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管周期内行业市值增幅超过股本增幅,但市值自从2021Q2季度见顶后就持续萎缩,且尚未止跌企稳;
2)整体估值亦低于历史均值,显示资金对该行业的兴趣持续减退;
3)行业当季营收增速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均创下自2020Q2季度后的新低,不过行业内各板块分化严重;
4)除了受疫情影响的2020Q1季度外,白酒板块首次出现增速显著放缓的“危险信号”;
5)行业整体盈利质量依然稳居行业前三;
6)行业扣非净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行业竞争格局保持稳定;
7)行业几乎负债压力,各板块总资产负债率均远低于沪深A股市场均值;
8)报告期行业持有逾3,500亿元的货币资金,不过货币资金的增速也出现放缓,与此同时存货净额持续增长,或许显示行业库存压力日益增长;
9)行业滚动净资产收益率依然优秀,排所有行业第二位。
目录
1、上市公司数量、股本与市值
2、估值
3、核心盈利指标
4、行业现金流
5、行业资产和负债
6、总结
7、风险提示
正文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是指以各类原料为基础,通过加工、发酵、提炼、调制、包装等工艺,生产各种类型的酒、饮料和精制茶产品的行业;包括酒的制造、饮料的制造,以及精制茶加工。在沪深A股市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主要包括五大板块(注2):白酒、啤酒、软饮料、葡萄酒及其他和黄酒;其中,以市值为标准,白酒板块以逾90%的占比几乎“统治”了该行业。
1、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股本与市值
截止至2024Q3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共有上市公司(注3)49家,占全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为0.96%,排名第27位;流通A股的股本为379.0亿股,占比0.55%,排名第40位;流通市值为34125.3亿元,占比5.41%,排名第5位。从市值来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无疑是沪深A股至关重要的行业之一。
周期内,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发行股本增加了12.94%,总市值增幅为24.37%;流通A股股本增加了20.5%;而流通A股市值增幅则为27.4%。尽管市值增幅超过股本增幅,但是周期内该行业的总市值曾突破六万亿元,目前已大幅回落——显示资本对该行业的喜好持续降温。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3财季的整体市净率(注4)为4.03倍,而历史最高市净率为11.82倍,历史平均市净率为4.85倍。该行业的整体估值已经低于历史均值,主要是因为行业个股股价持续回落,且目前尚未由止跌企稳的迹象。
1)营业收入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3季度总共实现营业收入1,310.0亿元、同比增长0.61%,今年前3个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430.8亿元、同比增幅为7.3%;当季每股营业收入为3.27元、同比增长0.19%。单季度而言,该行业在报告期的营收增幅创下五年内除受疫情影响的2020Q1季度外最低值。
分板块来看,除了软饮料的营收增幅相对明显外,白酒和黄酒几乎无增幅,而啤酒和葡萄酒的营收均录得负增长。
2)净利润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3季度总实现扣非净利润为400.8亿元、同比增长1.6%,今年前3个季度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449.68亿元,同比增长10.81%;每股扣非净利润为1.00元,同比增长1.2%。该行业的扣非净利润增速同样录得自2020Q2季度以来的最低值。
分板块的话,除了软饮料的扣非净利润增速明显,白酒增速忽略不计,啤酒、黄酒和葡萄酒的扣非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在利润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营业收支差、其他收益和投资收益组成,而营业收支差占比近99%,并在报告期录得周期内最小增幅——这也是导致该行业在报告期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双双创下自2020Q2季度以来新低的原因。
在成本端,该行业成本主要由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组成。尽管营收几乎无所增长,但是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和销售费用增长依然接近甚至超10%。
2024Q3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有36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录得盈利,占比73.5%;另有13家上市公司出现单季度净利润亏损,占比26.5%。个股盈利面较去年同期明显收窄。
3)盈利质量
2024Q3整个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单季平均扣非净利润率为30.59%;在所有81个证监会三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
4)行业集中度
以年累计营业收入为标准,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前10%的上市公司在2024Q3季度的累计份额为62.94%,在所有行业中集中度排名第19位;以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为标准,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前10%的上市公司在2024Q3季度的累计份额为80.5%,排名所有行业第9位。按扣非净利润为标准,该行业相对集中,意味着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而未能进入头部的行业个股,运气好的也只能喝喝汤了。
5)个股成长性
6)小结
行业内不同板块的业绩分化明显:软饮料板块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均保持较快速增长,而白酒板块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增长显著放缓——对于白酒行业而言,这是除受疫情影响的2020Q1季度外首次出现增长几近停滞的状况,或许是一个“较危险的信号”;而啤酒、黄酒和葡萄酒板块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持续下滑。不过,主要得益于软饮料和白酒板块相对较好的扣非净利润率,行业整体盈利质量依然在81个行业中位居第三;与此同时,净利润也依然向头部企业集中,显示行业竞争格局保持稳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当季每股经营现金流为2.14元,同比下降3.94%。在周期内,该行业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几乎均为负值。
5、负债与资产
1)负债端
2024Q3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整体负债率为24.76%,排名行业第2位。
报告期,该行业的负债主要来自合同负债(占比20%)、应付账款(占比17%)和其他应付款(占比16.8%)——就行业整体而言,几无负债压力。
2)资产端
报告期,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滚动净资产收益率为25.19%,行业排名2位。行业内,滚动净资产收益率按从高到低排行的板块依次是白酒、软饮料、啤酒、黄酒和葡萄酒及其他。
报告期该行业共持有3,593亿元的货币资金,是占比第一的资产类目;其次是存货,价值1,781亿元,占比17.7%,以及固定资产净额(占比12.4%)。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无论是白酒、啤酒还是葡萄酒的产量在周期内均出现下滑(如下图:单季度主要酒类产量),而存货净额却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显示酒类消费承压明显。
总而言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3季度的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压力。尽管软饮料板块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该行业最主要的板块——堪称穿越周期、可持续增长优良典范的白酒板块,在当季少有的出现了一些负面信号。
虽然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行业整体的盈利质量和净资产收益率均依然能保持优秀;但如营收和盈利能力未能快速恢复,势必带来未来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进而导致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受损,甚至全行业被拖入亏损的困境。
需注意宏观经济波动或削弱消费力,影响行业需求;同时需注意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如头部企业相互降价争夺市场份额,或将全行业拖入“内卷”的竞争环境中,并导致全行业陷入亏损的困境。
备注:
1、按证监会三级行业分类;
2、以中证四级行业分类作为板块分类标准;
3、指在沪深A股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且在报告期正常发布业绩的公司;
4、以最新财季的盈利数据计算,剔除了市净率大于100倍和小于-100倍的个股,以及ST或退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