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展开网络安全博弈,重点包括五个议题

作者:鲁传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网络安全是中美战略博弈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拜登政府于3月发布《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InterimNationalSecurityStrategicGuidance),将网络安全事务提升为政府的当务之急。结合其对华政策的基调,美国拜登政府在涉及国家安全的网络议题上将延续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华打压策略,从军事、情报、经济、技术、联盟等方面对我国采取更为强硬的举措,全面限制中国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的发展,通过拉大双方在网络空间的实力差距增强美国的竞争优势。

美国网军“持续交手”和“前置防御”的战术策略不会改变。美国学者詹姆斯·刘易斯(JamesLewis)曾撰文表示,网络空间的威慑策略是行不通的,美国必须摒弃“威慑”,并通过采取果断的行动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阻止主要对手的恶意网络行动。这也体现了美国网军的政策立场。未来,美国网军对我国采取持续性的网络对抗行动有两个目标。一是阻止针对美国的恶意网络行动,这是最直接的目标。美国网军可能锁定中国军事部门、情报部门、国家核心部门的网络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系统、核心人员的个人设备等关键目标,采取更加果断的网络进攻手段,降低我方的网络行动力和攻击能力。二是与竞争对手达成心照不宣的网络空间协定,这是中长期目标。美国并不希望与竞争对手在网络空间“大打出手”。为此,美国网军可能采取间歇性的网络破坏行动,根据对手的反应控制行动的节奏和强度,传达战略意图,确保竞争对手了解美国在网络空间的界限,同时控制行动导致冲突升级的风险。为此,伴随网络军事行动的施压,不断展示其破坏能力,美方也可能提议与中方就网络安全议题进行谈判。

美国拜登政府的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中国应该成为美国情报界的一个优先目标。在国家安全和间谍活动方面,中国是美国的“对手”(adversary)。海恩斯还表示,新政府需要采取比奥巴马政府更有攻击性的手段,并且将投入更多的资源专注于中国问题。从内容上看,美国对华网络情报斗争的焦点已从反制网络商业窃密转移到确保供应链安全。根据2020年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的《美国国家反情报战略2020-2022年》(NationalCounterintelligence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20-2022),美国情报界开始以供应链安全为抓手,评估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以及利用美国供应链的能力,从而为后续的国家行动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2021年2月,美国拜登总统上任后签署的《关于美国供应链的行政命令》(ExecutiveOrderonAmerica'sSupplyChains),内容包括对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强制性审查。美国情报界的工作重点将落在加强威胁识别,识别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高风险供应商、产品、软件和服务等方面。

在国际政治中,为了使报复恶意网络行动的措施更具合法性,美国将更倾向于向公众、同盟及对手有选择地披露关于网络攻击行动的信息。这一策略既可以有效利用在全球占据传播优势的美国社交媒体平台,以更加透明、主动的方式强化单方面的责任认定,同时,可以摆出更加果断的姿态,阐明打击网络空间恶意行为的立场和原则,最大限度地争取舆论支持。

在国内政治中,美国将继续借用美国智库的声音抹黑中国。在美国学界国家安全研究泛化的背景下,网络议题的安全化、政治化趋势在所难免。美国智库的专家通常是美国国会各类政策性听证会的常客,在华盛顿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美国智库在越来越多的行业研究中引入“国家安全”概念,这些以“国家安全”为由夸大中国威胁、质疑中国企业独立性的观点很有可能成为美国政府限制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往来,限制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和企业的证据。

此外,美国拜登政府将以香港、新疆等问题为切入点,继续在人权方面批评中国,更容易做出“成绩”获得选民支持、也更方便收获盟友的响应,从而在对华战略竞争的语境下提高其政策行动的合理化。

随着中国在数字领域的崛起,美国意识到中国正对全球规则产生影响。美国拜登政府称,美国将重新致力于网络问题上的国际参与,与盟友和合作伙伴一起努力维护现有网络空间全球规范并塑造新的规范。拜登政府重返国际舞台的政策主张,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理念殊途同归,美国拜登政府意在发挥美国传统的联盟优势,借助联盟的力量遏制中国。

首先,美国将极力限制中国在区域内发挥影响力。美国通过印太战略在印太地区建立由其主导的安全、技术与经济架构。在军事方面,加强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建立的“四方安全对话”;建立“D-10集团”,即“G7”加上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在贸易、科技、供应链等方面限制中国发挥作用;与日本和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合作,启动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抵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在科技方面,中国被美国认为是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同时,美国拜登政府将中美科技竞争看作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拜登政府将促进美国的基础设施、5G、人工智能、电动汽车、轻量化材料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这些同样是中国近年集中发展的一些领域。可以预见,在拜登政府时期,中美在科技方面的竞争仍将激烈。

此外,美国拜登政府可能通过“小院高墙”的方式,对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发展进行各种限制。美国拜登政府还可能寻求建立新的、针对新兴科技等领域的“联盟”,或是在已有的国际组织框架内创建新的规则,以团结可信赖的盟友,保证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重要技术的供应链安全。

THE END
1.区统计局组织召开网络安全专题学习会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区统计局于11月27日组织召开网络安全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安排部署网络安全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 一是要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充分认清网络安全形势,进一步提高本领域统计数据的网络安全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安全。 http://www.cqjb.gov.cn/bm/qtjj_71929/zwxx_73796/dt/202412/t20241204_13858809.html
2.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天融信人工智能技术投融热点:中国网络安全相关行业投融资情况 三、中国网民网络安全状况调研 中国网民网络安全素养 中国网民信息泄露情况 中国网民网络信息泄漏后的应对措施 中国网民遭遇网络诈骗情况 中国网民密码安全意识 中国网民软件下载安全意识 中国网民网络支付安全意识 四、网络安全行业标杆企业研究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IE7G140511A1Q1.html
3.枣庄表彰一批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通江达海好‘运’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等10个项目为枣庄市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精品项目; 微博账号“山亭发布”等30个新媒体账号为枣庄市最具传播影响力新媒体账号。 枣庄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共32个) 滕州市 滕州市网络安全保障中心 http://hb.dzwww.com/p/p3rdEqE31Gd.html
4.2023年的十大重要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举措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各行业组织在2023年议程上的重要议题,网络攻击和其他风险对能源、食品、电力和医疗保健等基本服务所依赖的技术和系统构成了持续威胁。 供应商、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在2023年如何为提高关键国家基础设施的网络弹性做出贡献?需要采取一些网络安全措施。 https://www.51cto.com/article/757338.html
5.网络安全工作会议纪要20231103140831.doc2009年6月15日 地点:院行政楼412会议室 议题: 网络安全工作 参会人员:院党委书记李刚、副院长沈苏林、院办公室主任王国明、党委宣传部长郭胜、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赵卫 针对近期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会议对网络安全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形成如下意见: 一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03/8142106000006003.shtm
6.南阳市委网信办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社科动态三是深入部分市直单位、新闻网站、县市区调研督导网络安全工作,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四是制定《“走遍河南的网络安全科技馆”南阳巡展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科技馆重要展品巡展。五是研究起草2021年全市网络安全专题培训方案,通过邀请专家授课方式,提升全市网络安全防护意识。https://www.nyskl.org/html/2021/skdt_0603/2600.html
7.联合国框架下双轨制进程的博弈焦点与发展趋势两份报告反映了国际社会在网络安全议题中的共同关注点。第一,均阐述伴随ICT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的新型网络空间威胁,强调了ICT技术被用于军事领域的威胁,认识到实施和进一步制定合作措施的紧迫性。第二,强调当前国际社会在应对ICT技术滥用以及各国之间无法互信和缺乏对治理规则和手段统一认知,导致互相攻击和网络空间碎https://new.qq.com/rain/a/20211028A0BAUQ00
8.中国网络安全现状研究报告4. 个人相关重点网络安全议题主要包括个人数据和隐私保护、恶意程序、安全漏洞、黑产威胁。2017年,百度安全在全网安全检测、网络犯罪研究、攻击溯源、黑产追踪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对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5. 重点行业网络安全现状和发展方向 http://cidg.sem.tsinghua.edu.cn/info/1020/1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