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锁定主战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定向。在“七个着力”中,“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放在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重要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防范和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把握新形势、应对新挑战
新变化产生新问题,新问题带来新挑战。与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相比,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价值共识生成的难度不断加大。过去,主流意识形态之所以能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很大程度上在于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优势,这使其能够较好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作用力。但是,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普通个体开始逐步部分地取代专业机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受到一定挑战。个体往往是基于个人情感和兴趣去选择那些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一些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为了获取阅读量、点击率,无原则地取悦网民,导致假新闻在网络空间大肆传播,网民被虚假信息所挟持,价值共识生成的难度不断加大,导致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与以往相比,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在新形势下,要深刻认识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是网络意识形态的社会化属性更加凸显。其产生的影响不再仅仅局限于虚拟网络空间的某个领域,而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以系统性观念全方位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二是网络意识形态的技术化特征更加鲜明。这种技术化特征突出表现为传播内容、传播工具、传播效果的技术化,这种鲜明的技术化正在逐步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传播格局。例如,以“深度伪造”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极易造成虚假信息的大量滋生。这就要求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三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愈加复杂隐蔽。与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相比,网络意识形态无论是在作用方式上,还是在作用效果上,都更加具有隐蔽性。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容不得丝毫懈怠和放松。
四是网络话语空间愈来愈成为国际舆论博弈的重要场域。随着互联网等新型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军事等传统领域。不同国家对于网络空间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网络话语权正在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目标,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基本原则、重大着力点,系统全面地阐明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崭新局面、多元挑战、前进路径,是做好新形势下包括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内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必须毫不动摇地学习好、领悟好、贯彻好。
在新形势下要不断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体系,不断凝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合力。
二是要打破传统环境下的信息壁垒,健全网络空间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系统严密、协同高效、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网络意识形态信息共享机制,减少因信息壁垒而造成的工作障碍。
三是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共同价值,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力量。不断压实互联网企业、新媒体平台等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不断增强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的技术资源优势,进一步凝聚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合力。不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积极性,注重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着力发挥好互联网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方面的正向价值,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凝聚价值共识、夯实思想基础,为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方增泉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和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泽峰系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