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陶望平郑粤佳万瑞波肖檬徐彬)初夏时节的井冈山,层峦叠嶂,满目翠绿。走进井冈山深处、黄洋界脚下的神山村,青石路绵亘蜿蜒,白墙黛瓦的客家民居错落有致,昔日的穷山村如今已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
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江西网络台记者走进全国人大代表、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的家中,他正忙着雕刻木笔筒。插上电源、启动电脑、开动雕刻机、把竹筒套上夹头,在电脑上打开雕刻软件,一幅“为人民服务”的图案便徐徐在竹筒上雕刻出来。
这些竹制工艺品,已经成为了神山村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产品,也为左香云带来了不菲收入。如今,左香云一家人,不仅从事着竹制品加工生产,还经营着农家乐,卖起了神山竹酒和竹笋干、香菇等山货。
总书记来了我家里
这一切美好生活的开始,还得从4年多前说起。
2016年2月2日,恰逢农历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来到井冈山神山村,给乡亲们拜年。他深情地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深刻在乡亲们的心里。
神山村欢迎您
“习近平总书记来了我家里,给我们村里几个小孩送上了书包,还参观了我的竹制品加工场地。我向总书记介绍了我用雕刻机雕刻生产竹制品的情况,总书记很高兴。”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神山村的那一幕幕,左香云的心里暖暖的。
左香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神山村几天后,2016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一批游客就慕名来到神山村。那天,左香云家的竹制工艺品就卖了几百元钱。
到了正月初三,当第二批游客来到神山村时,村民们就拿起了锅铲,搞起了农家乐。左香云家接待了一桌广东游客用餐,消费350元,当左香云接过4张百元大钞要找零50元时,对方摆摆手说不用找了。
左香云操作雕刻机生产竹制加工品
趁热打铁,村民们干劲高涨,先是道路拓宽,再是旧房改造,接着旅游兴起,神山村旧貌换新颜。
神山村处在黄洋界和八角楼的中间,位置得天独厚。尝到了旅游的甜头,神山人认准这是条好路子,先后办起了17家农家乐。得益于日渐高涨的人气,每家的生意都不错。
左香云瞅准旅游兴起的大好形势,在最初的竹制品加工生意基础上,也办起了农家乐,还开发了神山竹酒,日子越过越红火。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起来才是真的富。左香云做神山竹酒,要用到大量的竹子作为原材料。左香云就收购村民的竹子,还聘请本村村民做竹筒师傅,让村民们也增加了收入。
左香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一根四年龄的竹子拿来做笔筒,只能有五六十元的收入;如今,拿来做竹筒酒,可以产5筒竹筒酒,能有300元的收入。算下来,竹子的附加值翻了5倍。
2018年,41岁的左香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走出深山,走进北京。2018年3月5日,左香云亮相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时,他高兴地说道,随着旅游人数翻番,神山村老百姓的收入也翻番了,我们现在是“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左香云(右一)在家门口打糍杷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左香云领衔神山村旅游协会,对外跑市场,对内分配客源。他还积极争取资金,改造进出黄洋界的古道,建成红军小道,将附近红色遗址穿珠成链,方便到黄洋界参观的游客走红军小道到神山村看看。
左香云和神山村老支书彭水生在交谈
这两年,左香云去外面看了不少地方,开阔了眼界,对于村里今后的发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近年来乡村旅游越来越热,不少城里人都开车来乡间走走看看。在左香云看来,神山村这几年确实是大变样,硬件完善了,不过软实力还得跟上,才能抢抓住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好机遇。
“我们这个村地域太小,游客慕名而来,不大会儿就看完了。”左香云发觉,游客走进神山村,看到的基本上是满眼绿色,缺乏视觉上的冲击,种植方面也仅有黄桃和茶叶,未来还需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和左香云一样,神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展阳也在为村里今后的发展思索着。“我们村里发展旅游现在缺资金,村里正在考虑引进龙头企业,丰富旅游业态,带着村民们一起往前奔。”
回望过去,昔日贫穷无人知的神山村,已是生活越过越甜的幸福村。展望未来,左香云表示,要和村两委干部一道,领着乡亲们在致富路上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