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化礼仪发展现状服务质量问题
首先从过去的婚礼仪式来看,一般家庭花费在婚礼仪式上的开销为100―200元,没有冗长的车队和华丽的仪式,金牌的司仪主持,而现在花赞在婚礼仪式上的费用,最少3000元,多则几百万元,甚至动用航拍直升机。我们从民政局结婚登记的数量分析,结婚数量基本呈上升数量,以每年26000对为例,婚庆礼仪费用一般为7000元,苏州市场的婚庆礼仪费用将达到1.8亿元。
其次企业文化背景的变化(外来企业比较多、外来打工比较多)造成企业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们估算一下,仅在年终尾牙或各大节日上企业的礼仪开销就会较大的支出,一般在年终总结和庆典上,以10万家企业计算,每家按照文化礼仪费用10000元人民币计算,就将达到1亿元的支出。
再次我们在从汽车和房产的角度来看,每辆新车的上市和新的楼盘的开盘,一般商家都将举行会或者观摩会,我们保守估算苏州有500家房产商,300家4S展示厅,每年的大型房交会,车交会不计算在内,一年普通展会为6次,这样的概率在苏州市每年至少会发生4800次,每次礼仪消费8000元,就将达到3840万元。
最后我们再从企业的开业和破土奠基来分析,300万个企业分为15年分摊,每年至少将有10万个企业开张或者奠基,一般的外资企业从奠基破土开始一直会连贯策划做文化礼仪活动,规律是:破土动工奠基仪式,封项落成典礼,开业庆典,周年庆典,5周年庆,10周年庆――我们以每年5万个企业连续做4场为例,每场礼仪仪式费用为2万元,这部分费用将达到4000万元。
然而,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规模,文化礼仪行业的服务质量却突显出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突出表现在对行业的思想认识上,把一个意识形态的思想传播行业简单理解为文化娱乐的服务型行业,突出表现在策划创意上没有思想性,执行制作上缺乏艺术性,表演展现时没有系统性。我们一方面在感叹电视剧的质量不高,一方面还在大量的编辑和制作,一方面在埋怨春晚的节目不精彩,另一方面却在苦苦的等候春晚的到来,这说明,民众有这样的需求而我们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告诉我们。文化礼仪行业不是简单的制造一个卖一个产品,它是传播一种思想,体现一种精神,满足人们的文化食粮,传承一种民族意识。无论你是尾牙还是开业,你不能表达企业的思想实质,再漂亮的硬件设备也只是丑陋的电视剧一样;不管你是车展还是房展,你不能有力的展现出中心主题,任何华丽的舞美效果也只能是摆设;诚然,要解决这样一个思想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产业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要了解这个行业的特殊性,逐渐来提高行业的认知度。
其次,也就是我们需要重要解决和分析的行业内部的硬件问题。
由于文化礼仪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几乎没有一次相同,顾客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执行的质量。完美的策划,一流的硬件,熟练的工人,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统筹执行官,也难以实现方案的效果。目前具有丰富经验的现场执行非常缺乏,处于现场执行的风口浪尖的人物也是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熟练操盘手。从理论教育到实际操作的结合培养,需要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制。我们知道的艺术学院,电影学院,传媒大学等,有着完整的演出体系教育体制,演员,剧务,导演,编剧等等,应有就有,这是经过多少年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实际需求。
从文化礼仪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分析,大多数年龄结构在30岁以下,有些不足25岁,文化程度大多数是大专和高中,所学专业是群众文艺和演艺类。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对待文化礼仪行业的认知度几乎是同一个模式,就是建立一个漂亮的网站寻找客户群,或者从同行中高薪挖掘业务员,技术人员。我们知道社会市场需求决定行业的发展趋向,反过来行业发展趋向引导了社会需求的方向。由于社会整体的需求量比较大,而市场的成熟度比较低,造成对行业的要求和门槛很低,这就给现有的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起到了负面作用。
团队的的配合在文化礼仪行业的服务中非常重要。文化礼仪行业讲宄的是整体的协作和配合,这种协作和配合从企业内部来看,是从企业的构思策划到执行完成;从外部分析是供应商之间的互相理解和默契的协作。而目前的状况是,在淡季的时候,各个文化礼仪公司互相压价,疏于配合;到达旺季的时候,变相抬价,现场争夺客户,暗地互相诽谤,很难做到携手同进的境界。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行业规范来完成这个使命,当然,最好的规范也需要互相之间的认同和利益的均等。而目前实现这些还是比较艰难的。众所周知,诸如婚庆协会,家具协会,餐饮协会等组织,其会长既是行规的制定者也是行规的执行者。因为互相之间存在利益的驱动,要做到利益均衡是不客观的。据了解:苏州市婚庆协会的领导,因为依靠这块牌子承接业务比较方便,大家就纷纷效仿,成立了名目繁多的类似协会,从不同的角度来争夺市场的份额,比如婚庆主持人协会,婚庆装饰协会,婚礼礼品布置协会等等。如何规范这一市场,从婚庆市场来看,就可见难度的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