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
前言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三项重点工作,在“率先”“带头”“先行”内涵中,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标杆,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为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编制《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把生态文明作为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总结回顾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和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性、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13年至2022年。
第一章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
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以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江苏有着“人口密度大、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高”的特殊省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资源环境约束愈加明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一节工作基础
第二节有利条件
第三节面临挑战
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强化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途径,以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环境质量、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全民共建共享为基础,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同步提升,推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绘就“美丽中国”的江苏画卷。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总体目标
第四节规划指标
规划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六大类及1个评判指标共20项46个指标。
第三章科学优化生态空间
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突出抓好生态空间的构建和优化,守住生态红线,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努力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供给和服务能力。
第一节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第二节加强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推进绿色江苏建设
第四章推进经济绿色转型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努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第一节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第二节强化节能减排
第三节推行循环清洁生产方式
第五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解决细颗粒物(PM2.5)超标、灰霾、饮用水安全等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完善高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景秀的美好家园。
第一节综合治理大气污染
第二节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第三节积极防治土壤污染
第四节推进生态人居建设
第五节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第六节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第六章大力倡导生态生活
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在经济持续发展、公众收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完善生态生活的基本保障体系,切实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障公众安全健康,形成节约、低碳、绿色、适度的生态生活新风尚。
第一节强化健康生活保障
第二节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第三节引导消费模式绿色化
第七章积极弘扬生态文化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加强理论研究,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公众参与,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色的生态文化。
第一节培育江苏特色生态文化
第二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第三节强化生态文明共建共享
第八章努力发展绿色科技
大力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核心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环保科技成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使公众广泛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态效益。
第一节加强绿色科技研究开发
第二节推广应用绿色科技成果
第九章加快完善生态制度
坚持将制度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强化法制保障,完善政策调控,加强能力建设,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一节强化法制建设
第二节健全决策机制
一、提升绿色决策水平创新决策理念,把环境、资源等生态因素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时重要评判依据。在重大事项和项目的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和生态效应。对涉及到影响群众环境权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集体决策、社情民意反映、专家咨询、公示听证、环境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人大、政协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定期听取审议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报告。二、完善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进干部考核方法手段,把生态文明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开展江苏省绿色发展水平评估,定期发布评估报告。逐步推行绿色审计制度,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执行、资金项目绩效、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的审计,提升绿色发展效率和水平。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决策者实行终身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