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早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和谐共生的精神哲学,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由此可看出,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所占地位之重。那么你又对中国饮食文化知道多少呢?
《千古食趣(中华美食文化探寻)》
作者:刘裕泰
本书从餐桌上领略时代变迁沧桑历史,从佳肴中品味民俗典故趣闻轶事,从珍馐里感受人生多彩闲情逸致,怀旧的老人回想万千在追忆儿时的吃趣,时尚的青年努力传承好中华美食文化,海外的游子吮吸着家乡的味道如醉如痴,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文化在吃喝中增长知识,业内人士捕捉商机谋发展秉承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散记——肚大能容》、《寒夜客来》
作者:逯耀东
逮耀东写的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书《中国饮食文化散记——肚大能容》和《寒夜客来》,此书介绍了中华名食数种并探寻了饮食与文化的渊源。
作者上北京、下江南、走关中、入中原、返台北,可谓是遍访佳肴美膳,忽而“去来德兴馆”,忽而“富春园里菜根香”,正乃“馋人说馋”,让读者忍俊不禁之余难免食指大动。至于肚大能容,当然不限于饮食一隅,作者把这份经验与历史、文学融会贯通,在大快朵颐的文字里,讲的是历史名城的饮食经,道的是诗词文赋的品馔谈。他将文史典故、怀人忆旧、饮食生活、社会变迁,全都融为一体。尤其称《西游记》写了很多神仙的食物,实则“表现了明代晚年扬州江淮一带的饮食习惯”(《肚大能容》第283页)。
《中国饮食文化史》
作者:赵荣光
《中国饮食文化史》为“专题史系列”之一。总结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理论”(食医合一、饮食养生、本味主张、孔孟食道)和“五大特性”(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进食心理选择的丰富性、肴馔制作的灵活性、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性、各区域间文化的通融性),提出了“饮食文化圈”和“饮食文化层”的理论,追溯了中国饮食审美思想的历史发展,考察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酒文化、茶文化、麦文化、菽文化、饮食滋味、饮食风俗、饮食礼节等,概述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基本上勾画了从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概貌。
《中国食料史》
作者:俞为洁
《中国食料史》有着端正的名字,却又是好读的。作者俞为洁以断代史的方法,从旧石器时代一直讲到当今社会中国食物原料的增减及其导致这些增减的历史原因,其间,涉及环境变迁、物种演变、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本书为作者二十年来食品原料史研究的成果,论述了中国自远古至今食品原料的开发利用的历史,理清了食物种类在中国历史上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发展脉络以及食物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进程,并找出了这种发展脉络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习俗等方面的原因。了解这个过程,可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未来食物原料的开拓和发展方向。本书文字洗练,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雅俗共赏。
《这就是大中华美食》
作者:我是不白吃
你不知道的中华美食的奇妙知识《这就是大中华美食》里都有!大小吃货都爱看,爆笑有趣,每一页都有梗有料。这是一本集历史、文化、美食等知识于一体的趣味漫画书。7大地理分区,64道让人直流口水的中华美食,畅读美食背后的名人轶事,历史文化、植物学、生物学……生动的漫画形象,爆笑有趣的文字,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中华美食背后的文化历史知识,让大小吃货们快速了解中华美食,在“中国味道”中感受文化魅力和民族自信!
征文启事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