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酒类批发商总数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山东、广东、河南、福建、湖南、河北、江苏、陕西、四川、贵州,总量分别为129487家、61383家、38233家、33788家、33031家、31872家、31864家、30251家、29881家、28431家。
其中,山东省以129487家酒批发商的总量稳居第一,是第二名广东省的近两倍,尤为瞩目。
而从增量上看,2022年国内酒类批发商新增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山东、广东、湖南、福建、河南、河北、四川、山西、江苏,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山东、广东、湖南、福建、河南、河北、四川、江苏八省,同时上榜酒类批发商总量前十、增量前十,酒类批发商数据在总量以及增量上的区域性高度重合,这也展现出传统酒类消费大省在酒类流通链上的优势地位。
整体来看,在酒类批发商数量、增量上名列前茅的各省份并非全是产酒大省,其酒销售主要为满足居民日常消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酒类批发商数量远超中西部地区。
从增长看市场
这些区域或最具消费潜力?
与本省酒类批发商基数相比,湖南、福建、海南、新疆、山西五省酒类批发商增幅则分别达到了39.37%、37.98%、35.93%、35.32%、34.68%,远高于平均水平,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除山西是产酒大省以外,湖南、福建、海南、新疆四个省级市场酿酒产业并不十分突出,但作为近两年来国内较为火热的酒类消费市场,其酒类消费结构却十分多样化。
结合国家统计局人口第七次普查数据来看,我国每万人拥有酒类批发商为5.8家,在西藏以外的地区,海南每万人拥有烟酒批发商数量也远高于平均水平,展现出较强的市场消费力。
酒类批发商增长
确定性延续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尽管经历过去几年疫情的影响,酒类流通链条时常出现中断或是阻塞,消费市场波动也呈现出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但酒类批发商作为酒类消费市场的重要中间流通环节,其在市场出现多方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仍保持高增长,无疑体现了酒业的旺盛活力。
而进入到2023年,在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双向政策引领下,酒类流通市场也有了更加广阔且可预见的确定性发展前景,对于酒类批发商而言,自然是重要的环境利好。
一方面,伴随酒类消费市场的持续复苏,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渠道多元化趋势不减,酒类消费升级有望在2023年迎来新高。市场多元化所带来的包容性将为酒类批发商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在马太效应加速下,酿酒产业将继续进行深度的结构性调整,行业分化集中趋势加强,延续以往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也为酒类批发商带来效益长期增长的确定性。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和行业长期可持续增长,为酒类批发商带来增长信号的同时,也向其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酒类销售渠道扁平化趋势加剧,而随着短视频平台等社交电商的兴起,酒类批发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如何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获取更多增量,并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但对于拥有巨大渠道优势的酒类批发商而言,线下流通网络依旧是最重要的战地,依托这份优势,在酒类线下消费场景不断增多的市场背景下,酒类批发商群体数量未来或仍将保持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