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持续追踪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情况,对全国112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10504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75.7%;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为74.9%;对科研训练的满意率为78.3%;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88.9%;对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院(处、部)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2.2%,对所在院系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5.8%。分析发现: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较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交叉学科研究生满意度偏低;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管理与服务的部分方面满意度较低。
关键词: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100081;黄欢(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北京100081;刘俊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编辑,北京100081;曹丽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讲师,北京100083。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1.调查目的
2024年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了解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借助研究生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状况的整体感受和评价,直观呈现研究生教育总体满意度及其年度变化;二是发现问题,通过获得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等四个维度以及各个方面的评价,全面揭示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之困;三是服务高校,有助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发现自身不足,继而适时改进教育管理和服务。
2.调查方法
除基本信息及个别具体问题外,2024年研究生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将研究生的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级别。经测算,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模型的拟合度各项指标良好,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次满意度调查对象来自112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68所,其他高校44所。研究生满意度调查以电子问卷为数据采集工具,共回收问卷110504份,剔除答题时长低于3分钟和存在奇异值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02082份,问卷有效率为92.4%。其中,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问卷79306份,占比为77.7%,来自其他高校的调查问卷22776份,占比为22.3%。
调查对象按性别分,男生47412人,占46.5%,女生54670人,占53.5%。按培养层次分,硕士研究生88916人,占87.2%,博士研究生13166人,占12.8%;硕士研究生中,一年级39266人,二年级28571人,三年级及以上21079人;博士研究生中,一年级4640人,二年级3280人,三年级2491人,四年级及以上2755人。按不同学习方式分,全日制研究生94848人,占92.9%;非全日制研究生7234人,占7.1%。按培养类型分,学术学位研究生49550人,占48.6%,专业学位研究生52532人,占51.4%。从具体学科门类看,工学研究生最多,有41762人,占40.9%,其次分别为管理学10538人(10.4%),理学9915人(9.7%),医学9850人(9.6%),教育学7692人(7.5%),法学5831人(5.7%),文学5145人(5.0%),农学3131人(3.1%),艺术学3130人(3.1%),经济学3062人(3.0%),历史学1174人(1.2%),哲学658人(0.6%),交叉学科194人(0.2%)。
三、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结果
1.总体满意度
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达到75.7%(见表1)。其中,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为74.9%,对科研训练的满意率为78.3%,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88.9%,对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院(处、部)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2.2%,对所在院系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5.8%。
表12024年研究生总体满意度
满意程度
比例(%)
总体满意率(%)
均值
中位数
标准差
非常满意
24.9
75.7
3.94
4
0.839
比较满意
50.8
一般
19.5
不太满意
3.4
非常不满意
1.4
2.课程教学满意度
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为74.9%,比总体满意率低0.8个百分点(见表2)。
表22024年研究生课程教学满意度
27.1
74.9
0.895
47.8
19.3
3.7
2.1
不同类别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存在差异:①“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75.0%)略高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74.3%)。②博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满意率(75.3%)高于硕士研究生(74.8%)。③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75.4%)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74.2%)。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满意率(85.9%)明显高于全日制研究生(74.0%)。⑤历史学(85.4%)、法学(80.3%)、管理学(80.2%)门类的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较高,均达到80%以上;其他学科门类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哲学(76.9%)、文学(76.2%)、农学(76.2%)、教育学(75.2%)、经济学(74.9%)、医学(73.8%)、艺术学(73.4%)、理学(73.0%)、工学(72.9%)、交叉学科(71.6%)。⑥跨学科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总体满意率(77.8%)明显高于非跨学科研究生(74.4%)。
从研究生对课程教学各维度的满意度来看,研究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授课责任心(82.3%)、教师教学水平(81.1%)、教师课业反馈(79.1%)、课程内容前沿性(72.5%)、课程体系合理性(71.5%)、课程实践性(68.7%)(见图1)。
图1研究生对课程学习经历的满意度
就课程教学的作用而言,研究生对课程夯实专业知识方面的作用评价最高,对于课程提升思想道德的作用评价最低。在课程教学作用的其他方面,研究生的满意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了解学科前沿(78.8%)、学习科研方法(77.6%)、丰富人文素养(74.5%)(见图2)。
图2研究生对课程教学作用的评价
3.科研训练满意度
参与过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对科研训练的满意率为78.3%,比总体满意率高2.6个百分点(见表3)。
表3研究生科研训练满意度
27.3
78.3
4.01
0.815
51.0
18.0
2.3
1.3
不同类别研究生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的比较如下:①“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与其他高校研究生的科研训练满意率持平,均为78.4%。②博士生(79.7%)对科研训练的满意率高于硕士生(78.1%)。③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科研训练的满意率(78.8%)略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78.1%)。④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科研训练满意率(86.5%)明显高于全日制研究生(78.1%)。⑤历史学研究生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最高,满意率达到85.3%;其他学科门类研究生科研训练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法学(83.6%)、文学(83.2%)、哲学(81.2%)、农学(80.8%)、经济学(80.7%)、管理学(80.7%)、艺术学(79.4%)、教育学(78.2%)、理学(77.9%)、工学(77.4%)、医学(76.8%)、交叉学科(72.6%)。⑥跨学科研究生对科研训练的满意率(78.8%)高于非跨学科研究生(78.1%)。
图3研究生在科研项目中从事的最主要工作
从研究生就读期间的学术会议参与情况来看,有69.1%的研究生参加过学术会议。其中,参加过6次及以上学术会议的研究生最多(17.7%),其次是参加过1次(16.9%)、2次(15.3%)、3次(11.4%)学术会议的研究生。
研究生高度认可科研训练对于自身能力提升的作用。研究生对科研训练在提升自己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方面的作用的满意率最高,高达88.3%,其他方面的作用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计划执行能力(87.1%)、研究设计能力(84.3%)、写作能力(84.0%)、解决实际问题能力(81.9%)、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能力(81.5%)。研究生对科研训练在提升自己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的满意率最低,仅为77.7%(见图4)。
图4研究生对科研训练作用的评价
4.指导教师满意度
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88.9%,比总体满意率高出13.2个百分点(见表4)。
表4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
56.1
88.9
4.14
5
0.814
32.8
8.2
1.5
图5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
在指导教师能力素养方面,研究生对导师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的满意度较高,满意率分别为91.6%和91.4%;对导师指导频率的满意度最低,满意率仅为85.8%(如图6所示)。
从指导效果来看,研究生对导师指导帮助自身遵守学术规范和端正治学态度的作用的满意度较高,满意率分别为90.9%和90.1%,对导师指导帮助自身明确职业规划的作用的满意率最低(84.5%)。对其他方面作用的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提升科研能力(87.2%)、培育理想信念(86.4%)、激发学术兴趣(85.5%)(如图7所示)。
表5研究生与导师每周交流时长的总体情况(%)
交流时长
学位类型
就读形式
学历层次
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
全日制
非全日制
硕士
博士
小于1小时
24.3
28.5
24.7
49.8
27.4
20.3
1~3小时
48.6
45.9
47.9
38.0
47.4
46.3
3~5小时
16.5
15.3
7.7
15.4
19.0
5小时以上
10.6
10.3
10.9
4.5
9.9
14.4
图6研究生对导师各维度满意度评价
图7研究生对导师指导效果的评价
5.管理与服务满意度
研究生对院系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研究生院(处、部)的满意率,对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院(处、部)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2.2%(见表6),对所在院系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5.8%(见表7)。
不同类别研究生对研究生院(处、部)满意度的比较如下:①“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对研究
表6研究生对学校研究生院(处、部)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
39.4
72.2
4.26
1.002
17.5
1.9
1.8
不清楚/没接触过
8.4
表7研究生对所在院系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
42.2
75.8
4.23
0.969
33.6
16.4
3.8
生院(处、部)的满意率(72.5%)高于其他高校(71.2%)。②博士生对研究生院(处、部)的满意率(72.6%)略高于硕士生(72.1%)。③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院(处、部)的满意率(73.0%)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71.3%)。④非全日制研究生对研究生院(处、部)的满意率(75.6%)高于全日制研究生(71.9%)。⑤法学研究生对研究生院(处、部)的满意度在各学科门类中最高,满意率达到76.0%;其他学科门类研究生对研究生院(处、部)的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管理学(74.6%)、教育学(73.1%)、经济学(72.8%)、文学(72.7%)、农学(72.2%)、工学(71.90%)、医学(71.1%)、艺术学(70.3%)、哲学(69.9%)、理学(69.9%)、交叉学科(68.6%)、历史学(67.7%)。⑥跨学科研究生对研究生院(处、部)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72.3%)略高于非跨学科研究生(72.1%)。
不同类别研究生对所在院系满意度的比较如下:①“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对所在院系的满意率(76.1%)高于其他高校(74.6%)。②博士生对所在院系的满意率(77.8%)高于硕士生(75.5%)。③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所在院系的满意率(75.9%)略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75.6%)。④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所在院系的满意率(80.3%)明显高于全日制研究生(75.4%)。⑤法学研究生对所在院系的满意度在各学科门类中最高,满意率达到81.4%;其他学科门类研究生对所在院系的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管理学(79.2%)、哲学(78.6%)、文学(78.0%)、教育学(77.9%)、经济学(77.1%)、历史学(76.5%)、农学(75.3%)、工学(74.5%)、艺术学(74.5%)、理学(74.1%)、医学(72.9%)、交叉学科(72.2%)。⑥跨学科研究生对所在院系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77.2%)高于非跨学科研究生(75.5%)。
在培养单位管理与服务各方面中,研究生对图书馆的满意度最高(满意率为77.9%),其他依次为“三助”岗位设置、奖学金制度、心理健康咨询、就业指导,食堂和住宿满意率最低,分别为64.4%和64.0%(见图8)。
图8研究生对培养单位管理与服务各方面的满意度评价
6.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
在校外导师数量方面,2024年,有校外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比例为30.4%。虽然较之2023年有所提高,但这一占比总体依旧偏低。从年级分布来看,高年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校外导师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具体来看,三年级及以上有校外导师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占比50.0%,四年级及以上有校外导师的专业学位博士生比例为40.4%(见表8)。有校外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校外导师的满意率为90.6%,其中,专业学位博士生对校外导师的满意率为94.2%,专业学位硕士生对校外导师的满意率为90.7%。
表8不同学历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校外导师的比例
学位层次
有校外导师的比例(%)
年级
30.4
一年级
15.8
二年级
37.4
三年级及以上
50.0
32.4
26.9
36.7
三年级
36.2
四年级及以上
40.4
在科研项目参与方面,62.2%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过科研项目。其中,参加过1项科研项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35.1%,参加过2项科研项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16.6%,而参加过3项和4项科研项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最少,分别为5.9%与4.6%。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参加科研项目的总体满意率为78.7%,其中专业学位博士生对参与科研项目的满意率高达84.6%,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满意率明显较低,仅为78.4%。
在实习/实践方面,58.6%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过实习/实践,其中实习/实践时长在1~3个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19.9%,实习/实践时长在4~6个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15.5%,实习/实践时长在12个月以上和7~12个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相对最少,分别为14.3%与8.9%(见表9)。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参加实习/实践的总体满意率为77.9%,其中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对实习/实践经历的满意率(82.2%)明显高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77.7%)。
与所在高校合作的专业实践基地联系、自行寻找、导师/课题组推荐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寻找实习/实践单位的主要方式。如表10所示,在各类实习/实践单位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课题组推荐的实习/实践单位以及校外导师单位的满意率最高(79.4%),对与所在高校合作的专业实践基地满意率(77.9%)次之,对自行寻找的实习/实践单位的满意率相对较低,只有76.4%。在实践形式方面,55.1%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跟岗实习,23.3%的学生进行了认识实习,19.9%的学生进行了顶岗实习。其中,满意率最高的实践形式是跟岗实习(79.5%),77.5%的学生对顶岗实习表示满意,而认识实习的满意率相对较低,只有74.8%。
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实习/实践的效果普遍较为满意。具体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了解专业规范流程的满意率最高(85.6%),其他依次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85.5%)、熟悉工作环境(85.4%)、应用专业知识(82.9%),对实习和实践活动增加就业机会的满意率最低(80.4%)(见图9)。此外,专业学位博士生对实习/实践效果的满意率(82.2%)明显高于专业学位硕士生(77.7%)。
表9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情况与参与实习/实践对比
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参与实习/实践对比
参与科研项目数量
满意率(%)
实习/实践时长
0项
37.8
78.7
没有参加过
41.4
77.9
1项
35.1
1~3个月
19.9
2项
16.6
4~6个月
15.5
3项
5.9
7~12个月
8.9
4项
4.6
12个月以上
14.3
表10专业学位硕士生实习/实践联系方式与实践形式
联系方式
实践形式
所在高校合作的专业实践基地
32.3
认识实习(参观、观摩和体验)
23.3
74.8
导师/课题组推荐
79.4
跟岗实习(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工作)
55.1
79.5
去校外导师单位实习/实践
8.0
顶岗实习(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
77.5
自行寻找
29.3
76.4
其他
1.7
73.7
2.0
72.0
图9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实习/实践作用的评价
四、调查结论
2024年,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继续保持调查样本总量10万以上,同时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问卷筛选策略,以保证数据分析的可靠性。调查结果显示:
1.研究生总体满意度呈上升趋势
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已经开展了13年,2024年参与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数量较2012年增加了3倍,样本数量是2012年的9.7倍。从研究生总体满意度的变化趋势来看,自2015年至今研究生总体满意率一直维持在7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见图10)。
2.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高于其他维度
在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维度中,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率高达88.9%,高于研究生总体满意度以及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管理与服务等维度的满意度。聚焦到导师指导的具体方面,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的评价较高,这说明研究生导师群体的综合素质较高。然而,研究生对指导教师指导频率的评价相对最低,说明研究生导师需进一步提升指导频率。此外,在导师指导效果方面,研究生对导师帮助自身端正治学态度和自身遵守学术规范方面的评价更高,对导师帮助自身明确职业规划和激发自身学术兴趣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表明导师需要加强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术兴趣方面的引导和支持。
3.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
2012—2024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调查总体样本中的比例从18.8%提升至51.4%,同时,相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2012年和201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但从2014年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反超学术学位研究生,到2024年已连续11年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2024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和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指导教师以及管理与服务各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这表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实现了类别和规模的增长,而且培养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受到了研究生较高程度的认可。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的经历及效果仍有不足之处。拥有校外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到三分之一,且超过40%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经历。在实习/实践效果方面,研究生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是熟悉工作环境、了解专业规范流程、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而应用专业知识和提升就业机会方面的满意度比较低。未来,应进一步丰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形式,优化实习/实践内容,充分发挥实习实践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图102012—2024年我国研究生总体满意度变化趋势
4.交叉学科研究生满意度偏低
我国于2021年设置交叉学科门类,2024年首次有交叉学科研究生参与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交叉学科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学科门类研究生。交叉学科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70.6%)低于全体被调查研究生(75.7%),且在各学科门类中处于最低水平。在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指导教师以及研究生院(处、部)和所在院系管理与服务方面,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满意率分别比全体被调查研究生低3.3,5.7,3.3,3.6,3.6个百分点。除对研究生院(处、部)的满意率略高于历史学研究生外,交叉学科研究生对其他各方面的满意率在各学科门类中均处于最低水平(见图11)。交叉学科研究生满意度低,可能与我国各一级学科交叉学科尚处于发展初期,管理制度、培养资源、培养机制等尚不够完善有关,需要从国家到培养单位共同努力,改进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丰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资源,完善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5.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管理与服务的部分方面满意度较低
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管理与服务的部分方面满意度相对较低。具体来看,在课程教学环节,研究生对课程体系合理性、课程内容前沿性,尤其是课程实践性的评价低于对课程教学的整体评价。在科研训练环节,目前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生未参与科研项目。同时,研究生对科研训练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满意度较低。在管理与服务方面,研究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心理健康咨询、宿舍和食堂等方面的满意度依旧相对较低。改革课程教学、强化科研训练、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等应成为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