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追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岁月

3月1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针对近期我国疫情多地多点发生的情况,各地充分发挥新平台作用,有效服务“停课不停学。”智慧教育平台不仅仅升级资源扩容、服务“双减”,还通过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场景,丰富资源呈现形式,助力提高资源使用的实效性,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平台资源教与学成为新常态。

试运行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它的前身是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教育部紧急开发建设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大类优质资源,为支撑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和学生平时自主学习、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再往前,不难发现,这些平台实际上是中央电教馆旗下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起来的,拥有全国最大的教育资源库。

而说到这个教学资源库,熟悉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老师们一定会发现,它的雏形却是20年前,中央电教馆为服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资源库。

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普及的年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利用卫星传输的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广袤的乡村田野,送到数以万计的农村中小学,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这一划时代的教育资源共享创举,必将载入中国教育的光辉史册。

2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一起从事远教工作的管理员,已经成为各中小学的技术骨干,走上了领导岗位,更有不少老师在教育信息化之路上,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我们是否还曾记得,在楼顶调整卫星天线方位角,记住IP接收的频率和本振;是否还记得每周每天接收的节目单;是否还记得熬了数夜搭建成功本地网站方便老师访问远教资源的成就感;是否还记得用农远资源上课获奖后的喜悦……

三通两平台,光纤进校园,教育信息化2.0……如今的中国教育已经驶入了互联网发展的快车道,智慧教育扑面而来。抚今追昔,让我们一起回顾,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那些年。

五年投资14亿,农村学校用上了好资源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是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方财政困难,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基础薄弱,义务教育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1-2003年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实施“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取得了建设农村远程教育教学示范点的成功。

2003年12月17日在北京召开了“教育部、香港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成暨农村远程教育研讨会”,正式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从2003年开始,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协同发力,中央从本级财政和国债资金中安排了13.44亿元用于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室等三种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的教学方法试点工程,以缓解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短缺和师资不足,促进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

这项工程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跨时代的工程,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教育信息化普及推进浪潮。

当时,为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因地制宜采用了三种模式。

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定保留的教学点,这些教学点大多地处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贫困地区,一般为一师一校、复式班教学,一个教师难以承担几个年级的不同课程,很难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该模式的建设和实施可有效缓解这些教学点教师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该模式的特点是成本低且维护简单,使用方便。平均每点投资概算3000元。

三是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的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通过计算机教室为农村初中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培养新型劳动者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为农村初中毕业生今后升学或进城务工、回乡务农提供一定的条件。平均每点概算15万元。

面面天线朝碧空,三网连通写华章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让农村教育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乡村教育带来了生机。

全新的教学设备和资源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教学点,虽然只有一台DVD和一台电视机,但是配套光盘里老师的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以及各种视频资源是应有应有。乡村教学点的教师只要提前熟悉光盘内容,就可以同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丰富了课堂。甚至有的时候,一些年纪大的教师通过只放光盘,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师生来说,也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过程。

从2006年开始,鑫诺卫星被不法份子攻击,卫星天线改为接收亚太6号卫星(东经134度)Ku频段节目卫星IP资源,接收技术参数分别设置为LNB本振11300、信号频率12395符号率27500、极化方向为垂直,数据广播的PID值分别是B2,E5,E6,E7,E8,100。

我当时所任教的学校,当时是一所非中心初中,不过学生也有800余名,所以当时成为了模式三的项目学校。不仅仅有前两种模式的所有设备,更是建设了一个30台的微机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

接收机是一台蓝星的专业服务器,双CPU;微机室电脑是蓝星的,系统是XP的,内存是256M的,已经是当时的流行配置了。通过组网的方式,构建了“卫星天线——卫星接收机(服务器)——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的小型局域网。

当时,我们不仅仅接收中央电教馆的资源,而且还接收湖北电教馆制作的“湖北教育网台”资源,使用专门的接收系统。

相比前两种模式,模式三方便了更多的老师到微机室查资源,在服务器上新建自己的文件夹,排表争抢着到多媒体教室上课,还可以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和空中课堂频道的课程直播。农村学生通过农远工程,打开了认识的一扇窗,对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以“鼠标、键盘、大屏幕”为代表的一系列远程教育设备为农村学校带来勃勃生机。天网、地网的开通将大量的、新鲜的资源送到了边远、偏僻的学校。

农远工程实施后,农村学校进行了一场深远的教育教学革命。我们的老师从抄备课手册,到学会借鉴农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从“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到热烈的课堂互动;从一枝粉笔,再到多媒体教学;从校本培训读稿子,到看视频展开讨论;老师不会的,可以向农远资源学;学生想学的,可以在资源库里找……

丰富的资源,让沉寂的乡村教育倍增活力,团队活动开展起来了,农村学校的老师优质课也能在市里获奖了,师生的课余生活也丰富起来了。资源通过卫星传输到农村学校,让同在蓝天下的农村孩子享受到同样的优质教育,农村教师实现了专业成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见证乡村教育信息化蜕变,我的农远情结

计算机技术进入学校,发展是很快的。2000年,第一次制作PPT,还是在同事杨华的指导下完成的,简单的动作设计,讲三角形内角和,最后存储在一张1.44M的3.5英寸软盘里,带到镇初中讲课,获得了二等奖,就感觉很牛似的。

2004年,农远工程模式三项目落户白店初中。我当时并不是项目管理员,却是微机室最熟悉的身影。蹭着一起学操作,记参数,帮忙做网络,试着做网站,搭建起集合中央电教资源和湖北教育网台资源一体化的简单化局域网页服务。

对新鲜事物总有好奇之心的我,十分珍惜这从卫星接收下来的资源。不仅仅大量参考运用到课堂之上,更是利用视频资源开展了乡村学校难得的团队活动。数学课、地理课,能到多媒体教室上的,一定争取上,形象化展示、情景化教学,让我尝到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甜头。课件、优质课也在各级频频获奖,让我信心倍增,尽情徜徉在远教资源应用的广阔天地。2007年,我被评为本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先进个人”,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远教论坛“农远中国”管理员。

2007年秋季,由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我调到了烟店初中,正式任项目管理员。时值学校科技楼建设完工,重新布局卫星接收系统和局域网,新购两台浪潮企业级服务器和锐捷千兆企业级路由器,卫星接收农远资源库年存储量达40G,通过搭建IIS服务,建设完成学校校园网站,启用花生壳二级域名代理,实现了校内校外远教资源访问,方便师生访问,浏览信息,使用资源。

搭建资源访问平台的学校网站也经历了三个阶段,2007年,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网排名第一的县级校园网站点。但由于无法进行特色化设计,后来通过自主修改开发代码,个性定制,经过三次改版,“白兆山下——烟店中学”学校门户网站正式推出,购买cn一级域名,代码托管在安陆市装备站服务器,实现了全网访问,年访问量达10万人次。

新网站实现了信息发布,资源访问、师生服务等功能,连续三年获评湖北省教育厅“百佳校园网站”,2011年,获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优秀中小学校园网站”,个人获评“全国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先进个人”,学校成为首批标准化建设学校“十室两场一网”优秀单位,安陆首届农远现场会在学校召开,个人名师工作室授牌。

2009年,农远工程进行到第三阶段,32个班装备了英佳一体机全套“班班通”设备,新建一个标准化电子备课室,学生微机室也实现了上课“一人一机”。接入中国电信10M宽带,有了企业级路由器和交换机加持,学校所有电脑、所有教室实现了校园资源库、互联网访问互通,实现了“卫星网、局域网、互联网”三网连通。

农远工程实施近八年,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到了全市前列。“用好农远资源,上好多媒体课”成为学校教学常态,微机室灯火通明查资源,多媒体预约排课时,信息化教学氛围浓厚,成为这所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有力支撑。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论文、优质课频频获奖,教科研成果丰硕,涌现出彭海彪全国电教作品获奖的优秀代表。烟店初中成为安陆市首批数字化示范校园唯一入选农村学校,是各级检查参观必到学校,成功打造安陆教育信息化的闪亮名片。

直到2013年9月,我离开烟店初中,两套卫星接收系统仍然运行正常,数据接收没有间断,央馆资源和湖北网台访问流畅,资源数据库和网站平台代码保存完整,档案资料齐全完备。

离开学校前,我将系统操作手册转交给年近六旬的系统管理员姚天照同志时,不禁感怀,10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带给了我们太多改变,不仅仅促进了师生的成长,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涅槃式的巨变,更是成为十年来,乡村教育面貌一新的生动见证。

后农远时代,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教育信息化2.0思考

回顾中国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是基于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云计算与教育的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特殊环境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行动,是破解城乡教育“二元化”过于严重的急就之举,是宽带未普及,教育资源共享采用卫星传输的过渡手段,存在着传输速率较低、资源更新慢、不能满足区域差异化需求、存储成本过高、维护费用大等问题。

智慧教育时代已经到来。经历了新冠疫情“线上教学”的实践洗礼,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已从单纯的学科课程、发展到教育教学全方位的AI服务体系。

未来已来,不忘来时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虽已成为过去式,但对于我们今天推进教育信息化2.0,仍然有着太多的借鉴意义。

人生只有懂得珍惜,才配曾经的拥有。农远工程十多年,留给了农村教育太多财富。工程的实施,农村学校有了电脑,信息技术进入校园,让农村教育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不仅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打开了探索认知世界的窗户,更是教育公平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在加快农村标准化学校、创新师资培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农远工程履行了使命任务,更是成为新时代推进智慧教育的有效借鉴。

至今难忘,老师们争抢着学习电脑技术的热情;也至今难忘,教学点学生第一次看光盘上课的惊喜;更是难忘解决卫星传输、网台访问、网络连通故障的日日夜夜。信息技术在催生着农村教育的变革,其最重要的意义,那就是用技术搭建师生成长的桥梁。

“宁可用坏,不能放坏”再好的设备价值都只能通过运用发挥出效益来,如何让信息技术水平并不高的农村教师会用、愿用、用好自然成了当时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农远时代,全员学信息技术,热情高涨。

那种场景在如今很难想象,现在教学设备更加先进、资源更加丰富、访问更加便捷,可是似乎少了一些热情和激情。现在很多学校的所谓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更多的是一味追求信息技术的“技术含量”,颠倒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忽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忽略与学科的整合,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要么照搬照用、信息技术狂轰乱炸;要么觉得麻烦,回归到“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对于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融合、与学校管理结合缺乏着研究和实践。

现如今,信息化教学设备更加先进、资源更加丰富、访问更加便捷,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难发现,仍有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成为“两张皮”,教学技术装备、学科教学研究成为两个领域,体制机制缺乏深度融合等,一味追求信息技术的“技术含量”,颠倒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忽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渗透,忽略与学科的整合,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要么照搬照用、信息技术狂轰乱炸;要么觉得麻烦,回归到“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对于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融合、与学校管理与教育治理结合等缺乏着研究和实践。重建设、轻应用,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化往往只是成为了面子工程。

解决问题的关键,那就是要从理念上,教育管理者需要提升信息化发展领导水平;体制上,要加大深度融合力度;保障上,更需制度激励。后农远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应用考评体系,以研究促应用,以融合促提升,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深度变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等三大任务,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网络扶智工程攻坚”“教育治理能力优化”“百区千校万课引领”“数字校园规范建设”“智慧教育创新发展”“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等八大行动,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推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为全面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打下坚实根基。

未来世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技术此消彼长地相伴相生,技术与教育走向深度融合,将会对教育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结合AI、VR、AR等技术,远程跨地域教学、全景课堂、全息课堂、沉浸式教学、虚拟实验、虚拟科研、仿真校园等“梦幻成真”,传统教育方式将全面颠覆。教育模式也会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追梦路上,一起向未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经上线,怀着对农远工程的深切纪念,在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新时代,我们将不忘初心,不负热爱,奔赴教育信息化新的山海。

THE END
1.婚庆用品店投资价格怎么样(婚庆用品店投资价格怎么样啊)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婚庆用品店投资价格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婚庆用品店投资价格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开一家结婚用品大概多少钱? 开一家婚庆用品店大致需要多少资金? 卖婚庆用品利润大吗? http://www.abagai.com/post/72189.html
2.南宁市启武糖烟店投资融资对外投资,融资历程,控股企业,股权出质,南宁市启武糖烟店http://qixin.com/financing/ce64cae0-6dee-4bca-bfd1-d348f46d043a
3.投资5亿元!烟店镇成功签约年产500万套轴承项目!尼龙保持架签约仪式上,王绍军代表烟店镇与港华轴承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代表陈光富签约年产500万套轴承项目。 港华轴承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轴承项目 该项目计划一期占地50亩,由港华轴承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项目采用三路分选高低温锻造温度技术、氮气保护退火热处理技术、ERP系统等多项国内领先工艺。项目建成http://sszjbearing.com/newshyshow.php?titleid=98881
4.聊城市投资促进局高端装备制造五、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40亿元。 六、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预测: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推动临清轴承产业提档升级,提升烟店轴承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传统工厂向“空中拓展型”、“地下空间开发型”、“标准厂房型”集约用地模式转变。 七、合作方式:邀约轴承加工制造企业入驻,可租、可售、可量身定做、可按http://tzcjj.liaocheng.gov.cn/zsxm/gdzbzz_16497/202004/t20200410_3068022.html
5.临清市乐居房产中介有限公司临清烟店分公司(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山东聊城临清市烟店镇房地产业行业公司查询导出 经营范围: 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屋租赁服务;新建房屋买卖代理服务;二手房买卖经济服务;家政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不含期货、证劵、投资、融资、担保类业务咨询;不含消费储值卡等相关业务);企业形象策划服务;市场分析调查服务;广告代理、制作、发布。(依法须经批准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shandong/name/%E4%B8%B4%E6%B8%85%E5%B8%82%E4%B9%90%E5%B1%85%E6%88%BF%E4%BA%A7%E4%B8%AD%E4%BB%8B%E6%9C%89%E9%99%90%E5%85%AC%E5%8F%B8%E4%B8%B4%E6%B8%85%E7%83%9F%E5%BA%97%E5%88%86%E5%85%AC%E5%8F%B8
6.理财新浪财经·女人就是要有钱·奔奔族理财 ·十大股神教你炒股 ·股市心理博弈 ·普通员工致富路投基有道 新浪财经推出《投基有道》视频节目,相信会成为您投资基金的有力助手。更多>> ·第38期:魏慧君解读基金半年报 ·第37期:QDII基金净值为何持续下跌 牛牛理财工作室 新浪财经牛牛理财工作室将为你提供最新的每日每周理http://finance.sina.com.cn/head/money20081225pm.shtml
7.高速收费员考试试题(全文)8、严禁携带钱款、通行工具上岗; 9、严禁私自使用定额票据; 10、严禁隐瞒违规违纪行为。 4、汉十高速公路沿线共有多少个收费站?分别是哪些? 答:共22个收费站。分别是孝感北、云梦、安陆、烟店、洛阳店、随州、均川、安居、王城、枣阳、琚湾、襄樊东、襄樊北、襄樊西、隆中、龙王、老河口、谷城、土关垭、武当山https://www.99xueshu.com/w/q2he22ijltp5.html
8.客户分析(精选十篇)大部分企业是在具有丰富竞争的市场中生存, 特别是一些利润率低, 靠大规模分销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的企业, 如零售企业, 顾客满意度对于客户忠诚度的营销指数偏高;但是, 对于具有一定垄断能力的企业, 客户满意度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客户忠诚度的约束作用很小, 因为顾客没有多余的选择。垄断的市场里, 企业没有动力去提高客户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9rjw5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