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越来越“大众”,未来智能语音会有哪些突破?人工智能

对于人机交互来说,如何让机器具备良好的听觉,一直是近些年来AI领域不懈追求的目标。2009年前后,深度学习模型用于开始走出学术界,而以语音唤醒、识别、增强和合成为代表的智能语音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

一个早期典型的例子是,2011年siri的诞生。智能语音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交互方式的新跃迁。而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嘿,siri"式的人机问答已经不再局限于移动终端设备,走进千家万户,广泛应用于各个场景:家居陪伴智能音箱,方便网购的天猫精灵,会议上的同声翻译,出行时的车载语音导航助手等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及上游厂商在智能语音赛道的积极布局,智能语音客服、对话式AI应用、AI虚拟助手等产品的取得了进一步质量提升,响应语音更自然,理解问题更准确,并且有了自己的"小情绪"。

身处数字化浪潮的时代,万物互联的趋势不可阻挡。而智能语音作为当下人机交互的关键接口,正处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碰撞的时期。随着应用场景的进一步下沉和拓展,我们也看到不少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如何识别说话人身份、如何识别方言、如何消除歧义等等都是最新的研究热点。

一项技术走向成熟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一些潜质,这其中包括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能力,以及它更有潜力的演进方向。展望下一个阶段,智能语音技术也必会出现新的演进趋势,例如:深度集成的AI语音芯片能否取代云端运行模型的模式?多模态融合、无监督学习、脑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果?我们拭目以待。

那么,智能语音技术在各大企业中实践探索中都遇到了哪些真实的生产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取得了哪些进展?行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又会有哪些?"AISummit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智能语音技术专场带给你深度思考!

8月7日,51CTO倾力打造的“AISummit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智能语音专场重磅来袭!

2.语音评测技术实践:语音发音纠错技术方面结合作业帮的高并发场景,提出了多任务知识迁移、多模态特征融融合方案,很大程度上提升提升模型的因素区分能力和噪声环境下的检错能力。并针对语音评测落地难的痛点,提出了高性能的云端一体化测评技术。

1.语音识别技术在办公场景中的应用进程:办公邮件、即时通讯中的语音输入办公语音助手、实时字幕&会后转写。

2.解决思考:会议智能化、效率提升。

3.挑战与机遇:语音识别任务的挑战、下游任务带来的挑战、会议提供额外的信息。

4.重点算法工作介绍(端到端语音识别系统):Transducer&CIF、动态+静态热词、Context-aware。

1.高水平语音合成系统背景介绍及问题分析。

2.高水平语音合成系统设计思考与实现。

3.实验评估。

4.未来工作展望。

1.SOUL社交元宇宙场景下的端到端语音识别

2.多模态语音合成技术的构建路线

3.在语音安全和语音交互等业务场景下的应用

1.语音识别在58同城的应用场景:AI智能语音应用、语音识别链路介绍、挑战与技术路线

2.基于WeNet的模型优化工作:半监督训练、EfficientConformer、模型压缩

3.端到端语音识别的部署方案:自研引擎架构、Wenet解码服务部署、流式/非流式解码性能测试

宋旸在百度工作7年,从事算法研发工作。2015年加入作业帮,为智能中台部负责人,为公司各业务输出包括数据挖掘、NLP、语音在内的中台技术能力,先后负责搜索答疑、个性化推荐、智能质检、语音评测、服务智能化调度等方向。

张骏长期从事语音识别、语音唤醒等语音算法研究与应用,经验丰富。2018年加入字节跳动AILab智能语音团队,目前主要负责智能办公、智能硬件、智能客服等方向的语音技术方案建设。

刘忠亮硕士毕业于中科院研究生院,目前在SOUL担任语音算法负责人,曾任职于搜狗AI交互部和陌陌大数据部。近10年主要从事语音唤醒、语音识别、语音合成、音频音乐理解等语音技术体系的研发工作,主要应用于输入法、手机助手、智能硬件、语音安全等语音交互和语音理解业务场景,致力于打造最好的可落地的语音技术。

周维,58同城AILab语音算法部负责人、算法架构师,负责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算法研发。2016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后参与对话式AI产品方向创业,2018年5月加入58同城,曾先后参与智能客服、智能外呼、智能写稿等AI项目的NLP算法研发,2019年开始主攻语音算法方向,带领团队从0到1自主研发58同城语音处理引擎中的语音算法。

活动包括"当人不让"、"工享幸运"、"智同道合"等四大妙趣横生的互动游戏,总有一款精美礼品惊艳到你!那么,传说中神秘的终极大奖会是什么呢?等待热爱技术的你来现场揭秘!(PS:听说越早预约报名,中大奖几率越高哦!)

扫码加入大会官方群,参与抽奖,赢取SONY音响、冰墩墩、AI技术书籍等精美礼品,还有红包雨掉落。

THE END
1.智能测评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八大关键指标的学术探究智能测评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八大关键指标的学术探究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也不是例外。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往往基于固定的标准和评分系统,这种模式存在局限性,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能。因此,智能测评体系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在这方面,一套完整而全面的八大智https://www.ntedbrknu.cn/zhi-neng-hua-xue-hui-dong-tai/37960.html
2.根据当前系统,系统分析与优化策略探讨,基于当前系统状况的全面审视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科技领域,系统无处不在,从生态系统到经济系统,从社会系统到科技系统,系统都是事物运行和发展的基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系统的作用愈发凸显,无论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科技创新的突破,都离不开系统的支撑,深入研究https://shikao.zhugongzi360.com/post/7697.html
3.智能评估全解析深入剖析八大关键指标的测评方法与应用智能测评的基础:理解八大智能测评评估表的构成 八大智能测评指标系统构建 量化能力:如何有效使用数据来衡量智能水平 数据驱动的智能发展路径探索 适应性测试:揭秘如何通过模拟环境检验学习能力 环境适应性的学习效率提升策略 学习速度与效率:分析影响学习进度的关键因素 https://www.su8f52ccm.cn/zhi-neng-jiao-tong/776615.html
4.层次分析法步骤以及实践应用w,aw分别代表什么。管理运筹学,特征向量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homas L. 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AHP通过构建层次结构和判断矩阵,系统地分析复杂问题中各因素的重要性,并以量化的方式得出权重和优先级。 在科研领域,AHP因其逻辑严谨、操作简便以及对主观判断的科学量化而https://blog.csdn.net/fff5565665556655/article/details/144214770
5.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有器官系统水平,细胞组织水平和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这三个水平的研究,它们相互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要阐明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一般需要对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1、器官系统水平:生理学研究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78221645923543260.html
6.2018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常见问题解1. 2018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报名时间、选拔范围及选派规模有哪些变化? 答:2018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网上报名及申请受理时间从3月20日零时开始,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4时。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继续面向全国及在部分国家就读的留学人员公开选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面向全国各博士学位授予https://www.csc.edu.cn/article/1132
7.《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在教育技术的教育教学方面,国外的研究和应用都相对较早,早在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就率先将电子技术类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这使得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它解决的主要是一些繁杂的数字运算。到1958年,有美国IBM公司设计出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二进制的CAI系统),这https://wjez.wjjy.cn/newsInfo.aspx?pkId=494
8.生理学中英文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 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以细胞及构成细胞的分子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亚微结构的功能并研究细胞内生物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是探讨各种生理机制不可缺少的,又称为细胞生理学或普通生理学; 2. 器官、系统水平的研究: 以器官、系统为研究对象,阐明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对于机体有什么作用,及其活动是如何https://www.jianshu.com/p/0da3ca04fe73
9.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力系统研究生导师介绍华电保定考研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力系统研究生导师介绍华电保定电力系统的导师简介,哪些导师比较好,水平不错性格也不错那种 boaxia1回答· 9113人浏览 我来答 最佳答案 帮考网答疑老师 资深老师 10-14 TA获得超过8852个赞 华电保定电力系统导师中,李明、张伟、王磊水平较高,性格和善。具体简介:李明教授,博导,研究领域:电力系统https://www.bkw.cn/ky/ask/4711163.html
10.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分析研究有哪些?3、我国车用电驱动系统发展目标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对于驱动电机的发展目标为:乘用车电机功率密度 4kW/kg,商用车电机转矩密度做到 20Nm/kg,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对于驱动电机控制器的发展目标为:电机控制器实现功率密度倍增,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体技术目标为 2020 年达到 16-18 kW/L,力争 2025https://www.yoojia.com/ask/14-11997151816001136397.html