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定位、宏伟布局和实现路径,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创新意识,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问题导向,体现出宏大的思想格局和崭新的理论境界,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围绕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问题进行了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定位,擘画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宏伟布局,提出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一、战略定位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明确的战略定位。他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发展,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确立了主心骨和压舱石。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5这是提升到文化角度对意识形态战略定位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说道:“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6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7因此,“我们始终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8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表明,一方面我们决不能忽视甚至削弱经济建设这一党的中心工作;另一方面,又决不能轻视甚至弱化意识形态这一党的极端重要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重点论”和“两点论”的高度统一。
二、宏伟布局
(一)“8·19”重要讲话为意识形态工作定调树魂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9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部署,不是一般的工作安排,而是有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更深刻的思考。他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巳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按照中央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10站在这个大背景下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光辉文献,为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框定了范围、确定了基凋、树起了灵魂。
(二)强调党校姓党,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
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而“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科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11这是从党校办校和科研等角度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
(三)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新闻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密切关乎意识形态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多次研究有关问题,作出重要部署,于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政权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强调抓好新闻舆论工作,站位高远,揭示本质。他明确指出:“古今中外,任何政党要夺取和掌握政权,任何政权要实现长治久安,都必须抓好舆论工作。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12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并提出了48字的工作要求,强调“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13。这些重要要求不仅为新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确立了标杆,而且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互联网战场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五)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除了以上几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如何更好把高校师生疑聚在党的周围,如何发挥高校对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都需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证明,高校抓住了、抓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放松了、丢弃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19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高校、院(系)等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如果有人以所谓‘学术自由’为名坻毁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那就应该旗帜鲜明予以抵制。”20这些重要论述站在高校角度对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工作定位和重要部署。
三、崭新境界
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万古长青的根源就在于不断概括新实践,凝练新理论,开拓新境界。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积极主动,阵地意识明显提升,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精华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经验,又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战略、新部署,目光深邃,视野开阔,开拓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清醒的政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很高的政治站位看待意识形态工作,体现出清醒的政治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但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