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题研究(精选5篇)

ReliabilityPromotingMethodsResearchoftheComputerNetworkReliability

ChengDongni

(96unitsof92941Troops,Huludao125000,China)

Abstract:Basedoncurrentinformationonsocialdevelopmentneedsofawiderangeofcomputernetworkreliabilitycomputernetworksbegantoenhancethereliabilityofmethodsofresearch,fromtheperspectiveofthereliabilityoffactoranalysistodevelopareasonableoptimizationstrategy,toimprovethebuildingreliable,efficient,healthy,securecomputernetworksystemserviceisrunninghasapositiveandeffectiveroleinpromoting.

KeyWords:Computer;Network;Reliability

一、前言

二、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策略

(二)双网络冗余设计的科学方式。单一的计算机网络一旦出现故障势必会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中断甚至是瘫痪,因此如果再增设一种备用功能的网络,使其与原网络构建双网模式,那么便可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可科学利用冗余设计思想,基于容错原理,使网络中的各个结点通过双网的模式进行交互连接,当某一结点对其他结点进行消息传送时,则能有效的通过双网络对其中的一个网络进行数据发送。在健康的服务状态,双网络可实现同步数据的传送,同时也可采用主副备用的方式将其中一条网络作备份应用处理。当某一网络通路发生故障并断开时,另一条网络则迅速代替故障一端继续进行服务工作,从而确保了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连续性。

(三)计算机网络层次、体系结构的合理完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离不开先进、多功能网络设备的完善支持,同时更需要具有先进、科学的网络系统层次及体系结构。因此基于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趋势及网络承载量的高效增加现状,我们应采用一种全新的结构构建思想,即多层网络模块的设计理念,从而充分适应新时期大规模、高速化网络的分层设计需求。在实践管理中我们应切实抓住模块化特点,主力构建多层次的网络结构,使日益增多的网络结点实现高效的分层式、秩序化、模块化管理,并使逐步扩张的网络运行系统的故障维护、可靠性强化等日常管理工作的便利性、快捷性实现同步提升。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运行服务的开放性、涵盖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及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使其服务发展中的可靠性能强化越来越重要。因此笔者本着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的目标展开了科学策略研究,意图通过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设计、管理方式切实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1Sniffer软件简介

Sniffer软件还有很多其他强大的功能,比如检测网络流量、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收集网络利用率和错误等。使用Sniffer软件可以捕获从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到应用层各层次的协议数据包。Sniffer在捕获数据包以后,可以按照不同层次显示出来,并且用十六进制、ASCII码多种形式进行解码,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看到各种网络现象中产生的数据包的具体结构和内容,从而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理解。

1.2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

我们通常在讲解数据链路层IEEE802.3数据帧结构时,在课堂上给同学展示的结构图,主要讲解各部分的内容和功能,学生在理解上是很抽象的,印象也不深刻,很难真正掌握数据帧的分层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了让学生能够直接生动地去感知数据帧,我们设计了采用sniffer软件来监控网络中2个节点间的通信,通过抓取链路层数据帧来进行解码分析。步骤如下:

①点击开始程序sniffer打开Sniffer软件,如果电脑有多个网卡,选择已经连接正在工作的网卡;在主窗口菜单中选择“捕获”“定义过滤器”“地址”:地址类型处选择“IP”;

②位置1处填写本机的IP(A),位置2处填写旁边同学的IP(B);

③继续在“定义过滤器”选择“高级”,勾选想要捕获分析可用到的协议类型:IP-ICMP;TCP-DNS-HTTP-TCP;UDP-DNS等;点击“确定”;

④点击“捕获”菜单中的“开始”,开始捕获位置1与位置2之间的协议数据包;

⑤此时我们在cmd窗口中输入命令:ping[位置2的IP地址];

⑥Ping命令结束后,返回Sniffer主窗口,点击“捕获”菜单中的“停止并显示”。

1.3网络层及高层协议分析

2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实践能力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涉及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多个学科领域,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同时,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对该课程的教学,很多高校仍采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辅助以模拟实验和实训。从实践效果看,这种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抽象,理论掌握难以深入。《计算机网络》主要内容以比较成熟的网络技术为主,系统地向学生讲授有关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通常按照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依次分析各层功能及协议的工作原理,从而使学生形成对网络各层及网络体系的系统认识。但是这些理论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很难通过理论讲清楚,学生很难通过理论知识来形象地构建网络模型,从而出现学其而不知其所用的问题,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

2.操作环节欠缺,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目前,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部分大多依靠普通的课堂教学或者实验教学实施。学生在理论教学环境中接受实践训练,难以产生真实环境所带来的特殊感受,且操作遗忘率高,难以体现学习自主性,教学效果不好。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用以进行专业实习、实训的实验设备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而且因为计算机网络设备发展很快,新型设备不断推出,受经费影响,学校也很难追随网络设备发展的步伐,不断购置新型网络设备,导致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学生就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差距不断拉大,无法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实践技能体系。

三、微课教学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优势

微课是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将“课”微处理化形成了一段短小生动展示并陈述、解决一个核心重点问题的教学音视频。将微课教学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还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并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长远的作用和意义。

2.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微课的提供者可以来自本校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制作成微课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互联网上还有许多其他教师制作的微课,学生也可以下载。此外,在互联网上,许多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制作了许多小视频,比如水晶头的连接、网络配置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当做微课来使用。

3.可有效弥补师资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长期以来,优秀教师始终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优质师资资源的受众只是小部分,这也是一些优秀教师的课爆满的根本原因。优质师资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更大的发挥,影响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利用微课,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将《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可以扩大优质师资资源的受众,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4.有利于构建教师成长进步的新途径。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跟上技术前沿。同时,《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还应具备丰富的网络工程实践经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也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微课,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法进行革新,突破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可以推动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微课的制作,可以使教师全面梳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知识点,增强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了制作好微课,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重点的把握以及课程的讲述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反思,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习到主流和先进的实用技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原则

3.多媒体呈现原则。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可以与学生之间有神态和眼神的交流,微课只是视频,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因此,制作微课需要特别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多使用多媒体,提升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保持学习兴趣。具体而言,要做到动静结合,给人以动态感、空间感。要注重图文并茂,增强表现亲和力,要注重颜色搭配,通常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总之,要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

2.教学内容――围绕重难点问题确定。要紧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出的需求,客观分析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生成的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知识能力的高低,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按照《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际构成,可制作以下教学内容的微课:网络组建,包括局域网组建、无线局域网组建、城域网组建、广域网组建等微课。网络互连,包括LAN-LAN互连、LAN-WLAN网互连、WLAN-WLAN网互连、LAN-WAN-LAN网互连、WAN-WAN网互连等微课。网络规化设计与网络施工,包括做网线、布线、安装网卡、安装模块与设备等,安装各种系统软件、管理软件及系统配置等微课。

3.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媒体技术。微课媒体技术,通常包括课堂实录型视频和内容演示型视频两种。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知识较抽象、难理解,如分组交换、IP多播、TCP与UDP等理论知识,可使用课堂实录型视频,在讲授过程中,将之与日常生活进行类比,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网络中一些复杂工作原理,如分组交换、IP层分组转发、RIP工作原理、滑动窗口机制、TCP连接管理等知识应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制作微课。对于实践性教学内容应以内容演示型视频为主制作微课。一方面,直接拍摄网线制作、网络布线、网卡安装、模块安装与设备调试等视频内容制作微课。另一方面,利用PacketTracer等软件录制IP地址划分、域名规划、IP地址分配等知识点的示范教学,提高微课教学的效益。

六、结论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利用微课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给《计算机网络》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1]王吉,邱海斌.浅析计算机技术在微课程开发中的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7):205-205,207.

【关键词】智能交通;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融合

0.前言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

ortation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如何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减缓交通的拥堵,这是新时期交通的重要课题,也是新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面向智能交通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具有教育服从社会需要的现实背景。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紧贴交通产业链发展,打造专业建设平台”,努力构建富有交通特色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群体系;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研究面向智能交通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是适应社会大环镜的发展及学院建设交通特色院校的主旋律的必然之路;计算机网络专业迫切需要找到与交通行业信息化融合的方向,从而在与省内其他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招生竟争中建立专业优势,锲入智能交通领域是最佳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网络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编程是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技术,但如何使三者更紧密的融合并且在新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出来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1.目前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足之处

2.1课程结构的改革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要素及其相互形成的比重关系。“以面向交通行业就业导向”的课程结构要以模块组合为基础。其基本思想是该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本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习对应岗位所属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根据岗位性质分为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方向。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合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种能力包括操作、服务、管理能力等,通过教与学的过程,通过能力分析确定教学模块,使学生适合岗位要求。融入智能交通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在分析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培养模块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安排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能力分析将职业中的岗位能力细化,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必备能力分析来设置课程单元,将处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学习,增强针对性。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不断更新的交通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软件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2.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置的改革

2.3公共基础课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

智能交通系统的知识也可以融合到公共基础课的基本教学中,比如说大学英语,可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引用智能交通系统的英文素材;高等数学和概率论则可以把一些智能交通工程中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例题中去。

3.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智能交通系统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着眼于交通信息的广泛应用与服务,二是着眼于提高既有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与一般技术系统相比。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整体性要求更加严格.这种整体性体现在:(1)跨行业特点。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涉及众多行业领域,是社会广泛参与的复杂巨型系统工程,从而造成复杂的行业间协调问题。(2)技术领域复杂特点。智能交通系统综合了交通工程、信息工程,通信技术、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的成果,需要众多领域的技术人员共同协作。(3)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共同参与,恰当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分担是系统有效展开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要想对智能交通系统有深刻的了解,使毕业生到智能交通企事业单位实习阶段就能顶岗作业,必须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保证,计算机网络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了一整套完善的实践课程教学计划,采用定向选拔、集中办班、定向培养、定点实训、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重点为智能交通企事业单位定制一线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工作任务分析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研究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由智能交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研究对象,对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研究、提炼,并明确生产实践中典型工作任务及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并贯穿于学习领域和学习情景之中,这样的课程才具有针对性。有了合作企业,学生能将实践与工程实习和就业联系起来,真正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虚拟机在Linux网络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机在中职“操作系统安装”实训项目中的应用虚拟机技术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法和虚拟机在《网络操作系统管理》教学中的应用VMware虚拟机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机在安装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机技术在网络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基于虚拟机的网络操作系统实验设计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实训中的应用研究基于虚拟机技术的操作系统设置和软件安装研究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VMware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基于CentOS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应用系统设计探究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的应用VMware虚拟机安装LINUX操作系统及oracle数据库的研究基于虚拟机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远程部署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如图l所示。

图1

图2

四、结束语

利用虚拟机技术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实训技能,构建一个综合的教学与实验环境,使教师的教学演示和学生的实验操作都能在虚拟机环境下无损害地重复进行,完成了以前不能实现的某些教学要求。将虚拟机技术应用于网络实训教学不但投资少.而且它同样也可以应用到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其他技术或管理领域。虚拟机技术应用于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与可推广性,是实训教学中的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值得推广的解决方案。

[1]李法春,高俊文.虚拟技术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2]王春海.虚拟机技术与应用:配置管理与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THE END
1.新工科背景下网安专业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创新探索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作为计算机领域基础模块之一,是新工科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围绕在新工科计划中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的工程教育目标,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教育工作者进行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MzMzMyNw==&mid=2649481177&idx=1&sn=fd656d03219c054da5c805daec800a93&chksm=86693937c513ff89de7922354e701efaf55a3d78bd845131c2569ec4fe0c64ff89faf37787ff&scene=27
2.网络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网络技术中的运用3篇网络技术的网络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 1、网络技术中的运用3篇 2、网络技术的问题及对策 3、网络技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4、无线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校园 5、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安全研讨全文总字数:8842 字 篇一:网络技术中的运用3篇网络技术中的运用3篇(一)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1.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农业上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23/5131011034004040.shtm
3.互联网技术探究—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教育信息化频道是中国教育网旗下最重要频道之一,是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权威宣传平台,及时报道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新闻资讯,包括下一代互联网、校园信息化、CIO、慕课、网络安全、存储备份、智慧校园等子频道,为行业内专家学者提供决策服务,同时也是广大从业者交流https://www.edu.cn/info/zt/tj/
4.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怎么样全称: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 发展阶段 排名:烟台数据服务人气排名第1名烟台人气排名第100名 荣誉: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根据算法标注 工资:57.7%的岗位拿6-10K,2024年较去年下降3%。计算机/网络/技术类最多,占45%。 招聘:2024年较2023年下降19%。 https://www.jobui.com/company/12857979/
5.网络51CTO.COM51CTO-网络话题集合网络设备、通信技术、网络优化、4G/5G、网络管理、路由交换、布线接入、无线技术等领域的新鲜业界资讯、前沿技术知识、典型应用案例以及产业发展态势。https://cisco.51cto.com/
6.科研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通量云计算平台、高通量云平台测调系统、以及高通量应用与并行算法等。 热点聚焦: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铁”中的算力基础设施和系统软件研发。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和系统研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体系结构、确定性网络、可编程网络、https://www.ictnj.ac.cn/kyfx
7.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https://baike.sogou.com/v54075.htm
8.喻鹏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技术研究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喻鹏职务 网络管理研究中心支部书记老师类型 博导,硕导 所属中心 网络管理研究中心 职称 副教授 承担课程 本科生课程《物联网管理方法与技术》,研究生课程《自组织移动通信网络及管理技术》 个人介绍 喻鹏,男,201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https://sapi.x-mol.com/university/faculty/235562
9.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网络所”)于2011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是烟台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事业单位。定位为将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相结合为导向、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为手段的新型科研机构。 网络所始终秉承“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的理念,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的领航者、软件质量的捍卫者、https://www.int-yt.com/
10.WIFI无线网络技术及安全性研究AETWIFI无线网络技术及安全性研究 Key words :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普及,特别是各种便携式通信设备以及各种家用电器设备的迅速增加,人们在无线通信领域对短距离通信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许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开始应运而生,以802.11b协议为基础的的WIFI技术便是其中的热点。被认为是无线宽带发展的新方向。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202194
11.网络安全基础技术研究思辨在火热的网络安全概念背后,我们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我们在网络安全基础技术研究方面,是否能支撑这个行业持续的发展?先看以下前面所提到的两家美国的网络安全企业:PaloAlto Networks,依靠重新定义防火墙,提出了下一代防火墙概念以及体系架构来奠定自己的地位并获得市场红利,下一代防火墙已经变成防火墙的标准并清洗传统防火墙https://www.cac.gov.cn/2015-06/04/c_1115514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