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审玉)玉米种子大全→品种名称:兴单13号兴单15号兴单5号兴单7号兴单9号兴丰1兴丰11兴丰12

生育期为100~105天,属早熟玉米单交种。幼苗深绿色,叶鞘紫红色,叶向平展,叶片数17片。株高260厘米,穗位115厘米。果穗穗柄短,果穗长度22~24厘米,果穗圆筒型,穗行数14~16行,籽粒黄色,似马齿型。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籽粒粗蛋白含量10.91%,粗脂肪4.65%,淀粉69.82%,赖氨酸0.31%,容重759克/升。中抗大、小斑病,抗灰斑病、叶斑病、丝黑穗病和黑粉病,籽粒成熟最大水分含量23%。

1999~2000年内蒙古兴安盟17个点次大面积生产试验,累计面积3200多亩,两年平均亩产647.64公斤,比对照哲单37平均亩产558.5公斤,亩增加粮食89.14公斤,增产15.96%。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10℃有效积温2300℃以上地区种植。

属极早熟品种,生育期85~89天,株高265厘米,芽势强,芽鞘长,早发性好,幼苗拱土快。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5片,果穗长度22-24厘米,果穗圆筒型,穗行数14行,行粒数39粒,单穗重219克,单穗粒重188.8克,果穗直径4.7厘米,出籽率86.2%,果穗粒顶端黄色,百粒重39克。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籽粒粗蛋白含量9.74%,粗脂肪4.88%,淀粉71.57%,赖氨酸0.29%,容重760克/升。抗大、小斑病,抗灰斑病、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1级,茎部病害叶鞘和叶片无病斑,病毒病全株无症状。该品种后期成熟灌浆快,果穗包叶变白,植株叶片仍保持绿色。茎秆韧性强,抗倒伏,抗青枯早衰。

1998~2000年内蒙古兴安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1.65公斤,比对照兴单3号增产17.4%。1999~2000年内蒙古兴安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5.5公斤,比对照兴单3增产17.44%。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10℃有效积温1900~2100℃积温区种植;亦可在2500~2900℃有效积温区内做补救品种。

批发各类农作物种子

玉米种子:近一千个品种

国审玉、京审玉、津审玉、

冀审玉、晋审玉、蒙审玉、

辽审玉、吉审玉、黑审玉、

沪审玉、苏审玉、浙审玉、

皖审玉、鲁审玉、豫审玉、

鄂审玉、湘审玉、粤审玉、

桂审玉、渝审玉、川审玉、

黔审玉、滇审玉、陕审玉、

甘审玉、青审玉、宁审玉、

新审玉、闽审玉、赣审玉、

招空白地区经销商

15335660225

生育期103天,属早熟玉米单交种。幼苗拱土力强,叶色深绿色,叶向半冲,叶片数15片。株高266厘米,穗位130厘米,果穗长度26-28厘米,果穗圆筒型,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4粒,单穗重297.6克,单穗粒重254.8克,果穗直径4.5厘米,籽实出产率85.4%,籽粒黄色,似马齿型,百粒重38克。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籽粒粗蛋白含量8.75%,粗脂肪4.73%,淀粉72.91%,赖氨酸0.28%,容重732克/升。抗大、小斑病,抗灰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茎秆坚韧性强,抗倒折、青枯、早衰,后期成熟灌浆快,活秆成熟。

1998~2000年内蒙古兴安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7.77公斤,比对照哲单35平均增产17.6%。1999~2000年内蒙古兴安盟生产试验累计面积380亩,两年平均亩产595.83公斤,比对照哲单35增产16.71%。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10℃有效积温2300~2500℃积温区种植。

该品种幼苗生长势强,芽鞘紫色,幼苗耐低温能力强,叶片浓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30厘米左右,穗位98厘米左右。果穗呈筒状近锥形,籽粒黄色,硬粒型,角质多,穗轴白色,穗长20厘米左右,穗粗5.1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39粒,百粒重37克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9.75%,粗脂肪含量5.25%。赖氨酸含量0.3%,淀粉含量72.52%。早熟,生育期110天,抗大、小斑病,较抗丝黑穗病,轻感青枯病。较抗旱,耐涝性能强,活杆成熟

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兴安盟等地≥10℃活动积温2350℃地区种植

品种种子拱土力强,早发性好,易抓苗;幼苗深绿色,叶相较上冲,叶片数15片。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12厘米,穗长21.5厘米,粒行数14-16行,行粒数38粒,单穗重276.1克,单穗粒重233.1克,百粒重43.5克,籽粒粒型半马齿,粒黄色,籽实出产率84.6%,活杆成熟,可做青贮饲料。中熟种,出苗至成熟120天左右,植株抗倒伏,抗玉米茎腐病,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

通过审定,适宜在有效积温2500-2700℃的地区种植

该品种幼苗为深绿色,叶片平展,株高262厘米,穗位高118厘米,穗长22.8厘米,穗行数14行,行粒数44粒,单穗重302克,单穗粒重259.2克,百粒重44.5克,籽粒粒型半马齿,黄粒,籽实出产率86%。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10-115天,活杆成熟,抗大、小斑病,轻感丝黑穗病

一般亩产450公斤左右

通过审定,适宜在有效积温2300-2500℃的地区种植

幼苗深绿色,叶向上冲。株高259cm,穗位125cm。果穗长度20-22cm,果穗圆筒型,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8粒,单穗重271.6g,单穗粒重235g,果穗直径4.8cm,出籽率86.7%,出渣率72%,籽粒白色,似马齿型,百粒重40g。籽粒品质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9.41%,粗脂肪5.87%,淀粉71.38%,赖氨酸0.30%,容重724g/L。作物在生长期内抗大、小斑病,抗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3级、丝黑穗病和黑粉病2级,茎腐病害叶鞘和叶片无病斑,病毒病全株无症状

1999年兴安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67kg,比对照京早八增产15.59%。2000年兴安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33kg,比对照京早八增产15.3%。

通过认定,内蒙古≥10℃有效积温2300-2500℃地区种植

生育期117~120天,幼苗深绿色,第一片叶鞘花青甘颜色强。叶片上冲,叶面宽15厘米。株高245~250厘米,穗位105~110厘米。果穗长度25~27厘米,果穗圆筒型,穗行数14~16行,单穗重315.2克,单穗粒重277.77克,果穗直径4.5厘米,出籽率85.7%,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2克。籽粒品质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籽粒粗蛋白含量8.40%,粗脂肪4.04%,淀粉75.77%,赖氨酸0.26%,容重721克/升。抗大、小斑病,抗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和黑粉病1级,茎部病害叶鞘和叶片无病斑,病毒病全株无症状。活秆成熟,粮饲兼用。

1999年兴安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92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5.45%。2000年兴安盟生产试验2050亩,平均亩产772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5.17%。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10℃有效积温2700~2900℃积温区种植。

该品种株高2.2米左右,穗位83厘米,叶片少,一般11片叶,深绿色,株形紧凑。穗长16-18厘米,籽粒红黄色粒行数16百粒重36克。生育期100天以下,抗大、小班病抗黑穗病,抗倒伏,耐劳性好。品质好。制种可同期播种。

一般亩产330-499公斤。

通过审定,适宜在兴安盟北部活动积温2100℃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12天,比对照德美亚1号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6-12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绿色,茎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9厘米,穗位104厘米,成株叶片数17。果穗锥型,穗长17.9厘米,穗粗4.4厘米,秃尖0.4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5.4,出籽率82.7%,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硬粒型,百粒重31.9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玉米螟。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72%,粗脂肪4.50%,粗淀粉73.25%,赖氨酸0.29%,容重800g/L。

2016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0.3千克,比对照增产10.1%;2017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49.1千克,比对照增产14.1%;2018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9.7千克,比对照增产9.6%。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100℃以上地区种植。

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平展型,株高243cm,穗位84cm,17片叶。雄穗一级分枝3-5个,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花丝浅绿色。果穗短锥型,红轴,穗长17.4cm,穗粗4.7cm,秃尖0.6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5,单穗粒重149.8g,出籽率83.7%。籽粒硬粒型,橙黄色,百粒重29.4g。2013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60g/L,粗蛋白9.33%,粗脂肪4.83%,粗淀粉73.08%,赖氨酸0.26%。2013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中抗弯孢叶斑病(5MR),中抗丝黑穗病(7.9%MR),中抗茎腐病(21.6%MR),感玉米螟(7.2S)。

2011年参加极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628.4kg,比对照大地1增产16.4%。2012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5.7kg,比组均值增产2.8%。2013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6.7kg,比组均值增产5.96%。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0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75cm,穗位96cm,17.4片叶。雄穗: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上粉色。果穗:长筒型,粉轴,穗长17.1cm,穗粗4.2cm,秃尖0.1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3.8,出籽率77.8%。籽粒:偏硬粒型,橙红色,百粒重39.8g。

2012年参加极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638.6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10.5%。2013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31.6kg,比组均值增产8.3%。2014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6.9kg,比对照九玉五增产1.1%。

出苗至成熟112天,与对照九玉5同期。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7-11个,花药黄色,花丝上粉色,茎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3厘米,穗位高74厘米,成株叶片数18。果穗长锥型,穗长18.0厘米,穗粗4.4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3,单穗粒重141克,秃尖0.5厘米,出籽率84.1%,穗轴红色。籽粒橙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2.2克。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0%HR),抗大斑病(3R),中抗弯孢叶斑病(5MR),中抗茎腐病(11.4%MR),中抗玉米螟(4.1MR)。籽粒容重779克/升,粗蛋白9.38%,粗脂肪5.10%,粗淀粉72.40%,赖氨酸0.25%。

2014年参加极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772.8千克,比对照增产7.45%;2015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50.5千克,比组均值增产5.5%;2016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0.7千克,比对照增产14.09%。

出苗至成熟121天,比对照九玉201晚3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8-14个,花药浅绿色,花丝浅绿色,茎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厘米,穗位高91厘米,成株叶片数17。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穗长18.2厘米,穗粗4.6厘米,禿尖0.7厘米,穗行数12-14,行粒数34.6,出籽率82.1%。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29.5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叶斑病(7S),高抗丝黑穗病(0%HR),中抗茎腐病(29.0%MR),中抗玉米螟(5.1MR)。籽粒含粗蛋白9.43%,粗脂肪4.41%,粗淀粉72.05%,赖氨酸0.25%。

2015年参加超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9千克,比组均值增产5.0%;2016年参加超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0.2千克,比组均值增产11.95%;2017年参加超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6.2千克,比对照增产4.0%。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195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05天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250厘米,穗位87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雄穗一级分枝6~7个,护颖绿紫色,花药紫色,花丝黄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8.3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1粒,穗粒数581粒,出籽率81.3%;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28.8克。品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8.45%、粗脂肪4.18%、粗淀粉77.43%、赖氨酸0.25%,容重730克/升。接种鉴定:2020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中抗茎腐病(24.0%MR)、玉米螟(5.3MR),抗大斑病(3R),感弯孢叶斑病(7S)、丝黑穗病(24.3%S)。

2018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766.8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增产9.73%,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1.7天;2019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735.3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增产7.06%,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2.9天;2020年参加极早熟组自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754.6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增产8.01%,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2.1天。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16天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259厘米,穗位91厘米,叶片数18,雄穗一级分枝5~7个,花药黄色,花丝紫色,茎绿色;果穗柱型,穗轴红色,穗长18.3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0.2,单穗粒重194.1克,出籽率86.8%;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2.7克。品质:2018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粒籽含粗蛋白8.07%,粗脂肪3.67%,粗淀粉74.25%,赖氨酸0.25%,容重742克/升。接种鉴定:2019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感大斑病(7S)、丝黑穗病(14.2S),中抗弯孢叶斑病(5MR)、茎腐病(14.7%MR)、玉米螟(5.7MR)。

2016年参加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763.5千克,比对照增产8.67%,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0.5天;2017年参加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792.1千克,比组均值增产5.77%,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早0.7天;2018年参加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792.2千克,比对照增产9.92%,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0.3天。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350℃以上地区种植(通辽市扎鲁特旗除外)。

出苗至成熟118天,比对照丰垦008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5-9个,花药黄色,花丝紫色,茎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1厘米,穗位98厘米,成株叶片数17。果穗柱型,穗长18.6厘米,穗粗4.4厘米,秃尖0.8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4.2,出籽率81.9%,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偏硬粒型,百粒重32.6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抗茎腐病、玉米螟。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40%,粗脂肪4.65%,粗淀粉73.64%,赖氨酸0.26%,容重789g/L。

2016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3.9千克,比对照增产13.5%;2017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86.4千克,比对照增产10.3%;2018年参加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3.1千克,比对照增产7.2%。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3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10天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266厘米,穗位96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雄穗一级分枝8个;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8.6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8.9粒,穗粒数599粒,出籽率85.3%;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2.5克。品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10.04%、粗脂肪4.41%、粗淀粉75.78%、赖氨酸0.27%,容重701克/升。接种鉴定:2020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中抗大斑病(5MR)、玉米螟(5.7MR),抗丝黑穗病(4.8%R),感弯孢叶斑病(7S)、茎腐病(31.8%S)。

2019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840.2千克,比对照德美亚3号增产7.1%,平均生育期较照早0.8天;2020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860.9千克,比组均值增产5.52%,平均生育期较对照晚0.4天;2020年参加早熟组自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827.1千克,比对照增产7.10%,平均生育期较对照早0.1天。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300℃以上地区种植。

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46cm,穗位81cm,18片叶。雄穗一级分枝3-5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绿色。果穗长锥型,红轴,穗长19.6cm,穗粗4.5cm,秃尖0.3cm,穗行数14,行粒数43,单穗粒重154.6g,出籽率85.0%。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29.2g。2012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32g/L,粗蛋白9.27%,粗脂肪3.40%,粗淀粉74.41%,赖氨酸0.27%。2012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病(7S),感丝黑穗病(22.9%S),抗茎腐病(5.3%R),中抗玉米螟(4.9MR)。

2010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6.1kg,比对照登海19增产8.8%。2011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2.5kg,比对照登海19增产6.4%。2012年参加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72.5kg,比对照丰垦008增产3.9%。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3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00天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231.8厘米,穗位83厘米,成株叶片数16片左右,雄穗一级分枝8~10个,护颖绿紫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绿色;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7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1.6粒,出籽率75.9%;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29.4克。品质: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8.74%、粗脂肪4.55%、粗淀粉75.74%、赖氨酸0.25%,容重789克/升。接种鉴定:2019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中抗大斑病(5MR)、茎腐病(14.6%MR),抗弯孢叶斑病(3R)、玉米螟(4.0R),感丝黑穗病(27.9%S)。

2017年参加超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640.2千克,比对照九玉201增产16.0%,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2.2天;2018年参加超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629.8千克,比对照九玉201增产15.29%,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早2.0天;2019年参加超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573.7千克,比对照九玉201增产14.4%,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1.2天。

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0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黄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70cm,穗位108cm,19.4片叶。雄穗:一级分枝4-6个,护颖绿紫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浅绿色。果穗:短筒型,红轴,穗长17.5cm,穗粗4.6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8.9,出籽率80.4%。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3.8g。

2012年参加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648.5kg,比对照丰垦008增产4.1%。2013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39.9kg,比对照丰垦008增产9.0%。2014年参加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2.7kg,比对照丰垦008增产1.2%。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29天,与对照郑单958同期。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4-6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茎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90厘米,穗位120厘米,叶片数20。果穗筒型,穗长18.9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1.4厘米,穗行数16-18,行粒数34.0,出籽率85.9%,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6克。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茎腐病,抗大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玉米螟。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09%,粗脂肪3.62%,粗淀粉71.71%,赖氨酸0.30%,容重751g/L。

2016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43.0千克,比对照增产4.9%;2017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55.9千克,比对照增产7.9%;2018年参加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99.1千克,比对照增产5.3%。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9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17天,与对照丰垦008同期。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6-13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绿色,茎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9厘米,穗位95厘米,成株叶片数17。果穗柱型,穗长18.8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1.0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5.8,出籽率80.3%,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31.7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丝黑穗病,中抗弯孢叶斑病、玉米螟,高抗茎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31%,粗脂肪4.59%,粗淀粉73.85%,赖氨酸0.29%,容重765g/L。

2016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6.8千克,比对照增产19.3%;2017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7.2千克,比对照增产9.0%;2018年参加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0.6千克,比对照增产6.9%。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35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16天,与对照九玉5同期。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8-16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茎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高83厘米,成株叶片数17。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穗长19.0厘米,穗粗4.6厘米,禿尖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3.5,出籽率84.9%。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4.2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7S),抗弯孢叶斑病(3R),感丝黑穗病(17.2%S),中抗茎腐病(17.1%MR),抗玉米螟(3.8R)。籽粒含粗蛋白9.17%,粗脂肪4.51%,粗淀粉76.02%,赖氨酸0.26%。该品种为高淀粉玉米品种。

2015年参加极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699.1千克,比对照增产9.5%;2016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1.4千克,比组均值增产9.75%;2017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2.7千克,比对照增产1.7%。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0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匙形。植株:平展型,株高185-190cm,穗位65-70cm,总叶片数15片。雄穗:一级分枝7-10个,护颖紫色,花药紫红色。雌穗:花丝黄绿色。果穗:长锥型,红轴,穗长19.0-20.0cm,穗粗4.9-5.1cm,凸尖0.5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5-38粒,穗粒数530粒,出籽率87-88%。籽粒:半马齿型,橙红色,百粒重27.6

2004年参加国家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通辽和阿荣旗点平均亩产440.2kg,比对照冀承单3增产16.7%。2005年参加国家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通辽和阿荣旗点平均亩产508.3kg,比对照冀承单3增产24.9%。2005年参加国家极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通辽和阿荣旗点平均亩产412.6kg,比对照冀承单3增产28.8%。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扩区至呼伦贝尔市、通辽市≥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匙形。植株:平展型,株高185-190cm,穗位65-70cm,总叶片数15片。雄穗:一级分枝7-10个,护颖紫色,花药紫红色。雌穗:花丝黄绿色。果穗:长锥型,红轴,穗长19.0-20.0cm,穗粗4.9-5.1cm,凸尖0.5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5-38粒,穗粒数530粒,出籽率87-88%。籽粒:半马齿型,橙红色,百粒重27.6g。

2004年参加国家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通辽和阿荣旗点平均亩产440.2kg,比对照冀承单3增产16.7%。2005年参加国家极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通辽和阿荣旗点平均亩产508.3kg,比对照冀承单3增产24.9%。2005年参加国家极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通辽和阿荣旗点平均亩产412.6kg,比对照冀承单3增产28.8%。平均生育期108天,比对照晚3天。

通过审定,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扩区至呼伦贝尔市、通辽市≥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地区种植

生育期118天左右,幼苗芽鞘为绿色,幼苗出叶较快,叶色鲜绿,叶片层层相叠,有自然蹲苗现象。拔节后节间生长速度加快,叶色由鲜绿色转为浓绿色,株高260厘米,穗位90厘米左右,穗三叶较长,长60~65厘米,近平展,穗上叶片明显变短,上冲,茎叶夹角为35~40度,旗叶较短,长15~20厘米,全株18~19片叶。抽穗充分,雄穗穗轴较长,雌穗分枝7~9个,分枝较短。果穗长22~26厘米,筒状,粗5.5~6.0厘米,红轴,14~16行,每行44~45粒,千粒重430~450克,籽粒桔红色、半马齿、半硬粒、角质率高。该品种茎秆稍细,韧性较好,成熟后期茎秆变紫,叶片部分变紫红色。较抗大、小斑病,抗丝黑穗病和青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粗蛋白10.21%,粗脂肪4.3%,淀粉74.36%,赖氨酸0.31%。

1997~1999年在内蒙古兴安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45.6公斤,比对照白单9号增产15%。1999~2000年兴安盟生产试验种植面积6093亩,平均亩产548.2公斤,比对照每亩增产71.5公斤,增产率为15%。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10℃活动积温2550℃以上地区种植。

生育期为124天,幼苗芽鞘绿色,拱土力强,幼苗健壮,易抓苗。株高250厘米,穗位90厘米左右,叶片中长,中宽,较厚,植株半紧凑,较清秀,耐密性较好,全株可见叶19片。穗长筒型,果穗长25-28厘米,穗行数14行为主,每行48-50粒,籽粒桔红色、半马齿、半硬粒,穗轴红色,千粒重420-440克,出籽率87%。该品种后期灌浆快,活秆成熟,抗大、小斑病,抗丝黑穗病,无青枯病。籽粒品质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9.59%,粗脂肪4.9%,淀粉74.38%,赖氨酸0.27,为高淀粉品种,容重经内蒙古乌兰浩特粮食局测定为804克/升。

1997~1999年三年兴安盟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95.8公斤,较对照四单19号增产12.6%。1999~2000年兴安盟生产试验面积9216亩,二年平均亩产624.1公斤,比对照增产11.5%。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10℃活动积温2650℃以上地区种植。

需≥10℃活动积温2750-2800℃,从出苗到成熟128-130天。幼苗芽鞘紫色;第一片叶为尖型,第一片叶花青苷显色强。全株可见19片叶,叶色浓绿,叶鞘边缘茸毛较多,株高275--280厘米,穗位103厘米,茎节与节间绿色,茎杆中度“之”型。雄穗颖片及基部浅粉色,花青苷颜色中,雄穗侧枝与主轴夹角45度,分枝8-10个。花药浅粉色,花粉黄色。花丝粉红色,花青苷显色中。果穗包叶无剑叶,包叶花青苷显色弱,收获时果穗有柄,较长。穗长28-30厘米,穗粗5.5-6厘米,长筒型,穗行数14-16行。籽粒马齿粒型,粒顶端浅黄色,百粒重41-42g。经农业部谷物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容重714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8.61%,粗脂肪3.17%,总淀粉含量74.51%,赖氨酸含量0.29%。经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丝黑穗发病率19.7%,大斑病1级。

1998-2001年参加兴安盟玉米区试,中间停试1年,三年平均亩产833.70㎏,比对照四单19增产17.9%;2000-2002年参加兴安盟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96.30㎏,比对照增产9.5%。

通过审定,内蒙古≥10℃活动积温2750-2800℃以上地区种植。应在土壤肥沃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种植。

幼苗叶鞘绿色,第一片叶为刮勺型,尖端圆形,第一片叶花青苷显色弱。植株:全株可见15片叶;叶色浓绿,叶片斜直半上冲,叶鞘边缘无茸毛;株高190--210厘米,穗位60-70厘米;茎节与节间绿色,茎杆中度“之”型。叶片:花青苷显色中。雄穗颖片及基部粉红色;花青苷颜色中;雄穗侧枝与主轴夹角45度,分枝6-8个;花粉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包叶上有少量剑叶,包叶花青苷显色无,收获时果穗有柄,较长。穗长25-26厘米,穗粗5.3-5.5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马齿粒型,粒顶端浅黄色,百粒重40g。经黑龙江农业部谷物测试中心测试,容重733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9.53%,粗脂肪3.72%,总淀粉含量73.17%,赖氨酸含量0.31%。丝黑穗发病率2.1%,大斑病仅个别叶片有病斑,没有形成病害,小斑病为0,茎腐病0.8%,早衰株1%,弯孢菌叶斑病和病毒病为0。

1998-2001年参加兴安盟玉米区试,四年平均亩产600.70㎏,比对照白单九增产15.6%;2001年平均亩产593.20㎏,比对照哲单35增产16.8%,2000-2002年参加兴安盟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2.20㎏,比对照哲单35增产15.5%。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10℃活动积温2400-2450℃以上种植白单九、哲单35、哲单36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绿色,第一叶长匙形。植株:平展型,株高253cm,穗位93cm,总叶片数18-20片。雄穗:一级分枝6-7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紫色。果穗:长柱型,红轴,穗长21.6cm,穗粗4.6cm,秃尖1.0cm,穗行数12-14行,行粒数40.6粒,穗粒数526粒,单穗粒重192.6g,出籽率84.9%。籽粒:偏硬粒型,黄色,百粒重37.4g。

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735.8kg,比对照哲单37增产24.0%。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46.9kg,比对照九玉一增产11.1%。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1.7kg,比对照九玉一增产14.7%。平均生育期125天,比对照晚2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10℃活动积温2600℃以上地区种植。

1999年—2001年由内蒙兴安盟种子管理站组织的区域试验,增产幅度在8.5%-39.3%之间,亩增产173.1公斤,平均增产率为32.3%。2001年-2002年在内蒙二年进行的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645.8公斤,比对照哲单35增产19.6%。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10℃活动积温2500—2550℃以上区域种植。

幼苗芽鞘绿色,花青苷显色缺乏,第一片叶长4.0厘米,宽1.1厘米,长勺型,苗期叶片窄长,无波。幼苗鲜绿色,表面光亮。拔节期叶片由鲜绿转浓绿色,叶面光亮,叶脉白色明显较粗,中部1/3处叶片轻度下弯,穗位叶长89.6厘米,宽7.1厘米,叶鞘绿色花青苷显色缺乏,叶鞘边缘茸毛很少。抽雄期植株高度195—200厘米,13片叶,茎上节绿色,花青苷显色缺乏,节间绿色,花青苷显色缺乏。雄穗开花期颖片浅紫色,花青苷显色中,颖片基部为浅紫色,花药黄色,花青苷显色缺乏。侧枝直线形,侧枝5—6个,主轴长30—32厘米,中长度,侧枝长15—16厘米,侧枝与主轴夹角为40度左右。雌穗花丝绿色,中密度,花青苷显色缺乏,抽穗期很早,穗位65—70厘米,果穗苞叶绿色,花青苷显色缺乏,果穗无剑叶。收获期果穗长筒型,果穗长度24—26厘米,12—14行,穗粗4.7—4.8厘米,每行44—45粒。籽粒半马齿,深黄色,顶端为黄色。千粒重380—385公斤,出籽率85.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粗蛋白10.87%,粗脂肪5.51%,淀粉70.25%,赖氨酸0.40%,容重825g/L。抗性田间调查,大斑病调查,后期穗下个别叶片有少量病斑不形成危害。丝黑穗病、小斑病、茎基腐病、青枯病、弯孢菌叶斑病、病毒病均未发生。

2000—2002年参加由内蒙兴安盟种子管理站组织的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592.0公斤,比对照哲单37增产11.6%。2001—2002年在区域试验的同时由兴安盟种子管理站和农垦种业公司进行生产示范,增产幅度7.2%至17.8%,平均亩产594.0公斤,平均增产幅度为13.8%。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10℃活动积温2200—2250℃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黄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平展型,株高241cm,穗位78cm,17.4片叶。雄穗:一级分枝8-10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上粉色。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17.6cm,穗粗4.6cm,秃尖1.2cm,穗行数16-18,行粒数37.1,出籽率77.4%。籽粒:偏马齿型,黄白色,百粒重33.1g

2012年参加极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634.1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9.0%。2013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3.5kg,比组均值增产4.1%2014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7.5kg,比对照九玉五增产4.4%。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1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10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4厘米,穗位94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穗轴粉色,穗长18.4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8.7粒,出籽率81.4%;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6克。品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10.13%、粗脂肪4.43%、粗淀粉73.72%、赖氨酸0.23%,容重744克/升。接种鉴定:2020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抗大斑病(3R)、茎腐病(9.4%R),感弯孢叶斑病(7S)、丝黑穗病(18.9%S),中抗玉米螟(4.4MR)。

2018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735.1千克,比对照38P05增产2.52%,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2.8天;2019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727.0千克,比组均值增产1.27%,平均生育期比对照38P05晚3.1天;2020年参加早熟组自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5.6千克,比对照38P05增产7.41%,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0.1天。

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65cm,穗位90cm,18片叶。雄穗一级分枝7-9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橙色。果穗长筒型,粉轴,穗长18.9cm,穗粗4.8cm,秃尖0.5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7,单穗粒重171.7g,出籽率85.3%。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6.7g。2013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60g/L,粗蛋白11.21%,粗脂肪4.05%,粗淀粉71.71%,赖氨酸0.30%。2013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叶斑病(7S),高抗丝黑穗病(0%HR),中抗茎腐病(18.8%MR),感玉米螟(6.1S)。

2011年参加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1.2kg,比对照哲单37增产8.7%。2012年参加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43.7kg,比组均值增产6.3%。2013年参加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44.6kg,比组均值增产3.2%。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5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11天,比对照德美亚1号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8-15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绿色,茎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7厘米,穗位94厘米,成株叶片数17。果穗柱型,穗长19.0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0.4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6.9,出籽率86.2%,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7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螟,高抗丝黑穗病、茎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05%,粗脂肪4.45%,粗淀粉76.48%,赖氨酸0.29%,容重748g/L。该品种为高淀粉玉米品种。

2016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6.3千克,比对照增产8.2%;2017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59.8千克,比对照增产15.8%;2018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3.0千克,比对照增产11.6%。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05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采收84.0天。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株型松散,株高215厘米,穗位98厘米。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雄穗一级分枝9~13个。果穗长锥形,穗轴白色,穗长21.3cm,穗粗5.1cm,穗行数16~18,秃尖2.6cm。籽粒白色,鲜百粒重36.3克。

2018年参加甜糯玉米区域试验,鲜果穗亩产964.3千克。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7.3分,蒸煮品质61.0分,综合评分88.3分;2019参加甜糯玉米区域试验,鲜果穗亩产957.0千克。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25.8分,蒸煮品质60.8分,综合评分86.6分。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鲜食玉米区种植。

出苗至采收95.0天。幼苗叶鞘浅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护颖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5厘米,穗位高138厘米。果穗长锥型,穗长21.9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糯质型,白色,鲜百粒重36.0克,出籽率60.5%。经鉴定,感大斑病(7S),抗弯孢菌叶斑病(3R),感丝黑穗病(26.2%S),中抗茎腐病(22.6%MR),感玉米螟(6.5S)。经测定,籽粒含粗淀粉70.80%,支链淀粉(占淀粉)100.0%。2021—2022两年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平均86.0分。

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统一试验鲜食组。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199.9公斤;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022.3公斤;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111.1公斤。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45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05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246厘米,穗位94厘米,成株叶片数16片,护颖绿紫色,花药粉色,花丝红色,雄穗一级分枝5个;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穗长20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数12~14行,行粒数40.2粒,出籽率83.7%;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2.2克。品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干基)8.00%、粗脂肪(干基)3.22%、粗淀粉(干基)76.68%、赖氨酸(干基)0.22%,容重761克/升。接种鉴定:2020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感大斑病(7S),中抗弯孢叶斑病(5MR)、丝黑穗病(5.4%MR)、玉米螟(5.9MR),抗茎腐病(9.8%R)。

2018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838.4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增产20.58%,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1.3天;2019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760.3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增产10.71%,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2.1天;2020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745.9千克,比对照德美亚1增产6.76%,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2.8天。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1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紫色,叶鞘深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60cm,穗位95cm,18片叶。雄穗: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橙色。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18.9cm,穗粗5.1cm,秃尖1.3cm,穗行数14-16,行粒数40,穗粒数582,单穗粒重204.3g,出籽率83.6%。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5.2g。品质:2010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57g/l,粗蛋白9.26%,粗脂肪3.58%,粗淀粉74.79%,赖氨酸0.25%。抗性:2010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抗大斑病(3r),感弯孢病(7s),中抗丝黑穗病(9.1%mr),高抗茎腐病(0%hr),中抗玉米螟(5.9mr)。

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754.9kg,比对照四单19增产5.9%。200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67.3kg,比对照四单19增产8.5%。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11.5kg,比对照兴垦3增产7.9%。平均生育期125天,比对照早2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兴安盟≥10℃活动积温2600℃以上适宜区种植。

叶片绿色,叶鞘绿色。植株平展型,株高226cm,穗位73cm,17片叶。雄穗一级分枝7-9个,护颖绿色,花药浅绿色。花丝浅绿色。果穗长筒型,白轴,穗长16.2cm,穗粗4.8cm,秃尖1.3cm,穗行数14,行粒数34,单穗粒重134.2g,出籽率82.9%。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29.5g。2012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34g/L,粗蛋白9.52%,粗脂肪4.21%,粗淀粉72.68%,赖氨酸0.31%。2012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中抗大斑病(5MR),感弯孢病(7S),感丝黑穗病(11.4%S),高抗茎腐病(4.8%HR),中抗玉米螟(5.3MR)。

2010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4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13.7%。2011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5.0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5.5%。2012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8.3kg,比组均值增产4.6%。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28.8天,比对照农富66晚1.5天。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雄穗一级分枝3~7个,花药黄色,花丝上粉色,茎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89cm,穗位106cm,成株叶片数21。果穗柱型,穗长18.6cm,穗粗5.1cm,秃尖0.8cm,穗行数16.6,行粒数35.1,单穗粒重178.5g,出籽率81.9%,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1.3克。

2017年参加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25.6千克,比对照增产14.27%;2018年参加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06.2千克,比对照增产11.93%;2019年参加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31.8千克,比对照增产5.91%。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650℃以上玉米区种植。

幼苗:叶片深绿色,叶鞘深紫色。植株:紧凑型,株高288cm,穗位105cm,22片叶。雄穗:一级分枝3-5个,护颖浅绿色,花药浅紫色。雌穗: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20.8cm,穗粗5.1cm,穗行数14-16,行粒数43,出籽率82.3%。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5.7g。品质:2015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76g/L,粗蛋白10.84%,粗脂肪3.84%,粗淀粉72.61%,赖氨酸0.28%。抗性:2015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中抗弯孢叶斑病(5MR),抗丝黑穗病(2.3%R),高抗茎腐病(4.9%HR),抗玉米螟(3.5R)。

2013年参加中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07.5kg,比对照金山33增产10.53%。平均生育期128天,比对照晚3天。2014年参加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58.8kg,比组均值增产5.30%。平均生育期130天,比对照晚1天。2015年参加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38.4kg,比对照金山33增产3.83%。平均生育期135天,比对照晚3天。

通过审定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植株:紧凑型,株高286cm,穗位高125cm,叶片数19。雄穗:花药浅紫色。雌穗: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0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马齿型,浅黄色,百粒重42g。

2004~2005年参加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区域试验。2004年赤峰、通辽点平均产量829kg/亩,比本玉9增产19.9%;2005年赤峰、通辽点平均产量729kg/亩,比本玉9增产23.7%。平均生育期126天,比本玉9晚1天。2005年参加国家东北早熟组春玉米生产试验,赤峰、通辽点平均产量737.8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21.2%。

通过认定,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10℃活动积温2800℃以上的种植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卵圆形。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85~295cm,穗位110~120cm,叶片数20~21片,穗上叶5~6片。雄穗:一级分枝15~17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黄绿色。果穗:长锥型,红轴,穗长18~22cm,穗粗4.5~5.0cm,秃尖0.5~1.5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5~40粒,穗粒数580~600粒,单穗粒重199.1g,出籽率83.7%。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4.0g。

200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94.7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10.3%。平均生育期126天,比对照晚3天。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5.8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5.0%。平均生育期122天,比对照晚3天。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6.1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5.4%。平均生育期123天,比对照晚2天。

通过审定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兴安盟、赤峰市≥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椭圆形。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60~270cm,穗位100~105cm,叶片数20~21片,穗上叶6~7片。雄穗:一级分枝12~14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紫色。果穗:锥型,粉轴,穗长19~20cm,穗粗5.0~5.2cm,秃尖0.5~1.5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5~37粒,穗粒数514粒,单穗粒重206.9g,出籽率83.4%。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41.3g。

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31.9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10.2%。平均生育期123天,比对照晚2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兴安盟≥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第一叶椭圆形。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79cm,穗位125cm,总叶片数21-22片。雄穗:一级分枝16-20个,护颖紫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紫红色。果穗:柱型,红轴,穗长19.9cm,穗粗5.2cm,秃尖0.2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44.6粒,穗粒数705粒,单穗粒重235.7g,出籽率85.8%。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3.2g。

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34.1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6%。平均生育期136天,比对照晚1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1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平均生育期123.5天,比对照九玉1034晚1.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5~7个,花药黄色,花丝上粉色,茎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4cm,穗位86cm。穗长18.6cm,穗粗4.7cm,秃尖0.9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6.6,单穗粒重190.6g,出籽率82.1%。果穗圆锥型,轴色红色。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5.8g。

2017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44.1千克,比对照增产12.4%;2018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30.3千克,比组均值增产1.06%;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11.3千克,比对照增产9.1%。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400℃以上玉米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浅绿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96cm,穗位144cm,17-18片叶。雄穗:护颖绿色,花药浅紫色,一级分枝13-18个。雌穗:花丝浅黄色。果穗:长锥型,白轴,穗长21.0cm,穗粗5.1cm,秃尖2.0cm,穗行数14,行粒数42,出籽率63.7%。籽粒:白色。

2010年参加甜糯玉米区域试验,鲜果穗平均亩产1381.2kg,比对照蒙糯二号增产30.4%,综合评分86.0分。2011年参加甜糯玉米区域试验,鲜果穗平均亩产1355.4kg,比对照蒙糯二号增产22.6%,综合评分90.9分。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鲜食玉米种植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浅绿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73cm,穗位128cm,18片叶。雄穗:护颖绿色,花药浅黄色,一级分枝13-18个。雌穗: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白轴,穗长21.2cm,穗粗4.8cm,秃尖2.1cm,穗行数14,行粒数41,出籽率59.9%。籽粒:紫色。

2010年参加甜糯玉米区域试验,鲜果穗平均亩产1285.0kg,比对照蒙糯二号增产21.3%,综合评分85.5分。2011年参加甜糯玉米区域试验,鲜果穗平均亩产1154.7kg,比对照蒙糯二号增产4.4%,综合评分85.9分。

该品种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淡紫色,穗位上部叶片上冲,总叶片数19-20片,株高260-275厘米,穗位105-115厘米,穗纺锤形,穗长19-20厘米,穗粗5-5.6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40粒,单穗重220-240克,千粒重340克,籽粒半马齿型,黄色,轴红色,出籽率81%。该品种幼苗拱土能力强,出苗到成熟130天左右,株型紧凑,抗丝黑病和黑粉病,抗蚜虫,抗倒伏,轻感大、小斑病及穗腐病,中抗玉米螟,属中晚熟种,中高杆,不耐密植,单株大穗型

一般亩产750公斤

通过审定,适宜在哲盟等地2800-3000℃有效积温区种植

该品种生育期125-128天,属中晚熟杂交种,种子拱土能力强,田间生长势强,株高235厘米,穗位85厘米,果穗粗长,穗粗5.7厘米,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6行,穗长筒形,籽粒黄色,长方马齿形,千粒重350-370克。出籽率87%左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适合密植。抗大、小斑病、青枯病、黑粉病

通过审定,适宜于我区哲盟等地活动积温在2800-3000℃地区种植

生育期132天,株型紧凑,穗上部叶片上冲挺立,根系发达。株高220~260厘米,穗位80~100厘米,全株总叶片19~20片,叶色浓绿,穗长18~20厘米,穗粗5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千粒重340~380克,出籽率85%,果穗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双穗率、空秆率、秃顶率均较低。在与小麦套种条件下,由于植株较低,株型紧凑,与小麦等高明显延后,对小麦抑制作用较轻。适宜套种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9.48%,粗脂肪4.08%,粗淀粉71.34%,赖氨酸0.3%。高抗玉米茎腐病和黑粉病,抗大、小斑病,中抗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较抗红蜘蛛。

2000年内蒙古巴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26.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亩增产181.4公斤,增产率24.3%。2001年掖单22号与小麦套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亩增产453.5公斤,增产率41.9%。

通过认定,适宜内蒙古≥10℃有效积温2800℃以上地区种植。

穗高250-270厘米,株型紧凑,穗长16-18厘米,双穗率较高。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品质好,百粒重31克以上。抗倒伏.

一般亩产601-714公斤。

通过审定,适宜在有效积温2900℃以上的地区种植推广

株高250-263厘米,穗们高75-80厘米,全株叶片数21片。果穗圆筒型。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35克。籽粒马齿型。抗倒伏。较抗大、小斑病。生育期132天左右,每亩密度4500株-5500株。

一般亩产700-900公斤

通过审定,适宜在有效积肥2900℃地区的高水肥土地上种植推广

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对照郑单958早2天。幼苗叶鞘深紫色,叶片绿色,颖壳浅绿色,雄穗一级分枝1-4个,花药橙色,花丝深粉色,茎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穗位高116厘米,成株叶片数20。果穗短筒型,穗长19.3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6-18,行粒数41,单穗粒重216克,秃尖0.4厘米,出籽率83.5%,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2克。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0%HR),抗丝黑穗病(2.5%R),中抗大斑病(5MR),中抗弯孢叶斑病(5MR),中抗玉米螟(6.0MR)。籽粒容重754克/升,粗蛋白9.95%,粗脂肪4.17%,粗淀粉73.08%,赖氨酸0.28%。

2014年参加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903.1千克,比对照增产8.22%;2015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02.0千克,比组均值增产1.19%;2016年参加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66.9千克,比对照增产11.53%。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85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浅绿色,叶鞘紫色,第一叶圆形。植株:株高288cm左右,穗位122cm,总叶片数19片,株型为平展型。雄穗:绿护颖,黄花药,分枝10-12个。雌穗:绿花丝。果穗:长柱型,穗轴红色,穗长24.5cm,穗粗4.8cm,穗行数14-16行,平均行粒数48粒,穗粒数674粒左右。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6.8g,出籽率83.9%。

200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早熟组玉米预备试验,平均亩产686.1kg,比对照四单19号增产4.7%。平均生育期135天,较对照四单19晚9天。2005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37.5kg,比对照哲单20号增产7.0%。平均生育期128天,与对照哲单20持平。200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组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9.9kg,比对照哲单20号增产5.5%。平均生育期128天,比对照哲单20早2天。

通过审定,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10℃活动积温28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第一叶圆型。植株:平展型,株高305cm,穗位高145cm,叶片数21~23片。雄穗:护颖紫色,花药紫色。雌穗:花丝黄色。果穗:长柱型,穗长23cm,穗粗4.6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马齿型,黄色。

2005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生物产量5692.50kg/亩,比对照东陵白增产1.92%。200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生物产量5431.8kg/亩,比对照东陵白增产13.52%,籽粒产量570.3kg/亩。平均生育期124天,比对照早1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通辽市≥10℃活动积温2800℃以上的种植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卵圆型。植株:紧凑型,株高290cm,穗位123cm,24片叶。雄穗:一级分枝14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紫色。果穗:柱型,白轴,穗长19.4cm,穗粗5.2cm,秃尖0.1cm,穗行数16-18,行粒数44.4,穗粒数715,单穗粒重238.9g,出籽率85.3%。籽粒:半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34.3g。品质: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54g/L,粗蛋白9.60%,粗脂肪3.75%,粗淀粉74.43%,赖氨酸0.29%。抗性:2009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抗性鉴定,中抗大斑病(5MR),中抗弯孢菌叶斑病(5MR),中抗丝黑穗病(6.7%MR),中抗茎腐病(12.5%MR),中抗玉米螟(6.0MR)

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927.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0%。平均生育期136天,比对照晚3天。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33.4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0%。平均生育期135天,比对照晚1天。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48.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0%。平均生育期136天,比对照晚1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10℃活动积温29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72cm,穗位94cm,17片叶。雄穗:一级分枝7-10个,护颖绿色,花药紫色。雌穗:花丝浅绿色。果穗:短筒型,红轴,穗长18.7cm,穗粗4.8cm,秃尖1.4cm,穗行数13.8,行粒数38,单穗粒重167.8g,出籽率84.5%。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2.8g。

2012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44.9kg,较对照丰垦008增产14.37%。2013年参加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4.0kg,较对照丰垦008增产13.36%。

通过审定,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3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卵圆形。植株:半紧凑型,株高305㎝,穗位119㎝,22片叶。雄穗:一级分枝6-7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白轴,穗长23.4cm,穗粗5.0cm,穗行数14-16,行粒数47.3,穗粒数733,出籽率86.5%。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3.9g。

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鲜重产量5922.5kg/亩,比对照金山12增产1.3%;干重产量1689.7kg/亩,比对照增产0.4%。200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鲜重产量5208.0kg/亩,比对照金山12增产6.8%;干重产量1493.2kg/亩,比对照增产5.5%。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10℃活动积温28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植株:紧凑型,株高277cm,穗位94cm,21片叶。雄穗:护颖绿色,花药黄色,一级分枝8个。雌穗:花丝橙色。果穗:长筒型,粉轴,穗长18.3cm,穗粗5.3cm,秃尖1.3cm,穗行数16-18,行粒数36,穗粒数624,单穗粒重173.9g,出籽率84.4%。籽粒:偏硬粒型,橙黄色,百粒重31.3g。

2009年参加中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935.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0%。2010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97.3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0%。2011年参加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6.3kg,比组均值增产6.1%。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8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深绿色,叶鞘紫色,第一叶圆型。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61cm,穗位高111cm,叶片数21。雄穗:护颖绿色,花药紫色。雌穗:花丝紫色。果穗:柱型,穗长19.5cm,穗粗5.3cm,穗行数16,行粒数41,穗粒数645,穗轴白色。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5.9g,出籽率82.9%。

200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35.4kg/亩,比对照哲单20增产9.4%。平均生育期133天,比对照晚3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赤峰市、通辽市≥10℃活动积温2900℃以上的种植区种植。

幼苗:叶片浓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圆形。植株:紧凑型,株高284cm,穗位131cm,叶片数22~23片,穗上叶6~7片。雄穗:一级分枝12~14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紫色。果穗:柱型,白轴,穗长18.1cm,穗粗5.3cm,秃尖0.1cm,穗行数15~17行,行粒数36~38粒,穗粒数585粒,单穗粒重227.7g,出籽率85.5%。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7.6g。

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1.8kg/亩,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2%。平均生育期135天,比对照晚1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通辽市、赤峰市≥1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浓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匙形。植株:半紧凑型,株高359cm,穗位157cm,叶片数25~26片,穗上叶8片。雄穗:一级分枝10~13个,护颖绿色,花药浅粉色。雌穗:花丝浅粉色。果穗:柱型,粉轴,穗长21.2cm,穗粗5.5cm,秃尖0.9cm,穗行数18~20行,行粒数40~41粒,穗粒数765粒,单穗粒重230.1g,出籽率83.7%。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1.1g。

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82.7kg/亩,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1%。平均生育期135天,比对照晚2天。

出苗至成熟117天,比对照丰垦008晚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6-10个,花药紫色,花丝橙色,茎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4厘米,穗位高98厘米,成株叶片数19。果穗长锥型,穗长17.9厘米,穗粗4.3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5,单穗粒重147克,秃尖0.8厘米,出籽率84.8%,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偏硬粒型,百粒重28.4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3R),抗弯孢叶斑病(3R),中抗丝黑穗病(8.3%MR),中抗茎腐病(15.6%MR),中抗玉米螟(4.4MR)。籽粒容重772克/升,粗蛋白9.48%,粗脂肪4.09%,粗淀粉72.81%,赖氨酸0.26%。

2014年参加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777.0千克,比对照增产8.0%;2015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64.0千克,比组均值增产3.5%;2016年参加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6千克,比对照增产0.85%。

出苗至成熟126天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第一叶椭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325厘米,穗位123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浅紫色,花丝紫色,雄穗一级分支5~7个;穗型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9.0厘米,穗粗5.7厘米,穗行数18行左右,行粒数39.2,出籽率82.1%;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3.0克。品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8.56%、粗脂肪3.40%、粗淀粉78.29%、赖氨酸0.23%,容重777克/升。接种鉴定:2020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抗弯孢叶斑病(3R),中抗茎腐病(16.7%MR)、玉米螟(4.5MR),感大斑病(7S)、丝黑穗病(40.0%S),。

2019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999.8千克,比对照利禾1增产5.8%,平均生育期较对照晚0.1天;2020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946.4千克,比对照利禾1增产0.87%,平均生育期较对照早2.0天;2020年参加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924.7千克,比对照增产4.78%,平均生育期较对照早0.1天。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750℃以上地区种植。

株高280—310cm,叶片长势较强

2002年在呼和浩特市安排三个点试验,生物产量为4674.9公斤/亩。2003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区试,3点平均生物产量为4404.8公斤/亩。2003年平均生物产量为4362.4公斤/亩

通过认定,适宜≥10℃有效积温在2800℃以上的区域种植,整株青贮

出苗至成熟124.9天,比对照德美亚3号晚0.3天。幼苗叶鞘浅紫色,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18.4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29.2克,出籽率86.8%。平均倒伏(折)率0.6%。经鉴定,中抗大斑病(5MR),感弯孢叶斑病(7S),感丝黑穗病(25.6%S),抗茎腐病(9.5%R),抗玉米螟(3.2R)。经测定,籽粒容重735克/升,粗蛋白9.27%,粗脂肪3.29%,粗淀粉75.15%,赖氨酸0.29%。

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统一试验早熟组。2020—202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93.1公斤,比对照德美亚3号增产4.2%。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02.1公斤,比对照德美亚3号增产6.19%。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35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16天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297厘米,穗位107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雄穗一级分枝6~9个,花药黄色,花丝红色,茎绿色;果穗长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2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7.6,单穗粒重189.7克,出籽率81.1%;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2.6克。品质: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8.98%,粗脂肪4.08%,粗淀粉74.37%,赖氨酸0.25%,容重731克/升。接种鉴定:2019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抗玉米螟(3.9R),中抗大斑病(5MR)、丝黑穗病(10.0MR)、茎腐病(25.6MR),感弯孢叶斑病(7S)。

2017年参加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68.7千克,比对照增产4.66%,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2.9天;2018年参加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9.1千克,比组均值增产0.90%,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0.5天;2019年参加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95.7千克,比对照增产7.01%,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早0.3天。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300℃以上地区种植(赤峰和通辽市除外)。

出苗至成熟130天,比对照利禾1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5-8个,花药紫色,花丝紫色,茎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3厘米,穗位120厘米,叶片数21。果穗柱型,穗长16.1厘米,穗粗5.3厘米,秃尖1.4厘米,穗行数18-20,行粒数36.1,出籽率86.4%,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1.2克。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玉米螟。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10.47%,粗脂肪3.77%,粗淀粉75.41%,赖氨酸0.30%,容重748g/L。该品种为高淀粉玉米品种。

2016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39.1千克,比对照增产0.5%;2017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44.4千克,与对照相当;2018年参加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24.2千克,比对照增产2.9%。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800℃以上地区种植。

植株:株型半紧凑,茎秆“之”型程度弱;株高280cm左右,穗位100cm左右;叶绿色,窄而上冲,叶缘波曲小,穗上叶6~7片,叶数19~20片。雄穗:雄穗一级分枝7~13个,侧枝与主轴夹角小,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红色;穗茎夹角小,剑叶0~4片,穗长27cm左右,穗粗5.5cm左右,秃尖2~3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40.7g左右,出籽率80.9%左右,空秆率0.9%左右,双穗率0.4%左右;果穗筒型,粉红轴。籽粒:偏马齿型,橙黄色。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C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59.3kg/亩,比对照哲单20增产10.3%;平均生育期123天,比对照哲单20早1天。

通过认定,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在2850℃以上区域种植

幼苗:叶鞘紫色,第一叶顶端尖,第四叶叶缘绿色。植株:紧凑型,株高290cm,穗位110cm,叶片数20~23片,穗上叶8片。雄穗:一级分枝8~12个,花药黄色。雌穗:花丝青色。果穗:柱型,红轴,穗长22.1cm,穗粗5.2cm,秃尖1.0cm,穗行数13~15行,行粒数41~44粒,穗粒数614粒,单穗粒重229.3g,出籽率83.1%。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9.1g。

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09.9kg/亩,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3%。平均生育期132天,比对照早1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1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99cm,穗位111cm,18.4片叶。雄穗:一级分枝6-8个,护颖浅绿色,花药浅紫色。雌穗:花丝橙色。果穗:长筒型,粉轴,穗长19.2cm,穗粗5.1cm,秃尖0.9cm,穗行数16-18,行粒数38.5,单穗粒重206.8g,出籽率80.9%。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2.4g。

2013年参加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73.0kg,比对照金山33增产4.6%。2014年参加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97.9kg,比对照金山33增产4.7%。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

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植株平展型,株高297cm,穗位109cm,20片叶。雄穗一级分枝7-13个,护颖绿色,花药浅绿色。花丝粉色。果穗长锥型,红轴,穗长19.0cm,穗粗5.1cm,秃尖0.6cm,穗行数14-16,行粒数40,单穗粒重172.4g,出籽率84.0%。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6.3g。2012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64g/L,粗蛋白9.82%,粗脂肪4.04%,粗淀粉73.06%,赖氨酸0.31%。2012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叶斑病(7S),感丝黑穗病(24.2%S),高抗茎腐病(2.9%HR),感玉米螟(6.8S)。

2010年参加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752.2kg,比对照哲单39增产6.5%。2011年参加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81.2kg,比对照哲单39增产10.2%。2012年参加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74.6kg,比组均值增产1.2%。

出苗至成熟130天,与对照郑单958同期。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紫色,雄穗一级分枝5-10个,花药橙色,花丝橙色,茎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6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成株叶片数20。果穗短筒型,穗长18.4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8-20,行粒数35,单穗粒重200克,秃尖1.3厘米,出籽率79.7%,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9克。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0%HR),高抗茎腐病(0%HR),抗大斑病(3R),抗弯孢叶斑病(3R),感玉米螟(7.2S)。籽粒容重745克/升,粗蛋白8.93%,粗脂肪4.11%,粗淀粉72.32%,赖氨酸0.26%。

2014年参加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916.3千克,比对照增产8.32%;2015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87.1千克,比组均值增产2.73%;2016年参加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75.1千克,比对照增产1.06%。

出苗至成熟115天,与对照丰垦008同期。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8-13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绿色,茎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7厘米,穗位高93厘米,成株叶片数20。果穗长筒型,穗长18.9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3,单穗粒重151克,秃尖1.1厘米,出籽率82.6%,穗轴粉色。籽粒黄色、偏硬粒型,百粒重28.0克。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2.7%R),中抗大斑病(5MR),中抗弯孢叶斑病(5MR),中抗茎腐病(20.0%MR),中抗玉米螟(4.7MR)。籽粒容重775克/升,粗蛋白9.42%,粗脂肪5.41%,粗淀粉76.50%,赖氨酸0.26%。

2014年参加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742.0千克,比对照增产3.1%;2015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54.3千克,比组均值增产2.1%;2016年参加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7.6千克,与对照产量持平。

出苗至成熟125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304厘米,穗位116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雄穗一级分枝3~6个;果穗锥到筒型,穗轴粉色,穗长20.8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行粒数42粒,单穗粒重199.8克,出籽率81.7%;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3.3克。品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8.01%、粗脂肪4.20%、粗淀粉75.64%、赖氨酸0.24%,容重786克/升。接种鉴定:2020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抗茎腐病(13.6%R),中抗大斑病(5MR)、弯孢叶斑病(5MR),感丝黑穗病(17.5%S)、玉米螟(6.6S)。

2019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玉米品种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910.6千克,比对照利禾3增产5.71%;比邻近先玉335增产3.67%,平均生育期较对照利禾3晚0.6天,比对照先玉335早0.3天;2020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玉米品种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未883.7千克,较对照利禾3增产2.01%,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1.3天;2020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玉米品种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900.2千克,比对照利禾3增产6.95%,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0.6天。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5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28天,与对照利禾1同期。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紫色。颖壳绿紫色,雄穗一级分枝5-7个,花药紫色,花丝深紫色,茎绿色。株型紧凑,株高308厘米,穗位113厘米,成株叶片数21。果穗柱型,穗长19.3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0.9厘米,穗行数16-18,行粒数37.7,出籽率82.4%,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1克。接种鉴定,抗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大斑病,中抗茎腐病、玉米螟。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7.92%,粗脂肪4.18%,粗淀粉76.18%,赖氨酸0.28%,容重741g/L。该品种为高淀粉玉米品种。

2017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57.3千克,比对照增产4.6%;2018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04.2千克,比对照增产2.8%;2018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70.7千克,比对照增产3.5%。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75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26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300厘米,穗位116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雄穗一级分枝4~7个;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穗长20.1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6.3行,行粒数42.0粒,单穗粒重214.4克,出籽率78.2%;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4.9克。品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10.43%、粗脂肪3.81%、粗淀粉74.50%、赖氨酸0.28%,容重751克/升。粗蛋白9.08%,粗脂肪3.08%,粗淀粉75.18%,赖氨酸0.28%,容重766克/升。接种鉴定:2020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感大斑病(7S)、丝黑穗病(24.4%S),中抗茎腐病(10.5%MR)、弯孢叶斑病(5MR)、、玉米螟(5.9MR)。

2018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玉米品种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882.0千克,比农富66增产8.87%,比对照先玉335减产0.03%,平均生育期较晚3.3天;2019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玉米品种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896.6千克,较对照农富66增产7.53%,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2.2天;2020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玉米品种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908.6千克,比对照农富66增产10.32%,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1.6天。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65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26天,比对照农富66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3-7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绿色,茎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4厘米,穗位111厘米,成株叶片数21。果穗柱型,穗长19.2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2.1厘米,穗行数16-18,行粒数37.7,出籽率81.6%,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1克。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中抗玉米螟,感弯孢叶斑病。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8.34%,粗脂肪4.18%,粗淀粉76.89%,赖氨酸0.27%,容重748g/L。该品种为高淀粉玉米品种。

2016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39.2千克,比对照增产4.2%;2017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61.1千克,比对照增产4.9%;2018年参加蒙科玉联合体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19.3千克,比对照增产5.7%。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650℃以上地区种植。

叶片绿紫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79cm,穗位120cm,21片叶。雄穗一级分枝11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紫色。果穗柱型,白轴,穗长18.3cm,穗粗5.5cm,秃尖0.7cm,穗行数18-20,行粒数40,单穗粒重202.7g,出籽率86.3%。籽粒硬粒型,橙黄色,百粒重30.7g。2012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55g/L,粗蛋白8.25%,粗脂肪3.97%,粗淀粉75.23%,赖氨酸0.28%。2012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病(7S),感丝黑穗病(17.5%S),中抗茎腐病(25.7%MR),感玉米螟(6.2S)。

2010年参加中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59.0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3%。2011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05.4kg,比组均值增产4.4%。2012年参加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32.7kg,比组均值增产4.2%。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9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26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344厘米,穗位134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雄穗一级分枝5~10个;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0.1厘米,穗粗5.4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行粒数40.6粒,单穗粒重237.2克,出籽率83.0%;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6.1克。品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8.11%、粗脂肪4.44%、粗淀粉76.07%、赖氨酸0.26%,容重760克/升。接种鉴定:2020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抗丝黑穗病(2.4%R),中抗大斑病(5MR)、弯孢叶斑病(5MR)、茎腐病(28.1%MR)、玉米螟(4.7MR)。

2018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862.1千克,比对照利禾1增产0.4%,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0.1天;2019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912.8千克,比对照利禾1增产3.87%,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早0.1天;2020年参加中晚熟组自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945.6千克,比对照利禾1增产7.14%,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早1.6天。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收获121天,与对照东单606同期。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347厘米,穗位168厘米,收获时平均绿叶片数13。护颖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紫色,雄穗一级分枝10-12个。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22厘米,穗行数16-18,行粒数40。籽粒半马齿型,黄白色。接种鉴定,抗大斑病(3R),中抗弯孢叶斑病(5MR),抗丝黑穗病(2.6%R),抗茎腐病(7.7%R),中抗玉米螟(5.8MR)。淀粉含量30.2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9.8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5.31%,粗蛋白含量8.56%。

2015年参加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重5470.7千克,比组均值增产6.5%;2016年参加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重5020.2千克,比对照增产4.0%;2017年参加饲用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重5125.6千克,比对照增产8.2%;平均亩产干重1879.5千克,比对照增产10.6%。

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青贮玉米种植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25.8天,比对照兴丰68早0.3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2厘米,穗位高108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1.5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36.2克,出籽率83.8%。平均倒伏(折)率1.3%。经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叶斑病(7S),感丝黑穗病(16.2%S),中抗茎腐病(11.4%MR),中抗玉米螟(5.5MR)。经测定,籽粒容重756克/升,粗蛋白8.16%,粗脂肪3.76%,粗淀粉76.34%,赖氨酸0.27%。

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中早熟组。2019—202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47.1公斤,比对照兴丰68增产10.3%。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01.3公斤,比对照兴丰68增产7.85%。

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紧凑型,株高293cm,穗位122cm,20片叶。雄穗一级分枝5-6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果穗长柱型,粉轴,穗长19.6cm,穗粗5.1cm,秃尖0.8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8,单穗粒重207.7g,出籽率83.6%。籽粒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35.2g。2012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46g/L,粗蛋白8.71%,粗脂肪4.37%,粗淀粉74.79%,赖氨酸0.30%。2012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病(7S),抗丝黑穗病(4.8%R),中抗茎腐病(20.0%MR),中抗玉米螟(4.7MR)。

2010年参加中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14.3kg,比对照兴垦3增产6.4%。2011年参加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49.2kg,比对照丰田6增产9.1%。2012年参加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03.7kg,比对照丰田6增产9.2%。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800℃以上地区种植

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44cm,穗位92cm,18片叶。雄穗一级分枝9个,护颖绿色,花药橙色。花丝黄色。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19.2cm,穗粗4.5cm,秃尖1.2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9,单穗粒重129.3g,出籽率79.2%。籽粒偏硬粒型,橙黄色,百粒重25.0g。2012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48g/L,粗蛋白10.00%,粗脂肪4.92%,粗淀粉71.87%,赖氨酸0.31%。2012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病(7S),抗丝黑穗病(3.0%R),高抗茎腐病(0%HR),感玉米螟(6.8S)。

2010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7.9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20.5%。2011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3.0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12.3%。2012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2.6kg,比组均值增产0.7%。

出苗至成熟111天,比对照九玉5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9-12个,花药黄色,花丝橙色,茎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10厘米,穗位高70厘米,成株叶片数17。果穗短筒型,穗长16.2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数14-16,行粒数32,单穗粒重123克,秃尖0.6厘米,出籽率83.2%,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偏硬粒型,百粒重29.9克。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0%HR),抗大斑病(3R),中抗茎腐病(15.0%MR),中抗玉米螟(4.2MR),感弯孢叶斑病(7S)。籽粒容重790克/升,粗蛋白9.91%,粗脂肪4.77%,粗淀粉75.34%,赖氨酸0.28%。

2014年参加极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779.0千克,比对照增产9.12%;2015年参加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0.0千克,比组均值增产1.2%;2016年参加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2.2千克,比对照增产21.25%。

叶片深绿色,叶鞘深紫色。植株紧凑型,株高255cm,穗位100cm,21片叶。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红轴,穗长17.4cm,穗粗5.0cm,秃尖0.4cm,穗行数14-18,行粒数38,单穗粒重181.9g,出籽率85.0%。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2.7g。2013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66g/L,粗蛋白9.14%,粗脂肪4.03%,粗淀粉72.75%,赖氨酸0.32%。2013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感弯孢叶斑病(7S),感丝黑穗病(18.5%S),抗茎腐病(5.6%R),中抗玉米螟(5.6MR)。

2011年参加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82.2kg,比对照哲单39增产9.6%。2012年参加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12.8kg,比组均值增产2.4%。2013年参加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48.9kg,比组均值增产3.7%。

出苗至成熟135.8天,比对照京科968早1.9天。幼苗叶鞘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紫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5-7个。株型半紧凑型,株高278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筒型,穗长21.5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百黄色,粒重42.8克,出籽率84.5%。经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经测定,籽粒容重759克/升,籽粒含粗蛋白9.03%、粗脂肪3.75%、粗淀粉76.96%、赖氨酸0.26%。

先后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蒙科玉联合体试验中晚和晚熟组。2020-202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76.0公斤,比对照京科968增产4.6%。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03.0公斤,比对照京科968增产4.6%。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85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72cm,穗位99cm,17片叶。雄穗:一级分枝8-13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浅绿色。果穗:短筒型,红轴,穗长19.2cm,穗粗4.6cm,秃尖0.7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9,单穗粒重174.9,出籽率84.2%。籽粒: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30.8g。品质:2015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粗蛋白8.76%,粗脂肪4.87%,粗淀粉74.71%,赖氨酸0.28%,容重786g/L。抗性:2015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抗弯孢叶斑病(3R),高抗丝黑穗病(0%HR),高抗茎腐病(0%HR),中抗玉米螟(5.5MR)。

2013年参加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776.2kg,比对照丰垦008增产10.63%。平均生育期117天,比对照早1天。2014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95.5kg,比组均值增产2.70%。平均生育期121天,比对照晚1天。2015年参加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6.7kg,比对照丰垦008增产0.38%。平均生育期120天,与对照同期。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307cm,穗位106cm,19片叶。雄穗:一级分枝3-7个,护颖浅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黄色。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18.7cm,穗粗4.9cm,秃尖0.6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8,单穗粒重213.6g,出籽率84.1%。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6.7g。品质:2015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74g/L,粗蛋白10.05%,粗脂肪5.03%,粗淀粉72.46%,赖氨酸0.30%。抗性:2015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感大斑病(7S),中抗弯孢叶斑病(5MR),中抗丝黑穗病(7.9%MR),高抗茎腐病(4.1%HR),中抗玉米螟(4.8MR)。

2013年参加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40.2kg,比对照九玉1034增产17.33%。平均生育期117天,比对照晚1天。2014年参加中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71.8kg,比组均值增产5.00%。平均生育期124天,比对照晚1天。2015年参加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3.9kg,比对照九玉1034增产6.75%。平均生育期123天,与对照同期。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400℃以上地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尖卵圆形。植株:平展型,株高270~290cm,穗位85~95cm,叶片数19~20片,穗上叶5~6片。雄穗:一级分枝8~10个,护颖绿带紫色,花药浅绿色。雌穗:花丝橙绿色。果穗:筒型,红轴,穗长18~20cm,穗粗4.6~4.8cm,秃尖0~0.8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0~42粒,穗粒数620粒,单穗粒重201.3g,出籽率83.8%。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3.1g。

200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67.9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5.7%。平均生育期121天,比对照早3天。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3.0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4.7%。平均生育期118天,比对照早1天。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8.1kg/亩,比对照四单19增产5.7%。平均生育期118天,比对照早3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兴安盟≥10℃活动积温26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18.8天,比对照九玉1034早3.5天。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11~15个,花药黄色,花丝紫色,茎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84cm,穗位106cm,成株叶片数18。果穗柱型,穗长17.0cm,穗粗5.0cm,秃尖0.7cm,穗行数15.6,行粒数34.6,单穗粒重179.1g,出籽率84.1%,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7克。

2017年参加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7.4千克,比对照增产6.28%;2018年参加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51.9千克,比对照增产7.08%;2019年参加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1.7千克,比对照增产7.38%。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300℃以上玉米区种植。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尖卵圆形。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35~240cm,穗位90~95cm,叶片数18~19片,穗上叶5~6片。雄穗:一级分枝8~10个,护颖绿带紫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紫色。果穗:筒型,红轴,穗长18~19cm,穗粗4.4~4.6cm,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5~38粒,穗粒数589粒,单穗粒重169.0g,出籽率84.6%。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0.9g。

200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734.1kg/亩,比对照哲单37增产28.0%。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8.8kg/亩,比对照哲单37增产5.9%。平均生育期115天,比对照晚1天。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4.4kg/亩,比对照哲单37增产6.5%。平均生育期116天,比对照晚3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10℃活动积温2400℃以上地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21.9天,比对照九玉1034早0.4天。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雄穗一级分枝3~5个,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茎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97cm,穗位111cm,成株叶片数20。果穗柱型,穗长18.9cm,穗粗5.0cm,秃尖0.7cm,穗行数16.9,行粒数35.3,单穗粒重192.9g,出籽率82.5%,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4克。

2017年参加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3.7千克,比对照增产6.58%;2018年参加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54.2千克,比对照增产7.41%;2019年参加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01.6千克,比对照增产10.12%。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400℃以上玉米区种植。

出苗至成熟122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长勺形;株型半紧凑,株高316厘米,穗位124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雄穗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雄穗一级分枝3~5个;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9.6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行粒数36.6粒,单穗粒重197.0克,出籽率81.0%;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7.7克。品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11.61%、粗脂肪3.55%、粗淀粉72.65%、赖氨酸0.29%,容重708克/升。接种鉴定:2020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感大斑病(7S)、茎腐病(30.8%S),中抗弯孢叶斑病(5MR)、丝黑穗病(8.3%MR)、玉米螟(5.8MR)。

2018年参加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883.1千克,比对照农富66增产5.08%,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2.9天;2019年参加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90.6千克,比组均值增产7.64%,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晚0.6天;2020年参加中熟组自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38.7千克,比对照增产7.78%,平均生育期比对照早0.6天。

平均生育期125.2天,比对照九玉1034晚2.9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雄穗一级分枝3~5个,花药黄色,花丝粉色,茎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2cm,穗位94cm,穗长17.5cm,穗粗4.8cm,秃尖1.1cm,穗行数18~20,行粒数35.0,单穗粒重193.4g,出籽率84.1%。穗型柱型,轴色粉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4.1g。

2017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1.6千克,比对照增产4.78%;2018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02.3千克,比组均值增产10.58%;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26.1千克,比对照增产11.09%。

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500℃以上玉米区种植。

幼苗:叶片深绿色,叶鞘深紫色,叶缘紫色,第一叶卵圆形。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94cm,穗位125cm,总叶片数22片。雄穗:一级分枝5-7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深紫色。果穗:长锥型,白轴,穗长18.8cm,穗粗5.0cm,秃尖0.5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8.3粒,穗粒数620粒,单穗粒重206.7g,出籽率84.9%。籽粒:硬粒型,橙黄色,百粒重30.6g。

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35.2kg,比对照四单19增产13.0%。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1.6kg,比对照四单19增产12.7%。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61.7kg,比对照四单19增产9.8%。平均生育期132天,比对照晚3天。

通过审定,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10℃活动积温2800℃以上地区种植。

THE END
1.丽江稳步提升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要闻丽江频道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是丽江市当前和今后粮油生产的工作重点。农业农村部门将充分利用各项政策,推动实施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战略,确保资金、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以示范项目为引领,带动全市粮油作物单产整体提升。(记者 赵丽军)http://lijiang.yunnan.cn/system/2024/12/04/033323993.shtml
2.第四届国家品审会第一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公示种子知识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现将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稻、玉米、棉花、大豆品种的初审意见、各试点试验数据、汇总结果等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0日(自2018年6月20日至2018年7月19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向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并提供书面说明材料,包括异议内容https://news.lanhaizi.cn/n/2019/0724/9066.html
3.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云南省审定通过品种通告云南省审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云南省第十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于2023年10月12日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稻、玉米、小麦和大豆作物新品种304个(见附件1、附件2)。 特此通告。 附件:1.2023年云南省审定通过品种 https://www.chinaseed114.com/seed/18/seed_88989.html
4.2023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品种名称等信息序号 作物 品种名称 品种来源 申请者 育种者1 玉米 红谷 824 S5392×84531 弥勒市金谷种子有限公司 弥勒市金谷种子有限公司2 玉米 宣瑞 14 号 W041×J7167 云南宣瑞种业有限公…https://m.sohu.com/a/736717909_10008233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格雷罗 品种权人 法国 RAGT 2n SAS 公司 品种权人地址 法国罗德兹布朗港艾米利大街(12000) 共同品种权人 哈尔滨市益农种业有限公司 — 77 — 品种名称 YN11 申请日 2017 年 12 月 29 日 申请号 20173833.4 授权日 2023 年 3 月 7 日 品种权号 CNA20173833.4 公告日 2023 年 3 月 7 日 培育人 苏http://www.newpbr.com/index.php?m=file&f=download&fileID=1366
6.行政许可公示台账(市场服务科2021年10月18日至10月22日)9广西梧州星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法人及非法人组织91450407MA5P08YN5L梁晓菲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50407MA5P08YN5L普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50407MA5P08YN5L注销登记2021/10/212021/10/212099/12/30 10梧州市佳昊贸易有限公司法人及非法人组织91450407MA5P554EX4李大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50407MA5P554EX4普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http://xzspj.wuzhou.gov.cn/xxgk/fdzdgknr/xzxk/xzxkjggs/scfwspk/t10580644.shtml
7.2017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名称等信息51 TN119 YN01×YTSY01 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 杨毅(个人) 52 东青2号 DN6082×CA87 东北农业大学 53 吉龙369 金青333×金青392 黑龙江省久龙种业有限公司 54 德美亚4号 TH05W×TH07A 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55 龙垦11 垦系7×垦系8 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ampcn.com/info/content.asp?newsid=28349
8.Characteristicsoftheevolutionofthesevererainfallcells刁秀广, 杨传凤, 李静等. 2011. 济南地区超级单体强度和流场结构分析. 高原气象, 30(2): 489-497 刘冬霞, 郄秀书, 冯桂力. 2010. 华北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中的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雷暴动力过程的关系研究. 大气科学, 34(1): 95-104 潘玉洁, 赵坤, 潘益农. 2008. 一次强飑线内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单多普勒http://qxxb.cmsjournal.net/en/article/doi/10.11676/qxxb2013.094
9.关于云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拟入库名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入库名单109 昆明市 昆明联控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110 昆明市 云南金晟建设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111 昆明市 昆明理工鼎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2 昆明市 云南蓝瑞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113 昆明市 云南鹰卫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114 昆明市 昆明康立信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115 昆明市 http://www.cxswyn.com/Article/NewsShow/518.html
10.衡水2023市重点项目公示!学校棚改景县故城县深州市武邑县·东大皮草时装小镇(故城县) 30 康博莱农产品加工产业项目一期建设项目(故城县) 31 励恩高性能合金及高端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建设项目(故城县) 32 故城县城区水系连通项目(故城县) 33 益农现代化标准养殖场建设项目(故城县) 34 恒瑞金属软管、波纹补偿器、高压胶管生产项目(景县) 35 河北祥晖接头、高压胶管生产项目(https://www.163.com/dy/article/HUC8RB5I0525DLEK.html
1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4年,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牵头,联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延庆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在延庆区旧县镇米粮屯村建立的200亩优质谷子新品种及配套轻简化生产技术示范田刷新了北京市谷子高产纪录。 该示范田选用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育成的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京谷2”和“京谷3”,并配套实施https://www.agri.cn/zx/xxlb/202412/t20241206_8696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