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运营一家公司比作是一场战役,那王小塞一定算得上是排兵布阵的能手。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同时也让我深感认同的是他对于团队“综合能力”的要求——就如同打仗一般,团队在前进过程中随时可能有人“阵亡”,但只要团队综合素质够,团长阵亡了,营长上,营长阵亡了,排长上,排长阵亡了,士兵上……这样一支铁血的团队,他不打胜仗,谁打胜仗?
更多关于有门的目标,关于王小塞对创意的见解,详见正文。
大创意:最早是在什么样的初衷下成立有门的?
我们一共3个创始合伙人,我和十几年的朋友,美术出身的康笑因为一杯咖啡走到一起,微博网友、新浪无线出来的克斯大帝因为一顿小龙虾走到一起。创业初始,并没有太复杂,是偶然却又冥冥之中的开始。
有门源自佛教天台宗《法华经》,处处有门的意思。骇客帝国中的门是一个超级符号,从第一部到第三部都是走各种门,直到最后那扇白色的光门。neone=neo+one,neo是电影里的theone,救世主,是母体公式里那个波动的变量,是那个不确定性。但正是不确定和变量才改变世界。而neo和one的浅层含义是奥美的neo和one,征服奥美是我们的初级目标(微笑),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星辰和大海(迷之微笑)。
另一种是大而臃肿的公司,会通过并购等资本方式聚在一起,但内部协同并不高效。所以一个大企业要转型成互联网公司是很难的,因为这是一个整体机制的协同效应,组织模式、价值观,文化,以及每个人的行为细节都要有一套可被追溯的体系,不是单靠一两个人转起来就可以。只有那些很成功的或具有持续创造性的公司,像谷歌、Facebook、阿里,它们在变大的同时也会依然保持灵活。
王小塞:我们不会去建议用大量投放的方式,因为仅靠“傻投式”传播是不一定能打动用户的,即便是让品牌很出名,但没有和用户发生关系,从而形成行为反射。以前都是由品牌主告诉消费者:“我很厉害。”但就像一个人如果一直说“我很厉害”的话,他的朋友会怎么看?这和他本人是一致的吗?如果有一点不一致,别人会觉得他是在过度营销自己。但如果品牌愿意和他的用户一起创造一个共同的未来,那么用户会更容易对其产生信任,并且愿意支付超出这个产品本身的价格,去认同背后的价值。
大创意:就像你们曾经做的支付宝五福和丧茶一样。
王小塞:对。这是我们与客户一起完成的各种实践。它创造了一些可被用户讨论的话题和机会。当进入到社交网络就会有自动传播的状态,有人去转载,有人去二次创造,媒体还有可能进一步创造新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内容才会走得更远。
以前渠道是很厉害的,但现在渠道和内容是相对平等的状态,未来可能是内容更重要。这才是好内容春天的到来,创意人要找到品牌和消费者兴趣的连接点,它可能是品牌一直追求的价值观,也可能是这个品牌独有的特点,创造真正可被谈论的价值,才可能被传播、被转化。
大创意:其实现在苹果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王小塞:对,它有很多连接点来与其他不同品牌做跨界营销,很多人都愿意去跟这个品牌合作和它的产品合作,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连接性。这个时候做传播是相对比较容易的,有意义的。回到做事的本质,如何让公司走更远,就是以最终目标来开始的。一家公司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完全理想化的,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就像升级打怪一样,可以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切入市场,然后不断升级模式。
大创意:所以有门也是在不断升级打怪中做大的吗?
大创意:你认为不好的客户是什么样的?
王小塞:我认为所谓不好的客户是:沟通决策复杂,层级很多;做事情的出发点有问题,比如为了讨好老板;还有一种是内部体系僵化,导致签合同和付款的流程繁琐难推进,最后甚至会不守信用。
公司早期可能会踏入这样的风险,但后期就会去规避,目的是要确定那些能够陪我们一起往前走的合作伙伴。所以有门在选择客户的时候有个原则,即那些真正有意愿去共同做出不一样案例的客户。如果过程中有客户破坏了游戏规则,我们就会终止合作。下一次再找我们也会是拒绝的。如果友商朋友问我,我也会告诉他这个客户不值得合作。
大创意:那你是怎么判断他是否真的有意愿做有不一样的案例出来?
王小塞:被拉黑一般是因为不守信用。客户的意愿很重要,可以不懂,但是心态是愿意学习的。很多时候我们和甲方一样,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大家都在小心行事,需要共同摸索怎么样能做得更好。我认为只要双方目标是一致的,就可以合作,并非一定要出多少钱,关键是愿意为创意的价值买单,有些不好的客户不但不承认创意的价值,而是在践踏创意的价值,否定创意人的辛苦劳动。
大创意:中国这个市场,它没有对创意买单的习惯,人们只对自己可见的东西去付钱,那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
王小塞: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创意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创意不落地就没有价值,所谓落地,就是为结果买单。我们是一家以创意驱动媒介和资源的公司,但不是说idea很好就够了,还要考虑最终的市场传播效果是怎样的。就像创业,如果只是卖创意,很难会有人投钱,除非对方相信我这个人,我是多次成功的,他买单是因为我的idea被验证过,有市场基础,他买的是结果。当合作伙伴和我的生意紧密相连的时候,才是有价值的。
真正的合作伙伴会提前沟通想法,并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同理心思考。甲乙双方的共同目标是通过这场Campaign和消费者沟通,实现双赢。如果甲方说要有个很好的传播效果,而乙方说要做一个获奖的案例,需求是错位的。如果双方价值观一致,还有利他思考,那么直接结果就会很好,同时还具有创新的可能性。
大创意:对于淘宝二楼新的甲乙方合作模式,你怎么看?你会愿意参与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吗?
王小塞:这种合作模式也是对创意有效性的检验,因为它很看重产品本身,并且那个产品是有机会因为我们的内容而产生转化。淘宝二楼的创意更像是一次投资,而不是服务。如果有好的产品,我愿意尝试,但首先我是认同和喜欢这个产品的,一旦击中目标,是能够产生用户的行为反射。跟淘宝这样的大平台合作相对好的一点是,它会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筛选机制,剩下的就是创意公司比故事营销能力了。
大创意:在很早的一个采访中,你说过:现在能看到的关于有门互动的案例,几乎都是通过项目组的方式跟客户呆在一起做出来的。现在也是这样吗?你觉得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对甲乙方关系的一种转变吗?
王小塞:在一些项目的重要节点,甲乙双方的配合需要高度一致,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完全inhouse的,创意和媒介人员会驻扎在客户内部。比如我们给支付宝做的五福营销,这样的大战役每一分钟都很重要,因为它需要根据社交网络实时变化做调整。可能我们提前想了很多创意内容,但最后都不会用到;有时候发现苗头不对,就会马上改变方向,拥抱变化。所以前线指挥的应变能力是很重要的,而且还要能同时撬动后方的资源。
大创意:就像你说的甲乙方这种关系其实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是“我服务于你”的关系。
王小塞:对,所以我们原则上不请客户吃饭,只能喝杯水,咖啡都不喝(哈哈),做出真正好的案例才是最好的服务,用案例的质量带来客户的数量。
大创意:那这样的关系业务流程上面有什么变化?不是说我为你提供一个创意而已,而是站在一个生意的角度上。
王小塞:这就回归到我们的服务模式上,从一开始我们的信仰就是大家一起拼一起赢,就像德国足球队或者中国女排,看重团队的自我驱动能力、自律性和独立性。比如五福的整个Campaign我都没有参与,除非有重大问题需要救火,我才会去。
有门团队的独立作业能力非常强,且保持着极大的灵活性。每个团队不超过十人,有美术、文案、策略,可以独立作业,保持高速运转的效率。其他部门都是提供支持工作,包括技术、媒介、外包采购、运营、商务部门和创意中心。所以公司就变成一个全攻全守的团队,法务是我们的守门员,事业部是前线打仗的战士,当前线遇到问题,后方有很多层级可以帮忙协助解决。因此整个公司的机制是:培养事业部负责人,令他们有更强的作业能力,然后他们要建立一支创业型团队,而不是职业经理人团队。
有门事业部的每个人包括文案、创意、Account、美术都有可能成为事业部老大,但同时需要承担更多责任。除了专业以外,他需要更多地从结果思考、从整体思考,要去跨界和越界,而不是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例如我们的文案会参与到项目的每个讨论,这样可以令他整体思考,培养的是一种综合能力,所以他的单兵作业能力会非常强。1个人就能代表10个人,这样的团队是不是很强呢!就像带兵打仗,随时有人阵亡,团长阵亡了,营长上,营长阵亡了,排长上,排长阵亡了,士兵上,士兵就是团长,你是士兵,同时也是团长,这就是很铁血的团队。
大创意:这是你们跟其他本土公司相比的一大优势。那你这四年以来有哪些比较得意的作品呢
再比如我们帮天猫做的全球酒水节视频,在客户那边反馈很好,因为它不是从产品而是从人的角度去出发思考,能够体现平台效应。
大创意:你们跟”毒舌“、“关八”等是怎样一种合作方式?
王小塞:我们提供创意策划和想法,这是我们的优势,然后借助他们的媒体优势来输出内容,是双方内容共创的过程。
大创意:但这个Campaign里面人的因素特别重要。
王小塞:人的因素非常重要,它非常依赖于传播路径,但内容本身也很重要,内容和传播是平衡的。内容是有自发性的,通过它的节点来引爆它,而不是依赖于媒体去做曝光,这是社交传播的一个很重要的形式,所以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Campaign。
还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是冈本做过的一个活动——《长跑爱情》,一男一女两个人从不同城市往前跑,大家都不知道在干嘛,原来推广的是0.01的冈本。它制造了巨大的悬念,中间有很多人参与其中,到最后才揭晓品牌是什么。就像追剧一样,吸引网友互动来追这个连续剧。追过剧的都知道,结局是很重要的,如何让观众在追剧的中途不跑掉,也是很困难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互动行为,我当时就觉得很意外,原来互动可以做成这样。这些是打破创意人认知的,而不是在原有的创意基础上做创意。
大创意:你认为如何定义一个好创意?
王小塞:我认为好的创意如果能做到洞察和媒介创新、技术创新一体完成,它一定是一个跨时代的作品。
大创意:你平时怎么样让你的团队保持源源不断有创意的一个状态
王小塞: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是需要被激发的,它可以来自于几个层次。
首先是团队内部的激发,要创造一个氛围,而我们的氛围是相爱相杀,这通常发生在创意和策略之间。我们把创意人和策略人分为破坏者和秩序者,即一方要破坏,而另一方要守住秩序,保证策略的有效性,同时确保创意的独特性,博弈的过程中才可能出现很锐利的想法。
当博杀不出结果的时候,我们还有二次响应机制,即创意中心的大佬,其中有很资深的创意大牛,也有剑走偏锋的创意怪咖。当事业部创意枯竭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找创意中心的人博弈。
当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就会参与进来。我的大门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谁都可以找我。
当内部搏杀完以后,还有各个组织之间的学习。每个事业部所参与的项目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会定期复盘,从别人的经验里学习。
当然也需要团队进行自我学习,除了公司给予他们的,还需要一些很好的网站作为日常的学习,比如大创意,数英等等。这个完全是自发的,我们会给他们推荐一些学习的渠道。日常需要去学习新的东西,才可以不断进步,否则自己觉得自己很牛逼,但牛逼的人多了去了。当看过所有的东西以后,才会凌驾于这些学习内容之上,才有机会做出同样甚至更加牛逼的案例。要激发他们不断挑战自己,跳出舒适圈。就像创业一样,它其实是勇敢者的游戏,别人不敢做,而你去做了。所以我非常认同王小波的一句话: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的是有道理而新奇。不要说有趣就是好玩,它背后是有原因的,有趣只是表象,所有果是由因产生的,如果不能追溯到本因,果只是表面的现象,而并没有学到事情的本质。所以我会让有门的创意人坚持追溯事物的本质,这样在遇到大战役的时候,心中才是不慌的,否则他无法说服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冒险是一种能力,越熟悉冒险越难,无知者无畏嘛。保持这种无畏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就像我的微博头图说的那样:“初学者的心面向无限可能,专家的心则饱受羁绊”。因为所有的经验都是他的绊脚石,但是初学者的心态是没有界限的。所以我会告诉创意人,不管你是在这个行业一年或是二十年都是重新开始。不要认为自己就是对的,没有对和错,我们一起去探讨未来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是指,前方有很多条路,而正在走的这条路适不适合当下的自己,或者客户,不要让他走一条看上去很辉煌但与现实有巨大鸿沟的道路。
比如让一个创业公司花几千万去做一个现象级的大传播,他不可能冒这样的险。当他的队伍和市场部不成熟,是很难令项目落地的。很多本土企业的做法是押几个电视台的热播剧或综艺,就跟赌博一样,一下子预算就花完了。这与创始人本身的思维完全挂钩,也与团队实力挂钩,而无法像可口可乐、天猫等大公司那样持续地做Campaign。我们需要结合客户本身的团队能力,为客户设计一条他们可以走的路,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走,因为真正了解客户的是他们自己,我们只是更好的去发现和激发,然后帮助他们从创意传播影响的角度,让他们走更远。
大创意:那你觉得你更适合当一个创意人还是商人?
王小塞:我本质是一个创意人,但我的目的是让创意人获得价值。所以我首先要变成一个好的创业者,提供这样的平台,才可以让我的那些创意人找到自己的价值。
大创意:那你跟大多数的创意人不太一样,大多数的创意人对生意不太敏感。
王小塞:没错,我觉得生意的本质就是真正能够影响到多少人。比如影响的是五个人,他就是一个小生意人。如果影响的是一亿人,他就是一个大生意人。艺术家是表达自己,从自我出发的,而生意人是以他人出发的,就是渡人即渡己,渡的人多才有生意。所以要让自己变得不重要,而把别人变得重要,当越来越多的人重要的时候你才重要。
王小塞:作为一个创意人会有很多困惑,比如我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来呈现?其实跟我读过师范是有关系的。做老师是有情怀的,启迪人、激励人,帮人成长。如果我不是一个有同理心的人,会很难与对方走到一起。所以我觉得从创意角度来做这件事是最好的,而我本身还是一个创业者。我所有的问题,可能就是客户要面对的问题。
大创意:做为爱女狂魔的你,有没有一些作品是从家庭和女儿身上得到的洞察?
王小塞:最明显的就是我们在服务母婴产品的时候,就有很多是从女儿身上得到的洞察。包括在服务红星美凯龙做爱家日的时候,我跟团队聊我自己的洞察,也是从家里出发的。因为当你的家庭有其他人存在的时候,就要保持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立性,要给他一个空间,而不是把所有的空间全部占满。所以当时我们提出了“亲密有间”这个核心洞察。
以前的爱家日都是说一定要回家,这是很传统的爱家观念。但我们提出了不一样的洞察,即关系再亲密,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有自己的意识。当一个人的空间被另一个人侵占,他是不是会不想回家?所以我们设定了一个场景是,在回家之前的那一刻先在车上呆一会儿。如果另外一半可以给丈夫更好的喘息空间,他为什么会不愿意回家?所以互相给对方一个空间,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甚至互相激励和支持。
当我的妻子想做一件什么事情,比如她想去读书、重新学习,我会很支持她去做,而不是让她把生命的全部都落在小孩身上,有的时候过度付出对她也是一种伤害,需要给她一个喘息的空间来追寻真正的自己,活出自己,才是对她最好的奖励。
我父母当初的规划是想让我当老师,让我姐当医生。我姐是屈从了,但我最后还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对我的女儿,只要保证她基本的安全就可以,而不是说要做一个乖小孩,否则她的人生会是一个很平庸的人生。如果她愿意去好奇这个世界,去冒险,只要不会有生命危险,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
王小塞:当一扇门为你关闭的时候,有门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大创意:你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王小塞:看书、电影和吃是我的三大“不动症”爱好。吃可以跟朋友聊天,看书可以跟书背后的人对话,看电影可以经历不同的人生。
大创意:推荐一本你最近在看的书吧?
大创意: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电影吧
王小塞:国外的是《肖申克的救赎》,国内的是《阳关灿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