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平台上大部分酒商还是遵纪守法,出售正轨渠道的商品,我们也并非在引导消费者不要在淘宝天猫平台上购买,打
双十一购物节,我们随意输入了葡萄酒、拉菲、卡斯特等关键字,在一款又一款的葡萄酒中找寻“假酒”,我们所遇到的每款葡萄酒,都有一个特点,价格低且都表明我查查、扫一扫出来的价格是购买价格的十倍左右,而且每个商家都贴出了所谓的进口关单卫检。
说实话,消费者很容易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如果没有拥有专业知识做背书,一些“假酒”根本无法通过图片来鉴别出来,例如,如果我们不知道波尔多的法定葡萄品种,便无法知道一瓶标着品种为设拉子的葡萄酒是假酒,作为消费者,真的很难从这些细节去判断。
被我们罗列出的葡萄酒共计二十几款,我们选择了其中五款从酒标上看起来有疑虑的葡萄酒,下单后一个礼拜,我们顺利收到全部五款葡萄酒。其中有三款“拉菲”,一款“卡斯特”,一款“拉图副牌”,全部标榜原瓶(或原汁)从法国进口,年份既有2008年,也有2010年、2013年。
从酒标开始,就是满满的欺骗
再高明的骗术或多或少都会露出它的破绽,这五瓶酒从前标到背标其实都有许多破绽露出。
这款“Castel”是很典型的仿冒,前标Castel的logo被换成了Casite,除此之外你很难看出商标上还有什么区别,但前标背标可谓漏洞百出。首先,波尔多作为法国最大的法定产区,并没有地区餐酒或日常餐酒等级,但这款葡萄酒同时在前标与背标标注了波尔多、PAYSD'OC(奥克地区餐酒)、VINDEFRANCE(法国餐酒),甚至将右岸最优质的产区波美侯标注上去作为产品名称。
第二款酒是典型的山寨“拉菲”,酒标整体设计风格模仿拉菲古堡不说,连拉菲所有者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五支箭标志也被改成了这一品牌的名称。先不去管背标上硕大的QS质量安全体系认证(简直在打脸),波尔多产区从来只有AOC/AOP等级,并没有VINDEPAYS(地区餐酒)等级,再者,设拉子这一葡萄品种并不是波尔多的法定品种。
第三瓶还是我们的“拉菲”,只不过酒标又与第二款略有区别,酒名拉菲家族,直译过去就是拼音Lafei外加英文家庭的Family,前标并未标注来自哪个产区,如果又把波尔多写上去,那又会犯一个错误,波尔多没有carignan这一品种,但前标背标都同时标注了等级:Appellationd'OrigineProtegee,噢!很明显这是一瓶AOP/AOC等级的葡萄酒,但是背标一细看,又写着vindepaysduGard,又是自相矛盾地把地区餐酒与法定产区葡萄酒同时写了进去。
如果前面两款“拉菲”都会给自己取个名字声称自己其实是另一个拉菲,那么这款葡萄酒就彻头彻尾的不要脸了,不仅酒标、五支箭标志高度模仿,还将拉菲正牌的酒名ChateauLafiteRothschild,改成了RothschildLafite,中文背标直接写上了拉菲酒庄四个大字,同样的破绽又来了,波尔多法定品种中没有的西拉、歌海娜在此出现。
最后一款高仿的是与拉菲同为一级庄的拉图副牌,而中文他们将其取名为拉图小城堡,虽然没有直接表明它就是拉图,但是从酒标整体风格设计,包括标志性的那塔楼,也被稍作修改,与拉图PauillacAOC不同的是,这是一款标注为波尔多大区的AOC,除此之外,酒标内容倒是没有其他大的破绽。
感官品尝
紧接着我们将五款葡萄酒分别倒入酒杯中,由于在品鉴过程中我们发现酒的味道消散得太快,于是我们将酒统一倒掉,改为品鉴一款,倒出一款。
以身试酒的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五款葡萄酒的颜色。
我们先前提到了,从酒标上看,这五款葡萄酒最老的是2008年,最新的为2013年份的葡萄酒,我们都明白,葡萄酒可以从酒体颜色看出一款葡萄酒的生命状态,外圈泛有紫色光芒代表一款葡萄酒状态十分年轻,而如果外圈已经呈现出砖红色,发黄的话,代表一款葡萄酒已经衰老,换句话说,年份的不同,可能会让葡萄酒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可是我们观察了这五款葡萄酒的色泽,发现,五款年份不同的葡萄酒颜色出奇的统一,都呈现出了鲜艳的宝石红色泽,这不得不让我们起疑,这五款年份各不相同的葡萄酒颜色为何如此鲜艳而又一致。
第一款“波美侯卡斯特”
香气上毫无果味,一股奇特的怪味已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毫无愉悦感可言,入口后感觉酒体微甜,但单宁非常生涩,让人感觉是人工添加进去而非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单宁感。不过,大众消费者可能会被微微的甜味所迷惑,不过从专业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款低劣的问题酒。
第二款“拉菲百纳吉传奇”
这款葡萄酒相当有意思,闻它的香气,与超市里销售的葡萄多饮料的香气一模一样,带有香甜的水果香,这是非常典型的香精味,入口后水质感、苦涩感、酒精感三足鼎立,除此之外无任何的结构感、味道,空有嗅觉上的香精味,同样差评!
第三款“拉菲家族”
如果说第二款的水果香精味还有一点愉悦感的话,第三款拉菲家族葡萄酒,彻底惊吓到我们,一股怪异的泥土夹杂着一点点的水果香精味,闻起来满地鸡皮疙瘩,口感上酸度较高,让人头皮发麻的生涩单宁,当下的感觉是,喝这款酒的人是生无可恋了。
第四款“拉菲庄园”
这是五款葡萄酒中,香气最为奇葩的没有之一,一股让人恶心的八角茴香味,让人毛骨悚然,同样的从口感上讲,这款酒一样水质感、生涩发苦,毫无结构感可言,明显又是一款低劣的问题葡萄酒。
第五款“拉图小城堡”
这款酒可以说没有任何让人感觉到愉悦的香气,就连青梗味都没有,闻起来只有一股臭臭的,让人皱眉的味道。入口后淡如水,毫无结构感复杂度可以,酒精感十足。
结论
这五款葡萄酒,从嗅觉到味觉上的判断,可以断定全部为酒精、香精、色素与水的伟大调配,全数为假酒无虞。不要说来自哪个小产区、用了什么葡萄品种了,可能这些葡萄酒都完全没有真正的葡萄酒成分。双十一从网上购得的这五款葡萄酒,最终悲剧的发现,没有一款如它酒标上、如它网络介绍的那般美味,而是难以下咽的“问题酒”。
最近纷纷扰扰的酒圈撕逼大战,让消费者雾里看花,现在中国市场上,问题最大的真的是抢注商标,贴牌葡萄酒吗?笨蛋!现在市面上假酒横流才是先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好吗?如同一群人还未学会将垃圾扔入垃圾桶,你却开始教起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固然重要,可现在是先解决干净整洁的问题好吗?
写这篇文不为抹黑任何葡萄酒销售的平台,恰恰这只是整个葡萄酒市场乱象的小小一部分,线下实体店,烟酒行同样存在着知假售假,我们的目的很简单——谨慎地选择值得信赖的葡萄酒供应商,不贪图便宜或购买来历不明的所谓“水货”,我们期待未来葡萄酒市场没有任何假货那天的到来,我们也期待不用再让消费者辛苦地通过酒标、通过什么纸巾或者通过酒桌上不科学不严谨的“鉴定法”来判断一款酒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