029

影视鉴赏

G00FL1030

英语演讲与辩论

专业基础课

X25TE1001

数论

48

3

通信工程学院

X19CS1007

组合数学

计算机学院

X00CE1001

近世代数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X00CE1002

算法与计算复杂性理论

X36CE1100

网络信息论

X36CE1105

博弈论

专业课

X31CE1101

安全协议理论

X36CE1102

数据与知识工程

X36CE1101

现代密码学

G00HA0040

体育

20

0.5

必修

G00HA0041

G00HA101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16

G00HA1014

人文经典选读专题

X36CE1106

隐私保护技术

X36CE1104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

X36CE1103

操作系统安全

G00FL0200

日语(二外)

120

学年

6

G00FL0201

俄语(二外)

G00FL0202

德语(二外)

G00FL0203

法语(二外)

G00FL0204

韩语(二外)

X36CE1200

移动互联网安全

X36CE1201

计算机网络安全专题讨论

X36CE1202

云计算安全

X36CE1203

现代机器学习理论

X36CE1204

大数据安全

X36CE1205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

X36CE1206

密码理论新进展

X36CE0207

信息安全专题讨论

春年

X31CE1200

信任管理

X31CE1202

网络安全管理

X31CE1203

网络攻击与防范

X36CE1209

高性能计算及大数据测试技术基础

X36CE1207

现代公钥密码

X36CE1208

代码安全与漏洞分析

可在全校博士、硕士课程中选修

七、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后,可以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为第一责任人,对论文质量全程把关。论文工作包括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几个环节。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具有理论意义或较高实用价值,鼓励选择直接面向工程或具有探索性的应用课题。论文选题应具备一定的先进性、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①通过,按专家意见修改后进行学位论文撰写工作;

②不通过,重新开题。

①通过,按专家意见修改后继续学位论文撰写工作;

②不通过,重新考核。

中期考核没有通过的硕士研究生,可下次重新提出申请。中期考核累计3次不通过的硕士研究生取消硕士学位申请资格,并按硕士肄业处理。

(4)论文撰写:学位论文内容应包括课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评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分析设计、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纸、图表曲线与结论、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与他人合作或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论文撰写要求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标准》执行。

(5)论文答辩:学术学位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5名具有硕士指导资格的教师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位论文评阅人,小组设组长1名,同时指定1名答辩秘书,硕士研究生本人的指导教师必须参加答辩报告会,但不作为小组成员。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以及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的审核意见,按照授位标准对申请授位研究生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答辩环节由学科方向组内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答辩小组成员主要从学位论文的选题意义、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立论依据、创造性成果、关键性结论及完成工作量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同时给出结论。答辩结论分为两种:

①通过,按专家意见修改后提交送审学位论文;

②不通过,按专家意见进行修改,3个月后重新组织答辩。

八、授位标准

1、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硕士研究生满足下述条件之一者可按期申请硕士学位。提出学位申请须由导师签字确认。

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至少1项;向国际或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并被认领标准化提案至少1项;省部级科研获奖(须持证)至少1项。

(2)硕士研究生如不满足申请学位基本要求(一),则对其学位论文再增加两份外盲评审,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制。

(3)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以第一学生作者、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2、提前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九、其他说明

1、本方案中列入统计范围的论文必须以硕士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只以1篇计入统计数;本方案列入统计范围的发明专利和获奖必须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方案列入统计范围的科研项目必须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他一律不计入。

2、本方案中的发表论文是指正式发表,即有具体的卷、期、页码信息。

3、发表论文的中文期刊必须全部是《参考目录》规定的期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期刊原则上以《参考目录》为准,鉴于英文期刊每年变动比较大,如果不在《参考目录》规定范围内的英文期刊,以实际被SCI、SSCI等检索数据库收录为准。

4、在《参考目录》规定的英文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实际被SCI、SSCI等检索数据库收录为准;在《参考目录》规定的中文期刊的增刊上发表的论文,一律不计入。

5、理学、工学、军事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参考目录》规定的高等学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只计1篇。

7、本方案由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负责解释,自2017年秋季入学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

THE END
1.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探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时常给个人、企业甚至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如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作为一种综合的管理手段,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具http://szjj.china.com.cn/2023-12/01/content_42620464.html
2.省委网信办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技术中心负责人孟玲一行莅临山东省王锋院长就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我院下一步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思路与对方进行了详细介绍。双方从信息安全测评、信息安全相关项目研究、监测平台建设等角度,就如何开展网络安全和关键基础设施安全能力建设进行了交流。 孟玲处长高度评价了我院的发展及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我院在信息安全、工控信息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等http://www.sdceprei.org.cn/art/2019/8/30/art_108_5281.html
3.2024年中国安徽省网络信息化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4、信息技术创新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中国信息化安全技术发展分析 一、国际信息安全形势分析 1、世界各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政策调整呈联动之势 2、网络对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的影响日益增强 3、世界各国仍将关键基础设施作为信息安全保障的核心内容 4、信息安全漏洞仍然是技术和内容安全的首要威胁 二、中国信息安全工作面临https://www.cir.cn/0/06/AnHuiShengWangLuoXinXiHuaHangYeX.html
4.网络安全与防范研究12篇(全文)网络安全与防范研究(精选12篇) 网络安全与防范研究 第1篇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 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然而, 信息化在给人们带来种种物质和文化享受的同时, 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 诸如网络的数据窃贼、黑客的侵袭、病毒发布者, 甚至系统内部的泄密者。2009年中央电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41vm3qq.html
5.“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研究初探新闻原标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研究初探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也带来了“互联网+”时代背景特点的信息安全风险。 http://news.cntv.cn/2015/06/04/ARTI1433415315962458.shtml
6.医院召开网络信息安全培训会副院长王珩指出,在座各位安全员都是所在科室和部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哨兵”,希望通过今天的这次培训会,进一步提高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新时代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能力水平。 随后,人民网安徽舆情监测研究中心主任李家林做“网络舆论的水温——后疫情时代,涉医舆情的分析研判与处置要点”专题培训,合https://www.ayfy.com/info/1178/18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