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酒行业“又怕又爱”的双十一大促再度提前。
淘宝、京东、拼多多10月14日集体开启双十一大促,比去年提前了一周到十天。在此之前,抖音双十一活动已经于10月8日“抢跑”,宣告今年双十一销售周期再一次拉长。
对于白酒行业而言,这是电商促销对渠道价盘的又一次考验。
距离双十一开启已有一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多个电商平台发现,包括不少大单品在内,多款白酒都出现了年内或近年的最低价,有的直接标明是所在平台历史最低价。
“有的千元级单品,离千元价格带越来越远。”有酒业人士向记者私下感叹。
白酒的销售高度依赖于线下批发代理渠道,电商销售的比例并不高,各方研究多认为占比在10%—20%之间。但在近年电商大力补贴下,自带流量的白酒已经成为各平台增长最显眼的品类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在多个平台注意到,剑南春的核心单品水晶剑,在多个平台的补贴后价格已经不到360元,与其出厂价、批发价相比明显倒挂。
不只是水晶剑,其他白酒大单品近期也纷纷创下价格新低,当中也有不少价格倒挂,然而包括曾经发文炮轰平台的头部酒企在内,其他酒企对今年双十一线上低价集体“保持沉默”。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电商买名酒越来越变成一个概率游戏:价格越是吸睛,辨别真假的难度越大。
尽管今年电商平台普遍减少了低价标签、不再强调“价格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是注意到,今年双十一低价白酒单品在各平台普遍存在。
几款白酒大单品,双十一再度普降。某千元级知名白酒,在淘宝、京东、多个平台到手价只有800元出头。某百亿级单品近期的电商价格已经低至600元出头。即便是头部白酒大单品,多个平台的双十一补贴价都争相给出新低。
不只是高端白酒。
剑南春的水晶剑在多个电商平台的补贴价、成团价都低至350元至360元之间,相比今年618期间部分平台360多元的低价进一步下探。水晶剑是次高端价格带的百亿级大单品,近期批发价在385元到410元之间。今年水晶剑上调15元后,出厂价上升至410元。
水晶剑的市场价长期在400元—500元之间,渠道的利润空间并不算大,但是因为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国民度好,经销商普遍是以走量为主。今年线上每逢大促价格都低于出厂价、市场价,意味着次高端白酒线下渠道也已失去价格竞争力。
(今年双十一多平台水晶剑价格创新低,21记者截图)
多数低价白酒产品,都是出现在百亿补贴渠道。
百亿补贴2019年诞生至今,平台补贴商品抢占流量已经成为常态。在各类产品中,白酒具备强流通、大单品、高货值等特点,当中名酒大单品更是自带流量优势,因此很容易获得平台的政策支持。比如飞天茅台,有平台为一瓶酒就要补贴四百多块。
也有一些低价产品是出现在平台参与的自营渠道,如海外自营或资产自营栏目。相较于百亿补贴,消费者一般认为平台自营渠道的产品保真可能性更大。
平台自营的超市,货源也不一定是来自平台。有做回收酒的酒商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业内很多从线下、同行回收的产品,就是向平台的超市供货,“能保证是正品,但因为酒企对串货管得严、平台对开店也有要求,只能供给平台。”
价格越来越低,这些酒能不能保真?不止一位身边朋友曾经拿着平台的白酒低价来询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多数平台的百亿补贴、好酒热卖等频道售卖的白酒,虽然能开出全网低价,但都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也不支持签收后退换货。
上述低价销售飞天茅台的店铺,就要求买家签收前验货,签收后不退不换。另一电商平台一款浓香白酒大单品补贴后价格不到820元,页面注明“签收后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一家电商的自营超市的多款名酒大单品,同样提出“签收后不得退换货”。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收货后如果认为产品有问题,维权成本很高。尽管不少平台规则称支持“鉴真”“假一赔十”,但一般是要通过平台认可的第三方进行验证,而赔偿的也是平台的代金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大促期间观察注意到,平台自营官方店铺、酒企官方店铺都不会轻易破价,价格一般都高于市场平均价格,酒企的大经销商、一些卖场型酒类旗舰店(如酒仙网、1919等在各个平台的店铺)在电商一般也不以低价为卖点,问题主要出在一些体量较小的经销商以及更下游的酒商之间。
不同层级、不同规模的经销商,资金实力也不同。面对白酒消费端疲软、酒企频频提价,渠道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一些库存压力大、规模较小的经销商选择转向线上卖货减轻库存压力。
此外,一些酒商会从经销商、酒企直营平台、同行乃至个人消费者手中获得货源,再释放线上。这当中也有正品,但由于一瓶酒经手的中间环节不断增加,出现假冒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剑南春所说的疑似为回收、拼凑销售,便是后一种。
到底什么资质的卖家可以在线上卖酒?平台如何应对商家售假?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后发现,不同电商平台对酒水商家的审核要求是不一致的,对不同白酒品牌也有区分。
通过提高门槛,平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家售假的资质成本,减少了非正规商家售卖高仿、假冒产品的可能性。
平台的应对办法是提高经营门槛、加大处罚力度。
今年7月,淘宝变更了《淘宝网酒行业管理规范》,出售假冒商品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会追加提升保证金额度、扣除违约金、管控支付宝账户、监管店铺等措施,单商品多次违规或多个商品违规的,每次要支付1万元违约金。
今年春节期间,抖音将酒类店铺的保证金从2万元提高至15万元,高于其他品类,并从7月开始酒类项目不支持“0元入驻”(即酒类商家不可在未缴纳保证金的情况下试运营),两项规定都提高了酒水商家的经营门槛。不过今年8月,抖音又将多数酒类店铺的保证金下调回最低2万元,意在吸引更多酒水商家入驻。
在向白酒品类要业绩和整顿规范白酒销售之间,电商平台也在徘徊。低价,自然是最能吸引消费者下单的“杀手锏”。
面对电商平台的白酒产品再次破价,绝大部分酒企目前为止并未发声。即便是此前曾发声的酒企,最近也并无动作。
难度在于,即便酒企想要管控,也很难证明电商的低价产品都是假冒产品。
酒企是否真正想要管控电商?这一点也要打上问号。
一方面,今年白酒动销疲软,越来越多线下渠道的白酒,不得不到线上找出路。
前不久的中秋国庆旺季,渠道普遍反馈销售下滑。有分析师此前对记者称调研反馈下滑至少20%,也有券商调研称中秋国庆同比有两位数下滑。
这直接导致今年酒企回款放缓。华创证券研报10月中旬的研报称,今年酒企的回款进度多在70%-90%不等,同比持平或略慢于往年。
渠道压力山大,酒企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一方面,随着线上销售占比提升,电商早已不再是对手,酒企也需要通过平台促销。今年各平台开启双十一促销后,就有头部酒企发文宣传自己的产品登上多个平台的畅销榜单,鼓励消费者“抄作业”。
当下酒企除了要稳价盘,更需要去库存、促动销。对电商低价产品有利于前者,但后者还是需要电商帮忙。
正因如此,前两年曾经交锋过的平台与酒企,也逐渐握手言和。即便是拼多多,也已经吸引了洋河、汾酒、泸州老窖、习酒、郎酒、古井贡酒、今世缘、珍酒等酒企开设官方旗舰店。
而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目前还没有在拼多多开设官方旗舰店。茅台集团旗下保健酒业,在拼多多有一家官方旗舰店,不过商家经营者信息显示是上海宜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数看湾企200秒|“小巨人”大能量,广东中小企业有多强?
从“一机难求”到“一码畅行”,中国数字化生活如何引领时代潮流?丨数答时空之问
市值管理新规来了,破净股掀涨停潮!一文梳理长期破净潜力股名单
南财智库简介
2025芒果生态扩圈大会举行,超300部内容全新亮相
营商环境周报(第138期)|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制造业龙头企业要抓住政策机遇加强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