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是山东某电视台《生活帮》栏目的报道:济南市民孙先生是一名老烟民,平常最喜欢抽的牌子是白盒“将军”。近来,孙先生无意中发现了自己抽的烟竟然有问题。
他说:“我同学跟我说这里面有烟末,有纸壳,我就扒开看了看。发现里边有好多纸壳,一颗烟里边最起码得有百分之……怎么说呢,二十分之一得有。”
在报道里,孙先生随机从盒子里抽出了一根烟,剥开外边的包装纸,从烟丝里挑出来一些细条状的规则规则物体,颜色相比烟丝深,拿到手里一撕,断掉部分呈毛绒状。
是不是孙先生买烟的渠道有问题呢?孙先生说:“这是他专门去正规超市购买的烟,随便找一下就有纸壳。烟叶是发淡黄色,这个纸壳是呈褐色状的,而且它比较规则,全是条形的,这个烟叶就不是弯弯曲曲的,很明显,对比起来。”
更令人意外的是,孙先生不仅从“白将”烟里发现了类似纸壳的条状物,而且还从红将、利群等香烟里发现了类似的东西。
其实,类似消息,2015年也有过。2015年11月2日,《达州晚报》报道:达城市民黄先生的小孩玩耍中折断了香烟,发现烟丝中竟然有一些切得和烟丝一样细的“废纸条”。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黄先生连着拆了好几支香烟,发现每支香烟都有这样的“废纸”。黄先生告诉记者,他当时打开的是经常抽的利群牌香烟,撕掉烟丝外包装纸后,便会看见有些和烟丝不一样的纸条状物体,颜色相比烟丝深,拿到手里一撕,断掉部分呈毛绒状。
黄先生的发现在他的朋友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大家都拿出烟来检查,得到的结果和黄先生一样,香烟烟丝中或多或少都有“废纸”,较多的占每支香烟烟丝的20%。
这个纸条状的物体是什么呢?有人做了实验。先用火来试。拆开一支香烟,挑出数十根奇怪的“烟丝”。用火点燃后,“烟丝”冒出一股黑烟,闻着很刺鼻,有烧纸的气味,且燃烧速度很快,直至燃尽留下黑色的粉末。而点燃正常烟丝,你会发现,这些烟丝气味柔和,有烟草味道,燃烧速度较慢,一根短烟丝要差不多点燃五六次才可以燃尽,留下的灰烬为灰白色。
再用水来试。将这种奇怪“烟丝”泡在水中,很快全部湿透,5分钟左右,一条条沉入盆底。捡出数根用手一搓就碎了,渗出黄色的水,与纸屑浸湿后的情况极像。
而将烟丝泡入水中后,虽然沾湿了,但没有湿透。同样浸泡5分钟,这些烟丝依然飘浮在水面上,薄且轻。拿出一些烟丝用手搓,发现这些烟丝不易搓碎,有植物纤维的感觉,且不会渗出黄色的水。
“然而,国外香烟就没有问题,我们买了一包555牌香烟查看,里面就没有。”黄先生说。一个东北网友也说:他在朝鲜“鸭绿江”香烟中没有找到纸条,而国产长白山香烟中就有。
但这还不是最早的,如果继续在网上查找,就会发现在更早的2011年,一个叫鲁国平的作家,在腾讯微博上有一个消息《又爆惊天骗局:卷烟厂以纸丝代替烟丝糊弄烟民30年》。
微博的内容是:近日,一国营卷烟厂高管离职后在某媒体爆料,说:中国的卷烟里基本没有烟丝,而是用药水……
看这个帖子的内容,真可谓是文笔流畅、信誓旦旦。差点儿就让人相信是真的了。快来看一下帖子是在哪儿发的吧。猫扑……
猫扑?猫扑是什么地方啊?在那里看到的帖子能当真吗?可是!可是!可是!我们可以不当真,但烟丝里的小纸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达州晚报》记者就此采访烟草专卖局,得到的解释是:这些像“废纸”的烟丝是正常现象,在中高档香烟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在制造卷烟的过程中,卷烟厂提取烟梗、烟末的有效成分,去掉不好的成分,将剩下的纤维做成“纸”,再把有效成分加回去。这种工艺在业内俗称“造纸法”。
这种再造烟叶的初衷仅是降低成本,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已经衍生出改善口感、降低危害等多种高级功能。现在的高档造纸法再造烟叶,售价已经高于低等级的烟叶原料。
哦,原来那个纸条叫做“再造烟叶”!似乎,听专业人员的解释,烟丝里发现了这种小“纸条”,并不是什么特别坏的事儿啊。不过他说,这个再造烟叶都是烟梗、烟末……这都是边角料啊,难道就不用好烟叶吗?
年父看到这个解释,并未罢休、开始了调查探究。烟草薄片,又称重组烟叶、均质烟叶,主要由烟末、碎片、烟梗或低次烟叶……具有成本低、填充性好、结构疏松、易于燃烧、能减少烟气焦油含量与CO释放量等优点。目前国内,用烟草薄片切成丝填充在烟丝中,多用于真品中低档卷烟产品。
这里说的是“多用在中低档卷烟”,前面烟草专卖局的人员说“在中高档香烟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看到这些,年父想: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高档的香烟里、再造烟叶的含量会少一些呢?
还有一个问题是:再造烟草纵然是烟草的边角料造的,点燃了也该是烟草的味道啊,怎么前面做的实验中,点燃后是烧纸的味道呢?
年父又找到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的介绍:这是一种先进烟叶再造技术,先将烟叶碎片、烟末、烟梗等经浸泡提取后使固液分离,然后借鉴造纸的工艺,将固形物抄造成型、制成片基;提取液则经浓缩调配后,涂布加料于片基上,得到的产品,就是“造纸法再造烟叶”。
到这里就明白了:为什么是烧纸味道呢?因为本来就是纸,用烟叶碎片、烟末、烟梗造出来的纸。
事实上,早在2008年,国家烟草总局在官网上、就已经给出了卷烟的烟丝中有烟草薄片的说明。这些内容如果向烟民普及一下,也就不至于让一个老掉牙的谣言耸人听闻地流传十年了。
写到这里,年父一声叹息:现在谣言传播途径不仅仅只是街头巷尾、个人自媒体,像山东电视台这样的正规媒体,也在传谣的过程中推波助澜。这是不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而造成的?
类似的传言,只要他们向有关部门咨询一下,事实就会得到澄清,但他们就是不做澄清、而放任甚至推动谣言的传播,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在故意制造浑水、以便有机会摸鱼!
最后,年父请广大烟民听一首歌吧,歌名叫《烟民成长记》。希望更多的烟民朋友早日戒烟。
哦,上面的歌是四川话版的,下面的只是歌词,演唱请网上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