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变革,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引向深入。
一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政治意识、风险意识、担当意识,推进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守正创新、激浊扬清,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针对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就宣传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许多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严格要求。两度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一系列谋篇布局、一项项针对性举措,为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提供了政治保障。
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管理不断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管理,指出“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宣传思想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强调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强调党校姓党,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文艺、新闻出版、互联网、对外宣传等领域,以及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等单位,阵地意识不断加强。
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保障更加有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明确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制度。党中央出台《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肩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和完善了党内法规,对全体党员提出了意识形态方面的要求;加强立法和执法,对侮辱英烈等言行重拳出击;等等。这些重大决策和举措,发挥了强大的制度保障作用。
二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尖锐复杂,需要全党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善于斗争的本领主动应战,牢牢掌握主动权。”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筑牢意识形态屏障。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筑牢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确保政治安全,旗帜鲜明开展意识形态斗争,严格区分红色地带、黑色地带、灰色地带“三个地带”和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三类问题”,敢于对错误言行亮剑,坚决遏制负面舆情,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5%,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人在哪里,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必须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加强立法和执法,加大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的意识,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严密防范和压制网络攻击和渗透行为,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努力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面对西方长期奉行的对华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特别是近年来策动的所谓“价值观对抗”“民主化改造”战略,我们既要坚定不移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坚决防范和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活动,又要主动出击,揭开西方“普世价值”的虚伪面纱,揭露国际反华势力抹黑中国的真面目。同时要积极作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