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位置。当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短板弱项亟待重视。
二、意识形态工作体系不完善。县级网信机构没有全面建立,缺少对基层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指导。乡镇往往没有明确安排人员力量,一些县级部门单位甚至没有明确宣传专干或信息员。同时,工作网络比较粗放,管理比较松散,没有建立管理规范的、能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网络意识形态信息的工作网络。三是缺少专业人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政治性、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而基层政治敏锐性强、理论基础好、懂信息和传播的干部较少,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人才则非常罕见。如,普遍没有建立网评员队伍,对正能量的大力引导和旗帜鲜明与错误导向作斗争的氛围没有形成。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与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引导机制流于形式,一旦出现状况,往往不按规定程序操作,造成工作被动。
对此彭树祥建议:
一、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认识。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必须依靠“人民战争”,必须让基层干部动起来。一是要开展形势教育。要让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凝聚基层干部建设伟大工程的积极力量;要让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我们时刻面临的严峻挑战,激发他们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志。二是开展专项培训。把意识形态工作的学习教育列入基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列为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内容。要让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敌对势力的攻击往往是从摧毁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体系开始,往往披着“神不知,鬼不觉”的“画皮”出现,往往借助网络这种速度快、传播广的形式。要让基层干部准确辨识网络意识形态的正邪、黑白。要加强对基层单位负责人、专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广大干群对错误导向开展斗争的能力。
二、强化体系建设,筑牢防线。一是要建立各级党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机构。要加快县级网信部门的设立和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的配备,提高对基层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能力。县直部门单位、乡镇的党组织及所属党支部必须全面建立工作机构,必须由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必须有具体负责的工作人员。二是要完善信息网络。畅通由下而上的信息渠道,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报送、及时引导、斗争。三是要健全处置机制。建立完善基层网络舆情发现报告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规范网络舆论引导流程,确保基层干部工作有章可循。四是加强阵地建设。要加大对党报党网党台的投入和管理,加速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基层文艺工作,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提高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固地占领宣传文化阵地。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精心挑选培养从事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处置工作的干部,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骨干力量。
三、强化监督考核,落实责任。一是要严格执法执纪。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对网络信息发布和网络行为等都有具体规定。一方面要开展广泛宣传,让全社会熟悉这些规定;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网络违法行为和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上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要严格依法依纪查处。二是要开展常态督查。对各级党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定期督查,定期反馈、指导、通报。三是列入述职考核。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有党组织负责人的专节述职,还应以常态督查结果作为重要考核依据,确保责任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