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通过舆情大数据技术对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有关“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舆情资讯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指标分类,通过数据处理识别具体问题类型,分析研究“三品一械”直播带货的主要消费维权问题。同时在汇总数据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舆情涉及的具体品类、平台和主播情况,分析得出不同品类、平台和主播的舆情占比情况,并将其与主要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不同维度的主要问题类型。
“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舆情指标体系
02
体验调查法
03
问卷调查法
根据“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特点,设计“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对“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的认知情况和意见建议等。通过网络问卷系统发放有奖调查问卷,最终确保收回有效调查问卷样本3000份以上。
三、调查结果
“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舆情分析结果
1、舆情总体概况
根据本次调查设定的舆情指标体系和采集规则,本报告采集了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的“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舆情数据,共计26542条,并根据问题指标体系识别出有关“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问题舆情数据7073条。通过对每条问题舆情数据涉及的关键词进行词云统计,得到词云图如下:
“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舆情关键词词云图
2、舆情主要类型概况
其次,直播销售问题中的销售误导问题舆情也较为突出,其比例为17.66%;产品质量问题中的产品品质问题舆情比例为17.15%,产品资质问题舆情比例为13.62%。
“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舆情的数据量与比例
3、“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涉及品类问题舆情概况
为进一步了解“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表现情况,本报告从不同产品品类出发,分析各品类问题舆情表现情况。
(1)各品类总体问题舆情概况
“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涉及品类问题舆情情况
涉及舆情最多的为药品,比例达到45.94%,其次为保健食品,比例达到34.01%,这说明药品与保健食品直播带货存在较多的问题舆情。
(2)各品类问题类型舆情概况
对各品类所涉及的数据与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品类产品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侧重点不同。
“三品一械”各品类直播带货问题舆情类型概况
4、“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涉及平台问题舆情概况
为进一步了解“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舆情涉及的问题情况,本次“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舆情分析从不同平台出发,分析各直播平台涉及问题舆情的具体表现情况。
(1)各平台总体问题舆情概况
“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舆情涉及平台情况
涉及问题舆情相对较多的是抖音,舆情占比27.10%,主要涉及虚假宣传、销售误导和产品品质问题;其次是快手,舆情占比19.17%,主要涉及虚假宣传、销售误导和退换货问题;第三是淘宝,舆情占比17.19%,主要涉及虚假宣传、销售误导和产品品质问题。
5、“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涉及主播问题舆情概况
部分头部主播“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舆情比例
6、“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舆情典型案例
(1)虚假宣传问题
案例2:据中国质量新闻网2024年3月13日报道,有消费者反映,某平台网红“豆芽菜”直播间在推销“益动飞扬多肽胶原蛋白肽蛋白固体饮料”时夸大疗效,虚假宣传。
记者调查发现,该主播甚至鼓吹,该产品对移植怀孕成功也很“奏效”。“听好了,同样是怀孕,同样是移植,为什么豆芽能一次性移植两个,还成功了,原因是体质好……她从怀孕到现在已经喝了13桶蛋白粉了。”该主播说。此外,该主播还称,奶粉里有的微量元素,该产品里都有。喝该款产品比喝牛奶豆浆强100倍。“三岁以上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喝;越胖的人越得喝;体质有点差的人也得喝;年龄越大越得喝;‘小糖人’必须得喝;法令纹、颈纹、眼角纹严重的,尤其是掉头发严重的,必须得喝……”。
案例3:据新京报2023年12月22日报道,为了躲避平台审查,主播们通过替换违规词、剧情演绎或展示图片的方式暗示假药假保健品的治疗功效,且为了防止直播间突然被平台警告或关闭,主播们往往使用多个账号同步开启直播,随时切换。
记者调查发现,某短视频平台“芸老大J解气2号”直播间推荐一款“百草养元方”产品时,主播们分成两派,演绎着寻亲复仇的剧情。主播们手里拿着海报,指着上面的字“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5年不用打针……”,用隐晦的方式说着这款产品的功效,然而产品介绍页却只有一张药盒的图片。记者点进该商品所在店铺,看到不少类似的产品都没有完整的产品标题,也没有详细功效介绍。
(3)销售误导问题
案例1:据央广网2024年3月14日报道,安宫牛黄丸是传统的中成药,也是处方药,可用于治疗高热惊厥、中风昏迷等病症。记者调查发现,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商家通过直播等方式在售“安宫牛磺丸”,这里的“磺”不是“黄色”的黄,而是“硫磺”的磺。该商品也号称具有传统安宫牛黄丸的类似功效,甚至宣称“需要急救,叫120后还可以来一颗,多坚持90分钟”。
消费者购买后发现,这样的产品根本没有治疗作用。拿给医生仔细一看,这款商品根本不是药品而是食品!准确来说,是蜂蜜制品。
案例2:据人民日报2024年8月19日报道,以治病、养生的名义,诱导和误导老年人高价购买药品、保健品的“坑老”骗局屡见不鲜,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近年来,这些骗局套路手法翻新,利用电商平台、视频直播引流,由线下走向线上,销售更隐蔽,给消费者维权与有关部门监管带来新挑战。
(4)产品品质问题
(5)产品资质问题
案例1:据工人日报2024年5月11日报道,通过直播间等线上渠道购买保健品,成为一些老年人热衷的事情。不过,一些直播间在销售保健品时乱象频出,营销“花招”更是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体验调查结果
20个“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体验样本情况
1、体验调查发现7个样本涉嫌虚假宣传
本次体验调查的20个“三品一械”直播消费体验调查样本中,有7个样本涉嫌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其中,快手3个,抖音2个,淘宝和拼多多各1个。主要是主播通过夸大宣传产品功效,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主要问题如下:
案例1:2024年10月11日,体验人员在淘宝的益健园保健品店直播间看到,主播在推荐一款保健品“丰姿胶囊”时,直播间显著标注“国家卫生部认证‘丰乳’功效”,产品页面显示“卫生部批准丰乳功效,人体试食试验证明!”。主播宣称“不管你是先天胸部就比较小加扁平的问题,还是产后导致胸部的缩小、干瘪、下垂、外扩、大小胸,都能选择咱们家的一个丰姿胶囊,帮助您的胸部具有一个增大、挺拔、升杯的效果”“未婚未育的小姐姐,6瓶能有1个杯的提升,9瓶能有2个杯的提升”“1宝妈妈拍9盒让胸部挺拔饱满,12盒1个杯,15盒2个杯,18盒3个杯;2宝妈妈拍12盒让胸部挺拔饱满,15盒1个杯,18盒2个杯,按时按量地去吃,保证您的胸部都能达到罩杯上的提升”。
淘宝“益健园保健品店”直播间及产品情况
案例2:2024年9月14日,体验人员在抖音“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直播间看到,主播在介绍一款“玉米须桑叶茶”产品时宣称:“三高越严重越管用,降三高秘方,已帮助上万人,当天见效,不降包退,一杯降三高,根除不复发,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手指麻、手脚麻、晕无力、血黏稠、脑中风、心梗塞、头晕痛,祖辈流传秘方,不外传,上午喝,下午降。”以上主播宣传产品治疗功效并对效果作保证的宣传,涉嫌虚假宣传。
抖音“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直播间及产品情况
案例3:2024年9月19日,体验人员在抖音“星美个护保健”直播间看到,主播在介绍一款“医用液体止鼾器”时宣称:“两只装是一个人的量,你给它用完,能除能断,不返不复、不依不赖、没有任何副作用,好了咱就停,以后不再去用了”;“不管是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打呼噜越严重,越管用”;“我们这款产品从根源上给你解决,能除能断、能彻底点,好了就是好了,以后都不需要去用了,以后再不出现打呼噜了”;“白云山新升级版本,当天用,当天效,会发现你的呼噜声一次比一次小声,没有任何副作用,草本配方,温和不刺鼻”。该主播在直播过程中拿起医用液体止鼾器的包装,指着“医用”两字说“这两个字我们敢打在包装上面,您应该就知道我们这是什么产品”。以上主播宣传产品治疗功效并对效果做保证,涉嫌虚假宣传。
抖音“星美个护保健”直播间及产品情况
案例4:2024年10月11日,体验人员在快手“药百善腾蛇专卖店”直播间看到,主播推荐一款“金仕康左旋肉碱加铬胶囊”保健品,显著标注“速效减肥健康瘦,火辣身材吃出来,不运动、不节食、不拉肚子”。主播称该产品“成分没有乱七八糟的,主料成分是高达98%的左旋肉碱”“不用运动,正常生活,不需要你去忌某口”。主播还表示“不反和不弹、咱们家的产品全部都是有市场监管部门认证的,吃完之后没有那种不好的感觉,它不是那种三无产品”,涉嫌虚假宣传。
快手“药百善腾蛇专卖店”直播间及产品情况
快手“御信堂先赫专卖店”直播间及产品情况
案例6:2024年9月18日,体验人员在快手平台“御信堂先赫专卖店”直播间看到,主播正在介绍一款标注保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的“御艾牌辅酶Q10胶囊”。直播背景显示“适合人群:胸闷气短心律失常疲惫无力气喘吁吁易出虚汗”。主播宣称:“这里(手指胸口)的问题不是小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成千上万的花,甚至花上你一辈子的积蓄,你是儿女的累赘,儿女的负担,尤其是咱很多父母,这里还不舒服,不得劲儿,闷堵憋的慌,你忍着,你拖着,你不当回事儿,你不舍得花钱对吧,但是今天在我直播间的朋友,这些都是可以帮你的,辅酶它是真的对以心养心,以心护心的,而且含量非常高,100克含有97.1克,这个管事儿朋友,每天一粒就可以。”以上直播内容明显宣传了该保健品具有治疗功效,涉嫌虚假宣传。
案例7:2024年9月12日,体验人员在拼多多“韩小军的小铺53”直播间看到,主播正在介绍一款“百年牛黄丸”产品。主播宣传:“你有中风偏瘫的、痛风的、冠心病的、心脑血管的、高血糖、高血压、糖尿病的、咱们心梗梗的、脑梗梗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歪眼斜的、四肢麻木的、头疼头晕的、头疼脑涨的、左手六右手七的、晚上失眠多梦的、梗了的、於了的、堵了的,包括咱们心脏搭桥做支架的,你像这些人群有的话你给我打个有,你有这些症状的话,你就拍上那么一单,正常情况下呢,你吃上六个月、你吃上八个月,你会感觉到你的血压、血脂、血常平稳了,你的心梗、脑梗、心脑问题舒坦了,包括咱们中风的、偏瘫的、半身不遂的、你会感觉到手脚利索了,走路的话也方便了,咱们男同志吃了大补,女同志吃了可以益气养血,益气养血的同时它可以给咱们保驾护航,让咱们的三到五年之内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三高问题、心脑血管问题给你绕道而行……”。体验人员发现,主播推荐的“百年牛黄丸”包装上标注的产品类别为“方便食品”,明显涉嫌虚假宣传食品具有治疗效果。
拼多多“韩小军的小铺53”直播间及产品情况
2、体验调查发现1个样本涉嫌价格误导
淘宝“友联医疗器械专营店”直播间及产品情况
3、体验调查发现1个样本没有公示证照信息
“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卷调查结果
1、本次问卷调查受访者以18-45岁的男性青年居多,职业主要是企业员工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在3315名受访者中,从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65.52%)明显多于女性受访者(34.48%);从年龄来看,18-45岁的青年人(72.52%)占比最多,其次是46-60岁的中年人(21.03%),此外还有少数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4.59%)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1.87%);从职业来看,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受访者以企业员工(48.93%)为主,其次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5.04%)和自由职业者(19.52%),此外还有少量在校学生(5.07%)和离退休人员(1.09%)。
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和职业分别情况
2、近七成受访者表示有过“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经历,更倾向通过传统电商平台购买“三品一械”产品
受访者的“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经验和渠道情况
3、受访者选择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主要是因为购买方便、价格便宜和受主播宣传推介影响
关于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的原因,61.84%的受访者认为购买方便,52.97%的受访者认为价格便宜,38.25%的受访者认为是受主播推荐影响,还有25.28%受访者认为有实际需求。说明受访者选择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主要是因为购买方便、价格便宜和受主播宣传推介影响。此外,受访者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时,相对更注重价格(50.74%)、品牌(46.33%)、质量(38.13%)、销量(33.51%)等因素,而对主播(25.88%)、平台(16.77%)和商家(7.90%)等因素则相对考虑较少。
受访者选择网络直播购买“三品一械”的原因和注重因素
4、受访者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最担心和遇到最多的都是虚假夸大宣传问题
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会担心哪些问题?50.98%受访者表示担心虚假夸大宣传问题,49.08%受访者表示担心发货问题,45.13%受访者表示担心商品质量问题,23.56%受访者表示担心售后服务问题,3.80%受访者表示担心其他问题。与此同时,48.96%受访者表示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遇到过虚假夸大宣传问题,47.42%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发货问题,39.79%表示遇到过商品质量问题,22.29%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售后服务问题,4.56%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其它问题。说明受访者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最担心和遇到最多的都是虚假夸大宣传问题,其次都是发货和商品质量等问题。
受访者通过网络直播购买“三品一械”产品担心和遇到的问题
受访者对规范“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的建议
6、受访者遇到“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主要选择找主播或销售商家、直播平台、品牌或厂家解决
受访者遇到“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的维权方式
7、规范“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主播责任和直播内容的法律属性
四、调查结论
通过汇总分析本次“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舆情,并结合本次“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体验调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得出以下主要调查结论:
舆情反映“三品一械”直播带货的虚假宣传
等问题较多,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药品、保健食品直播带货问题舆情最多,
不少主播在直播间宣传普通食品
具有保健或治疗功效
抖音、快手、淘宝等平台涉及“三品一械”
直播带货问题舆情较多,
主要涉及虚假宣传、销售误导问题
04
头部主播涉及“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舆情
并不突出,交个朋友、李佳琦和东方甄选的
问题舆情相对较多
05
体验调查发现,部分“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样本
涉嫌虚假宣传、价格误导和不公示证照信息,
抖音、快手等平台问题相对较多
06
近七成受访者表示有过“三品一械”直播带货
消费经历,主要是因为购买方便、价格便宜
和受主播宣传推介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07%的受访者表示有过“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经历,只有31.93%受访者表示没有“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经历。关于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的原因,61.84%的受访者认为购买方便,52.97%的受访者认为价格便宜,38.25%的受访者认为是受主播推荐影响,还有25.28%受访者认为有实际需求。
07
受访者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
最担心和遇到最多的都是虚假夸大宣传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时,最担心虚假夸大宣传问题,占比50.98%;其次是担心发货和产品质量问题,占比分别为49.08%和45.13%;此外是担心售后服务问题,占比23.56%。与此同时,受访者表示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三品一械”产品遇到最多的问题也是虚假夸大宣传,占比48.96%;其次也是遇到发货和产品质量问题,占比分别为47.42%和39.79%;此外是遇到售后服务问题,占比22.29%。
08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主播在直播间介绍
超八成受访者认为网红明星主播会
09
受访者遇到“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
主要选择找主播或销售商家、直播平台、
品牌或厂家解决
遇到“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怎么办?调查结果显示,54.15%的受访者表示会找主播或销售商家解决,48.96%的受访者表示会找直播平台解决,46.37%的受访者表示会找品牌或厂家解决,36.32%的受访者表示会向消协或监管部门投诉,16.50%的受访者表示会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起诉,还有2.71%受访者表示会自认倒霉,放弃维权。
10
受访者认为规范“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
关于如何规范“三品一械”直播带货问题,57.50%的受访者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主播责任和直播内容的法律属性;53.00%的受访者建议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问题;46.49%的受访者建议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标准与规范制度;38.49%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平台管理,规范平台内商家与主播行为;22.38%的受访者建议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主播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还有11.10%的受访者建议完善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