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江小白曾经异军突起,并不是靠低价格,而是有其相对特殊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江小白真的如网上传言的那样,很难喝吗?”
在我品尝江小白的同时,沉寂多时的江小白,总算迎来了久违的好消息。
2022年10月21日,有媒体报道,华信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入股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跻身江记酒庄的第三大股东。
企查查显示,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是江记酒庄第一大股东,持有58.03%的股份;而华信资产是重庆市江津区国资委控股的国有独资公司。
江小白2011年创立于重庆,走过十年的江小白为白酒圈带来了不少创新,一度也曾风生水起。然而近一两年,江小白遇到了发展瓶颈,也可以说是遭遇了坎坷。
如今,国资入股江小白旗下酒庄,为江小白送来“大礼包”,让其可以有更多资金投入,推动业务发展。
而江小白之所以会遭遇坎坷,主要是三个方面没做好。江小白能否借国资入股的契机,真正突破发展瓶颈,改变消费者对其的固有印象,也取决于在这三方面,能否取得突破。
第一、能否持续成功创新?
江小白此前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江小白找到了年轻人这个被传统白酒企业忽视的群体,并且靠独特的创意营销和售卖渠道,打开了市场。
而且白酒的酿造方式没什么科技含量,大家的酿造方法也都差不多,同质化严重。
江小白的创始人叫陶石泉,以前在金六福做过销售。他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白酒企业不重视年轻人这一消费群体。
所以他创立的江小白主打青春小酒、年轻小酒的概念,目标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另外,江小白还找到了餐饮市场小聚小饮这一推广渠道;江小白主打100毫升小瓶装,年轻人能喝完,减少浪费。
不过,品尝过成功的滋味之后,江小白或许是有些飘飘然了。
有媒体报道,2017年-2019年,江小白销售收入分别突破10亿、20亿以及接近30亿。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小白就未再公开披露过业绩数据。2021年11月,陶石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年销售收入是模糊的20多个亿。
由此可见,近几年江小白的增长已近停滞,营收甚至有可能出现了下滑。
2022年5月,江小白又被曝出要大幅裁员。
江小白目前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疫情。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全年,白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6,033亿元,增长18.6%;利润总额1,702亿元,增长33%。2022年上半年,全国规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3437亿元,同比增长16.5%。利润总额1367亿元,同比增长34.6%。
江小白真正的的问题在于缺乏持续成功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青梅酒叫“梅见”,由纯高粱基酒配以糖渍青梅汁调配而成。梅见能否像曾经的江小白一样,吸引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成为爆款产品,还很难说。
第二、能否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
没喝过江小白之前,我一直认为江小白不好喝。
然而,我品尝过40度清香型江小白之后的感受是:清爽、易入口、有回甜,并不难喝。
我曾经认为江小白不好喝,是受网上负面信息的影响。
能否进行合理且必要的投入,改善和媒体的关系,对江小白也是一项重大考验。
第三、是否有能力进军中高端市场?
近年来,白酒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利润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中低端白酒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毛利率下降。在此背景下,白酒企业纷纷发力高端、次高端市场。
江小白公司及旗下企业并未作出过向高端、次高端努力的尝试。
近年来,一些白酒新物种,如49坊,一开始就定位中端、次高端,甚至推出了高端价位产品。
江小白公司及旗下企业是否有可能实施多品牌战略,推出价格更高且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产品,增厚利润,靠高毛利来抵御市场波动和突破发展瓶颈?想必江小白也在尝试并试图给出答案。
疫情总会过去,在资本的支持下,江小白能否解决好以上三方面的问题?迈过坎坷,重获市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