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伴随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商贸流通和消费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供给市场逐步完善,流通体系质量效率不断提高。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消费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一)消费市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商贸流通行业单位数量快速增长

75年来,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市场活力充分迸发不断增强,商贸流通业经营主体成长壮大。2023年末,我国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超过1000万个,约为1952年的77倍,1953—2023年年均增速超过6%;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超过70万个,约为1952年的724倍,年均增速超过9%。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合商业“一统天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完善。1978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60%;到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九成,国有企业占比已不足1%。

(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显现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为消费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消费市场规模连续迈上新台阶,自2018年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559亿元,之后连续攀升,1992年突破1万亿元,2008年突破10万亿元,2012年超过20万亿元,2019年首次站上4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1953—2023年年均增长11%。

(三)消费市场供给丰富多样,市场供给质量日益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活资料严重短缺,农副产品以统购统销为主,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市场供给处于紧张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商品供应丰富充裕,较好地满足了居民多样的消费需求。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2023年,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总量已近2亿种。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和消费热点变化,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后推出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继续推进“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商品和服务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截至2024年2月,我国已有中华老字号1455家,平均“年龄”约140岁,六成以上分布在食品、餐饮、零售等领域,对促进消费升级、引领文化建设、拓展市场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居民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服务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市场供给不断扩大。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法人单位数分别超过470万家、90万家和30万家。

(四)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持续增强

城乡市场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一)城镇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乡村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随着城镇化逐步推进,城镇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商品供给日益丰富,城镇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0.7万亿元,1953—2023年年均增长12.1%;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52年的45.4%提高至2023年的86.4%。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给我国农村带来深刻变革,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相继实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市场流通状况极大改善,乡村消费市场发展步伐加快。2023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万亿元,1953—2023年年均增长8.9%。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消费品市场持续较快发展,乡村市场占比逐年提高。2013—2023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8.1%,年均增速比城镇消费品零售额高0.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的12.5%提高到2023年的13.6%。近年来,县乡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子商务持续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乡村市场供给不断优化。截至2023年底,全国建成1267个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28.9万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9万个村邮站,全国95%以上的建制村实现快递服务覆盖。

(二)区域市场协调发展,地区结构更趋优化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的东部率先发展,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消费市场发展平衡性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相继出台,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23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23.8万亿元、11.5万亿元、9.8万亿元和2万亿元,1979—2023年年均分别增长14.1%、13.6%、13.5%和10.6%。

从各区域占比情况看,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后发优势明显,消费品市场呈现总体均衡发展、区域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东部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40.7%逐年提升,至2005年达到最大值54.3%,并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回落,到2023年占比为50.5%。中、西部地区消费市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市场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中、西部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4.4%和20.8%,比2012年分别提升4.0个和2.7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居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一)商品结构优化调整,升级类商品需求持续释放

随着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消费从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转向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消费,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比重逐步降低。2023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1978年的63.9%下降34.1个百分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6.6%、8.5%和4.6%,占比明显降低。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较快增长。2023年末,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49.7辆,是2013年的2.9倍;当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超过4.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约为10%。2023年末,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数量分别为107.8台、103.4台和98.2台;而在198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拥有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数量仅分别为0.6台、0.2台和6.3台。

不断完善的市场供给激发居民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以化妆品、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为代表的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2023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类值中,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为4142亿元、6814亿元和1186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26.9倍、93.6倍和21.1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商品成为消费新时尚。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超过700万辆,渗透率达到35.7%;限额以上单位高能效家电增速明显高于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平均水平。

(二)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多元化拓展

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服务消费需求不断释放。1998—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分别增长15.1%、11.4%和10.3%,增速高于消费支出总体水平。

服务消费市场热点纷呈。居民对体验型和个性化的服务消费需求旺盛,消费热点层出不穷。在餐饮消费方面,饮食理念变化、饮食行业发展催生出多样化的餐饮消费需求,带动餐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餐饮收入规模突破5万亿元,而1952年饮食业零售额仅为14.1亿元。在旅游消费方面,随着旅游市场供需匹配性提升,居民出游热情高涨。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人数达到48.9亿人次,1995—2023年年均增长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万亿元,1995—2023年年均增长14.3%。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不断适应群众文娱需求,居民文娱消费选择更为丰富。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博物馆6833个,数量分别是1952年的39倍和220倍。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49亿元,比1991年增长20倍以上,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460亿元、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线下业态迭代升级

1999年,我国首家购物网站正式成立,2008年、2012年网购市场交易额先后突破千亿元和万亿元。25年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培育壮大,线上消费已然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202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人,其中网络购物用户数量为9.15亿人。当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超15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7.6%。2015—2023年,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超过20%。近年来,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线上销售新模式不断拓展,直播带货交易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对网上零售拉动作用明显。

自1949年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在上海成立,到1981年我国第一家超市在广州开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实体零售业态百花齐放。随着商品流通体制大变革,实体商贸企业顺应居民消费观念与需求变化,创新运营模式、提升购物体验、打造消费场景,逐步构建了多元的线下消费渠道。2023年末,在限额以上有店铺零售业态中,满足品质化消费需求的专业店和品牌专卖店数量分别达到5.7万家和4.2万家,提供更加优越消费体验的购物中心接近7500家;以品质优、体验佳为代表的仓储会员店数量比上年翻倍增长,提供户外休闲消费场景的民宿、露营地单位数量增长超过50%。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13—2023年,全国便利店门店数量年均增长15.9%;便利店销售额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0.8%。

(二)多种商业模式共同发展,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连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全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29.7万个,是2012年的1.5倍;实现商品销售额3.9万亿元。全国连锁餐饮企业门店总数4.8万个,是2012年的2.6倍;实现营业额2333亿元。传统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化、高效化发展。2023年,全国共有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555个,成交额由2012年的9.3万亿元提高到11万亿元,平均每个市场成交额由17.9亿元提高到30.8亿元。2023年末,全国共有城市商业综合体1819家,全年总客流量达到173.1亿人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3万亿元。

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商贸流通领域变革提供了技术保障,“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2023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简称商贸企业)开展互联网业务的超过6万家,占限上企业的比重为13.2%,比2012年提高7.3个百分点。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助力企业销售增长方面效果明显。2023年,开展互联网业务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额(营业额)比上年增长7%,增速高于全部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额(营业额)2.2个百分点。

(三)商贸流通费用率逐步降低,企业经营效率不断提高

市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推动商贸企业经营费用率降低。2022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费用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4%,比2012年降低0.9个百分点;2022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3%,比2012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信息化水平提高、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深化等因素在商贸企业决策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带动企业经营效率持续提升。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从2012年的34.8%提高到2022年的38.2%,存货周转率从2012年的14.6%提高到2022年的18.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人均营业收入由2012年的370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824万元。

THE END
1.2024年10月烟酒类商品零售类值当期值及累计值统计分析:当期值与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零售支付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4年10月,烟酒类商品零售类值当期值为480.2亿元,环比下滑18.31%,同比下滑0.1%;2024年1-10月烟酒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为5002.1亿元,同比增长6.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https://www.chyxx.com/shuju/1204750.html
2.烟酒生意的利润怎么样?详细数据对比与分析1、政策风险:烟酒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监管,如烟草专卖制度、酒类消费税等,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烟酒生意的利润产生影响,商家需要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2、市场竞争:烟酒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商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质量,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https://www.panjiahe.com/post/78582.html
3.揭秘钻石山海关香烟的市场行情钻石山海关香烟的市场行情 钻石山海关香烟是一款中高档香烟,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和销量。 市场份额: 钻石山海关香烟在国内卷烟市场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在中高档香烟市场中名列前茅。 价格区间: 目前,钻石山海关香烟的市场价格在每包 60-80 元之间,具体价格因每个地方和税率而异。 https://m.635net.com/592b388d7de3.html
4.牛肉市场行情分析研究报告(精选5篇)篇1:牛肉市场行情分析研究报告 下面我们由我来向大家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向日本营销推广我们的牛肉。首先来了解下其他几个国家的牛肉进口情况。 1、中国进口牛肉分析:中国牛肉进口量和往年相比有一定的增加,占牛肉进口总额的88.5%。但是中国主要从澳大利亚、巴西和乌拉圭进口,2、美国进口牛肉分析:美国从2011年开始为了发展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jat2j7p.html
5.婚宴20桌要准备多少瓶白酒20桌婚宴用多少烟接亲网三、怎么挑选婚宴用的烟酒 1、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市场行情 在决定要挑选婚宴用酒之前,可以学习一些关于婚宴用酒的相关知识,了解哪些婚宴用酒比较受欢迎。 2、确定数量做好预算 在选择婚宴用酒之前,一定要计算好用酒的整体数量。数量少了则会让宾客喝的不尽兴,数量多了喝不完会十分浪费,在确定用酒数量这一环节可以询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52781.html
6.报道最新外汇资讯,外汇市场行情,环球国际外汇快讯—汇通财经网【吉隆坡橡胶市场下跌分析】①吉隆坡橡胶市场周四收盘走低,受到区域橡胶期货市场表现不一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走强的影响。②市场情绪也受到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中东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③尽管如此,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更多财政刺激措施的希望上升以及对全球天然橡胶供应紧张的担忧限制了进一步的跌幅。④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https://www.fx678.com/kx/?p=28
7.四川三农新闻网当前,四川大闸蟹市场行情如何?这些大闸蟹产自哪里?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位于成都市区的老牌水产市场——青石桥海鲜市场,以及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白家海鲜批发市场。商家展示大闸蟹。以“蟹”言谢,刺激消费大闸蟹接力小龙虾市场热度 绑蟹腿、装礼盒,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10月7日,走进上述两处http://www.sc3n.com/index/news/topics/id/13.html?page=15
8.深入解析!中华细支香烟的市场行情普客香烟网中华细支香烟主要通过专柜、烟酒店、便利店等零售渠道销售。 行业竞争: 中华细支香烟在国内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芙蓉王、玉溪和中华软蓝。 总体而言,中华细支香烟在中国卷烟市场具有稳定的市场地位,其品牌价值和品质使其在高端细支香烟领域占据优势。 https://m.pukesoft.com/u/85325.html
9.最新茅台酒回收价格概览,市场行情解析与趋势预测摘要:最新茅台酒回收价格因市场供需和年份不同而有所变动。目前,茅台酒回收市场活跃,价格普遍较高。具体价格范围需根据酒的年份、保存状况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而定。建议咨询当地烟酒回收商店或关注市场动态,以获取最准确的茅台酒回收价格信息。 本文目录导读: http://qdndcc.com/post/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