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指真伪,这是选择的首要条件;“精”是指作品的大明万历瓷鱼缸在同类里是不是高的;“新”就是指作品的品相好坏;“名”就是指作品的传承递藏背景是否明朗。传承记录近越来越受到收藏界的重视,连带过去的拍卖图录和出版物都被抢购一空,说明了大家对传承的尊重,也就是对大明万历瓷鱼缸过去的历史、对前辈收藏家的尊重和认同。另外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做假和做伪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复杂,有一个良好可靠的收藏传承,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能给我们带来一份安心和踏实。
2009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卖上拍了一件“汉白玉雕兽耳夔龙纹鱼缸”。鱼缸呈椭圆形,其外壁分别雕刻对称的四个铺首,铺首雕一兽首口衔活环,颇显霸气。鱼缸外壁浮雕夔龙纹,龙纹具有明代遗风,纹饰生动传神。台座为莲花式台座,雕覆莲,具有清代早期风格,故根据其造型、雕工等方面断定,此鱼缸为清早期作品。如此硕大的鱼缸在古代绝非寻常百姓家所用之,因其鱼缸之上所刻龙纹与官窑瓷器上之龙纹几乎同出一辙,故而推断应为皇亲国戚家专用。估价8万元,终以122万5千5百元,超出估价近2倍。中国经济网综合
中经收藏导语:老舍先生笔下的“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是对老上海的四合院生活生动和幸福的描述。上海人活得接地气,种花养鱼几乎是每家必做的事情,鱼缸也就成了观赏器和实用器。鱼缸的器形和质地多种多样,其制作工艺决定了它的走势。青花瓷、玉石的鱼缸都呈上扬趋势,在拍卖会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官窑瓷器的挑选非常严格,百般挑剔,“百选一二”,这些在当时虽给景德镇陶瓷制造业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但在制瓷技术上确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当时制瓷艺术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特别是大件青花瓷器的制作,如大龙缸、凉墩、落地大瓶等。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找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嘉靖时期传世瓷器数量也超过以往各朝。
在我国的古陶瓷系列中,虽然千百余年的战火连绵,王朝更替,但传世器物仍客观存在,当然也有些重复入土、反复传世。于是,一切器物只要传世,便会有传世使用的痕迹存留在器物的表面,而只要是传世痕均无规则而言,并且细观那些使用痕,定会有深浅不一的层次感。也就是说是有深有浅的,并且其痕线中的光感、润度也绝不相同。这是个要细细观察和长期历练方可把握的。而且由于瓷种不同和釉中元素的多样性,使用的痕迹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分别对待、灵活应用。在使用痕的观察、体验中,最直接可以感觉到的是器物的老与新。其次是瓷器物表面的新与旧,不取决于年代,而取决于材质。直接能感受到配料精、工艺好的御用器物时,纵然年代久远,但远比不堪精美的器种显得更新。如唐的秘色瓷要远比清晚期的有些官器还要显得更新、更亮丽,这是材质之故。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瓷器被重复出土传承下来。这种器物的传世使用痕极具特色。认识和分辨它们,主要源于见多识广,直接上手细观、勤思,便可渐渐掌握。
老舍先生笔下的“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是对老上海的四合院生活生动和幸福的描述。上海人活得接地气,种花养鱼几乎是每家必做的事情,鱼缸也就成了观赏器和实用器。鱼缸的器形和质地多种多样,其制作工艺决定了它的走势。青花瓷、玉石的鱼缸都呈上扬趋势,在拍卖会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2011年上海古玩古玩心秋拍上拍了一件“清康熙青花釉里红牡丹雄鹰鱼缸”,以以57万5千元创下了鱼缸的高纪录。青花釉里红因其烧制难度较大,素为明清瓷器之名贵品种。本品即为一例。缸敞口,深弧腹。胎骨厚重,通体施白釉,口沿以青花绘圆点纹和卷云纹各一周,腹部通景绘青花釉里红雄鹰牡丹图。雄鹰屹立于之上,气势威风,毛发历历可见,情态栩栩如生。
2009年上海古玩古玩心拍卖上拍了一件“汉白玉雕兽耳夔龙纹鱼缸”。鱼缸呈椭圆形,其外壁分别雕刻对称的四个铺首,铺首雕一兽首口衔活环,颇显霸气。鱼缸外壁浮雕夔龙纹,龙纹具有明代遗风,纹饰生动传神。台座为莲花式台座,雕覆莲,具有清代早期风格,故根据其造型、雕工等方面断定,此鱼缸为清早期作品。如此硕大的鱼缸在古代绝非寻常百姓家所用之,因其鱼缸之上所刻龙纹与官窑瓷器上之龙纹几乎同出一辙,故而推断应为皇亲国戚家专用。估价8万元,终以22万5千5百元,超出估价近2倍。
周围枝繁叶茂,以釉里红绘就而成的牡丹,在一片浓淡有致的青花中显得娇嫩。一柔一刚的组合。整器格调厚实稳重,鹰与牡丹的题材更是艺术效果。所施青花浓淡有致,釉里红发色稳定,色调清丽,加之细腻的绘工、传神地表达,种种因素皆体现出此品之精良,诚为康熙朝难得一见的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